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在砂土边坡加入不同量的固化剂和纤维,研究高分子固化剂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和复合改良砂土的抗冲刷能力,并通过扫描电镜对改良机理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随着固化剂质量分数的增加,种子发芽率降低,而加入聚丙烯纤维后,植物生长情况更好。高分子固化剂与植物共同加固后的砂土坡面具有更好的抗冲刷能力,土体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有明显增大。喷洒在砂土表层的高分子固化剂在边坡表层形成一定厚度的固化层,使得加固后的砂土具有较好的抗冲刷能力。边坡上的植物茎叶能够对降雨起到截留作用,避免水滴直接冲击砂土表层,且植物根系起到加筋作用
【机 构】
:
江苏省太湖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局,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
:
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201701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在砂土边坡加入不同量的固化剂和纤维,研究高分子固化剂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和复合改良砂土的抗冲刷能力,并通过扫描电镜对改良机理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随着固化剂质量分数的增加,种子发芽率降低,而加入聚丙烯纤维后,植物生长情况更好。高分子固化剂与植物共同加固后的砂土坡面具有更好的抗冲刷能力,土体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有明显增大。喷洒在砂土表层的高分子固化剂在边坡表层形成一定厚度的固化层,使得加固后的砂土具有较好的抗冲刷能力。边坡上的植物茎叶能够对降雨起到截留作用,避免水滴直接冲击砂土表层,且植物根系起到加筋作用
其他文献
针对长距离输水管道系统启动填充过程中水流冲击滞留气团的水气耦合瞬变流现象,考虑水体弹性、气体可压缩性、水-气交界面的动态运动以及多气团间的相互作用,推导建立含多段滞留气团的输水管线启动填充过程的数学模型。提出采用局部插值法动态追踪水气交界面,采用特征线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多段滞留气团的瞬变压力。算例分析表明,对于含1段滞留气团情况,随着气团长度增大,气团最大压力先增大后减小;随着阻断水体长度增大,气团最大压力逐渐增大。对于含2段滞留气团的情况,随着气团间
在我国高纬度寒冷地区,各类水工建筑物常常受到冰荷载的不同程度的冻害,其中冰层温度膨胀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荷载之一。冰层温度升高体积膨胀,而膨胀受到建筑物的约束,则冰层内部会产生温度膨胀力,很可能影响水工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导致人力和物力的损失。本文提出了一种梯形槽式堤坝防护型式,通过梯形凹槽将原有的静冰压力分散,从而减少静冰压力对建筑物的冻害损伤程度,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最后通过防护效果检验发现:增大防护板梯形角,适当增加防护板厚度以及调整下梯形面长度和各梯形面之间比例都可以减少静冰压力,达到良
为服务长江口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应对盐水入侵,依据2018年枯季在长江口进行的定点盐度、潮位监测资料,对长江口南北支河段盐度在时空变化上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盐度日变化过程显示,大潮期间,各测点盐度变化受潮位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小潮期间,只有灵甸港(二)、连兴港2个测点盐度受潮位变化影响较大。(2)盐度月变化过程显示,各测点半月盐度变化与大小潮有较为复杂的关系,不同测点的盐度月变化情
本文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基于水贫困指数评价其2013—2017年水资源安全状况。结果表明:2013—2017年黑龙江省水贫困指数平均值为0.54,所处级别为“基本安全”,表明水资源系统能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目前黑龙江省水资源安全状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供需不平等的问题。
在堤坝渗漏监测中,由于影响因素复杂,资料解释存在一定的干扰。通过建立两组典型的堤坝渗漏地电模型,结合正演模拟分析其响应特征,将视电阻率拟断面图和反演结果结合分析,可以排除一些假异常干扰,提高对目标体的识别。在对某大坝的渗流异常监测中,结合实测资料拟断面图和反演结果,通过对低阻异常体的连续追踪,推断出异常渗流的原因及渗漏通道的位置,可为下一步的工程处理提供依据。
摘要:为了研究热带多雨地区超深厚土质高边坡生态修复设计,以海南省迈湾水利枢纽工程主坝左岸220 m土质边坡为例,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条件和特点,反演分析了地质参数。基于生态修复目的,提出了地表排水、锚索和排水洞等治理措施,分析了各治理措施的安全敏感性。选择了“坡面排水+9排锚索”的治理方案,实现了深厚土质高边坡治理和生态修复,且具有经济合理性。研究成果可为中国热带地区土质超高边坡的治理和生态设计提供借
以黑豆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定位小区试验,在辽北风沙区研究不同生育期和不同调亏程度的调亏灌溉对黑豆生长动态、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和成熟期调亏灌溉处理SR较常规灌溉处理CK不改变黑豆株高和SPAD值的变化趋势,其黑豆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全生育期连续调亏灌溉处理CR。SR处理的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显著高于CR处理,且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与CK处理相比,全生育期连续调亏灌溉显著降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及粒重,从而显著降低黑豆产量。从相关分析结果可以看到,较好的生长态势保证了产量
引黄灌区农田土壤的灌溉方式主要有井灌和黄河水灌溉,相比于井水灌溉,黄河水灌溉具有土壤不易板结,水质硬度较低的特点。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灌溉处理下土壤特性及小麦生长指标状况,探究不同灌溉及历时下黄河水、井水以及井黄灌溉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用黄河水进行灌溉对土壤容重,颗粒组成具有改良作用;冬小麦麦穗长度在8.0~9.0 cm之间,麦穗数在38~43粒内,千粒重在50~56 g之间,亩产范围在400~500 kg,其中黄河水灌溉处理数据均在高水平,且在其灌溉下可实现10%的增产效果。为引黄灌溉的实行提供数据
针对黄土区沟道阶梯状边坡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抗蚀性较弱问题,本研究通过模拟A(60 mm/h)、B(90 mm/h)、C(120 mm/h)三种不同程度的降雨强度,研究水沙强度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A、B、C三种降雨强度条件下,边坡产沙量分别为57.3%、36.1%、61.8%,减少径流量分别为68.5%、25.8%、61.2%;采用截排水措施后能够显著的减少91.5%的产沙量,并且细沟侵蚀发育由急剧下切形式转变成缓慢发育的层状面蚀。利用截排水措施以及反坡措施能够显著提升黄土区沟道阶梯状边坡的抗蚀性。
涿州市位于拒马河下游,随着张坊引水工程的建立和地下水开采量的不断增加,对涿州市地下水产生了显著影响,因而迫切需要对其地下水埋深变化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涿州市2006—2017年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将GM(1,1)模型应用于地下水埋深模拟,根据2012—2017年实测值和模拟值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并预测2018—2022年的地下水平均埋深值。结果表明:模型拟合结果合格,未来涿州市地下水埋深仍处于下降状态,但预测结果受地下水埋深变化趋势影响较大。掌握埋深变化规律有助于为该地区科学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