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动手能力的几点尝试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0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在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数学是做出来的,学生只有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只有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時提高学生的思维解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能力;策略
  动手操作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实际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动手能力差导致数学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呢?下面,笔者就此谈些自己的体会。
  1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是学生从事智力活动的推动力量,它能推动着学生广泛地接触各方面的新鲜事物。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动手能力,安排适合其年龄段的动手任务,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活动。兴趣不仅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提升学习质量的主要动因,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本前提。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多是以老师讲解或者演示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简单的看客或听众,既不能激发学生兴趣,也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三角形的面积》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几组形状不一的三角形纸片,然后提问“大家能用两个三角形拼出什么图形呢?拼出的图形与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联系呢?”等,利用提问以激发学生对动手操作的兴趣。然后再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拼、剪、折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与观察,以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内容虽然不多,但学生始终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不仅学会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理解了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而且很好的培养与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提供教学学具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教师的示范演示转变为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学具将是必要的条件。为更好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要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还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动手材料,从而为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提供更多的机会。
  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中,教师既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张长方形(正方形)的纸张或卡片,然后让学生将卡片剪成三角形、正方形、梯形、五边形等各种形状,再进行拼图;也可以灵活应用学生生活中的物品作为学具,如文具盒、课本、课桌等,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算一算,以得出这些生活中常见图形的周长。通过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具,使得人人都能有学具,人人都能动手操作,在动脑思考与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体验到问题解答时成功的喜悦,也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巩固与升华。
  3结合生活实际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是源自实际生活的,可以说,实际生活中到处都存在数学知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结合教材的特点,跟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接触到生活实际,明确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是到处存在的,从而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用到的和看到的实际生活问题,设计一系列具备较强实践与操作的实践活动。比如,教师在讲解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作为单位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向长方形转化。这样,学生在剪和拼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将平行四边形顺着它的高剪开之后,通过平移之后加以拼接,一个长方形就拼成了。然后要求学生对这种变化的情况进行比较,学生便不难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长方形的长,而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长方形的宽。在最后的时候,学生在经过讨论之后,得出了由于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以宽,因此,平行四边形的面就是底乘以高。学生在亲自操作之后,通过观察和分析,提高了自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4加强思维创新
  动手操作可以将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变为浅显易懂的动作,学生对这些动作进行感知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多动手操作,能发散学生的思维,达到创新的目的。大胆地去尝试、思索、探讨、创新,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认知过程的探索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特点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已有教具或自己重新制作的教具,演示或让学生亲自操作等手段,为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动手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动脑和动手相结合。例如在教授三角形的面积时,让学生动手剪一剪、拼一拼,让学生自己推出面积的计算公式。在剪与拼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尝试、思索,变换新的方法,最终达到目的。由此可见,这样的动手操作活动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领会知识的更新与衔接,使其在快乐中学习成长。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
  5培养空间思维
  空间思维是指几何形体在人脑出现的视觉表象,它是学习几何知识的一种必需的思维和能力。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根据这一特点,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发现规律。那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制作等身临其境的感受各种几何图形的特征,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视觉表象,建立空间思维。比如,教学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图形的模型。这样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比老师在课堂上单一的讲解要形象的多,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会更深刻。再比如,学习线与角、图形中的旋转,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通过这样一个动手的过程,不断观察与感受,加之教师的引导学生很容易就会找到规律得到结论。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得出的概念、公式,既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动手能力的培养是相当复杂、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是课前操作、课堂引导还是课后布置,都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安排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课后实践也是在课堂操作的基础上延伸的,它需要长期发展。因此,教师要在引导中不断促进学生独立动手能力,培养出具有动手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周碧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06).
  [2]杜春英.培养学生动手习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学园,2013(26).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也为老年教育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作为老年教育宣传工作者,我们心潮澎湃、精神振奋、激情满怀。但是,我们更需要的是“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务实作风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在新时代开启老年教育宣传工作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上,找准前行的节奏,催动奋进的步伐。既看到光明前景,也看
期刊
党的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鲜明回答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行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也是老年教育发展的根本遵循。新时代老年教育工作者,理应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用新思想武装头脑,以新作为开创未来,研究老年大学新情况,解决老年教育新问题,顺应老干部工作新需求,谱写老年教育工作新篇章
期刊
上海世博会副主题是:城市多元文化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这是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生动诠释.以此为指导理念,
本文针对东辛油田各个区块,开展了侧钻井工艺、钻井液保护油层技术的研究,通过对侧钻井一系列施工过程对油层损害因素的分析,找出施工过程造成油层污染的原因。 In this pap
一、工程概况界浦河大桥是昆山市元丰路与苏州工业园区苏胜路道路对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桥跨越界浦河,与规划航道交角28°00′43″,主桥采用50+80+50m变截面预应力砼连续
开设培训课堂。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题,举办全州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以视频教学学习州委书记姚国华在全州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邀请州委党校两位教授作专题授课,全州120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代表参加培训。截至5月底,全州举办培训班23期。  开设阵地课堂。州縣老干部党校、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
期刊
典型问题:将长度为1的线段随机折成三段,求三段构成三角形的概率·解设“三段构成三角形”为事件M,x,y分别表示其中两段的长度,则第三段的长度为1-x-y,且样本空间D=(x,y)|0x1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脚步也进一步深入,对中小学课堂教学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讲授语言知识的教学,而新课改要求将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本,在教师的指导下,加强学生的体验、实践等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新的理念,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的教学不再是一味强调教师教授的知识,而是更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初中英语教学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按照新
新形势下,建筑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需要将节能技术应用到建筑施工当中,使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减少建筑施工项目材料投入使用以及资源的过度消耗,促进建筑施工技术
国内外普遍采用回弹弯沉值来表示路基路面的承载能力,回弹弯沉值越大,承载能力越小,反之则越大。通常所说的回弹弯沉值是指标准后轴载双轮组轮隙中心处的最大回弹弯沉值。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