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儒书画艺术概说及赝品考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ery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是基因使然,溥儒先生的骨子里就具备了成为书画家的艺术细胞。康熙、雍正写得一手好字,乾隆不仅善书,而且其画也典雅脱俗。大致比较一下爱新觉罗氏的书画家阵容,溥儒先生可算得上是其家族中最具学养和才华的书画家,他比其上祖善学,因而其法书飘逸散淡、画作清丽高华。在格调和气象上,他的弟子启功先生似难以望其项背——当然,这主要区别于各自的性格而无关学识。
  皇族的后生自小就受到了良好而系统的家训,而这,恰恰是激活孩童聪慧的先决条件,溥儒幼能作诗且使耆宿称是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因为生长在皇室的缘故,溥儒先生有幸博览家藏的诸多宋、元、明名迹。朝摹夕临,于古人的理法无不心领神会。
  溥儒先生的山水画,规模宋之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而于元季的王蒙、明季的唐寅体会尤深。
  通观溥儒先生的画作,我们会发现他对南宗笔墨(主要是王蒙的牛毛皴)和对李唐、唐寅北宗笔墨(斧劈皴)的兼容调合是那样的恰到好处,绝无生硬之处。将柔美与雄强的笔墨得体地融合在一起这在历来画家中是极为少见的。究其原因,是因为溥儒先生的习画经历与以往的画家迥然有异——他是无师自通型的画家——至少他没有受到董其昌南北宗论的影响,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在他的《自传》中得到验证:“画则三十岁左右时始习之,因旧藏名画甚多,随意临摹,亦无师承,又喜游名山,性酣落笔,可得其意。书画一理,固可以触类旁通者也。盖有师之画易;无师必自悟而后得,由悟而得,往往工妙。”
  


  以古人为师,一则要勉勤,再则要善学。既要功深百炼,也要转益多师。溥儒先生尝称: “未尝间断,亦未尝专习一家也。”溥儒先生在交友上虽说是“往来无白丁”,但实际上是“寡交”。在去台之前,画坛有“南张北溥东吴倩(吴倩指吴湖帆),去台后又与张大千、黄君璧形成鼎足而立的格局。可以这样说,溥儒因其显贵的“旧王孙”身世以及他渊博的学识,从而决定了他于画学一直处于高端态势,老师是宋元明的名迹,画友是并世的画坛俊彦。因之,他的画笔极富一种清旷、疏远、高古、散淡的气息。而这,抑或正是张大干道出“我山水画画不过精心畲,中国当代有两个半画家,一个是溥心畲,一个是吴湖帆,半个是谢稚柳的哥哥,已故去的谢玉岑。”“并世画雪景,当以溥王孙为第一,予每避不敢作。此幅若令王孙见之,定笑我又于无佛处称尊矣。”“柔而能健,峭而能厚,吾仰溥心畲。”理由之所在吧。
  具体到溥儒先生的绘画,他是以元人的笔墨画南宋人的丘壑,所不同的是,南宋马远、夏圭是取“一角”,而溥儒则是取“一景”。在多有缺憾(实则是并不十分完整)的构图上运用曲动的王蒙笔法,“旧王孙”的心境是不难窥探的——当年萃锦园中的一草一木怎能忘怀?那些不复我有的旧山河,也只能将自己定位成“西山逸士”,假丹青而聊以自慰罢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溥儒先生于画最为令人折服的是其青绿山水画,既不同于前人,也不同于时人。他是在意笔的笔墨上用青绿,故而显得非常生动。张大千先生画青绿山水,多半是拟宋人法,得富丽堂皇高华之气象;吴湖帆先生画青绿山水,得清丽隽永雍容之格局。而溥儒先生画青绿山水,基本格调是暗绿色,运用的是用石绿加墨的混合色,区别于传统的敷绿色用赭红色做底子、敷青色用墨色做底子的方法。石绿加墨的难度很大,如果掌握不好,色相非但亮不起来而且很容易混浊。然而,溥儒先生却运用得得心应手,以致给人的感觉是既深厚朴茂又温润华滋。而溥儒先生的另一贡献,是其将工整的界画得体的融合在意笔的山林之间,而不觉得有丝毫的突兀。
  概言之,溥儒先生的这等高技大艺是其身世、修养、多闻、博识的使然,不是一般材质的人所能望其项背的——尤其是那些企图以模仿他的画作牟取不义之财的作伪者。
  本文列举的以下四幅署名溥儒的拍品,既是仅得其形貌而了无其内涵值得商榷的作品。
  《海门潮势》估价:6万8万元,成交:76160元。2008年11月某拍卖公司拍卖。
  拍卖方对该图有如下注明:
  题识,山光天宇尽,潮势海门来。临宋人笔,心畲。铃印:溥儒之印
  来源现藏者得自李墨云女士。
  说明:此帧《海门潮势》绘于团扇形绢本上,从风格到形式皆承宋朝院画而来。取平远构图,视野辽远开阔,一涛一浪,一檐一树,皆工整细致,法度严谨,深得宋画精要。但芊心畲并没有完全拘尼于宋人,又自出机杼,虽说表现潮势,但无皮澜壮阔之貌,浪花翻滚,轻快活泼,又富装饰意味,暮色中归帆之人,自有一种平和之态,含蓄隽永。
  


  应该说该图是宋人的院体风格,然称之为“皆工整细致,法度严谨,深得宋画精要”,显系信口开洞。溥儒先生如果研习宋人的笔墨是这等草率、拙劣的样式,那也实在愧对先祖留给他的那么多历代名家名迹。且不论画图中油滑、纤细的浪花波纹线条,主体景物的各种树木的穿插以及勾勒点染,全然不合宋院体画的那种谨严和层次分明,不同的树木有不同的线质特征,完全依据物理、物态来进行造型和穿插,点叶与夹叶特征的处理既融洽浑然一体又有空间距离感。
  而这一法理严明的手法在《海门潮势》图上却无由得见,给人的感觉是:
  一、树木枝干的勾勒线条疲沓软弱,枝丫的取势不合物理、物态,点叶的笔墨无结构,墨相死结,夹叶的勾勒缺乏笔意,最为明显的是几株树木生长无位,所谓无位,既是树木不知生长在什么位置上。
  二、山石的勾勒,线条琐碎凌乱,设色方法不合溥儒先生的沉厚中见明亮的手法,显得平薄浮躁,因而没有山石的坚硬质感。
  三、楼宇、宝塔的笔墨处理更是拙劣至极,结构混乱、线条草率。
  四、远山的勾勒线条也非常油滑软弱,而沙滩上隐隐约约的远树,该图处理也是极为草率。
  比之《溪壑楼阁图》(真迹)、《山水图》(真迹),应该不难辨别出真假、优劣。
  此外,该图上“山光天宇尽,潮势海门来。临宋人笔,心畲”的款识,用笔尖薄,故笔力全亏;所钤白文印“溥儒之印”,也只是形似而已,从印文的字口的特征来看,是印疑似假现在科技手段翻刻而成,因而显得呆板乏神,所用的印泥也是及其低劣的。此可参看溥儒先生的真迹款识印章。
  《指纹渡牛图》估价:12万一15万元,成交价:134400元。2008年11月某拍卖公司拍卖。
  拍卖方对该图有如下注明:
  吴平题签、引首,题识和铃印皆略。
  本幅·以指上螺文画渡水牛。癸卯四月,心畲。铃印:溥儒之印、心畲、竹素、一朵红云
  来源:现藏者得自李墨云女士。
  说明:指纹画是溥心畲绝技之一。此法在唐代已出现,清顺治帝即擅以指纹作画,溥心畲承其先祖技法,将此发扬成趣。溥氏的指画,常以不同形状、方向的指纹,画成姿态各异的小动物, 极富变化,惟妙惟肖,奇趣横生。
  此幅渡牛图借浓淡、形状、大小不一的三种指纹,补绘四肢、头尾,使三头栩栩如生的水牛形象跃然纸上,一头凫浮于河水中,悠然游向对岸,一头躬身冲向河边,而另一头则立于河边树下,转身回望,皆姿态生动,而指腹之螺纹亦将水牛身体结构、皮毛、肌理展露无遗,非有高超想象力者不能为。
  《指纹渡牛图》极容易使人信以为真的理由是“指纹画是溥心畲绝技之一。此法在唐代已出现,清顺治帝即擅以指纹作画,溥心畲承其先祖技法,将此发扬成趣。溥氏的指画,常以不同形状、方向的指纹,画成姿态各异的小动物,极富变化,惟妙惟肖,奇趣横生。”人的指纹是独一无二的,全人类找不到两枚完全相同的指纹,这是科学告诉我们常识。
  无可否认,我没有见过也没有收藏溥儒先生的指纹样本,因而无法对该图上的三枚指纹做出是否是溥儒先生指纹的结论。问题是该图不全是指纹组成的画图,如果对该图指纹以外的笔墨习性进行研究,我们似乎不难看出一些破绽。至少,山石的勾勒和敷色是与溥儒先生的笔墨习性完全迥异的。线质鲁莽和皴擦的无序恰恰暴露了作伪者笔下功夫的欠缺,尤其是浮薄敷色,全无溥儒先生的深厚朴茂、温润华滋的韵致。
  至于该图的款识“以指上螺文画渡水牛。癸卯四月,心畲”,运笔拘谨、结体猥琐,完全是一副贼相,哪里有一点溥儒先生那种飘逸洒脱、不食人间烟火的意趣?可参看溥儒款识、印章样式真迹。
  所钤“溥儒之印”“心畲”“竹素” “一朵红云”诸印,虽可说是毫厘不差,但却缺乏印章的刀情笔趣。而印泥之低劣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带提醒一下,运用指纹作伪是一个新动向。因此,要明白的是:指纹是独一无二的,但不是不可以再生的。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复制指纹是极其方便的事,再用复制的指纹伪造画作也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一棍打出穷鬼去》估价:12万15万元,成交价:134400元。2008年11月某拍卖公司拍卖。
  拍卖方对该图有如下注明:
  题识:一棍打出穷鬼去。结党复成群,贤愚两不分。今宵逃窜去,远胜《送万文》。甲午除夕作,心畲。
  铃印:溥儒之印
  说明:薄心畲渡台之后,常于新年绘财神、祛万鬼题材画作。此幅作一着补丁衣裤的穷人凶神恶煞地持棍驱赶穷鬼,喻除穷纳财之意。与此画意接近者,还曾见溥氏画贺年卡片,上题“一脚踢出穷鬼去,双手接进财神来。”
  


  此画题识中提到的《送穷文》为韩畲名作,韩文表面对自己四十余年智穷、学万、文穷、命穷、交穷“五穷鬼”发尽牢骚,实则是对自身文人品格之炫耀。
  出版·《新美域》总第二期,第100页,《新美域》杂志社,2005年8月;《画苑集珍》第64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5月。
  《神圣一票》估价;8万~10万元,成交价:91840元。2008年11月某拍卖公司拍卖。
  拍卖方对该图有如下注明;
  题识·神圣一票。铃印 溥儒
  说明 溥心畲思想中具有根深蒂固的儒家观念,因此性格温文尔雅,待人忠厚诚恳,但面对世上种种败坏道德之人与事,其愤懑又不吐不快,故多采取迂回方式,以绘画中形形色色、光怪陆离之鬼怪人物暗讽世人世事,谈谐有趣。
  是幅《神圣一票》绘于1950年代,漫画中面貌丑陋似小鬼者擎起一摞钞票,此即为一票之价格, “神圣”一票即“神圣”在此,而非民主权利的行使,极端讽刺当时贿选成风的台湾地方政治。
  出版:《王孙·逸士——溥心畲》第127页,(台北)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5月,《新美域》总第-二期,第100页,《新美域》杂志社,2005年8月。
  对《一棍打出穷鬼去》和《神圣一票》的真伪确认,如果依据以上的“说明”和著录,当是合情合理的。问题是鉴定一幅画的真伪,我们既要强调合情合理,也要强调合法。“合隋、合理、合法”是我长期以来从事书画鉴定的“三要素”,而“合法与否”又是书画鉴定的最后一道防线。
  溥儒先生的人物画,大致有两种风格:一是取法元之赵孟頫一路的,一是取法明之唐寅一路的。但不管取法赵氏抑或唐氏,最基本的要素是依据人物的身体和动作结构来勾勒衣纹。要言之,笔墨是受制于结构的,离开了具体物象结构的笔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一棍打出穷鬼去》和《神圣一票》中人物造型的动态还是比较生动的,缺陷是其笔墨结构不精到,线条的勾勒有凌乱之嫌,有衣不附体的感觉;尤其是人物面部的笔墨处理,线条不够洗练,多补笔,因而使得人物的面部五官呈现出污浊的墨相,有黑气而无墨气;发须、胡须的笔墨更是污浊至极,了无蓬松的质感。其于衣服和人物肌体的敷色,用的是平涂法,而不是按照衣纹和人的肌体结构来敷色,不仅失去了敷色的意义,而且平添了作伪的痕迹。
  《一棍打出穷鬼去》款识书写的很拘谨,笔提不起来,也撒不开,这是笔力软弱的必然;《神圣一票》的款识,书写的很呆板,“神圣一票”四个字都呈孤立状,之间缺乏相互呼应的意趣。两图所钤的白文“溥儒之印”“溥儒”印章,形似神亏,印泥也劣。真伪值得商榷。
其他文献
亚洲艺术高端市场博览会反映“美,真、善”的严肃艺术
期刊
鼠年已尽,牛年伴随着春风来到人间,人们以欢欣鼓舞的激奋心情迎接新的一年。我国古代以农立国,牛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牛具有温顺而倔强的性格,能吃苦耐劳,不仅用于耕田,牛肉和牛奶又是人类食物中的重要品类,皮革可作衣靴,牛角可作饰品,牛黄是贵重药材,牛身上到处是宝,它吃的是草,但对社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所以“老黄牛精神”感染着人们的道德情操,牛的形象也成为古今美术家历久
期刊
由典派盛世(北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协办,浙江大学企业家经理人同学会杭州分会、浙江大学企业家经理人同学会公共关系与法律事物部主办,《赢时代》、《浙商信息参考》、《浙江经济》、浙江传媒学院提供支持的《国际金融海啸之浙商应对》专题沙龙及《爱的宣言》主题晚会,于2008年12月13日在杭州市黄龙饭店隆重举行。近200名浙江知名企业家(均为浙江大学企业家经理人同学会同学)参加了会议。  沙龙上同学代表,典派
期刊
2008年10月,一条有关圆明园文物拍卖的新闻再次占据各大媒体的重要位置——国际艺术品拍卖巨头佳士得公司宣布将于2009年2月23日至25日在法国巴黎大皇宫举办“伊夫·圣罗兰与皮埃尔·贝杰珍藏”专场拍卖,拍品中包括1860年英法联军自圆明园掠走。流失海外多年的鼠首和兔首铜像。  消息一经宣布,便引起了中国媒体的强烈关注和中国民众的愤怒。中国国家文物局对此作出明确表态:  一、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文物
期刊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京津地区是政治、文化交流的中心。封建帝制的终结,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给画坛带来了巨变,恪守传统者追溯传统之正宗,倡导变革者摸索创新之路,受西画影响者则探寻中西结合之道。当代著名美术评论家郎绍君先生在《20世纪国画家》中记述:“古物陈列所和故宫博物院的建立,使苦思一睹清宫秘藏古代名作的画家纷纷北上,北京画坛也空前热闹起来。约至1927年间,定居或曾留居北京的外省市籍国画家、收藏
期刊
岁月如梭,鬓生华发,以往许多曾较真的事儿都渐渐看得淡了。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然而,在外地公出期间,忽闻自己一向敬重的史树青先生永远离去,还是无限伤感。夜深人静,灯下支肘,先生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似乎就是昨天,先生还在与我相对而坐,娓娓道来,侃侃而谈。  我已不记得何时与史先生见的第一面。在未认识之前,我早已久仰其大名,知晓他老人家学识渊博,记忆非凡,素有“活字典
期刊
近日,购得北京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的《鉴宝·玉器卷》。尽管该书封面标榜是“收藏者增强实战能力的工具书”“火眼金睛,真伪立判”“为了能让收藏爱好者真正提高辨别真伪、评估各类藏品的市场价值的能力”,然而,笔者购书目的不仅是为了增长学识,更是为了思考一点问题。内容颇多争议的玉器图书拜读过几本,如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玉器》、河南大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玉器投资与鉴藏》等等,看后多一笑置之。在
期刊
光绪元年三月廿六日(5月1日)晴,无风。排闷到厂肆,得见石谷仿江贯道《长江万里图》卷,长六丈余,高尺许,天下奇观也,索千金。……  十九日(5月23日)晴,无风,雨意益远,展起清爽。……午前博古斋以石谷《长江万里图》送看,凡五文,其妙迹也。……晴窗展玩,凡数十卷,舒不能释手矣,惜乎无力购致耳。  二十日(5月24日)阴甚浓。……出城,过厂肆,论画卷价,予以三百犹未首肯,亦太甚矣……  廿一日(5月
期刊
史树青先生是我国老一代文物博物馆的专家学者。他1945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中文系,同校文科研究所史学组研究生,毕业之后即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至2007年11月7日逝世,共在历史博物馆工作达62年之久。对他的病逝我深感悲伤,万分痛惜。史老六十年如一日,毕生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热情积极、诲人不倦,全心全意地努力做好文物征集和保管工作,关心文物鉴定与研究工作。我记得1958年历史博物馆新馆在天安门广场
期刊
第一章、仿古玉的涵  义及其制作概况    若从字面上解释仿古玉,就是在慕古仿古思潮影响下,不以盈利为目的,按照古代玉器或青铜器、金银器的器形和花纹而新造的玉器;另一种解释是仿古玉即伪古玉,这样,仿古玉与伪古玉便是同义语了;还有一种说法是仿古玉包括了仿古玉和伪古玉两种。本文所言系指第一种。  由于我国历史悠久,古籍浩繁,文物丰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士,而这批受到古籍熏陶的文人学士,自然而然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