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外语教学改革背景、课程设计思想、课程内容改革、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手段改革、评价体系改革六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我校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做法,简要概述了教学改革的效果与体会,以期为进一步深化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所启迪。
关键词:外语教学改革;人文主义; 建构主义;启发式;体验式;综合素质
一、外语教学改革背景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部于2007年正式颁布了我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的教学要求除包括听、说、读、写方面的要求外,还有翻译能力和词汇量的要求。由于历史、习惯和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以培养较强的阅读能力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对听、说等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重视不够。这一定位在国际交流较少、国内科技人员主要依靠文献资料来了解国外科技发展动态的情况下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随着国家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国际交流的增加,其弊端亦日益显现。例如,即便是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甚至六级考试的学员仍然不会写英语应用文的大有人在。某种程度上讲,大多数学员学的仍然是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针对这一现状,为全面落实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的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学员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我校决定从2009级本科学员开始率先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为全面落实学校外语教学改革精神,认真贯彻学校首长指示,为教学评价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训练部教务处带领外语教研室教员到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多次进行调研、座谈,对深化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在此基础上,2009级教研组全体教员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坚持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人本主义课程观和建构主义课程观教学理念,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革新的新路子,构建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改革重点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突出英语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遵循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突出应用能力的原则,以培养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设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改革。
二、课程设计思想
人本主义课程观和建构主义课程观对教学和学习进行了新的阐释,成为二十一世纪课程发展和教学的主导理念。它改变了传统的简单传授与灌输,学习者被动刺激和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倡导发挥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实践性、主动性,强调探索性学习。这一理念为教学方法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根据这一理论基础,我们大胆进行了英语教学改革,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使学员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同时,英语课程改革为促进学员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线,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创造了条件,从而拓展了学员视野,丰富了学员经历,开发了学员思维,发展了学员个性,提高了学员的人文素养。
三、课程内容改革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和《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4》授课时数分别由原来的50学时和30学时调整为20学时口语、20学时听力和10学时写作。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强调语言基础教学与语言实践相结合,注重介绍中西方文化差异,并适时安排小组讨论或辩论赛等。通过富有启迪性的话题讨论,激发学员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员的文化素养。在此过程中,统筹把握好“材新够用,强化基础”、“承典纳新,能力为本”、“由基转专,发展为本”3个方面。
(一)“材新够用,强化基础”指教材内容及教学内容新颖。教学内容突出语言基础与语言技能训练;选材能够体现以学员为中心、以主题为中心和以社会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便于开展交际性课堂活动,以利于学员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承典纳新,能力为本”指在继承传统教学法的优点的基础上,吸收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如仍然强调朗读、背诵等学习方法,并且在建构主义理念的启发下,倡导发挥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实践性、主动性,强调以学员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本。
(三)“由基转专,发展为本”指在英语教学中,注意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相互街接。如在有关实用文体写作教学中,介绍一些实用词汇及应用文的写作技巧;在实用英语写作过程中尽量找一些与学员专业和就业发展有关的内容,为学员学习专业英语及发展打下基础。
四、教学环节改革
为了提高大学英语整体课程教学质量,我们对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口语课每个班级分为A、B班(分班原则与学员队议定),实行小班授课制,包括课前3分钟口语展示和课堂授课两个环节。听力课紧紧围绕《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4》,前5单元为授课内容,后5单元为自主听力内容,由学员自学完成。授课以实战练习、强化训练为主,兼顾趣味性。写作课则结合《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的内容,分五次课进行。第1次课(2学时)讲授英语写作基本知识和技巧,主要讲解句子、段落及整篇文章的选题、剪裁和谋篇布局。第2—4次课(6学时)分别讲解描写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四种体裁的写作,详细解释该体裁的结构特点和写作策略等。第5次课(2学时)介绍实用性写作,包括书信(私人信件和商务信件)、简历和应聘信以及通知等。每次课包括教员讲解、学员示范、学员互评、教员点评等环节。教学环节改革具体体现在:
(一)在备课环节方面,重点进行每周一次的单元分析教学主题研讨活动:单元分析活动的重点内容有重难点分析、单元语篇结构、教学方法讨论等。主讲人结合《基本要求》和教材分析,列举出本单元的重难点(词汇、结构、中心主题讨论等)和教学方法,在教研室活动会上进行主题发言,其他教员进行补充发言,然后结合观摩课,深化完善单元分析内容。单元分析要求教学重难点统一,对于教学方法,教研组鼓励创新,鼓励标新立异。 单元分析 — 集体备课是一个探讨和研究的过程。在集体备课、说课过程中,集思广益,启发教员,发挥教员的潜能,为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二)在课堂教学方面,坚持以学员为主体,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努力贯彻启发式、体验式教学原则
1、“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 是把教学内容变成一系列的问题,用讨论问题的方式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方法围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针对有启迪意义的课文主题和蕴意深刻的内容,挖掘含义,启发学员,发挥他们的想象,并结合学员的生活实际,创造真实交际语言环境。如:读前启发,旨在引导和刺激,旨在从学员的反馈中了解学员对所学内容的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和他们的问题所在。课前启发,教员多根据课文内容、中心思想、历史背景、文化内容等进行启发式问题训练。这种教学模式突出了培养学员的创造思维,顺应了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创新的思想。
2、“以学员为中心”教学法
“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针对“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的弊端而提出的,它主张以学员为中心,把教学重点放在学员的语言综合能力的训练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让学员从练中学习,把语言知识的学习融入语言运用的活动中,让学员通过活动自主建构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因为语言技能的掌握主要是依赖于学员个体的实践。教员充当中介者的角色,通过与学员的互动,成为他们语言学习的咨询者、督促者和引路人,突出学员的“学”和教员的“导”。实践表明这种课堂教学培养了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理念。
3、体验式教学法
建构主义强调情景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总是与一个个情景相联系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建立开放性讨论式课堂,教学与讨论话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如词汇教学:在语境中学习生词,创造语言交际情景,活学活用词汇是课堂词汇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词汇自然习得的主要途径。教员不仅在语境中呈现词汇,还在语境中教授了词汇。
(三)在指导学员课下学习方面,结合学员学习特点,强化基础,反复操练。对每单元的重点词汇、句型等都安排了习题课,以加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应用,精讲多练,为学员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对课文主题都留有思考讨论的话题。通过对作业的规范化要求培养学员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通过布置课前预习思考题与课堂上师生富有启发式的讨论、小组活动等手段调动学员自主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四)通过课外英语活动,提供个性化语言学习的环境。应用型人才是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以致用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目的。如何把书本上的词汇、句型等变成学员实用的语言技能,英语演讲、英语小品表演、英语故事讲述等是实现这一想法的最好途径。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加大第二课堂指导力度。在教员的指导下,让学员通过参加各类英语技能比赛等活动,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在学员的兴趣和教员的指导思路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让学员在练中学,学中练,在语言实践中理解和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五、教学手段改革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音像资料、课件、英语杂志、英语网站等,为学员提供较为真实的语言使用情景,使学员在具体情景中体会语言的使用。如爱滋病防治、环境污染、面试等一些学员感到陌生的话题或情景,运用电影、课件演示,使学员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情景或事物的动态变化过程等,化解教学难点。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段给教学带来了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及教育形式等方面前所未有的变化,接受利用现代化课堂教学手段是大势所趋。教研组教员积极研究如何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即可以使学员从枯燥的灌输说教中解放出来,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理论教学中,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教研组教员制作了全部电子课件和电子教案,在使用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不断的修改,精益求精,形成了一套较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其丰富、多样的信息承载形式、灵活方便的交互特点,深受广大学员欢迎,也得到同行和领导的高度评价。有效地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员积极思考,激发了学员学习的潜能,受到学员的欢迎。
六、考核体系改革
根据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变化,我们相应地改革了课程评价体系,将形成性评价和期末学业考试结合起来,考试成绩的构成改为30%口语成绩、50%听力成绩和20%写作成绩,突出了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核,加大了应用性测试的力度和平时成绩的比例。口语成绩由平时课堂表现和口试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共计20分,包括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节目表演、背诵课文、听力短文复述和课堂发言;第二部分为期末口试,共计10分,由学员从口语考试抽题系统中选取题目,经过2分钟准备后就所选题目先用英语进行阐述,然后主考教员再根据其所阐述的内容问一个问题,学员即兴回答。听力考试和写作考试均为闭卷考试。评价体系的改革充分发挥了考试的导向作用,不仅促进了教学体系的改革,对教学改革有积极的作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对学员的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七、教学改革效果
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我校的外语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培养了学员实际运用语言实践的能力,提高了学员的综合素质。在 2011年“八一杯”西北赛区英语演讲比赛中,我校学员取得了三个二等奖;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总决赛中,我校学员王伟获得“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和“英语风采大赛”一等奖两项殊荣,为全军院校乃至全国院校获奖最多的选手,为我校、二炮乃至全军争得了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但极大提高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欲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创造了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的最佳结合。
八、教学改革体会
人本主义课程观和建构主义课程观改变了传统的简单传授与灌输,学习者被动刺激和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倡导发挥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实践性、主动性,强调探索性学习。这一理念为教学方法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由于开展了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我校的英语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深化外语教学改革,我们体会到:
(一)更新了教育理念。根据这一特点,大学英语突出学员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其教学内容改革体现了综合性、实用性、实践性的课程观,以培养学员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按“实际、实用、实践”等原则改革细化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建立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二)探索出一套适合我校教学、突出体现以学生为本、以能力为本、以活动构建为本的多种教学模式:
1、启发讨论型课堂教学模式:集思广益、进行发散创造是启发讨论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
2、主体型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学员的主体地位和能力的发展。在富有个性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夯实语言基础,提升语言技能,内化学员品德、挖掘学习潜能。
3、情景体验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员在身临其境中感受、体验、思考、应用、得到语境的理解和运用技巧的升华。
通过让学员参加各种课堂活动,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在兴趣和教员的指导思路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在练中学,学中练,在语言实践中理解和巩固语言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九、结语
一系列的外语教学改革极大地提高了我校学员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这些教学改革的举措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尚需不断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完善,以达到突出使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哈里特-朱克曼.周叶谦,冯世则译.科学界的精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刘润清.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4]文秋芳.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国外外语教学,2002(4).
(作者简介:袁长普,第二炮兵工程大学理学院外语教研室,讲师;郑 帅,第二炮兵工程大学训练部教务处参谋,讲师;姜才胜,第二炮兵工程大学理学院外语教研室主任,教授;周 辉,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四系参谋,讲师。)
关键词:外语教学改革;人文主义; 建构主义;启发式;体验式;综合素质
一、外语教学改革背景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部于2007年正式颁布了我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的教学要求除包括听、说、读、写方面的要求外,还有翻译能力和词汇量的要求。由于历史、习惯和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以培养较强的阅读能力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对听、说等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重视不够。这一定位在国际交流较少、国内科技人员主要依靠文献资料来了解国外科技发展动态的情况下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随着国家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国际交流的增加,其弊端亦日益显现。例如,即便是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甚至六级考试的学员仍然不会写英语应用文的大有人在。某种程度上讲,大多数学员学的仍然是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针对这一现状,为全面落实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的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学员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我校决定从2009级本科学员开始率先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为全面落实学校外语教学改革精神,认真贯彻学校首长指示,为教学评价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训练部教务处带领外语教研室教员到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多次进行调研、座谈,对深化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在此基础上,2009级教研组全体教员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坚持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人本主义课程观和建构主义课程观教学理念,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革新的新路子,构建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改革重点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突出英语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遵循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突出应用能力的原则,以培养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设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改革。
二、课程设计思想
人本主义课程观和建构主义课程观对教学和学习进行了新的阐释,成为二十一世纪课程发展和教学的主导理念。它改变了传统的简单传授与灌输,学习者被动刺激和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倡导发挥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实践性、主动性,强调探索性学习。这一理念为教学方法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根据这一理论基础,我们大胆进行了英语教学改革,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使学员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同时,英语课程改革为促进学员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线,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创造了条件,从而拓展了学员视野,丰富了学员经历,开发了学员思维,发展了学员个性,提高了学员的人文素养。
三、课程内容改革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和《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4》授课时数分别由原来的50学时和30学时调整为20学时口语、20学时听力和10学时写作。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强调语言基础教学与语言实践相结合,注重介绍中西方文化差异,并适时安排小组讨论或辩论赛等。通过富有启迪性的话题讨论,激发学员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员的文化素养。在此过程中,统筹把握好“材新够用,强化基础”、“承典纳新,能力为本”、“由基转专,发展为本”3个方面。
(一)“材新够用,强化基础”指教材内容及教学内容新颖。教学内容突出语言基础与语言技能训练;选材能够体现以学员为中心、以主题为中心和以社会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便于开展交际性课堂活动,以利于学员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承典纳新,能力为本”指在继承传统教学法的优点的基础上,吸收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如仍然强调朗读、背诵等学习方法,并且在建构主义理念的启发下,倡导发挥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实践性、主动性,强调以学员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本。
(三)“由基转专,发展为本”指在英语教学中,注意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相互街接。如在有关实用文体写作教学中,介绍一些实用词汇及应用文的写作技巧;在实用英语写作过程中尽量找一些与学员专业和就业发展有关的内容,为学员学习专业英语及发展打下基础。
四、教学环节改革
为了提高大学英语整体课程教学质量,我们对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口语课每个班级分为A、B班(分班原则与学员队议定),实行小班授课制,包括课前3分钟口语展示和课堂授课两个环节。听力课紧紧围绕《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4》,前5单元为授课内容,后5单元为自主听力内容,由学员自学完成。授课以实战练习、强化训练为主,兼顾趣味性。写作课则结合《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的内容,分五次课进行。第1次课(2学时)讲授英语写作基本知识和技巧,主要讲解句子、段落及整篇文章的选题、剪裁和谋篇布局。第2—4次课(6学时)分别讲解描写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四种体裁的写作,详细解释该体裁的结构特点和写作策略等。第5次课(2学时)介绍实用性写作,包括书信(私人信件和商务信件)、简历和应聘信以及通知等。每次课包括教员讲解、学员示范、学员互评、教员点评等环节。教学环节改革具体体现在:
(一)在备课环节方面,重点进行每周一次的单元分析教学主题研讨活动:单元分析活动的重点内容有重难点分析、单元语篇结构、教学方法讨论等。主讲人结合《基本要求》和教材分析,列举出本单元的重难点(词汇、结构、中心主题讨论等)和教学方法,在教研室活动会上进行主题发言,其他教员进行补充发言,然后结合观摩课,深化完善单元分析内容。单元分析要求教学重难点统一,对于教学方法,教研组鼓励创新,鼓励标新立异。 单元分析 — 集体备课是一个探讨和研究的过程。在集体备课、说课过程中,集思广益,启发教员,发挥教员的潜能,为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二)在课堂教学方面,坚持以学员为主体,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努力贯彻启发式、体验式教学原则
1、“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 是把教学内容变成一系列的问题,用讨论问题的方式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方法围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针对有启迪意义的课文主题和蕴意深刻的内容,挖掘含义,启发学员,发挥他们的想象,并结合学员的生活实际,创造真实交际语言环境。如:读前启发,旨在引导和刺激,旨在从学员的反馈中了解学员对所学内容的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和他们的问题所在。课前启发,教员多根据课文内容、中心思想、历史背景、文化内容等进行启发式问题训练。这种教学模式突出了培养学员的创造思维,顺应了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创新的思想。
2、“以学员为中心”教学法
“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针对“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的弊端而提出的,它主张以学员为中心,把教学重点放在学员的语言综合能力的训练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让学员从练中学习,把语言知识的学习融入语言运用的活动中,让学员通过活动自主建构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因为语言技能的掌握主要是依赖于学员个体的实践。教员充当中介者的角色,通过与学员的互动,成为他们语言学习的咨询者、督促者和引路人,突出学员的“学”和教员的“导”。实践表明这种课堂教学培养了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理念。
3、体验式教学法
建构主义强调情景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总是与一个个情景相联系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建立开放性讨论式课堂,教学与讨论话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如词汇教学:在语境中学习生词,创造语言交际情景,活学活用词汇是课堂词汇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词汇自然习得的主要途径。教员不仅在语境中呈现词汇,还在语境中教授了词汇。
(三)在指导学员课下学习方面,结合学员学习特点,强化基础,反复操练。对每单元的重点词汇、句型等都安排了习题课,以加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应用,精讲多练,为学员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对课文主题都留有思考讨论的话题。通过对作业的规范化要求培养学员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通过布置课前预习思考题与课堂上师生富有启发式的讨论、小组活动等手段调动学员自主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四)通过课外英语活动,提供个性化语言学习的环境。应用型人才是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以致用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目的。如何把书本上的词汇、句型等变成学员实用的语言技能,英语演讲、英语小品表演、英语故事讲述等是实现这一想法的最好途径。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加大第二课堂指导力度。在教员的指导下,让学员通过参加各类英语技能比赛等活动,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在学员的兴趣和教员的指导思路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让学员在练中学,学中练,在语言实践中理解和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五、教学手段改革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音像资料、课件、英语杂志、英语网站等,为学员提供较为真实的语言使用情景,使学员在具体情景中体会语言的使用。如爱滋病防治、环境污染、面试等一些学员感到陌生的话题或情景,运用电影、课件演示,使学员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情景或事物的动态变化过程等,化解教学难点。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段给教学带来了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及教育形式等方面前所未有的变化,接受利用现代化课堂教学手段是大势所趋。教研组教员积极研究如何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即可以使学员从枯燥的灌输说教中解放出来,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理论教学中,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教研组教员制作了全部电子课件和电子教案,在使用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不断的修改,精益求精,形成了一套较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其丰富、多样的信息承载形式、灵活方便的交互特点,深受广大学员欢迎,也得到同行和领导的高度评价。有效地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员积极思考,激发了学员学习的潜能,受到学员的欢迎。
六、考核体系改革
根据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变化,我们相应地改革了课程评价体系,将形成性评价和期末学业考试结合起来,考试成绩的构成改为30%口语成绩、50%听力成绩和20%写作成绩,突出了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核,加大了应用性测试的力度和平时成绩的比例。口语成绩由平时课堂表现和口试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共计20分,包括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节目表演、背诵课文、听力短文复述和课堂发言;第二部分为期末口试,共计10分,由学员从口语考试抽题系统中选取题目,经过2分钟准备后就所选题目先用英语进行阐述,然后主考教员再根据其所阐述的内容问一个问题,学员即兴回答。听力考试和写作考试均为闭卷考试。评价体系的改革充分发挥了考试的导向作用,不仅促进了教学体系的改革,对教学改革有积极的作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对学员的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七、教学改革效果
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我校的外语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培养了学员实际运用语言实践的能力,提高了学员的综合素质。在 2011年“八一杯”西北赛区英语演讲比赛中,我校学员取得了三个二等奖;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总决赛中,我校学员王伟获得“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和“英语风采大赛”一等奖两项殊荣,为全军院校乃至全国院校获奖最多的选手,为我校、二炮乃至全军争得了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但极大提高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欲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创造了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的最佳结合。
八、教学改革体会
人本主义课程观和建构主义课程观改变了传统的简单传授与灌输,学习者被动刺激和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倡导发挥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实践性、主动性,强调探索性学习。这一理念为教学方法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由于开展了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我校的英语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深化外语教学改革,我们体会到:
(一)更新了教育理念。根据这一特点,大学英语突出学员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其教学内容改革体现了综合性、实用性、实践性的课程观,以培养学员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按“实际、实用、实践”等原则改革细化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建立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二)探索出一套适合我校教学、突出体现以学生为本、以能力为本、以活动构建为本的多种教学模式:
1、启发讨论型课堂教学模式:集思广益、进行发散创造是启发讨论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
2、主体型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学员的主体地位和能力的发展。在富有个性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夯实语言基础,提升语言技能,内化学员品德、挖掘学习潜能。
3、情景体验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员在身临其境中感受、体验、思考、应用、得到语境的理解和运用技巧的升华。
通过让学员参加各种课堂活动,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在兴趣和教员的指导思路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在练中学,学中练,在语言实践中理解和巩固语言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九、结语
一系列的外语教学改革极大地提高了我校学员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这些教学改革的举措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尚需不断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完善,以达到突出使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哈里特-朱克曼.周叶谦,冯世则译.科学界的精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刘润清.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4]文秋芳.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国外外语教学,2002(4).
(作者简介:袁长普,第二炮兵工程大学理学院外语教研室,讲师;郑 帅,第二炮兵工程大学训练部教务处参谋,讲师;姜才胜,第二炮兵工程大学理学院外语教研室主任,教授;周 辉,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四系参谋,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