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岁,麦灿枝先生走出家门,在工地上做最苦最累的活,立志扭转自己的命运;1973年,他创建了人生中的第一家工厂,历经千辛万苦,一点点筑建梦想;1978年,他正式成立友邦胶袋印製公司,即今日胶袋印製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今年,是麦灿枝先生奋力打拼的第五十个年头,这五十年内,他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演绎了属於他个人的精彩故事。所获得的一切成绩,他归功於母亲当年的教诲:诚信、饮水思源、善待他人。奋斗不止,精彩不断,在如歌的岁月当中,他走出了自己的豪迈人生。
事業·苦尽甘来
1949年,新中国成立,麦灿枝先生出生在这一年。那时,全国各行各业百废待兴,经济十分落後,人们生活水平低下,对於麦灿枝先生一家来说,因为家中孩子众多,生活更是捉襟见肘,苦不堪言,“我们一共九个兄弟姐妹,我排行老大。”身为家中兄长,年少的麦灿枝先生暗下决心,日後一定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1965年,年仅16岁的麦灿枝先生离开家乡来到香港,一切从头开始。“其实,当初我並不想背井离乡,但在家务农,靠天吃饭,家中弟妹缺衣少食,又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我就想着出去闯一闯,以此来改变一家人的命运。”幸运的是,当时正值香港蜕变成“亚洲四小龙”的初始,经济开始腾飞,为他提供了很多机会。“那时,为了多赚点钱,我就专挑最苦最累的活幹。”小小年纪,他就像许多成年男性一样在工地上幹活,和泥拌料、搬运水泥沙子等,挥汗如雨,辛苦可想而知。为了能多省下一点钱,他捨不得买盒饭,每天只以便宜的菠萝包充饥,而且一天只吃两顿。
之後,经朋友介绍,麦灿枝先生进入塑胶行业,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後,在1978年设立了自己的小工厂,开启了艰苦的创业历程。
有人说,一个人若想有所作为,大多会经历一个“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过程,麦灿枝先生亦是如此。在他刚创业不久,便身患重疾,住院两个月,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住院期间还接到追债人的电话,让我倍感心酸。”那段时间,麦灿枝先生靠借债维持工厂的运作,债主一度多达五十多个,巨大的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唯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拼命地发展事业。
经过苦心经营,麦灿枝先生的事业慢慢得以好转。1987年,他将工厂设在自己的家乡,1996年,正式成立友邦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友邦胶袋印製有限公司,让自己的两个弟弟协助开展事业。友於兄弟,实幹兴邦——几兄弟连心,让他的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经过20年发展,友邦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友邦胶袋印製有限公司已成为胶袋印製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厂房超过120000平方米,大功率机器1000多台,现有员工2500多名。20年来,麦灿枝先生十分注重产品品质,採用高级、优质、环保的原料,专业製作各种购物袋、包装袋,受到了中国内地、日本及亚洲其它地区,欧洲及北美的多个著名品牌所信赖,如迪斯尼、纽崔莱等;2011年,他与时俱进,借鉴日本技术,投入大量资金配置全新的无尘食品包装车间,逐渐在食品包装行业崭露头角。目前,嘉顿、雀巢等都成为了他的客户。
“无论做什麽行业,都要与时俱进。”当年,麦灿枝先生的员工一度多达6000多人,成为胶袋印製行业首屈一指的工厂,後随业界不断发展,他不断加大投资,对机器进行更新换代,形成今日规模。
回想这五十年,麦灿枝先生开玩笑说,“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希望不开工厂。这一路真的太辛苦了,都是靠一点点熬出来的……”一个“熬”字,道尽了他所有的无奈、辛酸,亦证明了他的坚毅。但当他说完这些以後,他似乎像是安慰自己一般,“在这个行业,我能有今天的成绩,受到众人尊敬,虽然很辛苦,但我很开心。”
是啊,人生中任何一种成功都不是唾手可得,不能吃苦,不肯吃苦,是不可能获得任何成功的。苦尽甘来,又何尝不是最好的结局?
奉献·饮水思源
若不是一种回馈家乡的初衷,若不是一番扶持乡亲的善心,或许,麦灿枝先生並不会回到家乡——深圳市光明新区设厂。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前的深圳,人们以务农为主,靠海吃海,经济十分落後。
“1990年,当我回到家乡看到许多人生活拮据,就动了在家乡建厂的念头。即使有朝一日,工厂亏损了,但厂房留下来还是属於家乡的。”带着这样一份“私心”,麦灿枝先生明知道家乡水电等基础设备不全,仍毫不犹豫地回乡设厂,花上千万元建设厂房,轰动一时。“当年,工厂受到了好多乡亲的欢迎,早上五点就有人来抢活做。”
随着开放的力度加大,深圳就像一只睡醒了的大鹏,展翅高飞。此与同时,麦灿枝先生的工厂也不断发展壮大,带动了家乡的经济。2002年,他开始被邀参与各种政府及家乡社团公职,更大范围地为家乡服务。他担任深圳市宝安区政协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商会永远名誉会长等职,特别是现在几乎已是全职做公职。
参政议政期间,麦灿枝先生从自身行业出发,早在十多年前,就提出要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认为解决食品安全的关键在於:从源头做起,严加控管,让消费者放心,但这在当时並未引起重视。在国家未出台安全法之时,他已大量投资完善生产线,旨在能生产出环保、安全、卫生的食品包装,随即赢得了嘉顿、雀巢、纽崔莱等一批全球知名客户。2008年,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惊人爆发,食品安全问题开始引发全国关注,也在这一年,麦灿枝先生的提案受到重视,其关於“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督和宣传的建议”的提案,被评为2007至2008年度优秀提案。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开始施行。
服务各种公职,麦灿枝先生的慈善之路缓缓展开,他跟随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商会前往内地多个省市捐建希望小学、修路建桥,他忘不了,那新校区奠基之际,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叫他“爷爷”、帮他系上红领巾的时候;他忘不了,当地人们走在他与太太捐建的“同心路”上向他们报以微笑的时候;他更忘不了,那种付出後的舒心感……
在一些人害怕付出、担心失去的时候,麦灿枝先生却深深地体会到了做善事的快乐,先不提他认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仅是帮助他人的本身,就已是一种开心,一种积德行善。 在积极做慈善的同时,事业有成的麦灿枝先生亦关心着家族的每一位成员,用心扶持家中的兄弟姐妹,不但聘请兄弟帮忙打理生意,並专门从公司拔出一部分资金,用於家族每个人的一切开支,包括学习、生活、娱乐等,作为一家之主,如此担当,已是许多人的榜样。
分享·成功经验
今天的麦灿枝先生,将大部分精力和時间投在社会工作当中,对年轻人多有提携,特别是愿意与年轻人分享一个关於诚信的故事。
在粤商的圈子里,流行一句话:“牙齿当金使”,讲的就是诚信的重要性,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创业时期,麦灿枝先生缺资金,缺产品知名度,不缺的是做生意时的信用。在创业最初的短短几年内,他依凭诚信做人、踏实做事赢得了许多人的信赖,放心与他做生意。
有一年,由於资金缺乏,麦灿枝先生在购买原料时需要赊账,与他在生意上相识的原料供应商二话没说,就赊给他价值800万元的塑胶原料。要知道那时麦灿枝先生的工厂价值总共才300多万元,但他卻放心将800万元的原料赊给他,该是多麽信任他,才能做到如此?随即,将到年关,麦灿枝先生无钱还账,他心有愧疚地致电原料供应商,告知可否年後还,对方爽快答应,並在几日後回电邀请他饮茶,在饮茶过程中,原料供应商拿出一张300万元支票递给麦灿枝先生,並亲切地问道,“这段时间是不是熬得很辛苦啊?这300万元先借给你,希望能帮到你。”之後,麦灿枝先生盖厂房时需要大量资金,这位原料供应商又一次向他伸出了援手,“只要借款在一千万元以下,随时向我开口。”厂房盖好以後,麦灿枝先生的订单纷沓而来,他迅速归还了借款,同时还多给了对方一笔高於市场贷款利率的利息。
亲身体会了这些事,麦灿枝先生更加重视信用两字,他相信,无论在何时何地,信用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原则,“言不信者,行不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也是他认为当下年轻人最首要的。
除此之外,他侃侃道来,“每一个人,无论是工作还是创业,始终要努力,多动脑筋,灵活处事。当下,是时势造英雄,跟着时代的轨跡去做,少一些空想和急功近利,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才行。若想有所成就,可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这四方面的能力:渊博的学识、过人的能力、敏捷的思维,以及很强的执行力。”他还强调,年轻人能思、能想、会做,还要学会群策群力,换位思考。
奋斗打拼五十年,麦灿枝先生总结这一路,对成功有了新的定义:“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五个人’——高人指点,贵人扶持,本人努力,先人保佑,小人监督,有这五个人,才能更快地成长。”
从小就有志气的麦灿枝先生还富有个人魅力,他心态开朗、明辨事理,喜欢与朋友们聊天、开玩笑,常常逗得大家捧腹大笑,被朋友们公认为是一个很好玩的人。若得知他在香港的时候,一大批常与他去做运动的朋友就会在老地方等他,再一起去聊聊天、打打网球。
前几日,正好是麦灿枝先生到香港五十周年纪念日,他回忆道,“在我离家时,母亲给了我三个锦囊:信用、饮水思源、善待他人。这五十年内,我时刻谨记这三个锦囊里的话,让我受益匪浅。虽然我的母亲是乡下人,识字不多,但她的这些道理质朴、简单,十分受用。今天,我与大家分享这些,希望更多的人能从中受益。”
如同母亲的那些道理一样,麦灿枝先生於事业、於家族、於社会,都依旧保持着那份纯朴的心,能面对的绝不逃避,能担当的绝不推诿,因而,在问心无愧的当下,他活得舒适自在,笑看成败,人生豪迈。
【人物简介】
麦灿枝先生, 1949年出生於广东深圳,1965年赴港,现为友邦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友邦胶袋印製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宝安区政协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商会永远名誉会长、深圳市总商会(工商联)理事、深圳市海外联谊会理事、深圳市光明新区慈善会副会长、香港深圳社团总会永远名誉会长兼副会长、香港大龙华同乡总会名誉会长、香港塑料袋业厂商会会长、香港麦氏宗亲会主席,2014年获香港工业专业评审局颁发荣誉院士。
今年,是麦灿枝先生奋力打拼的第五十个年头,这五十年内,他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演绎了属於他个人的精彩故事。所获得的一切成绩,他归功於母亲当年的教诲:诚信、饮水思源、善待他人。奋斗不止,精彩不断,在如歌的岁月当中,他走出了自己的豪迈人生。
事業·苦尽甘来
1949年,新中国成立,麦灿枝先生出生在这一年。那时,全国各行各业百废待兴,经济十分落後,人们生活水平低下,对於麦灿枝先生一家来说,因为家中孩子众多,生活更是捉襟见肘,苦不堪言,“我们一共九个兄弟姐妹,我排行老大。”身为家中兄长,年少的麦灿枝先生暗下决心,日後一定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1965年,年仅16岁的麦灿枝先生离开家乡来到香港,一切从头开始。“其实,当初我並不想背井离乡,但在家务农,靠天吃饭,家中弟妹缺衣少食,又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我就想着出去闯一闯,以此来改变一家人的命运。”幸运的是,当时正值香港蜕变成“亚洲四小龙”的初始,经济开始腾飞,为他提供了很多机会。“那时,为了多赚点钱,我就专挑最苦最累的活幹。”小小年纪,他就像许多成年男性一样在工地上幹活,和泥拌料、搬运水泥沙子等,挥汗如雨,辛苦可想而知。为了能多省下一点钱,他捨不得买盒饭,每天只以便宜的菠萝包充饥,而且一天只吃两顿。
之後,经朋友介绍,麦灿枝先生进入塑胶行业,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後,在1978年设立了自己的小工厂,开启了艰苦的创业历程。
有人说,一个人若想有所作为,大多会经历一个“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过程,麦灿枝先生亦是如此。在他刚创业不久,便身患重疾,住院两个月,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住院期间还接到追债人的电话,让我倍感心酸。”那段时间,麦灿枝先生靠借债维持工厂的运作,债主一度多达五十多个,巨大的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唯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拼命地发展事业。
经过苦心经营,麦灿枝先生的事业慢慢得以好转。1987年,他将工厂设在自己的家乡,1996年,正式成立友邦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友邦胶袋印製有限公司,让自己的两个弟弟协助开展事业。友於兄弟,实幹兴邦——几兄弟连心,让他的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经过20年发展,友邦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友邦胶袋印製有限公司已成为胶袋印製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厂房超过120000平方米,大功率机器1000多台,现有员工2500多名。20年来,麦灿枝先生十分注重产品品质,採用高级、优质、环保的原料,专业製作各种购物袋、包装袋,受到了中国内地、日本及亚洲其它地区,欧洲及北美的多个著名品牌所信赖,如迪斯尼、纽崔莱等;2011年,他与时俱进,借鉴日本技术,投入大量资金配置全新的无尘食品包装车间,逐渐在食品包装行业崭露头角。目前,嘉顿、雀巢等都成为了他的客户。
“无论做什麽行业,都要与时俱进。”当年,麦灿枝先生的员工一度多达6000多人,成为胶袋印製行业首屈一指的工厂,後随业界不断发展,他不断加大投资,对机器进行更新换代,形成今日规模。
回想这五十年,麦灿枝先生开玩笑说,“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希望不开工厂。这一路真的太辛苦了,都是靠一点点熬出来的……”一个“熬”字,道尽了他所有的无奈、辛酸,亦证明了他的坚毅。但当他说完这些以後,他似乎像是安慰自己一般,“在这个行业,我能有今天的成绩,受到众人尊敬,虽然很辛苦,但我很开心。”
是啊,人生中任何一种成功都不是唾手可得,不能吃苦,不肯吃苦,是不可能获得任何成功的。苦尽甘来,又何尝不是最好的结局?
奉献·饮水思源
若不是一种回馈家乡的初衷,若不是一番扶持乡亲的善心,或许,麦灿枝先生並不会回到家乡——深圳市光明新区设厂。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前的深圳,人们以务农为主,靠海吃海,经济十分落後。
“1990年,当我回到家乡看到许多人生活拮据,就动了在家乡建厂的念头。即使有朝一日,工厂亏损了,但厂房留下来还是属於家乡的。”带着这样一份“私心”,麦灿枝先生明知道家乡水电等基础设备不全,仍毫不犹豫地回乡设厂,花上千万元建设厂房,轰动一时。“当年,工厂受到了好多乡亲的欢迎,早上五点就有人来抢活做。”
随着开放的力度加大,深圳就像一只睡醒了的大鹏,展翅高飞。此与同时,麦灿枝先生的工厂也不断发展壮大,带动了家乡的经济。2002年,他开始被邀参与各种政府及家乡社团公职,更大范围地为家乡服务。他担任深圳市宝安区政协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商会永远名誉会长等职,特别是现在几乎已是全职做公职。
参政议政期间,麦灿枝先生从自身行业出发,早在十多年前,就提出要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认为解决食品安全的关键在於:从源头做起,严加控管,让消费者放心,但这在当时並未引起重视。在国家未出台安全法之时,他已大量投资完善生产线,旨在能生产出环保、安全、卫生的食品包装,随即赢得了嘉顿、雀巢、纽崔莱等一批全球知名客户。2008年,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惊人爆发,食品安全问题开始引发全国关注,也在这一年,麦灿枝先生的提案受到重视,其关於“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督和宣传的建议”的提案,被评为2007至2008年度优秀提案。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开始施行。
服务各种公职,麦灿枝先生的慈善之路缓缓展开,他跟随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商会前往内地多个省市捐建希望小学、修路建桥,他忘不了,那新校区奠基之际,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叫他“爷爷”、帮他系上红领巾的时候;他忘不了,当地人们走在他与太太捐建的“同心路”上向他们报以微笑的时候;他更忘不了,那种付出後的舒心感……
在一些人害怕付出、担心失去的时候,麦灿枝先生却深深地体会到了做善事的快乐,先不提他认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仅是帮助他人的本身,就已是一种开心,一种积德行善。 在积极做慈善的同时,事业有成的麦灿枝先生亦关心着家族的每一位成员,用心扶持家中的兄弟姐妹,不但聘请兄弟帮忙打理生意,並专门从公司拔出一部分资金,用於家族每个人的一切开支,包括学习、生活、娱乐等,作为一家之主,如此担当,已是许多人的榜样。
分享·成功经验
今天的麦灿枝先生,将大部分精力和時间投在社会工作当中,对年轻人多有提携,特别是愿意与年轻人分享一个关於诚信的故事。
在粤商的圈子里,流行一句话:“牙齿当金使”,讲的就是诚信的重要性,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创业时期,麦灿枝先生缺资金,缺产品知名度,不缺的是做生意时的信用。在创业最初的短短几年内,他依凭诚信做人、踏实做事赢得了许多人的信赖,放心与他做生意。
有一年,由於资金缺乏,麦灿枝先生在购买原料时需要赊账,与他在生意上相识的原料供应商二话没说,就赊给他价值800万元的塑胶原料。要知道那时麦灿枝先生的工厂价值总共才300多万元,但他卻放心将800万元的原料赊给他,该是多麽信任他,才能做到如此?随即,将到年关,麦灿枝先生无钱还账,他心有愧疚地致电原料供应商,告知可否年後还,对方爽快答应,並在几日後回电邀请他饮茶,在饮茶过程中,原料供应商拿出一张300万元支票递给麦灿枝先生,並亲切地问道,“这段时间是不是熬得很辛苦啊?这300万元先借给你,希望能帮到你。”之後,麦灿枝先生盖厂房时需要大量资金,这位原料供应商又一次向他伸出了援手,“只要借款在一千万元以下,随时向我开口。”厂房盖好以後,麦灿枝先生的订单纷沓而来,他迅速归还了借款,同时还多给了对方一笔高於市场贷款利率的利息。
亲身体会了这些事,麦灿枝先生更加重视信用两字,他相信,无论在何时何地,信用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原则,“言不信者,行不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也是他认为当下年轻人最首要的。
除此之外,他侃侃道来,“每一个人,无论是工作还是创业,始终要努力,多动脑筋,灵活处事。当下,是时势造英雄,跟着时代的轨跡去做,少一些空想和急功近利,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才行。若想有所成就,可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这四方面的能力:渊博的学识、过人的能力、敏捷的思维,以及很强的执行力。”他还强调,年轻人能思、能想、会做,还要学会群策群力,换位思考。
奋斗打拼五十年,麦灿枝先生总结这一路,对成功有了新的定义:“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五个人’——高人指点,贵人扶持,本人努力,先人保佑,小人监督,有这五个人,才能更快地成长。”
从小就有志气的麦灿枝先生还富有个人魅力,他心态开朗、明辨事理,喜欢与朋友们聊天、开玩笑,常常逗得大家捧腹大笑,被朋友们公认为是一个很好玩的人。若得知他在香港的时候,一大批常与他去做运动的朋友就会在老地方等他,再一起去聊聊天、打打网球。
前几日,正好是麦灿枝先生到香港五十周年纪念日,他回忆道,“在我离家时,母亲给了我三个锦囊:信用、饮水思源、善待他人。这五十年内,我时刻谨记这三个锦囊里的话,让我受益匪浅。虽然我的母亲是乡下人,识字不多,但她的这些道理质朴、简单,十分受用。今天,我与大家分享这些,希望更多的人能从中受益。”
如同母亲的那些道理一样,麦灿枝先生於事业、於家族、於社会,都依旧保持着那份纯朴的心,能面对的绝不逃避,能担当的绝不推诿,因而,在问心无愧的当下,他活得舒适自在,笑看成败,人生豪迈。
【人物简介】
麦灿枝先生, 1949年出生於广东深圳,1965年赴港,现为友邦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友邦胶袋印製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宝安区政协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商会永远名誉会长、深圳市总商会(工商联)理事、深圳市海外联谊会理事、深圳市光明新区慈善会副会长、香港深圳社团总会永远名誉会长兼副会长、香港大龙华同乡总会名誉会长、香港塑料袋业厂商会会长、香港麦氏宗亲会主席,2014年获香港工业专业评审局颁发荣誉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