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企协同创新是近年来各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协同创新,使人才培养效率得到提高,人才素质能力得到提升,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优势。本文将以食品安全类专业为例,对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分析。
关键词:校企协同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食品安全
随着新时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各种高职人才需求日益增加。人才的培养也就成了各大高职院校与企业关注的重点。如何有效的培养高职人才,需要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共同协作,共同努力。于是就产生了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究竟是如何取到优势的,本文试以食品安全专业为例,对这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与探索。
一、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与现状
校企协同指的是高职院校与企业,通过合作开展实践教育,合作教学,共同培养高职人才的一个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可以有目的性的培养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现阶段的这种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例如企业与院校之间对于人才需求发生分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企业介入度不高,面对这种现状,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从新明确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共同利益,对这种模式进行创新,充分调动培养过程中企业与院校的积极性,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满足需求的新型高职人才。
二、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该如何进行
既然这种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与问题,那么如何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中发挥优势,解决问题呢?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流程又是怎样运行的呢?下面本文将以食品安全类专业为例来探索这种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过程。这种运行过程需要通过“三个一致”来实现。
1.院校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的一致
新时代的人才培养不能再走传统培养模式的老路,要做到“学以致用”,不能停留于形式,理论化的培养人才。高职人才通过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落实在现实的应用中。那么这种校企协同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院校的培养规格与企业的需求是否一致。想要达到这种一致,需要高职院校的教育人员与企业的工作人员共同制定出高职人才的培养方向,研究人才的培养内容,以及培养流程。做到这些,才能够系统的将企业对于高职人才的需求分解成不同方面,根据这些方面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例如,一些食品加工企业,它所需要的不只是生产加工人员,还需要一系列分工明确的食品安全类专业人才。例如食品安全检测,食品营养分析等多方面人才。企业需要通过与院校的沟通,协同院校对食品安全类专业进行细致划分,确定人才的需求类型,对各方面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这样会使人才培养方向明确,培养出的人才符合企业的需求。在满足了企业人才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效率,达到一个“双赢”的结果。
2.院校教学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的一致
校企协同的这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教育实践环节。通过这种实际,使高职人才熟悉企业的生产环境,对自己专业知识的掌握起到促进作用。以往传统的培养模式中,这种实践环节都是在院校学生临近毕业之前,需要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企业的生产环境,造成“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如果采用校企协同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就可以在企业与院校的共同协作下,把院校的教学环境与企业的生产环境做有效的结合,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就接触到以后的工作环境,促进人才素质提高。这种环境的结合工作需要从两方面开展。
(1)将院校教学环境扩展到企业生产环境中
高职院校在于企业的共同协作中,可以利用企业的生产设备,工作人员,生产场地这些条件,把企业的生产环境建设成院校的教学基地。例如每个食品生产企业都有食品安全监测部门,通过校企协同合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走进这些部门,了解食品安全监测设备。企业中的食品监测人员还可以临时成为教育人员,为学生讲解食品安全监测工作的日常流程,这样就成功的将企业生产环境,建设成了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对于高职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将企业生产环境吸引到院校教学环境中
这种情况是指通过校企协同合作,明确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而院校方面根据企业的需求,在校内建设与之相关的专业教学环境。这样可以更加有目的性的培养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例如食品生产企业需要食品安全监测人才,那么就可以通过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院校内建立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实验室,通过对企业生产环境的模拟,对教学设备的改进,使食品安全类专业的学生在校内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就可以对相关企业的生产环境有所了解,改变了以往实验室的局限性。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高度的模拟了企业食品安全监测人员的日常工作,完全满足了食品开发企业的人才需求。
通过这两个方面的结合,使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达到高度的一致性,使人才的培养有了方向性和目的性,对人才的提早适应企业生产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3.院校教学过程与企业项目开发过程的一致
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不仅要使企业需求与教学规格相一致,企业生产环境与院校教学环境相一致,还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与企业项目的开发过程达到一致。这种一致需要院校与企业协同合作,从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汲取经验,结合企业的项目开发,与企业的工作人员共同创建院校教学过程的标准与方案。
这种以企业已经开发完毕的仿真项目为引导,企业工作人员从旁协助的教学模式,可以使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观的接触企业的项目开发流程,并加以改进。例如一个食品加工企业已经对于产品开发的安全性做出监测,并且无误后投入生产。那么这个监测项目,就可以通过企业人员与院校教学人员的共同改造,成为一个标准的院校教学过程。学生就可以来通过这个项目的开发,真实的接触到一个食品安全监测人员的工作流程。在完成这个项目开发后,学生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完成项目开发的流程方案进行对比,比较出自己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不足,加以改进,这样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学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过程的进行,要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一致”来完成。院校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的一致保证了人才培养成功之后的适用性,使高职人才可以达到“学以致用”;院校教学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的一致,为高职人才的成长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使高职人才尽早的接触企业的生产工作过程,加速了人才的成长过程;院校教学过程与企业项目开发过程的一致,又通过真实案例来激发学生的独立性,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这样三个方面的共同进行,才能完成一个优秀的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每个方面都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
三、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在现时代的人才需求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成了许多企业和院校关注的重点。校企协同这种先进的高职人员培养模式,从不同的方面分别对于院校,企业,人才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1.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职院校的影响
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忽视了与用人企业的沟通,对企业需求不明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大部分提供的是理论教学,培养出的人才在面对实际的企业生产工作中,无从下手。通过校企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企业共同参与到高职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减轻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成本。例如在培养食品安全类的人才过程中,企业的参与给院校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并提供了以后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这些都大大减轻了院校培养学生的成本,间接提升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树立了良好的教学口碑。这样就可以提升高职院校的入学率,提高了院校方面的利益,对高职院校以后的稳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企业的影响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职工团队。而这种团队的培养除了在企业中生产生活的历练,还与在院校教育中的基础学习息息相关。所以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方法,对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培养模式可以准确的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要什么样的人才,就与院校合作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需求明确了,人才培养方向也就明确了。在培养过程中,通过院校与企业的协同合作,可以使高职人才尽早接触并熟悉企业的生产环境,是人才的培养周期大大缩短。节省了培养周期,也就间接提高了企业职工的生产能力,这一点对企业的高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样这种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为企业高素质职工团队的建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支高素质职工团队的建立不仅提高企业的生产力,还对于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起到了重大影响。例如在一些食品加工类企业中,一支优秀的食品安全监测职工团队甚至影响着企业的成败。众所周知的“毒奶粉”事件中,三鹿企业就是由于不重视食品安全监测工作,没有一支合格的食品安全监测团队,导致了企业运营的失败。所以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深深的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发展与走向。
3.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职人才的影响
传统的职业教育忽视企业需求,注重理论教育。导致了很多院校毕业学生的“眼高手低”,只能在企业生产过程中重新学习,耽误自己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企业生产。而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通过学习与实践的相结合,能够在很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生产环境,融入企业团队。例如在食品安全类专业中,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就大量接触企业生产设备,运作企业的已有项目的开发,通过这些实践,掌握食品安全类工作的各种技能,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还可以通过对企业需求的掌控,细致的选择自己的专业,成为专业领域的专业人才。
同时这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的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技术能力与同类传统院校毕业的学生相比,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这种培养模式在提高这些学生业务水平的同时,还提升了他们的竞争力,减轻了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对高职人才的成功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食品安全类专业为例,详细的论述了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运行过程,以及它产生的重要影响。这种模式实现了院校与企业之间共同的利益追求,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培养出更多更专业的所需人才。为企业的人才需求提供了源动力,同时促进了高职院校的人才输出能力,还成功的培养出了高水平,高素质的新时代高职人才。这种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代促进企业发展,提升社会经济的有效途径,值得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潘四发,卞爱美,李雄飞.校企一体化协同创新办学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7):31-32.
[2]崔海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性调整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2(05):57-59.
[3]曾令奇.论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适应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4(05):56-57.
作者简介:彭铁光(1972.12- ),男,湖南宁乡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教管理
关键词:校企协同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食品安全
随着新时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各种高职人才需求日益增加。人才的培养也就成了各大高职院校与企业关注的重点。如何有效的培养高职人才,需要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共同协作,共同努力。于是就产生了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究竟是如何取到优势的,本文试以食品安全专业为例,对这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与探索。
一、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与现状
校企协同指的是高职院校与企业,通过合作开展实践教育,合作教学,共同培养高职人才的一个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可以有目的性的培养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现阶段的这种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例如企业与院校之间对于人才需求发生分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企业介入度不高,面对这种现状,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从新明确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共同利益,对这种模式进行创新,充分调动培养过程中企业与院校的积极性,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满足需求的新型高职人才。
二、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该如何进行
既然这种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与问题,那么如何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中发挥优势,解决问题呢?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流程又是怎样运行的呢?下面本文将以食品安全类专业为例来探索这种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过程。这种运行过程需要通过“三个一致”来实现。
1.院校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的一致
新时代的人才培养不能再走传统培养模式的老路,要做到“学以致用”,不能停留于形式,理论化的培养人才。高职人才通过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落实在现实的应用中。那么这种校企协同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院校的培养规格与企业的需求是否一致。想要达到这种一致,需要高职院校的教育人员与企业的工作人员共同制定出高职人才的培养方向,研究人才的培养内容,以及培养流程。做到这些,才能够系统的将企业对于高职人才的需求分解成不同方面,根据这些方面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例如,一些食品加工企业,它所需要的不只是生产加工人员,还需要一系列分工明确的食品安全类专业人才。例如食品安全检测,食品营养分析等多方面人才。企业需要通过与院校的沟通,协同院校对食品安全类专业进行细致划分,确定人才的需求类型,对各方面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这样会使人才培养方向明确,培养出的人才符合企业的需求。在满足了企业人才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效率,达到一个“双赢”的结果。
2.院校教学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的一致
校企协同的这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教育实践环节。通过这种实际,使高职人才熟悉企业的生产环境,对自己专业知识的掌握起到促进作用。以往传统的培养模式中,这种实践环节都是在院校学生临近毕业之前,需要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企业的生产环境,造成“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如果采用校企协同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就可以在企业与院校的共同协作下,把院校的教学环境与企业的生产环境做有效的结合,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就接触到以后的工作环境,促进人才素质提高。这种环境的结合工作需要从两方面开展。
(1)将院校教学环境扩展到企业生产环境中
高职院校在于企业的共同协作中,可以利用企业的生产设备,工作人员,生产场地这些条件,把企业的生产环境建设成院校的教学基地。例如每个食品生产企业都有食品安全监测部门,通过校企协同合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走进这些部门,了解食品安全监测设备。企业中的食品监测人员还可以临时成为教育人员,为学生讲解食品安全监测工作的日常流程,这样就成功的将企业生产环境,建设成了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对于高职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将企业生产环境吸引到院校教学环境中
这种情况是指通过校企协同合作,明确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而院校方面根据企业的需求,在校内建设与之相关的专业教学环境。这样可以更加有目的性的培养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例如食品生产企业需要食品安全监测人才,那么就可以通过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院校内建立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实验室,通过对企业生产环境的模拟,对教学设备的改进,使食品安全类专业的学生在校内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就可以对相关企业的生产环境有所了解,改变了以往实验室的局限性。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高度的模拟了企业食品安全监测人员的日常工作,完全满足了食品开发企业的人才需求。
通过这两个方面的结合,使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达到高度的一致性,使人才的培养有了方向性和目的性,对人才的提早适应企业生产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3.院校教学过程与企业项目开发过程的一致
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不仅要使企业需求与教学规格相一致,企业生产环境与院校教学环境相一致,还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与企业项目的开发过程达到一致。这种一致需要院校与企业协同合作,从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汲取经验,结合企业的项目开发,与企业的工作人员共同创建院校教学过程的标准与方案。
这种以企业已经开发完毕的仿真项目为引导,企业工作人员从旁协助的教学模式,可以使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观的接触企业的项目开发流程,并加以改进。例如一个食品加工企业已经对于产品开发的安全性做出监测,并且无误后投入生产。那么这个监测项目,就可以通过企业人员与院校教学人员的共同改造,成为一个标准的院校教学过程。学生就可以来通过这个项目的开发,真实的接触到一个食品安全监测人员的工作流程。在完成这个项目开发后,学生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完成项目开发的流程方案进行对比,比较出自己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不足,加以改进,这样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学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过程的进行,要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一致”来完成。院校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的一致保证了人才培养成功之后的适用性,使高职人才可以达到“学以致用”;院校教学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的一致,为高职人才的成长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使高职人才尽早的接触企业的生产工作过程,加速了人才的成长过程;院校教学过程与企业项目开发过程的一致,又通过真实案例来激发学生的独立性,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这样三个方面的共同进行,才能完成一个优秀的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每个方面都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
三、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在现时代的人才需求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成了许多企业和院校关注的重点。校企协同这种先进的高职人员培养模式,从不同的方面分别对于院校,企业,人才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1.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职院校的影响
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忽视了与用人企业的沟通,对企业需求不明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大部分提供的是理论教学,培养出的人才在面对实际的企业生产工作中,无从下手。通过校企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企业共同参与到高职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减轻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成本。例如在培养食品安全类的人才过程中,企业的参与给院校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并提供了以后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这些都大大减轻了院校培养学生的成本,间接提升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树立了良好的教学口碑。这样就可以提升高职院校的入学率,提高了院校方面的利益,对高职院校以后的稳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企业的影响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职工团队。而这种团队的培养除了在企业中生产生活的历练,还与在院校教育中的基础学习息息相关。所以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方法,对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培养模式可以准确的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要什么样的人才,就与院校合作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需求明确了,人才培养方向也就明确了。在培养过程中,通过院校与企业的协同合作,可以使高职人才尽早接触并熟悉企业的生产环境,是人才的培养周期大大缩短。节省了培养周期,也就间接提高了企业职工的生产能力,这一点对企业的高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样这种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为企业高素质职工团队的建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支高素质职工团队的建立不仅提高企业的生产力,还对于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起到了重大影响。例如在一些食品加工类企业中,一支优秀的食品安全监测职工团队甚至影响着企业的成败。众所周知的“毒奶粉”事件中,三鹿企业就是由于不重视食品安全监测工作,没有一支合格的食品安全监测团队,导致了企业运营的失败。所以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深深的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发展与走向。
3.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职人才的影响
传统的职业教育忽视企业需求,注重理论教育。导致了很多院校毕业学生的“眼高手低”,只能在企业生产过程中重新学习,耽误自己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企业生产。而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通过学习与实践的相结合,能够在很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生产环境,融入企业团队。例如在食品安全类专业中,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就大量接触企业生产设备,运作企业的已有项目的开发,通过这些实践,掌握食品安全类工作的各种技能,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还可以通过对企业需求的掌控,细致的选择自己的专业,成为专业领域的专业人才。
同时这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的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技术能力与同类传统院校毕业的学生相比,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这种培养模式在提高这些学生业务水平的同时,还提升了他们的竞争力,减轻了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对高职人才的成功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食品安全类专业为例,详细的论述了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运行过程,以及它产生的重要影响。这种模式实现了院校与企业之间共同的利益追求,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培养出更多更专业的所需人才。为企业的人才需求提供了源动力,同时促进了高职院校的人才输出能力,还成功的培养出了高水平,高素质的新时代高职人才。这种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代促进企业发展,提升社会经济的有效途径,值得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潘四发,卞爱美,李雄飞.校企一体化协同创新办学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7):31-32.
[2]崔海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性调整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2(05):57-59.
[3]曾令奇.论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适应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4(05):56-57.
作者简介:彭铁光(1972.12- ),男,湖南宁乡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