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朋友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
他的吉普车停在小区的院中,每次去开车,都发现不知哪个孩子在车前身的“2×4 ”的字样后面用粉笔写上“=8”。头一天将它擦去,第二天还会写上。
后来,朋友干脆自己在“2×4 ”的后面用漆喷上了“=8”的字样。
可是第二天再去开车时,发现在“2×4 =8”的后面竟然用粉笔打了个“√”。
朋友说,这孩子,还真够执著。
我却被这孩子的执著感动着,也许,在孩子的眼里,生活原本就该是一道完整的算式:有两个因数,有连接两个因数的符号,就应该有直观而又明确的结果,而所有的结果,也都可以用对与错作出毫不含糊的评判。
这让我想起一位网友用数字写就的一段话,他说,“1 1=3是文学,1 1=2是数学,1 1=0是哲学”——纯粹的成人思维:难以理解的三大学问竟然用如此简单的算式表现出来,浑然天成,蕴涵深刻,余味无穷,真是精辟呀。
但仔细想来,“1 1”等于“3”也好,等于“0”也好,这终究是一种错误啊!我猜想,如果把这三个算式写在小孩子们面前,他们一定会以为这是大人们出的一道最简单的判断题,他们一定会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踊跃向前,去写出正确的答案。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每一个算式都只有唯一的答案,他们恪守自己简单的原则,决不容许在对某种现象的评价上有不明确和含混的地方。
然而孩子们眼中的错误到了成年人的世界里却往往会成为至尊宝典。只有成年人,才会搞出“1 1=3”或者“1 1=0”这种名堂,在成年人的世界里,那些最简单最实用的原则,那些最初的定义和公理总是被颠覆,人们先把正确引向错误,然后便深入挖掘、证明……长大的过程,好像就是把简单变成复杂的过程,为了从正确的点踏着错误绕到另一处而疲于奔命,生活变得枝枝蔓蔓,牵扯纠缠,让我们越陷越深。我们的日子,模棱两可和不确定性越来越多了,致使我们的脚步总在徘徊,我们的内心总在挣扎,游移不定,迷失在滚滚红尘纵横交错的网里,以至于失去了人之初正确判断事物的纯真本性。
住在河边的时候,我常常凭窗而立,看着河岸边那群玩泥沙的孩子,他们常常花费半天的时间在河滩上堆筑他们想象中的城堡,有时还会建筑一道水渠,再到河里捉了小鱼来,忙得不亦乐乎。而一夜过后,河水却总能摧毁城堡,消蚀了那些煞费苦心的建筑,让孩子们前一天的工作变得残缺不全,或者了无痕迹。
但我从没有看见孩子们因此而沮丧,或者一蹶不振。第二天,第三天……他们仍然信心百倍,快乐无比地去创造心中的奇迹。
创造即是快乐。不论根基,也不计结果,只是全身心地投入过程之中,享受生命带来的最原始的喜悦。
大人们能不能像孩子那样单纯地生活,在筑就自己的城堡时,把“2×4 =8” “ 1 1=2”当作人生和社会最本质也最正确的答案,让生命变得简单、明确?■
他的吉普车停在小区的院中,每次去开车,都发现不知哪个孩子在车前身的“2×4 ”的字样后面用粉笔写上“=8”。头一天将它擦去,第二天还会写上。
后来,朋友干脆自己在“2×4 ”的后面用漆喷上了“=8”的字样。
可是第二天再去开车时,发现在“2×4 =8”的后面竟然用粉笔打了个“√”。
朋友说,这孩子,还真够执著。
我却被这孩子的执著感动着,也许,在孩子的眼里,生活原本就该是一道完整的算式:有两个因数,有连接两个因数的符号,就应该有直观而又明确的结果,而所有的结果,也都可以用对与错作出毫不含糊的评判。
这让我想起一位网友用数字写就的一段话,他说,“1 1=3是文学,1 1=2是数学,1 1=0是哲学”——纯粹的成人思维:难以理解的三大学问竟然用如此简单的算式表现出来,浑然天成,蕴涵深刻,余味无穷,真是精辟呀。
但仔细想来,“1 1”等于“3”也好,等于“0”也好,这终究是一种错误啊!我猜想,如果把这三个算式写在小孩子们面前,他们一定会以为这是大人们出的一道最简单的判断题,他们一定会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踊跃向前,去写出正确的答案。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每一个算式都只有唯一的答案,他们恪守自己简单的原则,决不容许在对某种现象的评价上有不明确和含混的地方。
然而孩子们眼中的错误到了成年人的世界里却往往会成为至尊宝典。只有成年人,才会搞出“1 1=3”或者“1 1=0”这种名堂,在成年人的世界里,那些最简单最实用的原则,那些最初的定义和公理总是被颠覆,人们先把正确引向错误,然后便深入挖掘、证明……长大的过程,好像就是把简单变成复杂的过程,为了从正确的点踏着错误绕到另一处而疲于奔命,生活变得枝枝蔓蔓,牵扯纠缠,让我们越陷越深。我们的日子,模棱两可和不确定性越来越多了,致使我们的脚步总在徘徊,我们的内心总在挣扎,游移不定,迷失在滚滚红尘纵横交错的网里,以至于失去了人之初正确判断事物的纯真本性。
住在河边的时候,我常常凭窗而立,看着河岸边那群玩泥沙的孩子,他们常常花费半天的时间在河滩上堆筑他们想象中的城堡,有时还会建筑一道水渠,再到河里捉了小鱼来,忙得不亦乐乎。而一夜过后,河水却总能摧毁城堡,消蚀了那些煞费苦心的建筑,让孩子们前一天的工作变得残缺不全,或者了无痕迹。
但我从没有看见孩子们因此而沮丧,或者一蹶不振。第二天,第三天……他们仍然信心百倍,快乐无比地去创造心中的奇迹。
创造即是快乐。不论根基,也不计结果,只是全身心地投入过程之中,享受生命带来的最原始的喜悦。
大人们能不能像孩子那样单纯地生活,在筑就自己的城堡时,把“2×4 =8” “ 1 1=2”当作人生和社会最本质也最正确的答案,让生命变得简单、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