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高校美术学专业的教学中,通常是把写生课和创造课程分开进行教学的,且比较重视造型基础和技法的训练,无形中割裂了写生和创造的关系。我们所进行的水彩风景写生是利用个人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手法反映生活、表现社会的一种形式或者手段,创作出具有真善美的作品才是最终目的。如何在水彩风景写生中培养创作意识,成为文章研究的重点,尝试在水彩风景写生中加入创作意识,使小幅水彩写生作品也能趋向于创作作品,力求水彩风景写生教学中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水彩;风景写生;创作意识;美术教学
一、注重“深入生活,感受自然”的情感體验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表达追求人性、真理、善良和美丽的永恒主题。我们进行创作时候,经常会遇到以下情况,一是首先拥有主题思想或构思,然后收集生活中的创造性材料,一种是先有生活中的感受,继而构思创意,再一种是激发间接材料,然后收集素材并在生活中创造它们。任何一种情况都要求创作者必须先熟悉生活,熟悉角色,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事实上,创造的源泉就在我们身边,水彩风景创作需要深入生活激发情感,发现美,发现素材。
面对自然,每个人的感受因各种复杂因素而不同。那么水彩学习者应该如何对其进行表现?最重要的是深入生活,感受自然。生活是艺术家灵感的源泉,在水彩风景写生中须更加关注。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看起来不起眼,但当你认为它们是充满深情和情感的时候,你会觉得它们都像在告诉你生命的奥秘。像斑驳的树皮、丰富的纹理和鲜花,或者是生锈的铁板,闲置在那里无人问津,但从某个角度来看,这些是艺术家灵感的源泉,通过他们双手的添加修改会成为一幅很好的抽象风景画。这需要画家在写生中积累经验和素养,培养在水彩风景写生中观察自然的能力,去寻找生活中独特的美。
二、加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文化素养
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有着笔情墨意抒胸臆的传统,他们往往寄情于山水,唐代画家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总结出了绘画创作的真谛。虽然水彩风景画是外来画种,但他们也必须遵循这一艺术规律,注重对自然的观察和写生,理解并掌握以水彩形式表达自然景观的艺术技巧,与“心灵之心”产生共鸣,把技法和内心的感受相结合,用感悟来创造艺术作品,这样才能在对景写生的时候,不是机械式地复制自然。通过这种方式,对描绘和创造的画面有所取舍、提炼和加工,例如丢弃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或者添加一些人文气息的东西,使色彩的调子和构图更加和谐统一。大自然的美丽由画家个性化和人格化,“造化”与“心源”融会贯通,水彩风景画才能“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因此,在水彩风景写生中培养创作意识对于我们学习更好地运用素材和资源,掌握创作的艺术规律至关重要。
三、提升风景写生中的创作意识
培养创造意识,善于通过水彩写生积累大量素料,然后,在初步确定创意之后,调动所有可能的因素建立联系,并根据个人感受和审美体验组成画面。像阳太阳一样,老一代水彩画家遵循传统的中国水墨借景抒情的传统,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在形象的取材和创作手法的选择上,可以追求中国画神韵的相似,可以体验和学习后印象派画家对色彩表达的激情,还可以借鉴20世纪现代主义风格,利用点、线和面的符号来组织抽象的颜色语言来表达审美情感。总之,在以写生为基础创作水彩风景的实践中,将中外古代美学结合起来,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彩风景画。
创造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不能拘泥于对自然意象的生搬硬套,而是通过深入研究,表达到反映内在本质的高度,必须弘扬原创性,避免盲目抄袭和临摹,跳出前人的技法和思想禁锢。临摹是初学者学习技巧的捷径,也可以说是画家创作的死胡同。约翰·康斯太勃尔曾说过“历史上油画传统的每一次重大改革都来自于风景画写生的创新”这句话对水彩风景同样适用。康斯太勃尔反对过度模仿自然,在创作《跃马》的草图中可以看出,为了达到平衡和美丽的效果,在保持观察到的自然色彩和光线变化以及农村新鲜空气的基础上,将马右侧的柳树改为左侧,为了增强画面空间的深远感觉,又在画面的驳船上加了一根横木,为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的和谐带来丰富的想象力。要创作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吸引力的作品,需要我们有选择地利用素材,创建写生和创作之间的最佳集成点,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对真实的思想感情进行恰当的诠释,不断丰富和磨练能力,全面提升审美观和美学修养,努力学习如何在水彩风景写生中培养创作意识,提高水彩风景画的创作水平。
四、个人风景写生的创作构思
大学生活中的两次写生经历使笔者印象深刻,在曾经考察去过的桂林兴坪、云南大理、香格里拉、丽江、西双版纳等地方拍了不少素材,也按学校的要求进行了水彩风景写生,刚开始写生时,笔者喜欢抓住一些小的细节来画。自然界的景物纷乱复杂,形状不一,如果照搬作画是一项很耗费脑力的密集劳动,使原本享受的写生活动成为一种折磨。后来,在许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到在风景写生中进行取舍选择的过程,事实上,只要在最终的定稿上绘制出画面的形体和关系,小细节自然就会解决。水彩风景写生中使用颜色也非常重要,向观众展示自然的激动人心的色彩,是画家的基本任务,最忌讳的是事无巨细地“死抠”物象中的色彩,并试图展现我们看到的所有颜色,如摄影一般,这会毫无艺术性可言,而且这也是笔者现在创作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风景写生中色彩对比关系来表现空间的层次,画出自己对景物的色彩感受。
在返校后进行的水彩风景创作整理阶段,笔者体会到风景写生收集素材的重要性,这不仅指我们用数码相机等高科技手段拍摄的照片素材,而且还有外出写生时对大自然的情感体验。正如王维新提到“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家只有处于现实生活之中,勤于记写生活,选取素材,积累素材,不断在生活中激发情感,不断以鲜活的感受产生想象,才能进入艺术的创作”。因此,笔者的作品《云南小景》在创作时融入当时采风的生活情趣,意图通过对有山、有水的普通生活场景的描绘,表现云南西双版纳人们生活的悠闲、安逸、舒适。
水彩风景的创作是选择性地组合或重建收集的草图材料的过程,使用个人绘画语言形式来表达独特的绘画理念和心灵感受。想象力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例如,笔者在水彩风景作品《桂林·印象》创作中注重水分的运用,在水分的表现中加上了特殊技法,比如拓印、冲洗、留白等,给画面营造了丰富的肌理效果,刚开始的作品只是雾气朦胧,后面感觉它越来越像雨后的桂林,就趁势作画,利用水彩的透明性,保持画面的透气性,通过色彩的多次重置塑造丰富的色彩变化,表现桂林若隐若现的魅力。
五、结语
水彩风景写生与创作之间相互依存。艺术创作经历生活积累、创作构思、情感表达这一复杂的过程,如何在写生中融入这些内容,使作品具有鲜活生命力与感受,需要我们在写生与创作之间反复探索与实践,体会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微妙之处,通过水彩风景写生这一方法培养创造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不断发挥创造性,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张文姣.水彩画的创作灵感与生活的联系[J].艺术研究,2011(1).
[2]陈文雁.水彩风景写生教学的几点心得[J].美术大观,2010(3).
作者单位:
广东科技学院
关键词:水彩;风景写生;创作意识;美术教学
一、注重“深入生活,感受自然”的情感體验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表达追求人性、真理、善良和美丽的永恒主题。我们进行创作时候,经常会遇到以下情况,一是首先拥有主题思想或构思,然后收集生活中的创造性材料,一种是先有生活中的感受,继而构思创意,再一种是激发间接材料,然后收集素材并在生活中创造它们。任何一种情况都要求创作者必须先熟悉生活,熟悉角色,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事实上,创造的源泉就在我们身边,水彩风景创作需要深入生活激发情感,发现美,发现素材。
面对自然,每个人的感受因各种复杂因素而不同。那么水彩学习者应该如何对其进行表现?最重要的是深入生活,感受自然。生活是艺术家灵感的源泉,在水彩风景写生中须更加关注。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看起来不起眼,但当你认为它们是充满深情和情感的时候,你会觉得它们都像在告诉你生命的奥秘。像斑驳的树皮、丰富的纹理和鲜花,或者是生锈的铁板,闲置在那里无人问津,但从某个角度来看,这些是艺术家灵感的源泉,通过他们双手的添加修改会成为一幅很好的抽象风景画。这需要画家在写生中积累经验和素养,培养在水彩风景写生中观察自然的能力,去寻找生活中独特的美。
二、加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文化素养
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有着笔情墨意抒胸臆的传统,他们往往寄情于山水,唐代画家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总结出了绘画创作的真谛。虽然水彩风景画是外来画种,但他们也必须遵循这一艺术规律,注重对自然的观察和写生,理解并掌握以水彩形式表达自然景观的艺术技巧,与“心灵之心”产生共鸣,把技法和内心的感受相结合,用感悟来创造艺术作品,这样才能在对景写生的时候,不是机械式地复制自然。通过这种方式,对描绘和创造的画面有所取舍、提炼和加工,例如丢弃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或者添加一些人文气息的东西,使色彩的调子和构图更加和谐统一。大自然的美丽由画家个性化和人格化,“造化”与“心源”融会贯通,水彩风景画才能“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因此,在水彩风景写生中培养创作意识对于我们学习更好地运用素材和资源,掌握创作的艺术规律至关重要。
三、提升风景写生中的创作意识
培养创造意识,善于通过水彩写生积累大量素料,然后,在初步确定创意之后,调动所有可能的因素建立联系,并根据个人感受和审美体验组成画面。像阳太阳一样,老一代水彩画家遵循传统的中国水墨借景抒情的传统,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在形象的取材和创作手法的选择上,可以追求中国画神韵的相似,可以体验和学习后印象派画家对色彩表达的激情,还可以借鉴20世纪现代主义风格,利用点、线和面的符号来组织抽象的颜色语言来表达审美情感。总之,在以写生为基础创作水彩风景的实践中,将中外古代美学结合起来,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彩风景画。
创造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不能拘泥于对自然意象的生搬硬套,而是通过深入研究,表达到反映内在本质的高度,必须弘扬原创性,避免盲目抄袭和临摹,跳出前人的技法和思想禁锢。临摹是初学者学习技巧的捷径,也可以说是画家创作的死胡同。约翰·康斯太勃尔曾说过“历史上油画传统的每一次重大改革都来自于风景画写生的创新”这句话对水彩风景同样适用。康斯太勃尔反对过度模仿自然,在创作《跃马》的草图中可以看出,为了达到平衡和美丽的效果,在保持观察到的自然色彩和光线变化以及农村新鲜空气的基础上,将马右侧的柳树改为左侧,为了增强画面空间的深远感觉,又在画面的驳船上加了一根横木,为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的和谐带来丰富的想象力。要创作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吸引力的作品,需要我们有选择地利用素材,创建写生和创作之间的最佳集成点,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对真实的思想感情进行恰当的诠释,不断丰富和磨练能力,全面提升审美观和美学修养,努力学习如何在水彩风景写生中培养创作意识,提高水彩风景画的创作水平。
四、个人风景写生的创作构思
大学生活中的两次写生经历使笔者印象深刻,在曾经考察去过的桂林兴坪、云南大理、香格里拉、丽江、西双版纳等地方拍了不少素材,也按学校的要求进行了水彩风景写生,刚开始写生时,笔者喜欢抓住一些小的细节来画。自然界的景物纷乱复杂,形状不一,如果照搬作画是一项很耗费脑力的密集劳动,使原本享受的写生活动成为一种折磨。后来,在许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到在风景写生中进行取舍选择的过程,事实上,只要在最终的定稿上绘制出画面的形体和关系,小细节自然就会解决。水彩风景写生中使用颜色也非常重要,向观众展示自然的激动人心的色彩,是画家的基本任务,最忌讳的是事无巨细地“死抠”物象中的色彩,并试图展现我们看到的所有颜色,如摄影一般,这会毫无艺术性可言,而且这也是笔者现在创作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风景写生中色彩对比关系来表现空间的层次,画出自己对景物的色彩感受。
在返校后进行的水彩风景创作整理阶段,笔者体会到风景写生收集素材的重要性,这不仅指我们用数码相机等高科技手段拍摄的照片素材,而且还有外出写生时对大自然的情感体验。正如王维新提到“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家只有处于现实生活之中,勤于记写生活,选取素材,积累素材,不断在生活中激发情感,不断以鲜活的感受产生想象,才能进入艺术的创作”。因此,笔者的作品《云南小景》在创作时融入当时采风的生活情趣,意图通过对有山、有水的普通生活场景的描绘,表现云南西双版纳人们生活的悠闲、安逸、舒适。
水彩风景的创作是选择性地组合或重建收集的草图材料的过程,使用个人绘画语言形式来表达独特的绘画理念和心灵感受。想象力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例如,笔者在水彩风景作品《桂林·印象》创作中注重水分的运用,在水分的表现中加上了特殊技法,比如拓印、冲洗、留白等,给画面营造了丰富的肌理效果,刚开始的作品只是雾气朦胧,后面感觉它越来越像雨后的桂林,就趁势作画,利用水彩的透明性,保持画面的透气性,通过色彩的多次重置塑造丰富的色彩变化,表现桂林若隐若现的魅力。
五、结语
水彩风景写生与创作之间相互依存。艺术创作经历生活积累、创作构思、情感表达这一复杂的过程,如何在写生中融入这些内容,使作品具有鲜活生命力与感受,需要我们在写生与创作之间反复探索与实践,体会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微妙之处,通过水彩风景写生这一方法培养创造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不断发挥创造性,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张文姣.水彩画的创作灵感与生活的联系[J].艺术研究,2011(1).
[2]陈文雁.水彩风景写生教学的几点心得[J].美术大观,2010(3).
作者单位:
广东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