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具有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要让每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就必须讲究教法。本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从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着眼,从创设学生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入手,探索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途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核心就是:“趣惊奇疑,引起注意;激疑启思,产生愿望;佳境认知,兴趣更浓;教学活动,持续上升。”
一、充分发挥实验魅力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兴趣的源泉,是创设学习最佳情境的有效手段。1.补充趣味实验设境:《分子》一节,新课开始,在一只烧杯中倒入蒸馏水并滴入酚酞(无色),将另一只滴有酚酞的浓氨水和其并排放置,不到一分钟学生就会发现“红色”跑到盛蒸馏水的烧杯中去了,学生丛疑顿生,思维很快进入活跃状态,产生进一步探奥寻秘的愿望。2.调整演示实验次序设境:将课本上安排的趣味性强、富有启发性的实验移到新课开始用于创设情境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节课,开始便展示一根细铁丝,并告诉学生能将其点燃,学生不信(疑),注意力都集中到教师的演示上。当教师将铁丝在集气瓶中点燃并剧烈燃烧时,学生的情绪达到了高潮,急于想进一步了解集气瓶中的气体——氧气这一奇妙的性质。3.改变实验方式设境:《盐的性质》一节中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的实验,改用毛笔蘸取硝酸汞溶液在一块铜板上写字,立即形成了一块铜底“银”字的广告牌,十分醒目华丽,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观察兴趣。
二、巧妙运用知识迁移
例如在讲《原子》一节时,一改复习提问的传统模式,新课一开始,教师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句话:“一尺之椎,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篇)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明明是化学课,怎么写了一句古诗?”,同学生感到很好奇。接着教师和学生分析这句话的含义:一尺长的小木棍,每天取它的一半,永远也取不完。那么,对于一块糖,我们也日取其半,如果要保持糖的化学性质不变,是否也能万世不竭、无限制地分下去呢?经这一问,学生很快回忆前次课里学过的“分子”概念作出否定的回答。因为糖分子是保持糖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紧接着教师进一步发问:“那么,糖分子是不可再分的吗?”随即教师在一支试管里放少量蔗糖,并用酒精灯加热,很快蔗糖变成了黑色的炭,试管口出现了水珠。这一现象激起了全体同学的兴趣,他们的脑中枢处于强烈的兴奋状态,这时教师轻缓地点一下:“炭和水还能当糖食用吗?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的“愤悱”状态就形成了,产生了求知和发现规律的强烈愿望,注意力指向教师揭示的核心问题。他们伏而读书,仰而回忆所观察到的现象,思维、记忆、想象活跃起采了。这时通过教师的调控、点拨、诱导,使学生努力完成释疑、理解、应用、发现的认知过程。不仅掌握了原于的概念和性质,而且从心里上获得一种满足。这种获得成功的喜悦心理促使学生增强对化学的兴趣,成为下一次学习的动力。
又如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的几个化学方程式,学生不易掌握,课上先让学生背诵于谦的《石灰吟》,学生兴趣盎然,接着要求学生写出这首诗中包含的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同样,从成语“滴水穿石”中悟出碳酸钙的有关性质;从白居易《卖炭翁》诗中了解木炭的制法、原料和用途等,都是利用知识迁移设境的极好例子。
三、适时发问设疑启思,“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设疑是创设良好学习情境的常用方法。《绪言》课上,关于化学的发展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可以这样设问:“作为古代最尊贵的帝王,他们一天中的生活是怎样的呢?秦始皇穿过毛料衣服吗?御膳房做菜放味精吗?……”学生在笑声中深刻感受到化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文明。通过趣惊奇疑的巧妙设境和教师的激疑启思,使学生产生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形成了一个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最佳情境,教师灵活选用多种教法,适时地通过“启发、诱导、调控、点拨”,使学生努力完成“释疑、理解、应用、发现”的认知过程,从而达到科学地传授知识、严格地进行基础训练的目的。
四、灵活多变不断创新
一条谜语,一段故事一则新闻,一张挂图甚至一只气球,一块矿物都能成为创设良好学习情境的契机,关键在于教师的巧妙设计和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去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太难会挫伤积极性,太易则兴趣增值小,做到难点分化、易处深挖、重则应重、轻其可轻。倡辩质疑,充分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课堂上师生融洽、气氛活跃。变教为导,教师帮助学生努力获得成功,而不是机械灌输,包办代替。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选用多种教法,以达最优效果。
这种灵活多样教法的实施,改变了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局面。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课堂45分钟的效率,学生尝到了学习的乐趣,不再把学习当成一种沉重的负担,随着知识不断加深,能力不断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也得到了和谐的发展,形成了认知和情性的良性循环,学生普遍对化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充分发挥实验魅力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兴趣的源泉,是创设学习最佳情境的有效手段。1.补充趣味实验设境:《分子》一节,新课开始,在一只烧杯中倒入蒸馏水并滴入酚酞(无色),将另一只滴有酚酞的浓氨水和其并排放置,不到一分钟学生就会发现“红色”跑到盛蒸馏水的烧杯中去了,学生丛疑顿生,思维很快进入活跃状态,产生进一步探奥寻秘的愿望。2.调整演示实验次序设境:将课本上安排的趣味性强、富有启发性的实验移到新课开始用于创设情境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节课,开始便展示一根细铁丝,并告诉学生能将其点燃,学生不信(疑),注意力都集中到教师的演示上。当教师将铁丝在集气瓶中点燃并剧烈燃烧时,学生的情绪达到了高潮,急于想进一步了解集气瓶中的气体——氧气这一奇妙的性质。3.改变实验方式设境:《盐的性质》一节中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的实验,改用毛笔蘸取硝酸汞溶液在一块铜板上写字,立即形成了一块铜底“银”字的广告牌,十分醒目华丽,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观察兴趣。
二、巧妙运用知识迁移
例如在讲《原子》一节时,一改复习提问的传统模式,新课一开始,教师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句话:“一尺之椎,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篇)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明明是化学课,怎么写了一句古诗?”,同学生感到很好奇。接着教师和学生分析这句话的含义:一尺长的小木棍,每天取它的一半,永远也取不完。那么,对于一块糖,我们也日取其半,如果要保持糖的化学性质不变,是否也能万世不竭、无限制地分下去呢?经这一问,学生很快回忆前次课里学过的“分子”概念作出否定的回答。因为糖分子是保持糖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紧接着教师进一步发问:“那么,糖分子是不可再分的吗?”随即教师在一支试管里放少量蔗糖,并用酒精灯加热,很快蔗糖变成了黑色的炭,试管口出现了水珠。这一现象激起了全体同学的兴趣,他们的脑中枢处于强烈的兴奋状态,这时教师轻缓地点一下:“炭和水还能当糖食用吗?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的“愤悱”状态就形成了,产生了求知和发现规律的强烈愿望,注意力指向教师揭示的核心问题。他们伏而读书,仰而回忆所观察到的现象,思维、记忆、想象活跃起采了。这时通过教师的调控、点拨、诱导,使学生努力完成释疑、理解、应用、发现的认知过程。不仅掌握了原于的概念和性质,而且从心里上获得一种满足。这种获得成功的喜悦心理促使学生增强对化学的兴趣,成为下一次学习的动力。
又如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的几个化学方程式,学生不易掌握,课上先让学生背诵于谦的《石灰吟》,学生兴趣盎然,接着要求学生写出这首诗中包含的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同样,从成语“滴水穿石”中悟出碳酸钙的有关性质;从白居易《卖炭翁》诗中了解木炭的制法、原料和用途等,都是利用知识迁移设境的极好例子。
三、适时发问设疑启思,“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设疑是创设良好学习情境的常用方法。《绪言》课上,关于化学的发展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可以这样设问:“作为古代最尊贵的帝王,他们一天中的生活是怎样的呢?秦始皇穿过毛料衣服吗?御膳房做菜放味精吗?……”学生在笑声中深刻感受到化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文明。通过趣惊奇疑的巧妙设境和教师的激疑启思,使学生产生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形成了一个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最佳情境,教师灵活选用多种教法,适时地通过“启发、诱导、调控、点拨”,使学生努力完成“释疑、理解、应用、发现”的认知过程,从而达到科学地传授知识、严格地进行基础训练的目的。
四、灵活多变不断创新
一条谜语,一段故事一则新闻,一张挂图甚至一只气球,一块矿物都能成为创设良好学习情境的契机,关键在于教师的巧妙设计和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去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太难会挫伤积极性,太易则兴趣增值小,做到难点分化、易处深挖、重则应重、轻其可轻。倡辩质疑,充分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课堂上师生融洽、气氛活跃。变教为导,教师帮助学生努力获得成功,而不是机械灌输,包办代替。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选用多种教法,以达最优效果。
这种灵活多样教法的实施,改变了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局面。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课堂45分钟的效率,学生尝到了学习的乐趣,不再把学习当成一种沉重的负担,随着知识不断加深,能力不断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也得到了和谐的发展,形成了认知和情性的良性循环,学生普遍对化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取得了明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