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热吵热卖”教学法就是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及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在找问题依据并解决问题中去学习,对自主学习无法解决的东西,让学生在互助中去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质疑、互相辩论,在讨论、质疑与辩论中去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依据“热吵热卖”教学法从备课和实践等方面阐述该教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關键词:备课;摩擦力;热炒热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6-0026-2
在与老师们的交流中,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说法:写教案就是抄教案。至于备课,并不是首先认真研读教材,理清思路,在觉得自己不知如何下手或没有把握的地方才去查看别人是如何做的,为弥补和改进自己的缺失以资借鉴,而是或上网查找他人的成品,或东拼西凑不同教案的一个个片断,以为这就是备课,这就是最好的教案。于是,在课堂上经常能看到老师要么在背教案,要么讲的内容前后分离、转换生硬,以致于关注了内容却丢失了学生,关注了学生又丢失了内容!课堂毫无灵气,效果可想而知。
备课,是对上课的准备——准备课标、教材内容、学生情况、教法。教案只不过是对备课过程的记录。如果没有上课教师本人对教材内容的认真解读、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学情的细致分析,拿别人的东西当自己的教案去上课,再好的教案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更何况教材虽是专家经过精心编写的,但再好的教材呈现在我们面前时,也只不过是一些用以教学的材料,知识的展开是平面的。我们如何把平面的教材内容立体地展现给学生,才是我们在备课中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换句话来说,只有把平面的内容描述变成立体的细节展示,才利于学生理解、吸收与掌握;只有把平面的知识点展示变成立体的情景再现,把死的材料变成活的、生动的场景,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达成应有的效果[1]。
人教版普通高中必修课《物理1》第三章的《摩擦力》一节,编者在内容的安排上非常合理、到位,环环紧扣,逻辑性很强,随着教材内容的展开,逐步深入又恰到好处地阐述了“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教材第一句话是“摩擦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初中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直接给出“摩擦力”的概念。接着给出一个“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并给出三幅漫画,依据漫画内容的分析,得到被推物体有了运动的“趋势”,依据二力平衡的知识给出“静摩擦力”的概念;结合二力平衡,随着推力的增大,静摩擦力也随之增大,且静摩擦力与推力相等;接着先演示,再让学生动手探究静摩擦力的增大范围:同时得到当静摩擦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反而又要减小到一个小于最大值的定值,被推物体运动起来[2]。依据实验探究得到的数据,给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最后,以一个例题及顺带给出“滚动摩擦”的概念结束本节课的内容。
对教材上所给出的这一节内容,“摩擦力”的概念在初中已经学习,学生容易理解,对于“静摩擦力”,是物体在有了运动的“趋势”,但又还没有运动起来时所独有的[3]。“趋势”本身难以看见,相对抽象,这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如何把“趋势”展示给学生,是本节课的一个关键。
海绵的使用,恰好可以很好地把“趋势”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真切地看到:用如图1所示的方式推海绵时,海绵还没有运动起来,但却产生了一个“形变”,形变的出现不正是运动“趋势”的一个很好的再现吗?这样就把运动的“趋势”直接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趋势”的真实性,这对学生理解“趋势”有很大的帮助。从这个意义上讲,物理老师一定要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把身边的事物引入我们的课堂!
水平前推挤压桌面的手掌,可以让学生亲身感觉到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为学生对静摩擦力的认识、理解提供了能感受得到的依据,为静摩擦力“下定义”创造了条件。可以说,认真研读教材,把平面的教材内容转化成立体的、让学生可感知的切身体会,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有了上面的“看到”运动的“趋势”、切身“感受”到静摩擦力的存在、大小、方向,对教材中的图3.3-1:推与地面接触的箱子,但箱子相对地面没动时,箱子与地面之间就有了力作用,且还与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只要箱子与地面之间还没有产生相对运动,静摩擦力的大小就随着推力的增加而增大,并与推力大小保持平衡的理解,也就顺理成章了[4]。
定性地分析了静摩擦力后,接下来就让学生动手亲自测一测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的范围,让学生通过体验更进一步认识静摩擦力及最大限度的真实性[5]。依据亲身体验,让学生通过举例来说一说“静摩擦力”在他们身边的存在及利弊,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是有用的,能解释身边的一些自然现象。
学生刚刚测出的数据还应好好地利用:顺势给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恰似水到渠成。至此完成本节内容第一课时的教学。
本节内容,教参上给出的参考课时是三课时。据此,绝大多数老师在处理的时候第一课时只上到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放在第二课时去上,其实从实践中也发现,如果第二课时再来处理滑动摩擦力,这样反而浪费了让学生测静摩擦力时所得到的很好的现存资源:最大值的得出、突然减小等,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比理解摩擦力的这两种状态的异同。
另外,我们的老师在教学时总想一次性地把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这样当然好,但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在知识吸收、消化、理解的过程中还有一定的延迟性:只有当学生对当前内容吸收后,经过一定时间的理解,才可能吸收更深一层次的内容,也才可能消化、理解、掌握得了更深一层次的内容。否则,将会使学生因达不到应有的深度而失去学习的信心。
至于教法,对于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如“趋势”,讲是难以讲清楚的,重在让学生看见、感受与动手操作,在见、感、动中去学习。那么,不如换一种方式:给学生准备好引导学生学习的学案,让学生结合教材,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体验,从中去吸收所要学习的内容。当学生完成学案规定的内容后,让学生围绕教材与学案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甚至争论,并在这个过程中去达成共识。最后,随机抽学习小组的学习结果加以展示,从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样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展示,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上,也是重要的一环,这样不仅可以暴露学生自主学习的不足,以便及时加以调整、补充,更重要的还在于强化学习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当然,展示也要做到有目的、有针对性,点到、达成目标为好,切不可为展示而展示。
总之,备课是为了上好课,达成高效率的教学。只有通过课前对教材的认真研读与充分的准备,做教学的有心人,同时还要结合教材内容,考虑适合本内容的教法,才可能让自己的教学变得轻松而有效。
参考文献:
[1]李平.初级阶段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马亚莉.解读《摩擦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4(3):31-32.
[3]田安俊.静摩擦力教学点滴[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3):55,60.
[4]胡青友.静摩擦力与推力的关系[J].新高考:高一物理,2014(9):13.
[5]陈桂莲.静摩擦力的教学设计与反思[J].技术物理教学,2010(2):6-8.(栏目编辑 刘 荣)
關键词:备课;摩擦力;热炒热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6-0026-2
在与老师们的交流中,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说法:写教案就是抄教案。至于备课,并不是首先认真研读教材,理清思路,在觉得自己不知如何下手或没有把握的地方才去查看别人是如何做的,为弥补和改进自己的缺失以资借鉴,而是或上网查找他人的成品,或东拼西凑不同教案的一个个片断,以为这就是备课,这就是最好的教案。于是,在课堂上经常能看到老师要么在背教案,要么讲的内容前后分离、转换生硬,以致于关注了内容却丢失了学生,关注了学生又丢失了内容!课堂毫无灵气,效果可想而知。
备课,是对上课的准备——准备课标、教材内容、学生情况、教法。教案只不过是对备课过程的记录。如果没有上课教师本人对教材内容的认真解读、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学情的细致分析,拿别人的东西当自己的教案去上课,再好的教案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更何况教材虽是专家经过精心编写的,但再好的教材呈现在我们面前时,也只不过是一些用以教学的材料,知识的展开是平面的。我们如何把平面的教材内容立体地展现给学生,才是我们在备课中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换句话来说,只有把平面的内容描述变成立体的细节展示,才利于学生理解、吸收与掌握;只有把平面的知识点展示变成立体的情景再现,把死的材料变成活的、生动的场景,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达成应有的效果[1]。
人教版普通高中必修课《物理1》第三章的《摩擦力》一节,编者在内容的安排上非常合理、到位,环环紧扣,逻辑性很强,随着教材内容的展开,逐步深入又恰到好处地阐述了“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教材第一句话是“摩擦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初中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直接给出“摩擦力”的概念。接着给出一个“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并给出三幅漫画,依据漫画内容的分析,得到被推物体有了运动的“趋势”,依据二力平衡的知识给出“静摩擦力”的概念;结合二力平衡,随着推力的增大,静摩擦力也随之增大,且静摩擦力与推力相等;接着先演示,再让学生动手探究静摩擦力的增大范围:同时得到当静摩擦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反而又要减小到一个小于最大值的定值,被推物体运动起来[2]。依据实验探究得到的数据,给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最后,以一个例题及顺带给出“滚动摩擦”的概念结束本节课的内容。
对教材上所给出的这一节内容,“摩擦力”的概念在初中已经学习,学生容易理解,对于“静摩擦力”,是物体在有了运动的“趋势”,但又还没有运动起来时所独有的[3]。“趋势”本身难以看见,相对抽象,这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如何把“趋势”展示给学生,是本节课的一个关键。
海绵的使用,恰好可以很好地把“趋势”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真切地看到:用如图1所示的方式推海绵时,海绵还没有运动起来,但却产生了一个“形变”,形变的出现不正是运动“趋势”的一个很好的再现吗?这样就把运动的“趋势”直接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趋势”的真实性,这对学生理解“趋势”有很大的帮助。从这个意义上讲,物理老师一定要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把身边的事物引入我们的课堂!
水平前推挤压桌面的手掌,可以让学生亲身感觉到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为学生对静摩擦力的认识、理解提供了能感受得到的依据,为静摩擦力“下定义”创造了条件。可以说,认真研读教材,把平面的教材内容转化成立体的、让学生可感知的切身体会,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有了上面的“看到”运动的“趋势”、切身“感受”到静摩擦力的存在、大小、方向,对教材中的图3.3-1:推与地面接触的箱子,但箱子相对地面没动时,箱子与地面之间就有了力作用,且还与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只要箱子与地面之间还没有产生相对运动,静摩擦力的大小就随着推力的增加而增大,并与推力大小保持平衡的理解,也就顺理成章了[4]。
定性地分析了静摩擦力后,接下来就让学生动手亲自测一测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的范围,让学生通过体验更进一步认识静摩擦力及最大限度的真实性[5]。依据亲身体验,让学生通过举例来说一说“静摩擦力”在他们身边的存在及利弊,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是有用的,能解释身边的一些自然现象。
学生刚刚测出的数据还应好好地利用:顺势给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恰似水到渠成。至此完成本节内容第一课时的教学。
本节内容,教参上给出的参考课时是三课时。据此,绝大多数老师在处理的时候第一课时只上到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放在第二课时去上,其实从实践中也发现,如果第二课时再来处理滑动摩擦力,这样反而浪费了让学生测静摩擦力时所得到的很好的现存资源:最大值的得出、突然减小等,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比理解摩擦力的这两种状态的异同。
另外,我们的老师在教学时总想一次性地把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这样当然好,但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在知识吸收、消化、理解的过程中还有一定的延迟性:只有当学生对当前内容吸收后,经过一定时间的理解,才可能吸收更深一层次的内容,也才可能消化、理解、掌握得了更深一层次的内容。否则,将会使学生因达不到应有的深度而失去学习的信心。
至于教法,对于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如“趋势”,讲是难以讲清楚的,重在让学生看见、感受与动手操作,在见、感、动中去学习。那么,不如换一种方式:给学生准备好引导学生学习的学案,让学生结合教材,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体验,从中去吸收所要学习的内容。当学生完成学案规定的内容后,让学生围绕教材与学案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甚至争论,并在这个过程中去达成共识。最后,随机抽学习小组的学习结果加以展示,从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样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展示,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上,也是重要的一环,这样不仅可以暴露学生自主学习的不足,以便及时加以调整、补充,更重要的还在于强化学习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当然,展示也要做到有目的、有针对性,点到、达成目标为好,切不可为展示而展示。
总之,备课是为了上好课,达成高效率的教学。只有通过课前对教材的认真研读与充分的准备,做教学的有心人,同时还要结合教材内容,考虑适合本内容的教法,才可能让自己的教学变得轻松而有效。
参考文献:
[1]李平.初级阶段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马亚莉.解读《摩擦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4(3):31-32.
[3]田安俊.静摩擦力教学点滴[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3):55,60.
[4]胡青友.静摩擦力与推力的关系[J].新高考:高一物理,2014(9):13.
[5]陈桂莲.静摩擦力的教学设计与反思[J].技术物理教学,2010(2):6-8.(栏目编辑 刘 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