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Sorry!”

来源 :求学·文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errr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在印度完成学业回国的前一天。忙着清理行李的我忽然发现口袋里还剩下一些没用完的卢比。于是,便打算上街再买点工艺品带回家以作纪念。匆匆吃完午饭,出门拦出租车,刚一招手,一辆车就停到了我的跟前。
  想要去的目的地离自己的住所并不太远,乘车大概也就一刻钟的工夫。可这辆车载着我竟拐了又拐,还兜我上了一座从未走过的桥,前后大概用了30分钟,这不明摆着想要占我的便宜吗?气愤之下,我不客气地警告司机:“请你老实点,我可不是初来乍到的!”他稍稍皱了皱眉,盯着后视镜中的我,说:“别急别急,前面就是了。”沿着他指着的方向望去,不远处还真有一个大市场。可等车慢慢靠近,我才发现那分明是个食品市场,满眼都是烟酒、糖果、点心什么的。想起宿舍里满屋满床还有没收拾的行李,我不由恼火起来:“我要去的是工艺品市场,你到底懂不懂?难道工艺品是往人嘴里塞、肚里填的东西么!”话是一句比一句不中听了,但司机仍没作任何反驳,只一个劲儿说“对不起”,末了又仔细跟我解释,他向来不太分得清市场跟市场之间的区别,平日里都是太太上街购的物。听,多么愚蠢而徒劳的辩解!身为一个出租车司机居然分不清市场,况且我正要去的还是当地相当有名的地方呢!
  时值初秋,太阳从没有一丝云层的天空上直射下来,刺得人睁不开双眼。我端坐在车上,闭目养神,再不愿搭理司机时不时还冒出来的一声声“对不起”。车重新启动,拐来拐去地又转了好几圈。我心里想,任你“宰”好了,反正也就这一回了……
  就在我昏昏欲睡的时候,车停了。睁眼一瞧,马路对面那片浓密的绿荫之下,不正是工艺市场的大门嘛!司机回过身来试探着轻声问我:“对不起,小姐,是这个市场吧?”我绷着脸不耐烦地点点头。说真的,这时候的我已经丝毫没有什么购物的兴趣了,于是,二话不说,我便掏出所有的钱往他面前一扔,没好气地说:“不去买东西了!这足够你再把我送回原地了吧?容我说句真心话,你浪费了我比金钱还要寶贵的时间,老天会惩罚你的。”在印度,大多数人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们最忌讳的便是这种诅咒。果然,只见他双手合十,请求我别这么说,并告诉我他不收钱。不收钱?怎么可能!见我满脸不解地看着他,他轻声道:“你弄错了吧?我开的不是出租车呀!”
  这话一出,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难道我弄错了?我推开门,急忙跳下车,这才发现车顶上根本就没有“TAXI”的招牌,再探头往车里认真看了一遍,的确如此,连最起码的车程计价仪都没有。回过头,再看眼前的这位所谓的“司机”,只见他西装革履,洁白的衬衫佩戴着一条蓝色的条纹领带,乌黑发亮的头发一丝不乱,还真看不出像一般出租车司机那样风尘仆仆的模样。错了,完全是我搞错了!匆忙间从一开始就错怪他了!我顿觉羞愧难当,一时间尴尬得不知如何是好,赤红着脸,半张着嘴,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NO Sorry!”倒是“司机”宽容大量地先开了口,把钱收拾好递还给我,并挥挥手道了声“Bye”,车一溜烟地没了踪影。
  素闻印度人天性友善好客,乐于助人,平时上街常见路人招手拦车,司机们大都会礼貌地停下来捎一段。我身边的很多中国留学生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可我却一直没有遇到过。没想到,就在我临回国的前一天居然碰上了,但处理得如此糟糕。
其他文献
注:分數截至截稿日期公布止。
期刊
湖南大学以岳麓山为根,岳麓精神为魂。  来到岳麓书院,每处建筑都轻盈且充满灵性,而空气却很厚重。有人解释:它吸进去的是文化,吐出来的是底蕴。正是这厚重的底蕴,引得数以万计的文化人到此,创造和传播文化。余秋雨在其著名的文章《千年庭院》中写道:“一千多年来,岳麓书院集中了海内外最高水平的教育家,其中有世界一流的文化哲学大师朱熹、张栻、王阳明,而它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可列出一份让人叹为观止的名单。”  南宋
期刊
东湖之滨、珞珈山下,便是武汉大学。如诗如画的风景,引得无数游客慕名而来。武大学子总会把印满校园美景的明信片寄送给亲朋好友,因为这儿的景色着实让人钟情。  武大文学院的苏雪林教授曾发表了一些关于《红楼梦》的独到见解,震惊学术界,苏教授却说:“没有山风呼啸,何来清逸高论?”她认为是珞珈山孕育了她的才华。不仅是苏教授,不少武大学者都爱在他们的学术论文后面写下“于珞珈山”的字样,似乎文章也会因此染上几分隽
期刊
有一天,当你听到自己对自己说“我做不来这个”、“我一定不行”,请你一定要慎重地问一问自己,为什么我做不来?是真的不行,真的不在行吗?是否曾想过要给自己一次尝试的机会?  事实上,很多我们认为自己能做好的事情,首先就是因为我们在心里真的相信自己能做好。——自信,源于我们敢于给自己一次大胆尝试的机会!    “你真是个不会说话的人!”  “你怎么能这样呢!有像你这么说话的吗?”  ……  多年来,像这
期刊
写下题目的前一秒钟,我的音乐播放器里还循环着《中国话》。没错,这首歌几乎已经成了我们对外汉语人K歌时的必点曲目。不是因为浩渺歌海中终于觅得一首与专业共鸣的调子,而是那句“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语道出了对外汉语人的骄傲。    汉语学习攻坚战 语法语音要先学  对外汉语专业是隶属中文系的,较之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对“语法”更有倾向性,侧重点放在语言学的学习上,特别着重发
期刊
“中文系”这个标签,在外人眼中或是超脱世俗、清高自持的象征,或是风流蕴藉、顾世无俦的才气,再不济也至少该当“饱读诗书”这四个大字吧?——非也非也,安得促席,且听我两语三言。    “中文系不培养作家”  无论是思慕已久還是机缘巧合,每一个第一志愿填报中文系的孩子多少都是有些文学梦的,若称才高八斗不够火候,文艺青年也当之无愧。而就读于北京大学,更是每一个中文人的梦想。入学之初,谁不幻想着虫鸣夏夜,邀
期刊
北京大学中文系百年系庆时,系主任陈平原老师曾不无感慨地说:“上世纪80年代,北大中文系学生中,各省市文科第一名的不少;90年代以后,家长都希望孩子念能赚大钱的院系,中文系风光不再。”这多少反映出在市场经济大潮裹挾下,各院校中文专业遭受“冷遇”的现状。高校扩招的背景下,素有“万金油”之称的中文专业,也不得不面对“人才过剩”的质疑。中文专业如今还值不值得读呢?    功利主义谨慎考自我修养最重要  陈
期刊
作者简介:李丹崖,多本畅销期刊签约作者,中考热点作家。出版有散文集《草是风的一面旗帜》、《快乐是生命的花朵》等。    去离市区偏远的一个乡村展开“结对帮扶”活动。我驾着车近三个小时,终于在事先约定的孙屯村停了下来。  孙屯村是当地一个出了名的艾滋病村。这里的青年早年多外出打工,部分人因为生活窘迫,在黑市上卖了点血,后来便染上了艾滋病。再后来,这种病遗传到他们的孩子身上,于是,这村子便逐渐成了艾滋
期刊
安妮·海瑟薇在《时尚女魔头》中饰演的秘书,被干练而昂贵的职业装包裹,拥有自信的笑容和精明的头脑,连最挑剔的老板最后也被她先人一步的工作能力折服。在现实生活中,“文秘”、“秘书”这样的字眼一直承担着“亦正亦邪”的角色。有人说:“秘书就是老板的小‘跟班’,什么活都得干,又常受到世人歧视的目光,所以学这样的专业不好。”也有人说:“正因为秘书的工作牵涉到老板各方面的工作,所以你必须事事想在老板的前面,打点
期刊
注:学校排名不分先后,優势专业、重点学科只列出部分,详情请参考学校网站或咨询招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