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创新性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和最显著的特征,也是素质教育内涵的拓展与深化,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为其长大后成为具有创新人格的创造型人才奠定全面素质基础。作为教师,创新教育是我们首先要面临的问题。教师有意识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创新教育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新人才的一种新型方法。
在高中这个时期,如何通过生物课堂教育,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是每个生物教师在传道授业过程中面临的新课题。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知识点和教学手段无不蕴含着创新的素材。那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我认为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课堂教学必须营造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气氛
学生对学习是否感兴趣,这在很大程序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能够吸引学生参与教学,并从中感到学习的意义。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两种基本的状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和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事实上创新思维仅仅存在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习者积极主动程度的大小而获得高低不同的学习效率。如果学生是完全被动的学习,毫无兴趣而言,那么其学习效率就会显负值。我们通常把这种负值效应称作“逆反心理”。关于积极主动精神状态下的学习效率之高可以用一个类比来说明,比方说一个孩子玩电脑游戏,不但学得快,而且可以一连几个小时不觉得累。如果能在课堂 上保持这种精神状态,其学习效率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应尽量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这样才能引人入胜,“拴”住学生、“迷”住学生,从而把学生带进有趣的生物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天生,需要靠教师的积极引导和着力培养。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生物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的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生物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兴趣,发展兴趣,逐步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意识。使学生勤学、爱学、好学、善学,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这样学生的生物素质就能真正得到提高。
二、转变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生物课实施创新教育,关键要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体会情感,培养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而真正的教学主体是学生。在课堂中应以兴趣为前提,体会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兴趣贯穿课堂40分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能单靠教师讲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悟”。当然,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要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让学生走出“观众席”,走上“舞台”,当“演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师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当“主角”,教师当好“导演”。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一切为了学生。比如,在生物试卷分析课中,我让学生来讲(当然要让学生在课下做好准备),让学生挖掘题目中的内涵,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和认识,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三、鼓励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很多时候,学生比较相信课本和老师,觉得他们说的都是对的,其实任何东西或人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都有可能出现错误,所以要鼓励学生敢于肯定自己。因为我们以前的课堂上经常会遇到学生说:“我们以前的老师怎么怎么说”或者“课本上是怎么怎么写的”。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学生过分地相信别人,而不敢肯定自己,所以我们要鼓励他们在这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出一些创新的内容和一些创新型的人才。
四、强化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实验是研究生物学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机会。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观察、多参与、多动手,在认识的基础上探索规律,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学生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发挥生物学科优势,进行创新教育,其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选准切入点,走自己的路,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创新,是一个民族永恒的主题,二十一世纪初将是生物创新教育驶向快车道的刻不容缓时刻。我相信将会有更多的生物教育工作者,为着民族的进步、民族的振兴、民族的腾飞而勇于创新,为生命科学走向新世纪的辉煌而努力奋斗,为国家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创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河南省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
在高中这个时期,如何通过生物课堂教育,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是每个生物教师在传道授业过程中面临的新课题。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知识点和教学手段无不蕴含着创新的素材。那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我认为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课堂教学必须营造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气氛
学生对学习是否感兴趣,这在很大程序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能够吸引学生参与教学,并从中感到学习的意义。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两种基本的状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和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事实上创新思维仅仅存在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习者积极主动程度的大小而获得高低不同的学习效率。如果学生是完全被动的学习,毫无兴趣而言,那么其学习效率就会显负值。我们通常把这种负值效应称作“逆反心理”。关于积极主动精神状态下的学习效率之高可以用一个类比来说明,比方说一个孩子玩电脑游戏,不但学得快,而且可以一连几个小时不觉得累。如果能在课堂 上保持这种精神状态,其学习效率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应尽量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这样才能引人入胜,“拴”住学生、“迷”住学生,从而把学生带进有趣的生物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天生,需要靠教师的积极引导和着力培养。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生物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的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生物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兴趣,发展兴趣,逐步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意识。使学生勤学、爱学、好学、善学,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这样学生的生物素质就能真正得到提高。
二、转变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生物课实施创新教育,关键要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体会情感,培养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而真正的教学主体是学生。在课堂中应以兴趣为前提,体会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兴趣贯穿课堂40分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能单靠教师讲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悟”。当然,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要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让学生走出“观众席”,走上“舞台”,当“演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师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当“主角”,教师当好“导演”。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一切为了学生。比如,在生物试卷分析课中,我让学生来讲(当然要让学生在课下做好准备),让学生挖掘题目中的内涵,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和认识,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三、鼓励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很多时候,学生比较相信课本和老师,觉得他们说的都是对的,其实任何东西或人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都有可能出现错误,所以要鼓励学生敢于肯定自己。因为我们以前的课堂上经常会遇到学生说:“我们以前的老师怎么怎么说”或者“课本上是怎么怎么写的”。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学生过分地相信别人,而不敢肯定自己,所以我们要鼓励他们在这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出一些创新的内容和一些创新型的人才。
四、强化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实验是研究生物学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机会。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观察、多参与、多动手,在认识的基础上探索规律,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学生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发挥生物学科优势,进行创新教育,其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选准切入点,走自己的路,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创新,是一个民族永恒的主题,二十一世纪初将是生物创新教育驶向快车道的刻不容缓时刻。我相信将会有更多的生物教育工作者,为着民族的进步、民族的振兴、民族的腾飞而勇于创新,为生命科学走向新世纪的辉煌而努力奋斗,为国家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创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河南省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