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近年来的本科教学实践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方式较为普遍,这一形式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引发诸多问题,而这些现象在课堂小组合作中十分普遍。从博弈论角度出发,以吕梁学院为例,分析研究本科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困境及其解决策略。
关键词 本科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博弈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4-0077-03
Game Analysis of Undergraduate Class Group Cooperative Lear-
ning: in Lyu Lia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LIU Yuanyuan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in the practice of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classroom teaching organization is rela-tively common, form a certain achievements have been obtained at the same time, also caused many problems, and these phenomena are
very common in group work in cla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ame theory, the article, taking Lyu Lia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pre-sents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undergraduate class the difficulties existing in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 and solution strategy.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class;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game theory
1 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逐渐被各个阶段的课堂教学所应用并推广。尤其是对于五彩缤纷的大学课堂,课堂小组合作这一教学形式的实施,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于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多视角、深层次研究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因此,本文试图从博弈论这一视角探究解决问题的措施,以促進该教学形式价值的实现
2 吕梁学院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现状及问题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听评课等形式,对地方本科院校——吕梁学院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令人担忧。尤其是从“老师提出思考问题时,学生们的发言状况”这一调查项目整理得知,仅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小组成员能够踊跃参加,各抒己见”,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少数成员发言”“成绩优秀者发言”。由此可见,吕梁学院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应用较为普及,但应用效果堪忧。因此,本文以吕梁学院为例,从认知角度分析本科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组内缺少不同观点的协调与统一 以某教师的“教育学”一课的教学为例,试图了解教师在本科课堂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状况。教师引导学生将课堂需要掌握的内容大致归纳为五个问题:1)什么是通才教育?2)什么是专才教育?3)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各自有何特点?4)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是何关系?5)如何处理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关系?从上述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不难发现,教师首先划分了合作学习小组,其次布置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后,学生依次回答了上述问题。总体来看,课堂教学呈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
但是,本次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有效性是值得思考的,对学生回答问题这一环节做详细分析。如当学生S1的回答遭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质疑时,随后同一合作小组学生S2给予补充和修改。从小组合作角度来看,互相补充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从合作有效性的角度看,教师在课堂上给出近20分钟的时间,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该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并总结归纳形成小组统一答案。显然,该小组成员不仅没有很好地交流各自的观点,也没有在组内及时指正错误观点,更没有对本组成员的观点进行归纳以形成共识,这也是学生S1的回答会引起包括该组成员在内的全班同学质疑的原因。而诸如此类的形式化的小组合作学习普遍存在。
组间缺少对不同观点的质疑与反驳 再来看看吕梁学院某教师的“身边的经济学”一课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片段,将全班36个人分为六个小组进行分工协作,随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归纳总结。课堂合作中各小组分别围绕“影响需求的多种因素”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既能促进各小组在有限时间内讨论更多的影响因素,又能够使学生深入分析众多影响因素中的某一个因素,较好地完成了课堂学习任务。教师组织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不管是从形式上还是从方式上都值得借鉴,但遗憾的是,小组成员合作不充分,缺乏团队意识。如各个小组在对各自讨论结果归纳总结之后,没有对其他小组的结论做进一步的思考,缺少组间对知识点的质疑。显然,这一环节的忽略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深入掌握,课堂氛围也略显沉闷。
组间组内缺乏对同一话题的对抗性争论 小组形式的辩论对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良好的协调合作能力、精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某教师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的教学为例,该教师将全班30个学生分为五个小组,提出具有对立性和争论性的话题——“勤俭节约是否过时了”。然而发现,学生在开展课堂小组讨论并给出结论时,他们没有真正根据这一争论性的话题展开争辩,绝大部分都支持“勤俭节约不过时”,且支持的理由也大致相同。其中,只有个别学生针对“勤俭节约是否过时了”的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但仅仅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争论,并没有从小组角度出发,开展对不同观点的争论、说服与澄清。结果,五个小组都没有形成互为矛盾的观点,一致认为“勤俭节约不过时”,这样“一边倒”的结论略显失真。 这说明小组合作单一且没有不同声音的分享与交流,缺少对冲突性和对抗性的认识和重视,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而且难以使学生深入理解勤俭节约的当代意义。
教师缺乏对学生小组合作的理性引导 以某教师的“学前儿童发展科学”一课的教学为例,该教师提出了具有争论性的话题——“如何养育孩子”,组织开展全班性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课堂观察也发现,该教师游离在小组活动之外,让学生独自完成小组学习,而没有参与到其中进行指导,没有对其进行进一步有效的引导。能力较好的小组能较好、较快地完成小组作业;能力较差的小组进展单举步维艰,甚至会出现小组讨论停滞不前的现象。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开展过程中,教师理性引导的缺位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还存在组织合作学习的次数少、范围窄、时间过长或过短等比较为容易控制的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在此不一一列出。因此,通过了解吕梁学院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情况,上述课例中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多流于表面形式,而且缺乏真实性和深刻性,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足,因此,需要恰当实施策略予以改进和提升。
3 促进本科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博弈策略分析
在合作学习理论研究基础上,对吕梁学院本科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实证分析,针对课堂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博弈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促进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引导开展合作博弈,促进合作 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本科阶段学生实现互助共赢、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经典教学组织形式,是实现小组整体性最优的合作博弈,并不是存在竞争性的非合作博弈。换句话说,课堂小组合作博弈本身并不排斥小组各个成员的个体目标,而是在尊重个体目标的前提下实现团体理性,达到合作共赢的最终目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要足够重视并充分利用其合作博弈的本质内涵,实现合作目标。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制造具有争辩性的话题或竞争性的比赛等方式,促进组内或组间的博弈,提高小组成员或小组的整体的竞争力,以期快速、有效地完成小组共同的学习任务。
创建合作机制,实现互助共赢 本科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积极互助的合作学习关系,因此有必要建立多种合作机制来保障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促使小组成员在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前提下进行良好的合作和沟通。除此之外,合作机制还是界定小组各个成员权利、责任、利益的契约,是能顺利开展合作学习的保证和前提。具体而言,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可从合作理性、合作沟通、合作效益等方面创建合作机制,以期实现合作共赢。
1)合作理性。合作理性机制是要求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对小组成员的个人理性和小组的团队理性给予重视。换言之,就是要求小组的整体目标与小组成员的个人目标达成一致或形成共识。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小组的团队理性,而小组的团队理性则应该在尊重小组成员个人理性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以保证小组成员在合作实现共同目标的同时完成个体目标。
2)合作沟通。合作沟通机制的建立是使小组成员之间能够相互信任,即为合作者创造一个平台,使成员之间彼此能够相互信任,促进成员之间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当小组成员相互信赖并认为互不可缺时,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将有利于合作共赢。
3)合作效益。合作效益机制是从效益角度出发,以个人效益或共同效益激励和约束小组成员。小组成员在合作的过程中,为使小组共同效益最大化,就要确保所有成员的利益均有所增加,或至少一个成员的利益增加,同时其他成员的利益不受损害。
充分发挥教师理性引导,提高小组合作有效性 教师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参与者和理性引导者,在整个小组合作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充分发挥其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引导作用,就能有效地提高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首先,教师应当针对性地准备需研讨的问题,合理分配小组合作中的各个角色,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其次,教师应当根据研究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小组合作开展情况,灵活分配课堂小组合作的活动时间,合理掌握节奏,增强成员合作的成就感。
最后,教师应当最大限度地完善评价体系,评价的形式应不拘一格。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侧重关注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对学生的可取之处要积极引导,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有效完成小组合作任务。
4 结语
合作学习是随着经济社会日益发展而产生的,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所必需的教学组织形式。因此,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引起足夠重视,否则直接影响其有效性。本文以吕梁学院为例,从博弈的视角对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合作学习的博弈观点,并通过实施博弈促进合作学习,最终实现共赢、多赢的结果。
总之,随着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在本科课堂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问题会逐渐显现出来。为此,针对这一问题,还需做大量研究,丰富这一领域的成果,以更好地发挥本科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田奇.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2]黄青青.初中物理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5.
[3]徐东英.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的行动研究[D].山东:鲁东大学,2015.
[4]孙传香.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5]屈庆东.初中物理合作学习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 本科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博弈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4-0077-03
Game Analysis of Undergraduate Class Group Cooperative Lear-
ning: in Lyu Lia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LIU Yuanyuan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in the practice of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classroom teaching organization is rela-tively common, form a certain achievements have been obtained at the same time, also caused many problems, and these phenomena are
very common in group work in cla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ame theory, the article, taking Lyu Lia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pre-sents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undergraduate class the difficulties existing in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 and solution strategy.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class;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game theory
1 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逐渐被各个阶段的课堂教学所应用并推广。尤其是对于五彩缤纷的大学课堂,课堂小组合作这一教学形式的实施,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于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多视角、深层次研究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因此,本文试图从博弈论这一视角探究解决问题的措施,以促進该教学形式价值的实现
2 吕梁学院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现状及问题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听评课等形式,对地方本科院校——吕梁学院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令人担忧。尤其是从“老师提出思考问题时,学生们的发言状况”这一调查项目整理得知,仅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小组成员能够踊跃参加,各抒己见”,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少数成员发言”“成绩优秀者发言”。由此可见,吕梁学院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应用较为普及,但应用效果堪忧。因此,本文以吕梁学院为例,从认知角度分析本科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组内缺少不同观点的协调与统一 以某教师的“教育学”一课的教学为例,试图了解教师在本科课堂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状况。教师引导学生将课堂需要掌握的内容大致归纳为五个问题:1)什么是通才教育?2)什么是专才教育?3)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各自有何特点?4)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是何关系?5)如何处理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关系?从上述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不难发现,教师首先划分了合作学习小组,其次布置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后,学生依次回答了上述问题。总体来看,课堂教学呈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
但是,本次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有效性是值得思考的,对学生回答问题这一环节做详细分析。如当学生S1的回答遭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质疑时,随后同一合作小组学生S2给予补充和修改。从小组合作角度来看,互相补充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从合作有效性的角度看,教师在课堂上给出近20分钟的时间,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该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并总结归纳形成小组统一答案。显然,该小组成员不仅没有很好地交流各自的观点,也没有在组内及时指正错误观点,更没有对本组成员的观点进行归纳以形成共识,这也是学生S1的回答会引起包括该组成员在内的全班同学质疑的原因。而诸如此类的形式化的小组合作学习普遍存在。
组间缺少对不同观点的质疑与反驳 再来看看吕梁学院某教师的“身边的经济学”一课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片段,将全班36个人分为六个小组进行分工协作,随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归纳总结。课堂合作中各小组分别围绕“影响需求的多种因素”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既能促进各小组在有限时间内讨论更多的影响因素,又能够使学生深入分析众多影响因素中的某一个因素,较好地完成了课堂学习任务。教师组织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不管是从形式上还是从方式上都值得借鉴,但遗憾的是,小组成员合作不充分,缺乏团队意识。如各个小组在对各自讨论结果归纳总结之后,没有对其他小组的结论做进一步的思考,缺少组间对知识点的质疑。显然,这一环节的忽略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深入掌握,课堂氛围也略显沉闷。
组间组内缺乏对同一话题的对抗性争论 小组形式的辩论对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良好的协调合作能力、精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某教师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的教学为例,该教师将全班30个学生分为五个小组,提出具有对立性和争论性的话题——“勤俭节约是否过时了”。然而发现,学生在开展课堂小组讨论并给出结论时,他们没有真正根据这一争论性的话题展开争辩,绝大部分都支持“勤俭节约不过时”,且支持的理由也大致相同。其中,只有个别学生针对“勤俭节约是否过时了”的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但仅仅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争论,并没有从小组角度出发,开展对不同观点的争论、说服与澄清。结果,五个小组都没有形成互为矛盾的观点,一致认为“勤俭节约不过时”,这样“一边倒”的结论略显失真。 这说明小组合作单一且没有不同声音的分享与交流,缺少对冲突性和对抗性的认识和重视,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而且难以使学生深入理解勤俭节约的当代意义。
教师缺乏对学生小组合作的理性引导 以某教师的“学前儿童发展科学”一课的教学为例,该教师提出了具有争论性的话题——“如何养育孩子”,组织开展全班性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课堂观察也发现,该教师游离在小组活动之外,让学生独自完成小组学习,而没有参与到其中进行指导,没有对其进行进一步有效的引导。能力较好的小组能较好、较快地完成小组作业;能力较差的小组进展单举步维艰,甚至会出现小组讨论停滞不前的现象。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开展过程中,教师理性引导的缺位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还存在组织合作学习的次数少、范围窄、时间过长或过短等比较为容易控制的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在此不一一列出。因此,通过了解吕梁学院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情况,上述课例中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多流于表面形式,而且缺乏真实性和深刻性,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足,因此,需要恰当实施策略予以改进和提升。
3 促进本科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博弈策略分析
在合作学习理论研究基础上,对吕梁学院本科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实证分析,针对课堂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博弈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促进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引导开展合作博弈,促进合作 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本科阶段学生实现互助共赢、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经典教学组织形式,是实现小组整体性最优的合作博弈,并不是存在竞争性的非合作博弈。换句话说,课堂小组合作博弈本身并不排斥小组各个成员的个体目标,而是在尊重个体目标的前提下实现团体理性,达到合作共赢的最终目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要足够重视并充分利用其合作博弈的本质内涵,实现合作目标。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制造具有争辩性的话题或竞争性的比赛等方式,促进组内或组间的博弈,提高小组成员或小组的整体的竞争力,以期快速、有效地完成小组共同的学习任务。
创建合作机制,实现互助共赢 本科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积极互助的合作学习关系,因此有必要建立多种合作机制来保障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促使小组成员在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前提下进行良好的合作和沟通。除此之外,合作机制还是界定小组各个成员权利、责任、利益的契约,是能顺利开展合作学习的保证和前提。具体而言,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可从合作理性、合作沟通、合作效益等方面创建合作机制,以期实现合作共赢。
1)合作理性。合作理性机制是要求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对小组成员的个人理性和小组的团队理性给予重视。换言之,就是要求小组的整体目标与小组成员的个人目标达成一致或形成共识。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小组的团队理性,而小组的团队理性则应该在尊重小组成员个人理性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以保证小组成员在合作实现共同目标的同时完成个体目标。
2)合作沟通。合作沟通机制的建立是使小组成员之间能够相互信任,即为合作者创造一个平台,使成员之间彼此能够相互信任,促进成员之间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当小组成员相互信赖并认为互不可缺时,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将有利于合作共赢。
3)合作效益。合作效益机制是从效益角度出发,以个人效益或共同效益激励和约束小组成员。小组成员在合作的过程中,为使小组共同效益最大化,就要确保所有成员的利益均有所增加,或至少一个成员的利益增加,同时其他成员的利益不受损害。
充分发挥教师理性引导,提高小组合作有效性 教师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参与者和理性引导者,在整个小组合作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充分发挥其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引导作用,就能有效地提高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首先,教师应当针对性地准备需研讨的问题,合理分配小组合作中的各个角色,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其次,教师应当根据研究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小组合作开展情况,灵活分配课堂小组合作的活动时间,合理掌握节奏,增强成员合作的成就感。
最后,教师应当最大限度地完善评价体系,评价的形式应不拘一格。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侧重关注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对学生的可取之处要积极引导,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有效完成小组合作任务。
4 结语
合作学习是随着经济社会日益发展而产生的,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所必需的教学组织形式。因此,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引起足夠重视,否则直接影响其有效性。本文以吕梁学院为例,从博弈的视角对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合作学习的博弈观点,并通过实施博弈促进合作学习,最终实现共赢、多赢的结果。
总之,随着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在本科课堂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问题会逐渐显现出来。为此,针对这一问题,还需做大量研究,丰富这一领域的成果,以更好地发挥本科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田奇.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2]黄青青.初中物理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5.
[3]徐东英.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的行动研究[D].山东:鲁东大学,2015.
[4]孙传香.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5]屈庆东.初中物理合作学习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