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李玲(1993-),汉族,甘肃兰州市人,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少数民族影视题材研究。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4--01
影视语言也具有指意性,但指意性可以说是影视语言最基础的功能,作为艺术语言的影视语言,其最核心的本质是审美性。指意性和审美性不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它们更多的是相互依存和相互结合的关系,指意性是审美性的前提基础,也是审美性体现的通道,所以在影视语言中,以指意性为基础,以审美性为核心。
一、影视语言审美性构成
影视作品中的影视语言不仅仅是一组画面或者一组镜头的简单组合,而是从剧本创作之初就经过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它在完成指意性任务的过程中也在进行着自我展示——自指性,它在进行着对现实的模仿时也在进行着虚构创作——虚指性,它在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中也都呈现出各自的特色——曲指性。
(一)自指性
影视语言之所以会具有审美性,最大程度上依赖于影视语言的自指性。自指性,可以给它套上一个“形式主义”的帽子,即影视语言在表达某个符号的意思时,又表达或者强化了自身的存在形式。自指性经常通过“陌生化”的手法来展现自身(表现形式)。影视语言是视觉和听觉结合的艺术形式,它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画面、构图、色彩、声音、景别、光影等元素的相互结合来进行叙事和表意。影视最初出现的时候,它只是简单的对现实生活的事物进行简单纪录,但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发展,影视语言不再只是简单地进行叙事,而是越来越注重自身的艺术表达。
(二)曲指性
在影视创作中,编码和解码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创作者根据自己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欲望而“编码”出一部影视作品,但受众在解码的过程中是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的,所以,影视作品的审美性又具有曲指性。另外,影视画面的构图、色彩、镜头组合、声音、景别、光影等元素既是影视语言自指性最有力的表现方式,也是曲指性实现的最有力方式。在影视语言的表达过程中,创作者有时会采用曲折的表达方式来展现自己的创作意图,而到了受众那里,更是可以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种解读方式。因此,在影视创作中,从创作者创作意图,到创作方式,再到創作解读,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单一过程,而是一个不直接,不明晰,多向性的过程。
(三)虚指性
影视语言的虚指性和科学语言的实指性是相对的,它所指涉的内容更多的不是现实中已经存在了的事物,而大部分内容是由创作者虚构后通过声画内容所展现出来的。影视语言审美特性的虚指性具有三种情景的表现形式:
1.相似情景:这种情景虽然是虚构的,但它以现实情景(即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或真实发生了的情景事物)为参照物或基础,与现实情景具有一定的联系。
2.可能情景:指影视作品中所呈现的情景可能当前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但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其原型,这种情景下产生的影视作品往往给观众巨大的想象空间。
3.不可能情景:指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现实的情景,这种不可能情景可以说是虚指性的最强表现形式,它通过极其荒诞和陌生化的手法,最大化的为受众带去新奇感,但有时也会显得荒谬。
二、影视作品《塔洛》中审美特性的具体表现
在藏地以外的“他者”眼中,西藏充满了神秘,神圣和虔诚的色彩,作为他者的我,眼中的西藏也充满了刻板印象。万玛才旦导演从拍摄他的第一部电影《静静的嘛呢石》时,就以其作为一个藏族人的“我者”视角,来拍摄具有现实主义特色的藏族题材影片。
《塔洛》是万玛才旦由自己的小说改编的电影,文章以及剧本内容完全是虚构的,但电影中所有的元素都可以在现实藏地中寻到根迹——藏区、牧民、大山以及现代化的藏族城市等。影片讲述一个留着小辫子叫做塔洛的人去县城照身份证照片时发生的故事。塔洛与几百只羊在山里长大,靠放羊为生。刚开始,他能够用汉语流畅的背诵《为人民服务》,在他心中,世界是非黑即白的,是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就在县城拍摄身份证照片的时候,塔洛与理发店的杨措结识。为了爱情,塔洛卖掉了属于自己以及不属于自己的羊,但最终却人财两空。一直坚持的那个信仰彻底坍塌,他再也无法流畅的用汉语背出《为人民服务》,他便认为自己死后轻于鸿毛了。
在《塔洛》这部电影中,导演在叙事的基础上,最大化地运用了符号与象征,将影视语言自己的艺术特色大写特写:第一,导演追本溯源,通片使用单色镜头。他自己解释说,黑白色调正如塔洛这个人物的状态一样,非黑即白,认为人死后不是重于泰山就是轻于鸿毛。第二,该影片一共只有88个镜头,并且都是固定镜头和长镜头,开片,便是一个长达十分五十九秒的镜头,塔罗背诵《为人民服务》,一气呵成。第三,导演大量使用了镜子来实现隐喻。镜子的出现,首先是完成了空间拓展的作用,其次是建构出一个象征界。
影视作品是经过了“N度创作”的艺术品,从文学作品到剧本,从剧本到表演,再从表演到最后的剪辑,每一个步骤都融入了不同创作者的不同创作意图。而观影者由于自身的层次不同,接受到的信息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不同观众构建出不同的想象空间,最终使得影视作品的审美具有多元化和多样性的呈现。我在解读《塔洛》这部影片的时候,也具有很强的自我主观性,必定会有学者不认同我解读的某些观点,这也正是曲指性的最好体现。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4--01
影视语言也具有指意性,但指意性可以说是影视语言最基础的功能,作为艺术语言的影视语言,其最核心的本质是审美性。指意性和审美性不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它们更多的是相互依存和相互结合的关系,指意性是审美性的前提基础,也是审美性体现的通道,所以在影视语言中,以指意性为基础,以审美性为核心。
一、影视语言审美性构成
影视作品中的影视语言不仅仅是一组画面或者一组镜头的简单组合,而是从剧本创作之初就经过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它在完成指意性任务的过程中也在进行着自我展示——自指性,它在进行着对现实的模仿时也在进行着虚构创作——虚指性,它在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中也都呈现出各自的特色——曲指性。
(一)自指性
影视语言之所以会具有审美性,最大程度上依赖于影视语言的自指性。自指性,可以给它套上一个“形式主义”的帽子,即影视语言在表达某个符号的意思时,又表达或者强化了自身的存在形式。自指性经常通过“陌生化”的手法来展现自身(表现形式)。影视语言是视觉和听觉结合的艺术形式,它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画面、构图、色彩、声音、景别、光影等元素的相互结合来进行叙事和表意。影视最初出现的时候,它只是简单的对现实生活的事物进行简单纪录,但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发展,影视语言不再只是简单地进行叙事,而是越来越注重自身的艺术表达。
(二)曲指性
在影视创作中,编码和解码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创作者根据自己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欲望而“编码”出一部影视作品,但受众在解码的过程中是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的,所以,影视作品的审美性又具有曲指性。另外,影视画面的构图、色彩、镜头组合、声音、景别、光影等元素既是影视语言自指性最有力的表现方式,也是曲指性实现的最有力方式。在影视语言的表达过程中,创作者有时会采用曲折的表达方式来展现自己的创作意图,而到了受众那里,更是可以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种解读方式。因此,在影视创作中,从创作者创作意图,到创作方式,再到創作解读,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单一过程,而是一个不直接,不明晰,多向性的过程。
(三)虚指性
影视语言的虚指性和科学语言的实指性是相对的,它所指涉的内容更多的不是现实中已经存在了的事物,而大部分内容是由创作者虚构后通过声画内容所展现出来的。影视语言审美特性的虚指性具有三种情景的表现形式:
1.相似情景:这种情景虽然是虚构的,但它以现实情景(即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或真实发生了的情景事物)为参照物或基础,与现实情景具有一定的联系。
2.可能情景:指影视作品中所呈现的情景可能当前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但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其原型,这种情景下产生的影视作品往往给观众巨大的想象空间。
3.不可能情景:指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现实的情景,这种不可能情景可以说是虚指性的最强表现形式,它通过极其荒诞和陌生化的手法,最大化的为受众带去新奇感,但有时也会显得荒谬。
二、影视作品《塔洛》中审美特性的具体表现
在藏地以外的“他者”眼中,西藏充满了神秘,神圣和虔诚的色彩,作为他者的我,眼中的西藏也充满了刻板印象。万玛才旦导演从拍摄他的第一部电影《静静的嘛呢石》时,就以其作为一个藏族人的“我者”视角,来拍摄具有现实主义特色的藏族题材影片。
《塔洛》是万玛才旦由自己的小说改编的电影,文章以及剧本内容完全是虚构的,但电影中所有的元素都可以在现实藏地中寻到根迹——藏区、牧民、大山以及现代化的藏族城市等。影片讲述一个留着小辫子叫做塔洛的人去县城照身份证照片时发生的故事。塔洛与几百只羊在山里长大,靠放羊为生。刚开始,他能够用汉语流畅的背诵《为人民服务》,在他心中,世界是非黑即白的,是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就在县城拍摄身份证照片的时候,塔洛与理发店的杨措结识。为了爱情,塔洛卖掉了属于自己以及不属于自己的羊,但最终却人财两空。一直坚持的那个信仰彻底坍塌,他再也无法流畅的用汉语背出《为人民服务》,他便认为自己死后轻于鸿毛了。
在《塔洛》这部电影中,导演在叙事的基础上,最大化地运用了符号与象征,将影视语言自己的艺术特色大写特写:第一,导演追本溯源,通片使用单色镜头。他自己解释说,黑白色调正如塔洛这个人物的状态一样,非黑即白,认为人死后不是重于泰山就是轻于鸿毛。第二,该影片一共只有88个镜头,并且都是固定镜头和长镜头,开片,便是一个长达十分五十九秒的镜头,塔罗背诵《为人民服务》,一气呵成。第三,导演大量使用了镜子来实现隐喻。镜子的出现,首先是完成了空间拓展的作用,其次是建构出一个象征界。
影视作品是经过了“N度创作”的艺术品,从文学作品到剧本,从剧本到表演,再从表演到最后的剪辑,每一个步骤都融入了不同创作者的不同创作意图。而观影者由于自身的层次不同,接受到的信息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不同观众构建出不同的想象空间,最终使得影视作品的审美具有多元化和多样性的呈现。我在解读《塔洛》这部影片的时候,也具有很强的自我主观性,必定会有学者不认同我解读的某些观点,这也正是曲指性的最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