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启蒙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f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具有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要让每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就必须讲究教法。本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从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着眼,从创设学生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入手,探索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途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核心就是:“趣惊奇疑,引起注意;激疑启思,产生愿望;佳境认知,兴趣更浓;教学活动,持续上升。”
  一、充分发挥实验魅力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兴趣的源泉,是创设学习最佳情境的有效手段。1.补充趣味实验设境:《分子》一节,新课开始,在一只烧杯中倒入蒸馏水并滴入酚酞(无色),将另一只滴有酚酞的浓氨水和其并排放置,不到一分钟学生就会发现“红色”跑到盛蒸馏水的烧杯中去了,学生丛疑顿生,思维很快进入活跃状态,产生进一步探奥寻秘的愿望。2.调整演示实验次序设境:将课本上安排的趣味性强、富有启发性的实验移到新课开始用于创设情境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节课,开始便展示一根细铁丝,并告诉学生能将其点燃,学生不信(疑),注意力都集中到教师的演示上。当教师将铁丝在集气瓶中点燃并剧烈燃烧时,学生的情绪达到了高潮,急于想进一步了解集气瓶中的气体——氧气这一奇妙的性质。3.改变实验方式设境:《盐的性质》一节中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的实验,改用毛笔蘸取硝酸汞溶液在一块铜板上写字,立即形成了一块铜底“银”字的广告牌,十分醒目华丽,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观察兴趣。
  二、巧妙运用知识迁移
  例如在讲《原子》一节时,一改复习提问的传统模式,新课一开始,教师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句话:“一尺之椎,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篇)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明明是化学课,怎么写了一句古诗?”,同学生感到很好奇。接着教师和学生分析这句话的含义:一尺长的小木棍,每天取它的一半,永远也取不完。那么,对于一块糖,我们也日取其半,如果要保持糖的化学性质不变,是否也能万世不竭、无限制地分下去呢?经这一问,学生很快回忆前次课里学过的“分子”概念作出否定的回答。因为糖分子是保持糖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紧接着教师进一步发问:“那么,糖分子是不可再分的吗?”随即教师在一支试管里放少量蔗糖,并用酒精灯加热,很快蔗糖变成了黑色的炭,试管口出现了水珠。这一现象激起了全体同学的兴趣,他们的脑中枢处于强烈的兴奋状态,这时教师轻缓地点一下:“炭和水还能当糖食用吗?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的“愤悱”状态就形成了,产生了求知和发现规律的强烈愿望,注意力指向教师揭示的核心问题。他们伏而读书,仰而回忆所观察到的现象,思维、记忆、想象活跃起采了。这时通过教师的调控、点拨、诱导,使学生努力完成释疑、理解、应用、发现的认知过程。不仅掌握了原于的概念和性质,而且从心里上获得一种满足。这种获得成功的喜悦心理促使学生增强对化学的兴趣,成为下一次学习的动力。
  又如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的几个化学方程式,学生不易掌握,课上先让学生背诵于谦的《石灰吟》,学生兴趣盎然,接着要求学生写出这首诗中包含的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同样,从成语“滴水穿石”中悟出碳酸钙的有关性质;从白居易《卖炭翁》诗中了解木炭的制法、原料和用途等,都是利用知识迁移设境的极好例子。
  三、适时发问设疑启思,“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设疑是创设良好学习情境的常用方法。《绪言》课上,关于化学的发展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可以这样设问:“作为古代最尊贵的帝王,他们一天中的生活是怎样的呢?秦始皇穿过毛料衣服吗?御膳房做菜放味精吗?……”学生在笑声中深刻感受到化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文明。通过趣惊奇疑的巧妙设境和教师的激疑启思,使学生产生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形成了一个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最佳情境,教师灵活选用多种教法,适时地通过“启发、诱导、调控、点拨”,使学生努力完成“释疑、理解、应用、发现”的认知过程,从而达到科学地传授知识、严格地进行基础训练的目的。
  四、灵活多变不断创新
  一条谜语,一段故事一则新闻,一张挂图甚至一只气球,一块矿物都能成为创设良好学习情境的契机,关键在于教师的巧妙设计和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去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太难会挫伤积极性,太易则兴趣增值小,做到难点分化、易处深挖、重则应重、轻其可轻。倡辩质疑,充分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课堂上师生融洽、气氛活跃。变教为导,教师帮助学生努力获得成功,而不是机械灌输,包办代替。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选用多种教法,以达最优效果。
  这种灵活多样教法的实施,改变了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局面。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课堂45分钟的效率,学生尝到了学习的乐趣,不再把学习当成一种沉重的负担,随着知识不断加深,能力不断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也得到了和谐的发展,形成了认知和情性的良性循环,学生普遍对化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也给化学教育改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科学素养已成为未来化学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化学实验教学以其独特的教育教学功能在整个化学教育中将占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如何搞好化学科实验教学是全体化学老师的重要课题,本文,笔者主要从加强教师演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运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等三个方面来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做了几点思考与
讨论轧辊辊形在线检测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首先对电荷耦合器件CCD的输出信号进行滤波及二值化处理,其次采用最小二乘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拟合轧辊辊形曲线。结果表明,人工神经
摘要: 本文结合在基层工作的实际经验,谈谈在消防监督执法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及个人看法,与同行进行探讨。    关键词:消防监督执法;建议;问题    一、当前消防监督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1、存在执法程序错乱的现象  一是对行政处罚程序把握不准,搞不清立案、调查取证、权利告知、处罚呈批和下发处罚决定书的时间顺序。各地公安消防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处罚在前、审批在后,处罚在前、听证在后,处罚在前、集体议
期刊
该文提出了神经网络的非平衡热力学理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是继控制论、信息论和相对论之后人们对系统的新认识。非平衡热力学理论是耗散结构论的基础。文中给出了
摘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是安全生产的方针,是电力安全生产的永恒的主题。 “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技术和手段的范畴,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生产事故的发生虽然有其突发性和偶然性,但事故是可以预测、预防和控制的。“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这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理念。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前提,电力行业所承担的责任和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安全管理问题永远是电力企业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本文首
期刊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会过分。化学教师必须充分运用化学实验这一重要的教学方法,认真开展实验设计,让学生动手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才能得到训练和提高。因此,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必须抓好实验环节,提高实验质量。  关键词一:过好实验关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最有魅力,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各种
期刊
期刊
【摘要】托尔斯泰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最大限度的发挥化学自身的学科魅力,让学生自觉地爱上化学,尽情享受学习化学的乐趣,是我们每一位初中化学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兴趣师生关系辅助教学手段课外活动    我曾对初三学生进行过一项问卷调查:你是否喜欢化学?喜欢它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