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充满奇幻梦想的老师,在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和学生一起分享创造的快乐,而且常常被自己所创造的事物所感动。陈凯老师和他的学生一起创造着、快乐着,在他们那梦幻般的世界里,我们体验到了最纯真烂漫,最真挚动情,最接近学生内心的那份快乐与感动。陈老师专注于信息技术教学素材设计、开放源代码软件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统整课程平台架设与内容设计等领域,所发表文章内容涉及信息技术、天文观测、动植物观测、科学方法等方面,还参与编写两套信息技术教材。除此之外,陈老师还有很多想做但凭借一人之力难以实现的事情,这些事情包括:为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一个具有自我生成、自我包含特性的逻辑发展结构;设计一个Linux系统的开放源代码科学教育平台,以及与此相对应的其他操作系统上的开源科学教育软件包安装管理系统;开设一个能定期活动的哲学读书沙龙;成立一个小型电声乐队……对以上项目有兴趣的朋友,都可以发邮件kaikai_rabbit@sina.com和他交流。
有一次公开课,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破解密码的教学环节,如果密码破解成功的话,看到的是一张由点阵组成的卡通兔子图。评课时有教师问,为什么是兔子?我的回答是:第一,我喜欢兔子;第二,我属兔子。大家都笑了。其实,兔子是我课堂上的吉祥物,在讲二进制编码的时候,它们以外星兔子的形式出现——要解码后才能看清兔子的形象;在讲信息数字化的时候,外星兔子们分裂成矢量门和位图门两大帮派——用来对比画出兔子的两种不同方式的优劣;在讲循环语句的时候,它们已经在地球上安营扎宅,繁衍旺盛——用来作为斐波那契兔子序列的素材。
我的课堂上不只是有兔子,还经常有其他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苹果,在每个学年的第一堂课上,我会从伊甸园的苹果一直讲到乔布斯的苹果;又比如金字塔,我设计了一个要用画图软件解出答案的金字塔旋转谜语;再比如魔法,可以让星号无端消失,可以让数字唱歌,还可以在记事本里播放动画片。只要学生惊讶地问:“咦,为什么呢?”他们就会很主动地去探索现象背后的秘密,并且也亲自去试着做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出来。
有时候我自己也觉得奇怪,仿佛世界上充满了乐趣和灵感,并且似乎随手就能用到课堂里。回忆起来,所有这些有趣的事情应该有一个发端,不过,这个发端一点也不有趣。
大概在五六年前,我身体的某个部分出了问题,不仅影响身体的具体机能(比如,体重降到50kg内,血压超过170mmHg,心率达到140次/分),而且还影响到精神状态——我很难长时间专注于某一件具体的事情,尤其是在定期服药的情况下,思维会很散漫地从一个地方游走到另一个地方,注意力经常会像浮云一样渐渐飘散……我几乎不能编完一段稍微长点的程序代码。实际上,我还不得不将一长串的“不能做”清单始终放在脑袋里,比如饮茶、喝咖啡、吃海鲜、激烈运动……虽然根据医生的建议,身心放松有益于身体恢复,不过其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我的大脑就好像一个高速空转的马达,充满着令人焦虑的噪音(很难向没有类似经历的朋友描述出这种难受的感觉)。
我必须找出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来做。
我找到的第一件轻松愉快之事,是散步。一开始只是绕着学校操场走路,但很快就不满足于固定的空间和景色。不久后,我开始寻找校外的散步路径,但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要寻找到一条能避开主干道上尘土飞扬和汽车尾气弥漫的步道,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于是,我在电子地图、虚拟三维城市、GPS系统和真实的街巷之间来回穿梭——规划线路的时间往往要长于真正散步的时间。有意思的是,这件事产出了一个副产品,我制作了一个“数字毅行”的活动规划,可以带上十几个学生,一边走路,一边上信息技术课。不久以后,这个规划真的在一次实践活动中派上了用场。
第二件轻松愉快之事,是走进大自然。经历过许多次在自然中的漫步之后,我发现只要静下心来细细观察,每一个角落都充盈着生命的气息,四季更替时每一处细微变化都那样美妙,在许多的时候我感觉仿佛自己是一个婴儿,重新开始认识这个世界。我买来望远镜,白天观察野生鸟类,晚上仰望星空,探索一个又一个银河系外的深空天体。逐渐地,兴趣就扩展到气象、野生植物、地理地貌等不同领域。虽然不可避免的,有人会说我不务正业,然而,慢慢就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聚拢到我周围,听我讲述这个奇妙的世界,我的话题会从DNA穿越到M13球状星团,连接两者的是阿雷西博望远镜发射的二进制编码信息;也会从四片叶子的车轴草(就是幸运三叶草)穿越到相思鸟,连接两者的是搜索引擎和维基百科;还会从马赛克镶嵌艺术穿越到天空中的云朵,连接两者的是自相似或分形系统。有时候,学生在上课前就会问我,这节课打算穿越到哪里?
第三件轻松愉快之事,是痴迷音乐,虽然我自小就是西方古典音乐的发烧友,但在看到著名乐评家辛丰年70岁自学钢琴的事迹后,就想拿他当做自己的榜样,不嫌内行笑话,下决心自学乐理,胡乱弹琴。先是为求身心放松、继而感到好玩、后又自我陶醉,到现在,就干脆把原来开设的电脑音乐制作课程,彻底改成了电子音乐创作。虽然寥寥数字之差,含义大不相同,原本只是借用电脑的MIDI软件输入乐谱,现在却是从声波、合成器、MIDI、乐理一路讲下来,有点冒充音乐老师的感觉了。话说回来,诸如在音乐老师面前讲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老师面前讲音乐这样的事情,一贯是我的长项。
不过最为重要的是,自从深入学习音乐以后,我发现,我居然能被自己弹奏的声音感动,这真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体验。当我在编写教案,准备在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那一栏里落笔的时候,我总会想到,我在这里写下的一切,能不能首先打动我自己呢?我逐渐开始品味,什么是真切、什么是细腻,我开始为了能够感动学生,而不仅仅是为教授知识和技能备课。直到某一天,在某一节课的下课前,我真的被自己感动了,乃至忽然哽咽而不能语,全班学生在短暂的沉静后,忽然响起一片掌声,这来自学生的掌声,绝对是值得纪念的一刻。
如果有人问我最大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共享快乐”,当然会有很多人质疑这一点,尤其在这个太实际、太功利的社会里。我希望质疑者能够深入想一下,什么才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由体验而感悟,由感悟而感动,由感动而投入。我希望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尽量抱着轻松愉悦的心情,真切地感悟我们周围丰富多彩的创造物,无论学校、街道、城市……苹果电脑、乌班图操作系统、智能手机……绘画、音乐、诗歌……乃至这整个大自然——这无疑是最奇迹般的创造物,然后,大家在一起,透过各种有趣的表象,探索创造物背后的秘密。我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学生们也会被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事物所感动。
(作者单位:上海位育中学)
有一次公开课,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破解密码的教学环节,如果密码破解成功的话,看到的是一张由点阵组成的卡通兔子图。评课时有教师问,为什么是兔子?我的回答是:第一,我喜欢兔子;第二,我属兔子。大家都笑了。其实,兔子是我课堂上的吉祥物,在讲二进制编码的时候,它们以外星兔子的形式出现——要解码后才能看清兔子的形象;在讲信息数字化的时候,外星兔子们分裂成矢量门和位图门两大帮派——用来对比画出兔子的两种不同方式的优劣;在讲循环语句的时候,它们已经在地球上安营扎宅,繁衍旺盛——用来作为斐波那契兔子序列的素材。
我的课堂上不只是有兔子,还经常有其他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苹果,在每个学年的第一堂课上,我会从伊甸园的苹果一直讲到乔布斯的苹果;又比如金字塔,我设计了一个要用画图软件解出答案的金字塔旋转谜语;再比如魔法,可以让星号无端消失,可以让数字唱歌,还可以在记事本里播放动画片。只要学生惊讶地问:“咦,为什么呢?”他们就会很主动地去探索现象背后的秘密,并且也亲自去试着做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出来。
有时候我自己也觉得奇怪,仿佛世界上充满了乐趣和灵感,并且似乎随手就能用到课堂里。回忆起来,所有这些有趣的事情应该有一个发端,不过,这个发端一点也不有趣。
大概在五六年前,我身体的某个部分出了问题,不仅影响身体的具体机能(比如,体重降到50kg内,血压超过170mmHg,心率达到140次/分),而且还影响到精神状态——我很难长时间专注于某一件具体的事情,尤其是在定期服药的情况下,思维会很散漫地从一个地方游走到另一个地方,注意力经常会像浮云一样渐渐飘散……我几乎不能编完一段稍微长点的程序代码。实际上,我还不得不将一长串的“不能做”清单始终放在脑袋里,比如饮茶、喝咖啡、吃海鲜、激烈运动……虽然根据医生的建议,身心放松有益于身体恢复,不过其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我的大脑就好像一个高速空转的马达,充满着令人焦虑的噪音(很难向没有类似经历的朋友描述出这种难受的感觉)。
我必须找出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来做。
我找到的第一件轻松愉快之事,是散步。一开始只是绕着学校操场走路,但很快就不满足于固定的空间和景色。不久后,我开始寻找校外的散步路径,但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要寻找到一条能避开主干道上尘土飞扬和汽车尾气弥漫的步道,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于是,我在电子地图、虚拟三维城市、GPS系统和真实的街巷之间来回穿梭——规划线路的时间往往要长于真正散步的时间。有意思的是,这件事产出了一个副产品,我制作了一个“数字毅行”的活动规划,可以带上十几个学生,一边走路,一边上信息技术课。不久以后,这个规划真的在一次实践活动中派上了用场。
第二件轻松愉快之事,是走进大自然。经历过许多次在自然中的漫步之后,我发现只要静下心来细细观察,每一个角落都充盈着生命的气息,四季更替时每一处细微变化都那样美妙,在许多的时候我感觉仿佛自己是一个婴儿,重新开始认识这个世界。我买来望远镜,白天观察野生鸟类,晚上仰望星空,探索一个又一个银河系外的深空天体。逐渐地,兴趣就扩展到气象、野生植物、地理地貌等不同领域。虽然不可避免的,有人会说我不务正业,然而,慢慢就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聚拢到我周围,听我讲述这个奇妙的世界,我的话题会从DNA穿越到M13球状星团,连接两者的是阿雷西博望远镜发射的二进制编码信息;也会从四片叶子的车轴草(就是幸运三叶草)穿越到相思鸟,连接两者的是搜索引擎和维基百科;还会从马赛克镶嵌艺术穿越到天空中的云朵,连接两者的是自相似或分形系统。有时候,学生在上课前就会问我,这节课打算穿越到哪里?
第三件轻松愉快之事,是痴迷音乐,虽然我自小就是西方古典音乐的发烧友,但在看到著名乐评家辛丰年70岁自学钢琴的事迹后,就想拿他当做自己的榜样,不嫌内行笑话,下决心自学乐理,胡乱弹琴。先是为求身心放松、继而感到好玩、后又自我陶醉,到现在,就干脆把原来开设的电脑音乐制作课程,彻底改成了电子音乐创作。虽然寥寥数字之差,含义大不相同,原本只是借用电脑的MIDI软件输入乐谱,现在却是从声波、合成器、MIDI、乐理一路讲下来,有点冒充音乐老师的感觉了。话说回来,诸如在音乐老师面前讲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老师面前讲音乐这样的事情,一贯是我的长项。
不过最为重要的是,自从深入学习音乐以后,我发现,我居然能被自己弹奏的声音感动,这真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体验。当我在编写教案,准备在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那一栏里落笔的时候,我总会想到,我在这里写下的一切,能不能首先打动我自己呢?我逐渐开始品味,什么是真切、什么是细腻,我开始为了能够感动学生,而不仅仅是为教授知识和技能备课。直到某一天,在某一节课的下课前,我真的被自己感动了,乃至忽然哽咽而不能语,全班学生在短暂的沉静后,忽然响起一片掌声,这来自学生的掌声,绝对是值得纪念的一刻。
如果有人问我最大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共享快乐”,当然会有很多人质疑这一点,尤其在这个太实际、太功利的社会里。我希望质疑者能够深入想一下,什么才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由体验而感悟,由感悟而感动,由感动而投入。我希望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尽量抱着轻松愉悦的心情,真切地感悟我们周围丰富多彩的创造物,无论学校、街道、城市……苹果电脑、乌班图操作系统、智能手机……绘画、音乐、诗歌……乃至这整个大自然——这无疑是最奇迹般的创造物,然后,大家在一起,透过各种有趣的表象,探索创造物背后的秘密。我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学生们也会被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事物所感动。
(作者单位:上海位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