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读本小说《梦幻鲤鱼》的文化创新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316860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2015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明清小说对日本读本小说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L15AWW001。
  摘 要:日本江户时代,上田秋成翻改中国《醒世恒言》中的《薛录事》创作了读本小说《梦幻鲤鱼》。秋成在吸收中国小说文本元素的同时,对中国文化元素进行改造,融入日本文化元素,使《梦幻鲤鱼》表现出鲜明的日本文化特征。本文对《薛录事》和《梦幻鲤鱼》进行比较,探讨秋成独特的文化创新手法。
  关键词:《薛录事》;《梦幻鲤鱼》;改造;文化创新
  作者简介:颜景义(1981-),男,辽宁大连人,硕士,大连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从事中日古典文学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1
  一、引言
  日本江户时代,上田秋成通过翻改中国明清小说创作了读本小说《雨月物语》。《雨月物语》写作风格新颖独特,成为前期读本小说的范本。《雨月物语》由9个短篇构成,其中的《梦幻鲤鱼》翻改自《醒世恒言》的《薛录事鱼服证仙》(以下简称《薛录事》)。秋成在吸收中国小说原始精神和文学素材的同时,能够根据自己的构思,在作品中融入日本传统文化元素,使得《梦幻鲤鱼》的故事极具日本民族文化色彩,表现出崭新的日本文学价值内涵。本文将《梦幻鲤鱼》和《薛录事》进行对比,论述秋成在创作《梦幻鲤鱼》的过程中,如何对中国文化元素进行改造,并如何在其中融入日本文化元素,对《梦幻鲤鱼》进行文化创新。
  二、《梦幻鲤鱼》对《薛录事》的翻改
  《薛录事》讲述的是官员薛伟在病中灵魂出窍化作鲤鱼,最终被道士点化,证得前世因缘而得道升仙的故事。《梦幻鲤鱼》讲述的是日本古时擅长画鲤鱼的画僧兴义在病中灵魂化作鯉鱼,最后苏醒,所画之鱼都化作真鱼的故事。
  两个故事在“人化鱼”的主体结构上很相似,主人公都经历了“病中化鱼、巡游江河、被渔夫所钓、险被人所食、回魂获救”的过程。两个故事也有着基本相同的教化色彩,薛伟能够获救,是因为他作为一名基层官吏,为官清廉爱民如子的善报;画僧兴义也因为平生爱鱼、拒绝杀生而得到善报。
  三、《梦幻鲤鱼》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改造
  《薛录事》虽是怪诞故事,但主旨在于“证仙”,包含着浓厚的道教色彩。道教元素贯穿着故事始终:薛伟生病,夫人请医问卜,求神许愿,同僚拜谒祈祷,其中又插入道家神医李八百的神奇医术,及其对薛伟前生今世的解读等的描写。这显然与中国传统的道教文化背景是密不可分的。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对民俗生活、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等各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醒世恒言》中涉及道教文化的篇目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可见道教文化对整个作品的影响之大。另外,《薛录事》中花了大量笔墨交代薛伟为官的品质和政绩,而这些都为薛伟最终得道成仙埋下了伏笔。
  而这些贯穿于《薛录事》故事中的道教元素恰恰不会被日本社会所接受,因为日本是没有道教的。因此,秋成把这些内容全部过滤掉了,只采用了《薛录事》的主体结构,使得《梦幻鲤鱼》的篇幅不及《薛录事》的三分之一。同时秋成把主人公改为佛教中的画僧,把佛教的因果思想贯穿于故事的始终。
  而秋成之所以将道教元素改为佛教元素,而不是日本的其他宗教,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的。江户时代德川家康颁行“锁国政策”,以防止基督教等西方宗教进入日本给其统治带来祸乱,这客观上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空间。另外,德川家康本人是佛教信徒,努力保护佛教,将佛教纳入封建政权的体系中,并使所有国民都有归属护持的寺院。因此佛教能够在稳定中持续发展,佛教信仰在民众中铺开。可以说秋成正是基于日本江户时代佛教信仰的现状,将中国原著中道教文化色彩浓厚的元素都转化为更加契合日本佛教信仰的文化因素。
  四、《梦幻鲤鱼》对传统日本文学元素的利用
  《梦幻鲤鱼》虽然篇幅比原著短了很多,但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却细腻别致。例如写到兴义化身鲤鱼后,所游之处景致美妙无比,“日间比良山倒映在湖面上”、“夜里又有辉煌的渔火映照”、湖心岛上神社“被朱红围墙环绕在波光粼粼的水中”,让人感觉宛若身临其境。
  对自然风景的描写与歌颂,正是日本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日本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让人们对自然无比亲和,融入自然是日本人自然观的核心;日本文学中也强调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的有机统一。
  秋成巧妙地利用了日本传统文学中的审美情趣,在故事中增添了体现自然之美、与自然共生的日本文学的特色元素,其翻改手法的高超可见一斑。
  五、结语
  上田秋成创作《梦幻鲤鱼》时,在接受《薛录事》文本影响、传承其原始精神的基础上,能够结合日本文化元素对原著进行文化创新。秋成高超的翻改手法,使得中国故事脱胎为极具日本民族文化色彩的读本小说作品。《梦幻鲤鱼》的这种文化创新,是古代中国文化在东亚文化圈广泛传播的良好例证。也是日本在接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过程中,坚持和发展自己民族特色文化的例证。这种通过文化改造创新等构建起的文化交流,对当下增进中日文化交流、促进两国关系良性发展,仍具有非常现实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树果.日本读本小说名著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2]冯梦龙编/顾学颉校注.醒世恒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3]李树果.日本读本小说与明清小说[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4]严绍璗.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其他文献
摘 要:《金色夜叉》是明治时代日本作家尾崎红叶的代表作品。本文将从作品内容和手法赏析,人物性格分析,作家写作意图和感情分析,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日本人的生死观并以此为入手点理解人物形象的心理,以及将它与中国相关爱情作品的比较,这五方面入手,详细解读我对一代文豪遗作的理解。  关键词:爱情;金钱;价值观;封建社会;中西文化;生死价值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法国文学在经历了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到20世纪时期的发展之后,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逐渐改变原有的主流法国文学结构,结合了更多文学、美学和人文等内容,将现实与虚幻的精神世界更好的融合,使得法国文学在新世纪呈现出开放化、多元化等趋势。本文就将针对21世纪法国文学的叙事格调与审美取向变化进行分析。  关键词:世纪法国文学;叙事格调;审美取向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以进行性加重的骨骼肌无力、萎缩为特征的一大组原发于肌肉的遗传变性病,传统上临床分为9型,其中肢带型肌营养不良(LGMD)因以肩胛带和骨盆带部骨骼肌受累为
摘 要:拉维尼娅·格林罗是英国著名的女性诗人以及小说家。其作品曾获得先锋诗歌奖(最佳单项诗歌奖),T.S.艾略特奖以及怀特布莱德诗歌奖。本文简要分析拉维尼娅·格林罗小说创作以及诗歌创作的写作风格,让读者能够更深层次的体会作品中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拉维尼娅·格林罗;艺术魅力;写作风格  作者简介:徐世杰(1994-),男,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
本文阐述了光栅位移传感器基本结构及其细分电路的基本原理,并简要介绍了在洛氏硬度计上的应用方法。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grating displacem
指示语一直以来都是语用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指示语先用现象最初是由Levinson(1983)提出的一个崭新概念.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张权(1994)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并对其进
目的对阴道或口服应用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孕晚期促宫颈成熟治疗时,在本实验中阴道组(25μ g q6hx2次)比口服组(50 μ g q6hx2
摘 要:《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著名作品,也是其晚年著作,同时也被视为海明威的压卷之作。《老人与海》全篇以独特的视角阐述了老人圣地亚哥永不言弃的硬汉形象,这种硬汉的精神带给读者很多的感动。本文通过对《老人与海》的研究,从三个方面来总结了老人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以供参考。  关键词:老人与海;圣地亚哥;硬汉;孤胆英雄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
摘要:本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从《现汉》6版中收集136个“风”字下面的词例进行初步探索,发现有77个词例中的“风”出现了隐喻的现象,通过简单分析得出了它从隐喻源到隐喻目的域的分布不平衡的现象。  关键词:风 隐喻 不平衡 相似性  一、引言  前人在隐喻方面的研究,做得非常详尽,有隐喻的实际运用也有隐喻特点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有理论成就也有实验成就。但是没有单独阐述“风”的隐喻机制的文章。所以本文
摘 要:《紫色》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爱丽斯·沃克的作品,该书一经发表便备受关注,一举获得普利策奖、全国图书奖等文学奖项。《紫色》中爱丽斯·沃克浓墨重彩刻画的主人公西丽,是一个动态人物,整个小说中,她经历了从迷失——觉醒——反抗的巨大心理变化,从一个天真顺从、逆来顺受的黑人女孩转变为一位勇于反抗的独立女性,展现了黑人少数族裔中的妇女如何在面对种族主义和女性身份的双重歧视下,突破重重藩篱,实现自我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