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忌巧问,游走音乐欣赏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lvet_f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实施日常教学的一个重要形式,是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操控手段。从心理学来看,问题的开端来自于人类的思维,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理解为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的提出和学生的认知是紧密联系的,如果没有问题,认知也将无法进行下去。学生可从教师的提问中得到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启发和引导,了解课程内容的重难点。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课后及时总结,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设计得当的教学提问,不仅能调动学生们的思维,而且通过学生们的回答,能帮助教师动态掌握他们的思维方向,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式教学。反之,设计不当的教学提问,往往会令学生进入误区,当学生面临一个无“艺术养分”的提问时,不知如何回答,课堂就会出现无生趣、一潭死水的局面。
  音乐欣赏课在音乐教学中有着其特殊性,经常需要教师设下疑问来引导学生前行,所以,课堂中教学问题的优劣对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率的高低好坏有着直接影响,起关键性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我们需要有效而富有艺术性的课堂提问,激发学生思维。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作出以下分析。
  一、“登梯法”——层层深入,因诱善导
  俗话说:任何事情越是有秩序,效能就会越高,学生的认知逻辑也是随着思维的转变而逐步提升的,由少到多、由简到繁,所以我们需要从认知的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步发展。因此,在设计音乐欣赏问题时要按照内容的逻辑发展,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如登梯般地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向新认知发展。
  案例:四年级下册《新疆之春》中,我以美丽的新疆风光片作为课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们自己说一说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风景,引出“新疆”这一大环境。接着让学生各抒己见,在这一美丽的地方居住着哪些民族的人,这些民族各自的特征是什么,总结出新疆人民热情奔放的个性特征。然后引出乐曲让学生通过仔细聆听之后,分析乐曲可以分成几个乐段,讨论:你觉得哪个乐段描写了人们打着手鼓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并用击掌的方式跟着该乐段音乐伴奏,掌握新疆民歌X XX XX的节奏特点。从铃鼓、三角铁、串铃等乐器中选择合适的进行伴奏,说说选择的理由是什么。由学生自己创设情境,有的跳舞,有的伴奏,模拟新疆人民热情欢歌的场面。
  像这样设计的问题,由具体到抽象,一步一个台阶,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有效延伸,环环相扣、因诱善导,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提问系统,让学生的认知得到碰撞,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从情感的认知转变到知识的认知。
  二、“瞄靶法”——开门见山,一针见血
  瞄靶法与登梯法正好相反,设计的问题需要紧密围绕教学内容中的重点或是难点这一中心,不提无价值的问题,不提无启示的问题,做到数量精简,质量精准,避免多而杂的地毯式的问题轰炸,抓住中心,对准中心,使学生主动去聆听、感受、认识问题,一针见血,快速、准确地解决教学重点或难点。
  案例:在一年级下册《龟兔赛跑》中,我在教学内容中安排了演奏乐器单簧管、大管的认识,直接介绍乐器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显然是很枯燥难懂的。在导入环节我先播放了兔子和乌龟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心目中这两种动物的特点。接着播放提前设计好的兔子和乌龟的FLASH动画,让小动物“开口说话”后介绍了单簧管和大管两种乐器,让学生带着“仔细聆听作品《龟兔赛跑》,说一说我们的单簧管更适合哪个动物的形象,大管又适合哪个动物的形象”“你为什么会这么联想”等问题欣赏管弦乐《龟兔赛跑》。
  通过简单的提问,结合小动物的特征,让学生体会不同乐器的特点和所代表的动物形象:轻快活泼的单簧管代表了可爱的小兔子,低沉有力的大管代表了稳重的乌龟。音色结合动物形象,让低年级学生在完整聆听作品时能够快速分辨角色,融入课堂。
  三、“敲边法”——直题曲问,循循善诱
  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在教育方面对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学生可以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接触现代音乐。课本中的音乐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他们在学习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力,如果此刻再把课堂问题设计得一成不变,学生就会感觉了无生趣,满腔热情被无声扑灭。此时,就需要老师避开直白枯燥的传统问题,直题“曲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主动求知的欲望。
  案例:在欣赏《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时,我从介绍陕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开始,播放当地的图片以及生活纪录片,让学生从风景、建筑、民俗、服饰、节日等多方面来认识这个地方,提醒学生注意陕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音乐特点。经过初步了解,我又设计了以下一系列问题:(1)针对地区:片中介绍的是我国哪个地区?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是怎么样的?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它吗?(2)针对民俗特点:说说陕北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他们的语言有什么特点?(3)针对音乐:模拟此刻你站在山头,对着辽阔的河山大声唱歌。(4)针对作品:师生共同探讨、分析,总结出《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音乐特征。最后播放由歌手阿宝演唱的版本,激发学生的兴趣。
  整个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不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而是让他们自主思考,由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出规律,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展开联想,能够举一反三,真正掌握音乐。
  四、“放手法”——改变角色,大胆放手
  课堂提问是一种信息交流的方式,在传统教学上,提问的主角一直都是教师,学生自然成为了接受者、倾听者。一问一答,学生的思维被这种传统方式束缚在了教师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看似很规范,其实在无形中扼杀了许多灵感的闪现。如果在提问时,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把提问、解惑权都“放手”给学生,改变传统的等待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自己的疑惑,从一个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一个知识的主动探求者,把学习潜力都挖掘出来。教师也可从学生的提问来明确学生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案例:在四年级下册《战台风》中,我了解到在班级中有几个同学从小学习古筝,有一定的基础。因此,我在课前和这几位学生进行了沟通,希望他们能在这节课中做一回小老师,学生的兴致很高,表示非常愿意尝试。有一位专业较好的学生还自告奋勇,想当一回小演奏家,为大家演奏这首曲子。于是,在第二天的课堂中,我卖了个关子,告诉大家今天请来了一位小演奏家,要让他们身临其境,近距离接触音乐。学生面对这位“熟悉”的小小演奏家,热情高涨,纷纷投来羡慕的眼神,最后用热烈的掌声表示自己对小演奏家的认可。乐曲欣赏完之后,我请出了几位“专业老师”,有什么疑问,一律举手提问,由“专业老师”负责答疑解惑,而我则在一旁补充。一下子,课堂热闹了起来,台下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不断推陈出新,而台上的几位“专业老师”也显得十分从容,不仅没有被台下一波又一波的问题难住,反而有条不紊,从乐器外形,到音色特点,再到乐曲风格,各个方面一一阐述,然后结合自己在日常练习时的一些感受,台下的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把问题的提问、解惑权全部放手给学生,一节课后我发现课前所有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呈现给我的不仅是没有失控的场面,更多的是面对学生主动挖掘知识时的精彩瞬间。一旁的我及时对一些问题进行补充,那一刻感觉自己不再是拿着鞭子的放牧人,而是学生们的一位大朋友。
  如何在音乐欣赏课巧妙提问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通过一系列设计得当、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解放,激发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反复斟酌每一个教学过程,有心地设计每一个课堂提问,才能切切实实提高课堂效率,自由游走在音乐欣赏课堂。?
其他文献
前不久看了一篇文章《下岗吧!板演》,作者在文中罗列了板演的种种弊端,认为在当今信息时代,应放大电教媒体的优势作用,学生课堂板演完全可以用实物投影来替代。看完文章,我陷入了沉思:曾经作为传统课不可或缺的板演在信息时代真的那么一无是处吗?一定要被逼到下岗的地步吗?我想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我相信在教育一线的老师应该能认识到板演的重要性,如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板演的有效性,板演依旧会让我们情有独钟。所以想提笔
一、问题的提出  自新课程倡导“生成”这一教学理念开始,人们仿佛一下子挖出了课堂教学“少慢差费”的祸根,那就是“预设”。甚至不少人在评课中拿“预设”问罪,只要课堂有人工设计的痕迹,通通指责为违背了课改精神。诚然,随着教育认识水平的提高,老师们已逐渐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体验、发现的过程,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
对语文教师来说,作文教学一直是个繁重而又令人头疼的难题。每天批不完的作文与日记,像坐坐"大山",一座"大山"刚刚攻克,另一座"大山"又搬来了,真是苦不堪言。如果如此付出的结果是
一、十年课改,语文教学正成为创新能力培养的土壤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之际,"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成为一种关系国计民生的基本共识,创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