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六章 “蛟龙”科考开门红
经过几天几夜的连续航行,“向九”船乘风破浪向前进发,7月15日凌晨到达预定海域:北纬15度32.627`N, 东经155度18.852`E,西北太平洋麦哲伦海山附近。现场指挥部之前召开例会,听取了气象预报员向勇的天气、海况和各部门准备情况汇报,综合分析,决定16日早7点各就各位,实施“蛟龙”号本航次的首次下潜,也就是从走出水池试验之后,历年来的总第75潜次。
现场总指挥刘峰说:“成绩已经过去,一切从零开始。这是‘蛟龙’号今年第一潜,一定要发扬严谨求实的载人深潜精神,力争首战必胜。”
精心筹备了大半年,又在海上漂泊了20多天,终于可以下潜了,全体科考队员十分兴奋,绷紧了战斗的弦。全天各部门都在抓紧时间检查、备料,做好战前的一切准备。特别是负责潜器本体的工作人员安装压载铁,是一场精细严谨的工作。“蛟龙”号设计为无动力下潜上浮。为了适应不同深度不同海域,将根据潜航员体重和潜器自重,精确计算安装压载体的配重。
晚饭后,我来到后甲板上,看到灯火通明,许多身穿蓝色工装、头戴安全帽的年轻人正在忙碌着配重。只见他们将“蛟龙”号沿轨道车后移,来到装载的位置,用专用铲车把一块块紫红色的铸铁块推过来,按照指挥者的要求,一点一点地升高,推进,慢慢地把压载铁装进“蛟龙”号的下腹两侧。
首次任务是工程下潜,即检验、试验潜器性能、状况等等。这是通常做法――每年的首次下潜,都是以检验熟悉性能为主,而后才是科学下潜,即海洋科考工作。此次下潜人员由叶聪、傅文韬、何震组成。小傅为主驾驶,叶聪总负责,何震是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技术人员,负责试验新近研制的一台小型ROV,也就是无人潜水器,取名“龙珠”,搭载“蛟龙”号坐底后施放出去,探测狭窄空间,也可对“蛟龙”号拍照,等于延长的机械手。这还是为日后开发利用海洋提供的深海装备。
这一时刻终于到来了——16日早晨7点钟,总指挥一声令下:准备下潜的人员各就各位。我也连忙穿戴好工作服、安全帽,拿着相机来到后甲板上。按照布放程序和指挥部简洁而清晰的命令:各部门工作人员正在“蛟龙”号身旁忙碌着。
傅文韬、叶聪、何震沿着扶梯走到舱口旁,笑着向大家挥挥手,依次走下小梯子,进入“蛟龙”号舱内。两名助手赶紧撤通风管、撤小梯,盖好舱口盖。同时,另有人按动控制器开关,“蛟龙”号从轨道车上缓缓向后移去,在高大门状的橘黄色A形架下停住,挂主吊缆,四个类似吸盘样的止荡器紧紧扣住。而后,一阵隆隆的机器轰鸣声响起,A型架向船艉外面摆去。整个场面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与此同时,左舷一侧的“蛙人”小分队整装待发。其实他们是帮助科考实验的水手,因需下水工作,俗称“蛙人”,与某国用于水下作战的蛙人部队是两回事。他们早早穿好橘黄色的救生衣——这种颜色在蓝海上十分显眼,便于发现,放下一只同样颜色的橡皮摩托艇,四个人沿着晃晃悠悠的软梯下到小艇上,发动了机器,轰一声,摩托艇箭一样驶离母船,绕了一个圈子,在船艉数十米远处停下待命。今天海上浪高近两米,约是四级海况,属于“蛟龙”号布放下水的上限了。小艇在波浪中忽上忽下,像一片树叶随波逐流。
随着A形架摆动到位,约有45度角的样子,“蛟龙”号上的止荡器脱离,只留一根吊在腰部的主缆,绞车开动,慢慢地将其布放入海。这时,等候一旁的“蛙人”小艇立即靠了上去,一人操作机器稳住小艇,两人伸手抓住“蛟龙”号上方的把手,另一人巧妙地利用涌浪一跃,爬到蛟龙身上,敏捷地摘去主吊缆和前面两根龙头缆(即拖曳缆),迅速回到艇上,远远驰去。此时母船与“蛟龙”号完全脱离了,在船长指挥下迅速移开,避免碰撞。我们无关人员一般不允许到现场去,站在二层甲板上观看整个下潜过程。
此时,只见一片碧蓝碧蓝的海面上,上红下白两色的“蛟龙”号在沉沉浮浮,风浪打来,溅起一团团白色的浪花,如同鲸鱼下水时不断喷出的水柱。在水面上对它做最后的检查,建立水声通讯。“蛙人”小艇不远不近地跟随着,按规定必须等待蛟龙顺利下潜后才回归母船。终于,一切就绪:“蛟龙”号2014—2015年航次的首次下潜开始了。它最后“喷吐”出一丝白浪,隐隐约约,转眼不见了,蓝色海水又覆盖了一切……
这个潜次从布放到回收十个小时,指挥部里大屏幕在随时监控着。“蛟龙”号在水下的状态——包括下潜速度、深度、方位以及母船围绕着“蛟龙”号行进的航迹、速度、航向等信息,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这一切来自后甲板上的工作室,里边安装着两台柜式计算机,担任着收集和发送信息的任务,大家习惯地称其为“炮楼”。我觉得十分形象:整个海试和科考不就是如同打仗一样嘛!这里就是前沿指挥所,而指挥部会议室则是大本营司令部。
整整一天,我一会儿待在指挥部里观看,一会儿跑去“炮楼”里感受,就如同自己下到深海一样,祈祷着“蛟龙”号好好表现,可别出一丁点儿问题。刘峰总指挥看出我想了解又不愿打扰大家的心态,便主动邀我来到“蛟龙”号水面显控系统大屏幕前,指点着不断变化着的种种数据和图表,向我细致而全面地介绍“蛟龙”号下潜情况。总之一句话,目前一切正常,“蛟龙”号按计划潜到了2500多米的海底在工作,而后沿着“采薇”海山斜坡向上升。搭载的小型ROV也进行了三次试验,放出去又平安收回了,还拍了视频。
这样我心里才稍稍平静了一些。
“蛟龙”号按部就班地在水下作业……
下午两点来钟,我又来到“炮楼”里与值班的技术人员攀谈。沈自所的副研究员、项目组长祝普强是个热情聪慧的年轻人,也是跟随着“蛟龙”号成长起来的科技人员,受到过国家的表彰。这套“蛟龙号水面显控系统”就是以他为主研发成功的,给指挥部和各个研发单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耐心细致地向我讲解了许多有关“蛟龙”号的知识,使我如获至宝。
蓦然,我注意到隔一会儿就听到一阵“嗡嗡”的声音,像是机器里的噪音,可值班员似乎习以为常,都不去管它,便诧异地问:“这是什么声音?不要紧吧?” 小祝笑了:“没事,许老师,要是不响,我们可就顾不上说话了。”
原来,这是水声通讯机传来的数据声,大屏幕上显示的高度、深度和舱内氧气、温度等等信息都是在“嗡嗡”声中传来的。每隔64秒钟响一次,说明潜器正常工作。“这么说,它是幸福的噪音了。”
“呵呵,差不离吧。我们听到它就感到幸福、踏实。”
时间刚过了三点钟,分管潜航联络的唐嘉陵用对讲机与水下通话:“‘蛟龙蛟龙’,我是‘向九’,请注意时间,按时抛载上浮。”对了,按计划,“蛟龙”号要在三点四十五分结束工作,返回海面。
不一会儿,传来了海水下叶聪的声音:“蛟龙收到,蛟龙收到。”我看看表,说马上到甲板去迎接蛟龙回家。
一位值班员说:“来得及,现在开始抛载,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上浮到海面。”是啊,我这才沉下心来,继续观察“蛟龙”号在海里的动静。
五点半左右,在海底奋战一天的“蛟龙”号首潜成功,安全上浮了!如同早晨出征时的回放一样——海面上露出它那红色的头背部,早已等候的“蛙人”小艇驶过去,力压涌浪,依次挂上龙头缆、主吊缆,由A形架平安地回收到甲板上,安放轨道车移动就位。工作人员立即上前,先用淡水冲洗一下潜器,再细心地帮助打开舱盖,放下小梯子。外边,等候欢迎的人们和随船记者摆开了“长枪短炮”般的照相机、摄像机,对准了凯旋的潜航员们。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摆出了四大桶海水——按照国际深潜界的传统,第一次从海底回来的人要接受泼海水的迎接。此次的叶聪、傅文韬都是获得深潜英雄称号的老“深潜”了,也早就品尝过海水的滋味,唯一的目标就是初次下海的何震。
哈!或许是为了让他享受这样的待遇,他俩特意让何震第一个出舱。当他笑着挥手面向大家,兴奋地走下扶梯时,迎面而来的是一桶桶欢笑的海水。刹那间,小何的全身都湿透了,只得不停地抹着满脸水珠儿,企图抽身而逃。年轻的同事们不依不饶地追着他浇,如同过了一个快乐的泼水节。
时间已是晚上六点多了,指挥部成员都顾不上吃晚饭,立即召开潜次汇报总结会。各部门依次汇报,尤其是听取三位下潜人员在水下的情况。我与几位记者也列席了会议。总体上看,总指挥刘峰、临时党委书记刘心成和几位副总指挥们对首潜是满意的,“蛟龙”号经过一年的休整,稳定可靠,首战必胜的目标达到了,打了一个开门红!尤其对小ROV的表现,大家给予了鼓励和期待。虽说它初次深潜有些不足,但未来具有广阔的前景,与“蛟龙”号相辅相成,征战深海。就像大导演卡梅隆拍摄《泰坦尼克号》一样,载人潜器到达不了的地方,可以施放无人潜水器进去完成。
很快,中国大洋协会和国家深海基地相继发来贺电:欣闻2014-2015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首次下潜圆满成功,特向全体参试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在航次指挥部和临时党委的精心组织下,你们克服恶劣天气海况等不利条件,团结协作,精益求精,达到了首战必胜的既定目标,为第一航段和全航次奠定了坚实基础。望你们继续发扬“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再接再厉,确保安全,不断取得佳绩。
刘峰总指挥在会议室宣读完贺电,一片欢呼。虽说“蛟龙”号已经多次成功下潜了,但每年的第一次还是牵动着人们的心弦。如今我是作为一名科考队员亲临现场的,感受与过去看电视新闻和听事迹介绍大不一样。“蛟龙”号在海底的一举一动、一声一响,都令我几乎屏住了呼吸。看到总指挥、临时党委书记和工作人员们坦然自若、沉着镇定的面容,才会长长地舒一口气。
我知道:正是他们付出无数辛勤的心血和汗水,从海试50米起步,直至今天,为“蛟龙”号的茁壮成长、走向成功铺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第七章 从50米到1109米
一、深海大洋的呼唤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
在古老而美丽的华夏大地上,千百年来流传着多少描绘时间迅疾的词语啊!不过,似乎都不能完全形容当今深化改革开放、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变。短短数年过去了,“神舟”遨游太空、“嫦娥一号”登月、“辽宁”号航母服役,当然还有我们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已经从纸上谈兵、设想计划,陆续完成了国家立项、方案设计以及加工合成、总装联调、水池试验和长江载人下潜演练等等程序步骤,完全达到了登船远航的海试状态。
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终于降临了——
公元2009年8月6日上午,江苏省江阴市长江北岸的苏南国际码头,彩旗招展、鼓乐喧天,一片隆重热烈的景象。主席台背景布上以大海和蓝天为衬底,“1000米载人潜水器海试起航仪式”大幅字样光彩夺目。人们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簇拥在那艘印着“向阳红09”、节日一般挂满旗的科学考察船前。四个硕大无朋的气球将四条横幅高高地带向空中,上面写着“衷心感谢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支持”“牢记祖国和人民重托 坚决完成海试任务”……
此时此刻,由国家海洋局和中国大洋协会主办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第一次海试——1000米海上试验的起航仪式,正在这里举行。破天荒、开先河的第一次,既让人对它充满了期待与祝福,又不可避免地怀着一丝忐忑和担心。高楼万丈平地起,万里长征第一步。我们有必要浓墨重彩地记录下这个平常而又不平常的日子。
9时整,全体参试人员身着统一海试服装整齐地列队在试验母船左舷甲板上,现场指挥部和临时党委成员、潜航员、科研人员代表等15人,则在码头主席台正面列队。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金建才主持仪式。说来有缘,这位金主任早年在海洋局第二研究所工作,调到国家海洋局之后,是最早接触深海大洋以及促进研发载人潜水器的人员之一。2002年,他奉命出任我国驻国际海底局常驻团副代表,依然关注着深潜器的研制,不断传回有价值的资料来。当潜水器基本成型之际,他重又回到国内任大洋办主任,为组织协调海试东奔西走。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中国大洋协会理事长、载人潜水器海试领导小组组长王飞首先致辞。他代表国家海洋局、海试领导小组向参加海试的全体队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祝福,而后说道:“7000米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工作启动以来,在科技部的高度重视支持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八年不懈努力,国内50多家科研机构密切配合,联合攻关,严谨求实,知难而上,战胜了国外技术封锁,经历多种艰难曲折,完成了潜水器本体和水面支持系统的研制,完成了工作母船的改造…… “海试是整个载人潜水器研制工作的关键阶段,是我们走向成功迈出的重要一步,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海试工作会遇到很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和问题,我希望广大参试人员继续发扬‘团结协作、严谨求实’的载人深潜精神,本着‘由浅到深、安全第一’的原则,按照海试大纲的要求,精心组织,科学安排,顺利完成各项试验工作。我相信,在临时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海试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你们一定能够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圆满完成此次海试任务。”
王飞局长声音洪亮、底气十足,不愧为“山东大汉”和海洋儿女。30多年以来,他与这片“蓝色国土”结下了不解之缘,亲身投入并见证了我国海洋事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他兼任7000米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领导小组组长之后,犹如前线司令官,果敢担负了具体领导的责任。如今看到海试在即,说实话,心情既高兴又捏着一把汗。不过,他知道指挥员的坚强信念十分重要,他更相信这些经过风风雨雨的科学家,必定能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接下来,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副巡视员(副司长级)闫金代表科技部讲话。这位戴着一副白框眼镜、身材略微发福却要求严格的行政官员,是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为载人潜水器真正走向海试功不可没。他说:“载人深潜器是一个国家海洋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实践向更深、更远的海洋进军战略的重要措施。今天起航载人深潜试验是我国进军深海的第一步,是一次创纪录的载入历史的伟大壮举,更是梦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敢下五洋捉鳖’的光辉时刻。我期待着同志们的凯旋。我坚信,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成功,光荣属于敢于下海的勇士们,胜利属于第一代深潜科技工作者!”
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和临时党委书记刘心成分别做了表态发言。
从最初的立项,成为7000米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总体组长,到今天深潜器走向大海,刘峰经历了每一步的风雨坎坷,同时也十分清醒未来的征程肯定不会一帆风顺。他说:“我们盼望已久并为之奋斗多年的时刻终于到来了!载人潜水器海上试验就要起航了!为了这一天,我们奋斗和拼搏了8个春秋!我们白手起家,艰苦创业,集智攻关,突破了一道又一道技术封锁,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借此机会,我谨代表研发团队和全体参试人员,向关心支持我国深潜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不仅是我国海洋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国人民关注的大事,任务艰巨而光荣,我作为海上试验的总指挥,深感责任重大。我将在临时党委的领导下,尊重科学、依靠专家,以坚定的信念、旺盛的斗志、拼搏的精神、科学的决策,沉着冷静、坚毅果敢,去迎接一切挑战。请领导和同志们放心,我们全体参试人员将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科技部、海洋局和海试领导小组的决策意图……坚决完成这次海上试验任务,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
临时党委书记刘心成,中等个头,宽厚肩膀,一副朴实坚毅的四方脸庞,镶着一双不大却明亮的眼睛,有一种不怒自威且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他说:“临时党委将组织、带领共产党员和全体参试人员,把奉献祖国深海事业的巨大热情,转化为高标准做好具体工作的巨大动力,培树严谨的工作作风,保持高昂的队伍士气,打造和谐的团队精神。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服从命令,精心操作,同舟共济,顽强拼搏,战胜一切困难,确保海试圆满成功。
“我们就要出征了,去实现中华民族‘下五洋捉鳖’的夙愿。请祖国放心,请人民放心,请领导和同志们放心,我们将以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探索深海大洋的史册谱写新的篇章,以出色的成绩庆祝国庆60周年!”
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主持人金建才走到话筒前,庄严宣布:“下面请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带领参试队员代表宣誓。”
刘峰(现场总指挥)、刘心成(临时党委书记)、于杭(科研人员)、徐芑南(潜水器总设计师)、吴崇建(701所副所长)、崔维成(702所副所长)、张艾群(总体组成员)、李志强(国家海洋预报中心预报员)、陆会胜(总指挥顾问)、窦永林(‘向九’船船长)、杨联春(‘向九’船政委)、刘军(‘向九’船轮机长)、叶聪(潜水器主驾驶员)、傅文韬、唐嘉陵(潜航员)等15人昂首肃立。两名武警战士手托红旗,“啪啪”地迈着正步走到队列正面,分立、展旗,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人们面前。
刘峰总指挥一声口令,全体队员代表举起右手,按照他的领诵齐声跟读:“我们宣誓:一定服从命令,精心操作,同舟共济,不辱使命,战胜一切困难,确保海试成功!请祖国放心!请人民放心!……”语音铿锵,掷地有声,如同洪钟大吕、春雷激荡,传向会场四周,传向高天远洋。
15名少先队员手捧鲜花跑来,向15名参试人员代表行礼、献花。大家在总指挥和临时党委书记的带领下,依次登上试验母船,与早已做好准备的其他海试队员汇合。王飞副局长高声宣布:“‘向阳红09’船执行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试任务,现在起航!”
广播喇叭里立时响起雄壮的《歌唱祖国》乐曲,船上和岸上的人们纷纷招手告别,“向九”船一声长鸣:“呜——”,缓缓离开江阴码头,驶出长江口,奔赴大海……
1、初次命名“和谐”号
实际上,这是一次迟到的海试。
两年前——2007年8月底,“7000米载人潜水器”经过五年的技术攻关,完成了陆上总装调试,准备实施水池试验。9月1日上午,它被滑轨拖出总装车间大门,这是精心“打扮”的新娘,第一次走出闺阁见世面。因某些技术方面的要求,头部还戴着蓝色的头罩,如同新娘蒙着的“盖头”,带着娇羞与忐忑,吸引了众人欣喜而兴奋的目光。
按计划,吊装工人开来了大平板货车,小心翼翼地将潜水器吊装上车,而后在三辆警车的护送下,缓缓运往数公里之外的水池实验场。同时,时任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张利民、副主任总体组长刘峰在702所组织召开了情况汇报会。总设计师徐芑南、副所长副总设计师崔维成、水下实验室党总支书记侯德永和北海分局潜航员管理办公室主任吉国等人出席会议……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座的科技人员、行政领导回顾以往的历程,都非常兴奋,展望未来的宏图,充满信心和向往。最后,有人提出:“咱们的孩子出世了,总不能老叫7000米潜水器吧,那只是个项目代号。应该起个名字,朗朗上口,又有意义。”
“说得对!名正才能言顺嘛!”大家的目光集中在张利民、刘峰主任和徐芑南总师身上。
“潜水器是该有个名了,不妨就议一议。”
片刻安静后,会场上活跃起来,人们经过思索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我国登月工程命名‘嫦娥’,与其相对应,潜海工程可以叫‘精卫’嘛!嫦娥奔月,精卫填海,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话传说,一个上天,一个入海。”
“哎,我看叫精卫不太好,那是说恨海淹死了人,要填海。咱们的潜水器是探海、爱海、利用海,两回事嘛!”
“是啊,我国极地考察船叫‘雪龙’,大洋船上的无人潜器叫‘海龙’,都挺有气魄的。要不咱就叫‘潜龙’?都是龙字辈,也有传统文化的色彩。”
主持会议的张主任说:“潜龙不错,但只是初步讨论,还需要上级把关审批。不过潜水器已经出世了,总得有个名称,我看就先取个小名叫‘潜龙一号’吧。如果各方都认可,以后再正式报批命名。”
后来报到上级主管部门,经过研究讨论。有关领导认为目前正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既然是和平开发利用海洋,不如直抒胸臆,就叫“和谐”号吧。由此,在正式进行第一次海试时,潜水器的身躯上赫然印着“和谐”两个大字。
2007年9月20日,中国大洋协会“7000米载人潜水器总体组第十六次会议”召开了。大洋办主任张利民、总体组组长刘峰、成员徐芑南、崔维成、吴崇建、张艾群、朱维庆等人,以及各子课题组、项目监理人员悉数参加。会议听取了载人潜水器本体、水面支持系统、潜器命名和重大专项宣传方案等情况的汇报。
会议明确了有关技术问题——比如纵倾调节、可调压载、测深侧扫声呐、传感器连接等的解决方案和时限,对项目监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会议决定由702所牵头负责提出海试技术方案和综合试航大纲;由北海分局负责海试母船的相关准备工作,并确定了上述工作的时间节点。
2008年3月2日,国家海洋局在无锡组织召开了“7000米载人潜水器总体与集成子课题”出所检测确认会议。确定潜水器本体达到了海试大纲规定的技术状态,具备出海试验的技术的条件。计划在2008年春夏之际进行海试。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决心和经费。
此项目是科技部高新技术司管理的“863计划”重大专项,研发经费1.8个亿完成了制造、总装联调,但没有包括海上试验经费。而海洋局已经专为海试拿出1亿元增改装“向阳红09”母船,无力再承担。海试经费到底该从哪里出?需要协商一个渠道。再说,毕竟是第一次走向大海载人深潜,试验有失败的可能,人命关天,风险太大,有关领导一时难以拍板、定下决策。
然而,研发潜水器的科技人员、承担配合试验的北海分局期盼着早日进行海试,拿出成果,都在积极准备着。702所本体组一遍又一遍检测着潜器各个系统,三位潜航员不停地操练、熟悉驾驶程序。北海分局“向九”船的船员们检查保养船舶、加油充电、采买主副食品,紧张备航……
时间一天天过去,出海命令迟迟没有下达。正当大家疑惑之时,3月18日,根据国家海洋局局长办公会议精神,考虑目前实际情况,为稳步扎实推进7000米载人潜水器海上试验工作和解决海试经费问题,大洋协会办公室不得不决定暂缓执行海试任务!
犹如一列正在疾奔的汽车,突然踩了一脚刹车,相关各方既惋惜又无奈,只得做好善后工作。潜水器又被推进了车间,暂时封存定期保养;潜航员继续学习培训;最感到措手不及的是“向九”船的窦船长,已经上满了油料、采办了近两个月的粮油和蔬菜肉蛋,短时间用不上,可就造成浪费了。
北海分局领导体谅他们的困难,发动各兄弟船舶来购买”向九“船上的存货,分忧解难。那几天里,“向九”船停靠的青岛团岛码头上,车来人往,买肉的、卸菜的、抽油的,简直成了一个小市场。
多难兴邦的2008年啊,汶川大地震震惊世界;荣耀中华的2008年啊,北京奥运会美轮美奂。神州大地上的大事太多了,海试受到影响在所难免。然而,载人潜水器究竟行不行?最终必须经过海上试验,这是不可回避的。
2008年9月28日,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大洋协会理事长王飞,带领大洋办主任金建才、副主任兼潜水器总体组长刘峰以及海洋局科技司、中船重工702所一行六人驱车来到了海淀区复兴路乙15号。这里是中国科技部所在地。在会议室里拜访了预先联系好了的副部长曹健林、杜占元,高新技术司冯记春司长等人。一个小型的专题汇报会开始了。
首先由刘峰汇报了潜水器项目进展情况以及海试遇到的困难。继而,王飞代表海洋局党组谈了有关意见,最后笑着说:“二十四拜都拜了,就差这一哆嗦了。两位老兄再设法支持一下,咱这个大事就成了。”
科技部几位领导都非常关切这个重大专项,听完汇报连连点头:“是啊,好不容易研发出来了,不试验还算不得成果。我们再研究一下,争取尽快落实。”
由于种种原因,双方对后续事宜还需商榷,当天没有形成会议纪要,但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后来,载人潜水器项目由科技部高新技术司转到了社会发展科技司管理。社发司负责海洋科技的工作,特别是那位副巡视员闫金,勇于担当,对于启动海试给予了积极的支持。
时光转入了2009年,“和谐”号出海试验再次进入了程序。
4月24日,时任国家海洋局局长的孙志辉,主持召开了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专题会议。他与新中国同龄,山东广饶人,1974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分配到国家海洋局工作,实干苦干三十年,从一名普通干部成长为主要领导者。他深知载人潜水器对于我国海洋事业的重要性,一直挂在心上。与会的有副局长、分管大洋工作的陈连增、王飞,以及办公室、科技司、大洋办的同志们。会议明确了2009年夏季进行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具体工作由大洋协会办公室负责,财务司、科技司、北海分局、中国海监总队等单位全力配合。 6月9日,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正式发函:启动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并拨付一定海试经费。出航准备工作立即全面展开了。
6月24日上午,国家海洋局在北京举行了“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领导小组成立暨海上试验启动仪式”。会议传达了科技部 “关于启动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试工作的函”,孙志辉局长和科技部社会发展司杨哲副司长作了动员讲话。为了加强组织领导、有条不紊地完成海试任务,会议做出如下决定:
一、成立海试领导小组。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大洋协会理事长王飞任海试领导小组组长,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金建才、中船重工集团总工程师方书甲为副组长,中科院高技术局局长田静,交通部海事局副局长曹德胜、国家海洋局办公室主任李海清、科技司副司长丘志高、中国海监总队副政委米国中、北海分局副局长刘心成、南海分局于斌、大洋办副主任兼海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峰等为成员。
二、成立海试技术咨询专家组,特聘海洋地质科学家于杭教授为组长,清华大学教授贾培发、海洋局第二研究所研究员吕文正、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杨胜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任平、海军某部参谋张贵海、浙江大学教授徐文等6名专家为成员。专家组对重大技术问题提供决策咨询。
三、成立现场指挥部,由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副主任、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项目总体组组长刘峰任海试现场总指挥,总体组成员、中船重工702所潜水器本体总设计师徐芑南,总体组成员、701所副所长、水面支持系统总设计师吴崇建,“向阳红09”船长窦永林为副总指挥,总体组成员702所副所长、潜水器本体第一副总师崔维成,总体组成员、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张艾群,总体组成员、声学所研究员朱维庆,气象与海情预报负责人李志强等为成员。
四、确定了“精心组织,安全第一,层层把关,责任到人”的海试原则。
五、明确了各参试单位的具体任务和主要时间节点。“向阳红09”试验母船定于2009年7月27日从青岛起航赴江阴苏南码头,接载“和谐”号载人潜水器和参试人员。
会后,国家海洋局正式下发《关于执行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任务的通知》,大洋协会办公室同时印制传达了《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协调会会议纪要》。犹如一场大战前的军事部署,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此次会议标志着我国第一台载人潜水器的海试启动了。
2、不穿军装的“司令员”
此时,海试期间的另一位重要人物走上了前沿阵地。他就是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海试领导小组成员刘心成。
就在上次会议会间休息时,王飞副局长特意找到参会的刘心成,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心成,党组研究了,决定成立海试临时党委,由你担任党委书记。随后将下达正式文件,你要立即进入海试工作状态啊!”
“是!感谢海洋局党组的信任,我一定努力工作,与总指挥一起带好海试团队,圆满完成任务,绝不辜负上级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刘心成胸脯一挺,就像当年在部队接受军事任务一样,充满了激情与责任感。
刘心成转入北海分局工作还不到两年,但却是一位“老海洋”了。他1954年出生在豫南的一个农村,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那些年农民家里十分贫穷。小心成从小便懂得为父母分忧,每当雨天上学时,都是手拎着鞋子赤脚走路,舍不得让泥泞弄脏了踩坏了鞋。他的兄弟姐妹都未成年,劳动力少,常常是干一年活,年底分红时还欠队上的钱。学校里要交五角钱的学杂费,他家都拿不出来,只得拿鸡蛋去顶。
1969年春天,刘心成应征入伍当兵,这是当时农村子弟最好的出路,可以到外面吃上饱饭了。离开家乡的前夜,姥姥把他叫到一边,小心翼翼地从棉袄大襟里拿出一个布包,里边有6块钱。天啊!这是怎样的6块钱呀!有壹分、贰分、伍分、壹角纸币和硬币,花花绿绿一堆,不知道有多少张多少枚,也不知道积攒了多少年了。姥姥说:“小成要出远门了,我拿点盘缠。”“哦,姥姥……”刘心成鼻子一酸,流下了眼泪,心里暗暗发誓:到了部队上,一定要好好干!
艰辛的生活磨砺了刘心成的性格和意志。自打来到海军南海舰队后,从小没见过大海的他,很快克服了晕船晕浪的感觉,吃苦耐劳,好学上进,在新兵连里就被上级看好了:是个好兵苗子。分到部队,从当舰艇轮机兵开始,摸爬滚打几十年,历任班长、机电长、科长、海军快艇某支队司令部机电业务长、装备部长等职,参与执行了海军舰艇编队首次环球航行等多次重大任务,并且通过了海军工程大学和国防大学培训,获得了研究生学历,正师级大校军衔。
海风大浪的拍打与考验,使他具备了坚毅沉着、敢打必胜,泰山崩于前而不形于色的大将风度。戎马生涯,军旅情怀,刘心成与战友们一起为维护国家领土领海主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在他熟悉的海军装备方面,以过硬的技术和组织协调能力,保证了所负责的战舰劈波斩浪,巡航海疆。进入新世纪,由于工作出色,刘心成升任海军青岛保障基地司令员,来到风景如画的岛城,更是把全部精力放在部队建设上。一次下基层调研,他听到一位士官谈体会说:“我的想法是,只要人人做到我的工作无差错,我的岗位请放心,我们的设备就永远保持在最佳状态。”
“说得好!”刘心成眼睛一亮,朴实的话语传递着强烈的责任心:“你再详细谈谈,你们是怎样做的?”
随后,舰队推广了他们的装备管理经验,极大提升了部队舰艇装备管理水平。“蛟龙”号海试伊始,他就在海试团队中大力提倡这一先进理念,并制作成标语张贴在母船上——“我的工作无差错,我的岗位请放心”,成为每一位参试人员的座右铭,为海试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刘心成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即将达到本级别服役的最高年限。按规定,他可以退休到北京干休所颐养天年了。然而,39年的海军生涯使他深深爱上了祖国的海洋,他不想这么早就休闲养老,主动提出转业到地方继续工作。一些朋友听说了,纷纷劝慰:“老刘啊,干了一辈子了,歇歇吧。干脆趁这个机会回北京,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了。” “谢谢老兄关心,我要是闲下来,可能真会闲出毛病来……”
北海舰队和海军领导深知刘心成的性格,也为他不愿吃闲饭还想干事业的精神所感动,专门派人去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联系推荐,根据他的从军资历、业务水平和职务军衔,最后确定他转业至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任副局长(部委正司级),兼任中国海监北海总队总队长,继续效力于国家的海洋事业。
当他办完手续准备去地方报道时,部队首长特意设宴为这位老兵送别。从军近四十个春秋,即将脱下军装了,刘心成感慨万千,知心的酒啊千杯不醉,来者不拒一饮而尽。一位中将举杯站起来,动情地说道:“心成,我来敬你一杯!你是我们部队的优秀干部,相信到了地方也会相当出色。我给你总结三句话:你是离开了海军,但没离开海洋;离开了北海舰队,但没离开北海;离开了青岛基地,但没离开青岛。无论什么时候,海军永远是你的家,有什么要求碰到什么困难就对我们说。干了!”
刘心成立即举杯站立,眼眶热了:“感谢首长鼓励!心成不管走到哪里,永远都是一个兵!我一定不辜负海军这么多年的培养教诲,坚决不吃老本,争取再立新功!”
2007年9月21日,刘心成来到北京,走进国家海洋局办公大楼报到。时任局长的孙志辉专门接见谈了话,称赞他是部队培养的海洋专家,勉励他到北海分局后尽快熟悉情况,积极工作。几天后,他来到青岛北海分局机关所在地,王志远局长和分局全体领导热情接待了他,并让他负责海监维权、大洋调查等工作。上任不久,就赶上了深海载人潜水器即将海试。
机缘巧合,也是历史的选择,这使刘心成大有用武之地,而潜水器海试更是迎来了一位“帅才”、如虎添翼。一天,刘心成带领装备处的同志到北京汇报母船准备情况,见到了国家海洋局王飞副局长,攀谈起来。王飞说:“心成局长,这次海试有那么多单位参加,没有一个核心不行。我们考虑成立一个临时党委,你看呢?”
“我觉得应该。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党委有凝聚力,向心力。”
“对,刘峰总指挥技术方面的工作很多,也很专业。我想你在部队上当过司令员,带队伍是强项,你来当这个书记吧!”
刘心成没有思想准备,停顿了一下,继而表态说:“王局长,让我干就一定要干好。不过我刚来,局党组能同意吗?”
“那不是你的事了,我要的就是你这个态度。”王飞满意地笑了。
过了几天,王飞副局长向国家海洋局长、党组书记孙志辉汇报临时党委的事情,刚说到北海分局有一个人很合适担任海试的书记。孙局长就接上说:“我知道你说的是谁,刘心成,对吧!”
王飞一愣,忙问:“对啊,你怎么知道?”
“这个同志转业到海洋局,海军首长专门做了介绍,我也与他谈了话,印象很好,是个能带兵、打硬仗的干部。”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经过局党组研究讨论,此事就这样确定下来。7月28日,国家海洋局党组正式下发《关于同意成立载人潜水器海上试验任务临时党委的批复》文件,批准成立了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临时党委,刘心成、刘峰、崔维成、吴崇建、窦永林等5名同志组成,刘心成为临时党委书记,刘峰为副书记。文件明确指出:
“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工作,实行临时党委领导下的现场总指挥负责制。临时党委的主要职责是领导、监督、协调,为海上试验任务的实施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全力支持现场总指挥工作,保证海上试验任务的顺利开展。”
这是国家海洋局在实施国家重大项目科研试验任务中,体现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重大决策,以及组织方式的新探索。在全国“863”高科技计划中,也是一种党建工作的新模式。实践证明:它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
文件下达,刘心成却睡不着觉了:海洋局党组第一次明确赋予他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深感责任重大。7000米载人潜水器研制了这么些年,凝聚着多少人的心血,虽然还没有公开宣传,但国内有关部门和国际深潜界都高度关注。既然是试验,就有不确定性,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更令人牵肠挂肚的是,一条母船90多名队员,来自全国十几家不同的单位,互不隶属,如何既保证安全,又能拧成一股绳,尽善尽美完成任务,这是个新课题。
从军39年的历程,海上迎风斗浪的磨砺,使刘心成很快进入了临战状态,认真谋划,精心组织,与刘峰总指挥一起,准备带领整个海试团队,充满豪情地去迎击新的征战。后来,整个海试期间,刘心成提出“没有单位,只有岗位”的理念把大家紧紧凝聚在一起。海试队员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司令”,这可不是名义上的尊称,而是发自肺腑的心声。因为刘心成不仅当过真正的司令员,并且确实带出了一群能征善战的探海科技勇士。
3、长长的救生绳
然而,在刚刚接受这一庄严使命时,还有一位同样睡不着觉的海试队员,他就是从立项到研发陪伴潜水器成长的总体组组长、大洋办副主任刘峰。
国家海洋局党组任命他为海试现场总指挥,这是水到渠成、责无旁贷的事情,也体现了上级领导对他工作的肯定和信任。海洋科技人奋斗了多少年,奔走呼号,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终于将载人潜水器打造成型、走向海洋了,他也是异常兴奋和激动。可愿望成为现实之后,刘峰冷静下来,心中还是充满了不安与矛盾:
“如此神圣而艰巨的任务,我能挑起这个重担吗?按说组织研发就行了,值得自己去指挥海试、承担那不确定的巨大风险吗?万一失败,有可能就是器毁人亡啊,自己不但会丢掉副司级的官帽子,说不定还会有牢狱之灾!怎样向父老、妻儿交待?更重要的是海洋界多年的努力也将毁于一旦!我岂不成了历史的罪人!”
英雄也是寻常人。这是真实的心理活动,于公于私都是非常真诚的,丝毫无损于一名党员干部的形象。开完海试协调会的晚上,刘峰回到家,与妻子刘琳做了一次彻夜长谈,和盘托出了自己的想法。
刘琳是位文静的女士,可性格坚强、深明大义,自从丈夫投入载人潜水器“战役”之后,便全力配合支持,分忧解难。如今,她更是紧紧握着刘峰的手,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与勉励:“这可是你为之奋斗了10年的项目啊!一生能有几个10年?没有谁比你更了解‘蛟龙’号的全面工作了,只要精心部署,集成大家的智慧,你们一定会成功的!再说,国家为海试提供了那么强大的支撑,这么多优秀的科学家做保障,并且你有这个能力和水平,值得为理想去拼搏。家里的事你尽管放心,我和孩子等待你平安归来。要是真出了问题,我们娘俩去给你送饭……” “好好。”刘峰眼睛热了:“其实我比谁都渴望见证载人潜水器茁壮成长,有了你这些话,我心里就更踏实了,一定好好去做,争取最好的结果!我们不会让亲人们、更不会让国家失望的。”
亲人的理解如同一根连心绳,给予他时刻向上的牵引力。是啊,海试有国家海洋局、科技部的关怀,有海试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有技术咨询专家组的帮助,这就是取得成功的坚强保障。面对国内深潜事业的落后局面,我们这一代不来担当,谁担当?。
其实,从国家有关部门到具体实施人员,都有一个可能失利的考虑:载人深潜与无人潜水器不同,三名试航科研人员下潜到深深的海底,如果发生事故浮不上来,那将葬送三条有血有肉的生命啊!人们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
“必须确保有补救措施,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潜水器都能安全上浮。否则不能下潜!”这是海试领导小组给现场指挥部下达的死命令。
尽管最初在设计方案时,已经设想了种种脱险措施——比如抛弃压载铁后,还可以依次抛弃机械手、电池箱、取样篮等等,减轻重量安全上浮,但是万一发生陷进泥潭之后全抛完了,潜水器还是升不上来,怎么办?经过种种研讨,指挥部决定请国外载人潜水器前来提供保障,一旦遇到特殊情况,可以下潜去帮助我们的试验潜器上浮。刘峰立即与相关国家联系,首先给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院打电话,说明意图。不料,人家一听,回复道:“那个时间不行,我们的‘阿尔文’正在东太平洋考察呢!没有档期。能不能等一等?”
可是我们不能等。在南海海试,6、7月份是最好的季节。可因准备工作未完,现已拖到8月出航,再晚台风就更猖狂了。刘峰放下电话,又抓紧与俄罗斯的“和平1号”和日本的“深海6500”潜水器联系。他们倒是有时间,但报的价格太高,甚至超过了海试的经费。“这哪行啊,把钱都给他们,咱还怎么海试。算了!”
几乎所有的路都被堵死了,刘峰、刘心成、徐芑南、于杭、崔维成、吴崇建等人绞尽脑汁,苦思冥想。苍天不负有心人,还是中国人有智慧,专家们想出一个解决办法:在潜水器顶部安装一盘长长的救生缆绳,上设一个浮标,如果发生了全部抛载还上不来的事故,可由潜航员一按电钮,释放应急浮标到海面,母船就可以采取措施拉上来。
方案通过,立即着手准备。首先是合格的救生绳——长度在9000米,直径5mm,具备30吨拉力的纤维绳,耐海水腐蚀耐水下高压,强度大,重量轻。简言之,又细又长还要有韧劲有力量,便于在有限的空间里存贮施放,关键时能够提起22吨的载人潜水器。它是载人潜水器最后的救命绳。这么高的要求,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哪家工厂能够提供呢?
踏破铁鞋无觅处。正在指挥部紧急向全国有关部门求援时,北海分局的潜航员办公室主任吉国想到了一家工厂:青岛海丽雅集团。这是一家始建于1922年的专业织带、特种绳缆、安防自救产品生产厂家。新时期以来,在优秀女企业家、董事长张旭明带领下,与时俱进,坚持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依靠产品创新带动企业转型,由传统微利绳带,向更高更深更精的功能性特种绳缆延伸,研发生产了军事特种绳缆、工业安全绳缆、海洋特种绳缆等高附加值产品。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专利申请50强等荣誉称号,是中国六大制绳企业之一。
多年来,国内某些工程需用特殊绳缆,都是到国外去购买。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不敢用国产的绳缆,担心质量不过关。其中发生过这样的笑话,千方百计从欧美进口来的专用绳索,竟贴着“中国海丽雅”的商标。有一年,青岛海丽雅集团搞了一次展销会,集中展示了自己研发的特种产品,有些畅销中东、东南亚。时任北海分局大洋技术保障中心的吉国主任前去参观,大开眼界:“想不到咱们青岛还有这样好的制绳企业,我得去看看。”
不久,他专程考察了海丽雅集团,一一参观了产品展室、车间生产线,技术研发中心,要求先给“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研制一根勘探绳,耐海水腐蚀,具有高强度拉力。等到产品加工出来后,吉国拿来一根进口缆,一同做拉力试验,结果完全一样,且成本更低。吉主任十分高兴,当即定购了一批。此时,“7000米载人潜水”器需要特种绳缆,已是潜航员办公室主任的吉国,自然推荐了青岛海丽雅。
事实上,此前海丽雅人已经为潜水器做过贡献了,水声通讯系统、长基线定位装置的绳索,还有水面支持系统的布施回收绳缆,都是他们研发提供的。如今这条特殊的救生绳,标准更严,质量要求更高,吉国主任说:“这是潜水器最后的保障,希望永远用不上,但必须有。怎么样,你们能做吗?”
精明强干的“女老总”张旭明认真倾听了订货要求,当即毫不犹豫地表态:“这是国家的需要,我们一定千方百计保质保量做好它!吉主任,你说什么时候要吧!”
“三到五天,越快越好,海试急需。”
“好,你三天后来取产品。我们就是不吃不喝不睡觉,也给你做出来。”
张总马上找来总工程师黄涛,布置任务,要求他带领技术人员连夜攻关。黄涛毕业于青岛大学纺织学院,作风朴实,技术过硬,深受张总器重,是海丽雅技术研发总负责人。经过研究,他们使用进口纤维自己加工,关键是水下打结连接到仪器上,会损失一倍的强力,绳缆“吃”不上劲儿。海丽雅人专利发明的环眼插接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连接问题,强力一点儿不受影响。
随着机声隆隆,9000米专用绳缆很快生产出来了,怎样把它安装在潜水器上,又成了一个难关:既不占用过大空间,又能很快施放出来,且不能缠绕在一起。黄涛带着技术员、工人们蹲在机器旁,一遍一遍地研究排列方法。天黑了,挑灯夜战。张旭明开完了全厂会议,也穿着工作服来到车间,跟他们一起研究。
开始,他们设想在救生缆盒内安一个圆轴,把绳子绕上去,旋转释放,试验发现不行,容易被卡住转不动;接着又考虑类似毛线团方式,但长度太长,发生打结就麻烦了。最后通过反复摸索,采用了分层方法,铺一层绳缆,加一层网隔,一排一排地紧紧盘了五层,上升时互不干扰。 交货时间到了,黄涛等厂家人员随同吉国主任前去安装调试。经过种种试验,应急浮标完全达到了预期目的,为我们的国宝——载人潜水器加上了可靠的保障。后来,这根青岛海丽雅集团自主研发的应急浮标命名为“国家运载科学专用绳缆”,跟着“蛟龙”号深入到1000米、3000米,直至7000米的海底,书写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篇章,被评为中国海洋工程科技二等奖。
在研发中国载人深潜器的历程里,各地有许多家与海丽雅集团一样的企事业单位,一声令下,全力以赴。这仅仅是一根特殊的绳缆吗?不,它是全国人民连着“蛟龙”号的一条生命脐带!
4、不去“奔丧”的船员
利箭在弦,一触即发。
2009年8月4日上午,江阴苏南国际码头上马达隆隆,吊机起落,人来车往,一派繁忙景象。“向阳红09”船的备航工作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载人潜水器以及各种装备均已装船就位,所有参试队员也已陆续到齐,再过一天,这艘试验母船就将承载着“和谐”号奔赴南海某海域,进行7000米的载人潜水器首次海试了。
突然,正在忙碌的船员李永玉的手机响了,是家里哥哥打来的:“永玉啊,咱老妈突然肚子疼得厉害,已经送医院了。医生说需要做手术,你快回来看看吧!”
“啊!”李永玉惊得手一抖:“我们马上就要出航了,实在走不开。你们多费费心吧,甭管花多少钱,请医生好好治疗。”
放下电话,他心神不宁。老母亲已经82岁了,在老家随哥嫂一起生活,身体一直不是很好,这一回不知能不能挺过去?
李永玉是辽宁省大连人,1978年3月入伍来到隶属北海舰队的北海分局,1982年4月随集体“兵改工”转业留在了青岛。如今他在海监一支队所辖的“向九”船甲板部担任服务员,负责全船的接待服务、会议室保障、公用设施和餐厅保洁等工作,平时话语不多,勤劳朴实,一天到晚几乎没有多少休息时间。此次随船去海试,初次出海的外单位技术人员多,有些还是年长体弱的老科学家,而管服务的船员只有他一人,十分忙碌。
无论怎样,不能影响了工作,李永玉转身下了大舱。就在这时,衣袋里的手机再次急促地响起来,可他正忙着为大家分发劳保用品,一时没顾上接。这个电话是他的妻子打来的,见没打通,便直接打给了船长窦永林说:李家老母亲确诊为肠癌晚期,大肠90%已经坏死,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家人希望他马上回来看望。
啊!窦船长丝毫不敢怠慢,立即向临时党委书记,也是北海分局的副局长刘心成汇报请示。刘心成闻言先是一惊,继而感到棘手为难:因为备航就绪,人员保险也都办理完毕,就等一声开船号令了。如果让李永玉下船回家看望,肯定无法返回了,再换人来不及,只能减少一人。他的工作表面看平凡简单,实际上很繁琐很重要。可那毕竟是生他养他的娘呀!老人病危,万一不治,连最后一面也见不上了……
刘心成沉思片刻,拿定主意:“窦船长,咱们还是要以人为本哪!你和政委正式与他谈一次话,一是代表领导表示慰问,二是征求他个人意见,如果他要回去,我们就放;如果他不回去,就派人代表组织去看望。”
“好,我这就去跟他谈。”
窦永林扭头找到船政委杨联春,把李永玉约到船长室,向他通报了电话内容和分局领导的意见,关切地问道:“老李,你的想法呢?”
李永玉心里十分清楚:母亲这么大年岁,又是癌症晚期肠坏死,全家人让他回去,就说明很可能不行了。自己是她的三儿子,男孩里边最小的,从小母亲疼爱有加,假如见不上最后一面,那可是终生遗憾的不孝之举啊!他的眼眶湿润了,可是,手头的工作,即将到来的海试……种种纠结,一下子集中在他身上了!刹那间,李永玉抬起头,擦擦眼睛,说:“我给家里打电话,船上离不开,就不回去了,让妻子代我回老家……”
“好兄弟啊……”窦永林拍拍他的肩膀,自己眼圈也红了:“刘局长决定安排一支队领导,陪同你爱人去看望老人家。”
“谢谢、谢谢……”李永玉没想到领导考虑得如此周到,声音哽咽了。
得到窦船长报告,刘心成心里也受到震撼,为自己队伍中有如此舍小家为国家的好同志而感动和自豪,马上给海监一支队陈福支队长打电话,要求他派人去大连看望并送去慰问金。陈支队长答应立即落实。
当时,李永玉的妻子和孩子已经来到烟台,准备从那里乘船去大连。陈支队长打电话让他们在烟台码头稍等,海监一支队副政委刘跃鸿、干事刘光明二人受领导委托赶去会合。船到大连,早已接到通知的海监二支队连夜派车将他们送回李永玉老家。
不幸的是,他们还没有赶到家——8月5日凌晨,老母亲最终没有摆脱可恶的病魔。家人的第三次电话打给了李永玉,只有一句话:“老妈去世了,回来奔丧吧……”
“啊,妈妈……”噩耗传来,他不由得大放悲声,眼泪夺眶而出,可当定了定神后,却说道:“明天就要出海去海试了,这个时候我怎么能去奔丧呢?你们就代我给妈妈送终吧……”
奔丧,简简单单的名词,埋藏着多么沉痛的含义啊!
这是汉族丧礼仪式之一,即居他处闻父母长辈逝世,不管多远立即归家服丧。一个“奔”字,道出了其中的人伦大礼。周化礼仪规定:子女在外,如父母死,闻丧即应以哭答使者,然后详问父母死因,哭毕即着深衣戴素冠急归故乡,途中素食,凡过一处皆哀哭过境,到家则自门外号哭于堂上。在封建社会,不奔父母丧,是属于大不孝的行为。
可是,在举国上下艰苦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拼搏奉献的今天,有多少戍边巡防的将士、多少抢险救灾的英雄,多少背井离乡的游子,因为在外执行各种任务和使命,面对父母长辈撒手人寰,期盼看上儿女最后一眼的临终愿望,却无法或者不能回家奔丧啊!虽说表面上不能尽人子之孝,但却更令人尊敬和钦佩。忠孝不能两全。这句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话语,涵盖了多么浓厚多么深重的责任与大义啊!此时此刻,我们的李师傅就是这样的人!
当天晚上,李永玉躲在自己的舱室里,拿出与母亲的合影,摆在小桌上,找了两个苹果作为供品放在前面,长跪不起,泪流满面:“娘啊、娘!原谅儿子不孝吧……” 经过严密的分析研究,他们把南海试验海域分为A1、A2、B1、B2等几个海区。50米级海试主要在A1区,这里也就作为中国载人深潜器的摇篮,走进了流芳百世的当代科技史。
8月15日——一个特殊的日子, 1945年8月15日,正是日本鬼子宣布投降的时刻。现场指挥部决定在这一天,在三亚锚地南25海里处,实施水面布放调试试验,也是整个海试的第一潜。意义非同寻常。
试验目标是:复核潜水器与母船布放回收系统之间的工作匹配和协调性,完善潜水器从甲板到水面布放和从水面回收至甲板操作规程,积累操作经验;水声通信机和定位声呐的调试;潜水器各系统和设备在海上的功能复核。潜航员初步得到海上操控潜水器的实践,锻炼各部门、岗位的协同配合能力,通过实践修订完善作业规程,提高现场指挥部指挥控制能力等。
天蒙蒙亮,水天线刚刚分开,“向九”船的后甲板上就忙碌起来。水面支持系统、担负解挂缆的“蛙人”小分队和各个保障岗位的海试队员们,按照各自的分工和平时的演练,各负其责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上午8点30分,两位年轻人——潜航员唐嘉陵、声学所的技术人员张东升先后进舱。
紧接着,载人潜水器第一副总设计师、702研究所副所长崔维成沿着小梯下到舱内。他兼任现场指挥部成员,负责潜水器本体组织领导,从一开始研制就明确表态:作为设计者,我们有信心先下潜。徐总师年纪大了,这就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他胸有成竹,一点儿也不紧张。早上船医傅晋领按惯例给他测量血压:80/120,十分正常。
8点55分,主驾驶唐嘉陵熟练地检查完各种设备,一切正常,向指挥部作了报告。随着一声“布放”的口令。机声隆隆,轨道车后移、A架前摆、主吊缆下放并与潜器对接、起吊、副钩接上、A架向后摆动。突然,A架摆到位了,潜水器吊离船体,却发现副钩无法脱开,反复操作几次仍不能脱钩。负责操作A形架的701所大个子工程师余建勋脸上冒汗了,本来就白晳的面庞更显灰白。
潜水器舱内,三名试航人员被吊在空中,迟迟下不了海,满腹狐疑,尤其两位年轻人,面面相觑。还是崔所长沉着冷静,安慰说:“你们不要紧张,紧张也没用,就把紧张留给外面的同志吧。你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小唐和小张脸色缓和了,相互讨论起潜器操作规程来。这时,现场指挥部命令“收回潜水器”。A架把他们放到轨道车上带回甲板。技术人员迅速检查:发现是在起吊时主缆收得不到位,两只副钩只挂上一只,由于作用在一只副钩上的力过大,从而使受力的副钩不能解脱。
故障排除,潜水器再一次起吊并顺利入水,试航员开始进行水面检查。张东升启动声学系统调试,结果与水面联系不上。承担母船与潜水器无线电通信的甚高频(VHF)一片嘈杂声,根本听不清楚。急得主驾驶小唐和声学技术员小张抓耳挠腮,一筹莫展。事情报告给声学负责人朱敏研究员,同样忙得满头大汗,却始终解决不了问题,后来无线电信号干脆中断了。
按照海试规范,水面与水下通信建立不起来,潜水器是不能下潜的。总指挥刘峰不得不再次下令:回收潜水器。接连两次布放入海、水面调试都出现了一定问题,出师不利。但检验了组织指挥系统的通畅性、融合性,提高了各岗位操作的配合程度,保证了首次海试的安全,探索了实施海试的特点和规律,也算是一个收获。
当晚,指挥部深入分析,认为水声通信不畅是主要问题,必须立即解决。否则海试将无法进行下去:潜水器入海如果没有建立通信联系,等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相当危险。潜水器声学组人员真是“压力山大”,特别是中科院声学所的研究员朱敏。他是7000米载人潜水器通信系统总设计师朱维庆教授的学生,也是副总设计师,代表朱教授带领一批年龄多在30来岁的年轻人:张东升、杨波、徐立军、刘烨瑶等,冲上了调试水声通信的第一线。
当然,他们不是单打独斗。“老总”朱维庆教授最初也来到了船上,只是因身体原因没有出海,坐镇三亚基地远程提供指导。而整个中科院声学所,更是他们的强大后盾,热线电话随时保持联系。潜器本体总设计师徐芑南,也与大家一起攻关。“向九”船大副李玉波曾当过无线电师,主动帮助查找问题。经过连夜的故障排查、紧急抢修,终于有了好的结果。
8月17日,“向九”船奔赴A1海区50米等深线,“和谐”号将在这里进行50米深度第一次下潜。清晨,东方海面上刚露出一片鱼肚白,隔海相望的三亚城灯光,还像调皮的孩子眼睛一闪一闪地眨着,“向九”船装有潜水器的后甲板上已经热闹起来了。为了对相关设备进行维护检测,以及调整压载块的重量,需要拆除相对部位的轻外壳和浮力块。
一大早,702所的张桂宝、顾秋亮、张建平等人就穿好防滑鞋、戴上安全帽聚集到潜器身旁。在船侧灯的光照下,踏着摇晃的脚手架,登上披着露水的潜器,一丝不苟地精细操作,很快便在试验前拆除了轻外壳,安装好了压载铁,做好了下潜的准备工作。大家擦着脸上的汗水,望着东方涌出的一轮红日,露出了欣慰而愉悦的笑容。
试验开始了,“和谐”号顺利布放入水,主要内容为调节潜水器均衡。然而,就在蛙人顺利解开龙头缆和拖曳缆,水面检查正常,刘峰总指挥发出“下潜”指令后,意外发生了:压载水箱注水系统启动,直至注满,按说应该自由落体逐步下潜了。可是似乎很留恋和它一起成长起来的工程师们,潜水器仍然浮在水面上,就是不往下潜!
指挥部里一片茫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刘峰手拿着话筒,一遍遍呼叫着:“和谐、和谐,检查水箱!”
“注水正常,已经全部注满。”
“使用自身推力器。”
“是。”试航员一边应着,一边操作下潜装置。不料还是不行,潜水器好似与大家开玩笑似的,在水面上漂浮着,就是不潜下去。好家伙,潜水器成了不敢扎猛子的旱鸭子?
后甲板上,总设计师徐芑南一直站在那儿默默观察着,心里完全明白毛病出在哪儿了,自言自语地说:“太保守了,太保守了……”原来,“和谐”号采取的是配重和抛载的无动力下潜上浮,毕竟是第一次来到大海上试验,原则是“安全第一”“下得去,上得来”,确保潜水器和试航员的安全。因而在配重压载铁时过于求稳,计算过轻了,以至于注满了水箱,潜水器还是轻于海水比重。下潜失败。 总结会上,徐芑南心情沉重地说:“不应该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丢人哪!”
“徐总言重了,你和方老师这么大年纪跟我们出海,这就很不容易了!”临时党委书记刘心成劝慰道。
总指挥刘峰接上说:“是啊!徐总,试验嘛,就是这样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一步步前进的,下回就好了!”
2009年,海洋局下达海试任务时,7000米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徐芑南已经74岁了,妻子方之芬也已68岁,按说不能再赴大海参加海试了。可为了能够亲眼看到自己多年的努力变为现实,徐芑南坚决要求上船:“作为总设计师,如果不参加试验,那是不完整的,也是不能交工的!”
“你在现场那当然好了,可是你的身体……”
“没问题。不让我去倒可能牵肠挂肚、会出事的。呵呵……”
海试领导小组破例批准,徐芑南夫妇成为此次海试中年龄最大的队员,而且是带着一大堆药品和氧气袋上船的。他们与年轻人一样开会学习、探讨技术细节、穿上救生衣参加逃生演练。在锚地躲避“莫拉克”台风之际,方之芬老师克服晕船和生活上的不便,一边照顾着徐总的身体,一边担负着试验日志和文件管理工作,还经常写文章投稿给《海试快报》,鼓舞大家的斗志。
此外,海试团队中还有三位年过60岁的老科学家,702研究所的68岁研究员许广清,62岁的张桂宝和61岁的华怡益。他们与徐总夫妇一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多年来为我国载人潜水器的研制辛勤劳作,面临海试又不顾年老体弱主动请战,把年轻人扶上马送一程。登船以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准备操作,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海试现场指挥部和临时党委格外关心这些老科学家:如此年高还亲临海试前线,既体现了他们有极强的事业心,又说明试验还需要他们的经验和知识。船上专门安排船医随时掌握老同志们的身体状况,服务员和炊事班则照顾好其生活。一有空,刘心成书记、刘峰总指挥、技术咨询组组长于教授、船长政委等人便去看望,征求意见,使他们生活工作得愉快舒心。
为此,方之芬老师专门在2009年8月16日《海试快报》上写了一篇文章,述说自己的感受和心情:
“向九”船——我们老两口温暖的家
登船已有半个月了,这些天来我们时刻感受到来自“向九”船的关心和照顾,走路有人提醒当心地滑,吃饭厨师会问合不合口味,只要碰到生活上的事情,船上以政委为首的一套班子很快会帮你解决,借此机会感谢这些直接、间接地帮助我们的人。其中特别是李永玉和傅晋领医生。
小李是船上的服务员,他的工作既繁琐又复杂,我们住的舱室不属于他的职责范围,可是每天他总是主动替我们打两次开水,并帮我们打扫房间,清倒垃圾,似乎这已成为他工作的一个部分,下水道堵了他也帮忙疏通,这种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是“向九”船的精髓,也是“向九”船具有战斗力的保证。
傅医生要照顾船上这么多人的健康,还要负责船上公用设施、通道、会议室、餐厅的消毒灭菌工作,常能看到他背着瓶药水一路在浇洒,他还利用早晚时间,替我们量血压、搭脉搏、测心跳、查体温,每天早饭前他会准时来。晚上由于老徐要开会,他几乎都空跑,傅医生这种认真负责、关心他人的工作作风是“向九”船的船风,使“向九”船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当初上船之前,心中尚有余悸,怕船上将我们当作包袱。登上“向九”船后,我们就感受到像家一样的温馨,到处都伸出了友好、关切的手,使我们备受感动。虽然我们已达古稀之年,这次还能发挥点余热,参加我国载人潜器首次深海试验,感到万分荣幸。这次海试有现场指挥部的直接领导,全体参试人员的共同努力,“向九”船作为坚强的后盾,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是的,海试团队就在这样的情感氛围和必胜信念的支撑下,不断迈步向前。
吃一堑,长一智。接受了失败的教训,总师组在徐芑南率领下,连夜修改配重方案,配重增加至140公斤,同时水声通信系统也进行了改进,指挥部决定趁热打铁,再次海试。
第二天,8月18日,一个晴好的天气。东南风3-4级,浪高0.6-1.4米,流速0.7节,气温29.1℃。海试团队在A1区继续进行50米载人潜水。潜器本体主任设计师之一的叶聪担任主驾驶、唐嘉陵担任左试航员,而右试航员座位上则是于杭教授。这位著名的深海科学家,担任此次海试的技术专家组组长,本不需要亲自下潜海试,可他有过多次在海外乘坐深潜器的体会和经验,特别是对祖国深潜事业的一颗赤子之心,使他毫不犹豫地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给年轻的潜航员巨大的信心和勇气。
“各部门准备!”随着刘总指挥的一声令下,又一次海试,也是总第8次下潜开始了,内容还是以潜水器均衡调节为主。
10时35分进入部署,10时48分试航员进舱,潜水器布放入水。而后在水面注水10分钟,叶聪操作推力器下潜,在28.5米深时停下,进行各项调节试验。于教授和唐嘉陵在一旁协助,分别对避碰声呐、测深侧扫声呐等5种声呐进行了测试,工作良好。进而,“和谐”号下潜到38米,稍作停留开始上浮,距海面10米时进行抛载试验,随后迅速返回,当它红色的脊背露出蓝色的海面时,“向九”船甲板上的人们一片欢呼。
虽然仅仅是下潜38米,与7000米设计目标相差甚远,但毕竟是海试团队通过努力,迈出了走向大海深处的第一步,也是中国载人深潜的第一步。当“和谐”号被吊装回母船,三名试航员依次出舱时,拿出携带至水下的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并肩携手展示在大家面前。“哗——”迎来一片热烈的掌声。
指挥部成员与三名试航员一起振臂高呼,合影留念,然后一起在国旗上签名留念。《海试快报》则以《热烈祝贺我国载人潜水器首次潜水成功》为题发表特刊。
高楼万丈平地起,万里长征第一步。相比之后的一次次百米、千米的巨大成功,这个小小的38米在深度上微不足道,但意义却十分重大。这说明我们的自主设计、集成创新的潜水器可以安全下潜和上浮了!
经过几天几夜的连续航行,“向九”船乘风破浪向前进发,7月15日凌晨到达预定海域:北纬15度32.627`N, 东经155度18.852`E,西北太平洋麦哲伦海山附近。现场指挥部之前召开例会,听取了气象预报员向勇的天气、海况和各部门准备情况汇报,综合分析,决定16日早7点各就各位,实施“蛟龙”号本航次的首次下潜,也就是从走出水池试验之后,历年来的总第75潜次。
现场总指挥刘峰说:“成绩已经过去,一切从零开始。这是‘蛟龙’号今年第一潜,一定要发扬严谨求实的载人深潜精神,力争首战必胜。”
精心筹备了大半年,又在海上漂泊了20多天,终于可以下潜了,全体科考队员十分兴奋,绷紧了战斗的弦。全天各部门都在抓紧时间检查、备料,做好战前的一切准备。特别是负责潜器本体的工作人员安装压载铁,是一场精细严谨的工作。“蛟龙”号设计为无动力下潜上浮。为了适应不同深度不同海域,将根据潜航员体重和潜器自重,精确计算安装压载体的配重。
晚饭后,我来到后甲板上,看到灯火通明,许多身穿蓝色工装、头戴安全帽的年轻人正在忙碌着配重。只见他们将“蛟龙”号沿轨道车后移,来到装载的位置,用专用铲车把一块块紫红色的铸铁块推过来,按照指挥者的要求,一点一点地升高,推进,慢慢地把压载铁装进“蛟龙”号的下腹两侧。
首次任务是工程下潜,即检验、试验潜器性能、状况等等。这是通常做法――每年的首次下潜,都是以检验熟悉性能为主,而后才是科学下潜,即海洋科考工作。此次下潜人员由叶聪、傅文韬、何震组成。小傅为主驾驶,叶聪总负责,何震是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技术人员,负责试验新近研制的一台小型ROV,也就是无人潜水器,取名“龙珠”,搭载“蛟龙”号坐底后施放出去,探测狭窄空间,也可对“蛟龙”号拍照,等于延长的机械手。这还是为日后开发利用海洋提供的深海装备。
这一时刻终于到来了——16日早晨7点钟,总指挥一声令下:准备下潜的人员各就各位。我也连忙穿戴好工作服、安全帽,拿着相机来到后甲板上。按照布放程序和指挥部简洁而清晰的命令:各部门工作人员正在“蛟龙”号身旁忙碌着。
傅文韬、叶聪、何震沿着扶梯走到舱口旁,笑着向大家挥挥手,依次走下小梯子,进入“蛟龙”号舱内。两名助手赶紧撤通风管、撤小梯,盖好舱口盖。同时,另有人按动控制器开关,“蛟龙”号从轨道车上缓缓向后移去,在高大门状的橘黄色A形架下停住,挂主吊缆,四个类似吸盘样的止荡器紧紧扣住。而后,一阵隆隆的机器轰鸣声响起,A型架向船艉外面摆去。整个场面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与此同时,左舷一侧的“蛙人”小分队整装待发。其实他们是帮助科考实验的水手,因需下水工作,俗称“蛙人”,与某国用于水下作战的蛙人部队是两回事。他们早早穿好橘黄色的救生衣——这种颜色在蓝海上十分显眼,便于发现,放下一只同样颜色的橡皮摩托艇,四个人沿着晃晃悠悠的软梯下到小艇上,发动了机器,轰一声,摩托艇箭一样驶离母船,绕了一个圈子,在船艉数十米远处停下待命。今天海上浪高近两米,约是四级海况,属于“蛟龙”号布放下水的上限了。小艇在波浪中忽上忽下,像一片树叶随波逐流。
随着A形架摆动到位,约有45度角的样子,“蛟龙”号上的止荡器脱离,只留一根吊在腰部的主缆,绞车开动,慢慢地将其布放入海。这时,等候一旁的“蛙人”小艇立即靠了上去,一人操作机器稳住小艇,两人伸手抓住“蛟龙”号上方的把手,另一人巧妙地利用涌浪一跃,爬到蛟龙身上,敏捷地摘去主吊缆和前面两根龙头缆(即拖曳缆),迅速回到艇上,远远驰去。此时母船与“蛟龙”号完全脱离了,在船长指挥下迅速移开,避免碰撞。我们无关人员一般不允许到现场去,站在二层甲板上观看整个下潜过程。
此时,只见一片碧蓝碧蓝的海面上,上红下白两色的“蛟龙”号在沉沉浮浮,风浪打来,溅起一团团白色的浪花,如同鲸鱼下水时不断喷出的水柱。在水面上对它做最后的检查,建立水声通讯。“蛙人”小艇不远不近地跟随着,按规定必须等待蛟龙顺利下潜后才回归母船。终于,一切就绪:“蛟龙”号2014—2015年航次的首次下潜开始了。它最后“喷吐”出一丝白浪,隐隐约约,转眼不见了,蓝色海水又覆盖了一切……
这个潜次从布放到回收十个小时,指挥部里大屏幕在随时监控着。“蛟龙”号在水下的状态——包括下潜速度、深度、方位以及母船围绕着“蛟龙”号行进的航迹、速度、航向等信息,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这一切来自后甲板上的工作室,里边安装着两台柜式计算机,担任着收集和发送信息的任务,大家习惯地称其为“炮楼”。我觉得十分形象:整个海试和科考不就是如同打仗一样嘛!这里就是前沿指挥所,而指挥部会议室则是大本营司令部。
整整一天,我一会儿待在指挥部里观看,一会儿跑去“炮楼”里感受,就如同自己下到深海一样,祈祷着“蛟龙”号好好表现,可别出一丁点儿问题。刘峰总指挥看出我想了解又不愿打扰大家的心态,便主动邀我来到“蛟龙”号水面显控系统大屏幕前,指点着不断变化着的种种数据和图表,向我细致而全面地介绍“蛟龙”号下潜情况。总之一句话,目前一切正常,“蛟龙”号按计划潜到了2500多米的海底在工作,而后沿着“采薇”海山斜坡向上升。搭载的小型ROV也进行了三次试验,放出去又平安收回了,还拍了视频。
这样我心里才稍稍平静了一些。
“蛟龙”号按部就班地在水下作业……
下午两点来钟,我又来到“炮楼”里与值班的技术人员攀谈。沈自所的副研究员、项目组长祝普强是个热情聪慧的年轻人,也是跟随着“蛟龙”号成长起来的科技人员,受到过国家的表彰。这套“蛟龙号水面显控系统”就是以他为主研发成功的,给指挥部和各个研发单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耐心细致地向我讲解了许多有关“蛟龙”号的知识,使我如获至宝。
蓦然,我注意到隔一会儿就听到一阵“嗡嗡”的声音,像是机器里的噪音,可值班员似乎习以为常,都不去管它,便诧异地问:“这是什么声音?不要紧吧?” 小祝笑了:“没事,许老师,要是不响,我们可就顾不上说话了。”
原来,这是水声通讯机传来的数据声,大屏幕上显示的高度、深度和舱内氧气、温度等等信息都是在“嗡嗡”声中传来的。每隔64秒钟响一次,说明潜器正常工作。“这么说,它是幸福的噪音了。”
“呵呵,差不离吧。我们听到它就感到幸福、踏实。”
时间刚过了三点钟,分管潜航联络的唐嘉陵用对讲机与水下通话:“‘蛟龙蛟龙’,我是‘向九’,请注意时间,按时抛载上浮。”对了,按计划,“蛟龙”号要在三点四十五分结束工作,返回海面。
不一会儿,传来了海水下叶聪的声音:“蛟龙收到,蛟龙收到。”我看看表,说马上到甲板去迎接蛟龙回家。
一位值班员说:“来得及,现在开始抛载,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上浮到海面。”是啊,我这才沉下心来,继续观察“蛟龙”号在海里的动静。
五点半左右,在海底奋战一天的“蛟龙”号首潜成功,安全上浮了!如同早晨出征时的回放一样——海面上露出它那红色的头背部,早已等候的“蛙人”小艇驶过去,力压涌浪,依次挂上龙头缆、主吊缆,由A形架平安地回收到甲板上,安放轨道车移动就位。工作人员立即上前,先用淡水冲洗一下潜器,再细心地帮助打开舱盖,放下小梯子。外边,等候欢迎的人们和随船记者摆开了“长枪短炮”般的照相机、摄像机,对准了凯旋的潜航员们。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摆出了四大桶海水——按照国际深潜界的传统,第一次从海底回来的人要接受泼海水的迎接。此次的叶聪、傅文韬都是获得深潜英雄称号的老“深潜”了,也早就品尝过海水的滋味,唯一的目标就是初次下海的何震。
哈!或许是为了让他享受这样的待遇,他俩特意让何震第一个出舱。当他笑着挥手面向大家,兴奋地走下扶梯时,迎面而来的是一桶桶欢笑的海水。刹那间,小何的全身都湿透了,只得不停地抹着满脸水珠儿,企图抽身而逃。年轻的同事们不依不饶地追着他浇,如同过了一个快乐的泼水节。
时间已是晚上六点多了,指挥部成员都顾不上吃晚饭,立即召开潜次汇报总结会。各部门依次汇报,尤其是听取三位下潜人员在水下的情况。我与几位记者也列席了会议。总体上看,总指挥刘峰、临时党委书记刘心成和几位副总指挥们对首潜是满意的,“蛟龙”号经过一年的休整,稳定可靠,首战必胜的目标达到了,打了一个开门红!尤其对小ROV的表现,大家给予了鼓励和期待。虽说它初次深潜有些不足,但未来具有广阔的前景,与“蛟龙”号相辅相成,征战深海。就像大导演卡梅隆拍摄《泰坦尼克号》一样,载人潜器到达不了的地方,可以施放无人潜水器进去完成。
很快,中国大洋协会和国家深海基地相继发来贺电:欣闻2014-2015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首次下潜圆满成功,特向全体参试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在航次指挥部和临时党委的精心组织下,你们克服恶劣天气海况等不利条件,团结协作,精益求精,达到了首战必胜的既定目标,为第一航段和全航次奠定了坚实基础。望你们继续发扬“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再接再厉,确保安全,不断取得佳绩。
刘峰总指挥在会议室宣读完贺电,一片欢呼。虽说“蛟龙”号已经多次成功下潜了,但每年的第一次还是牵动着人们的心弦。如今我是作为一名科考队员亲临现场的,感受与过去看电视新闻和听事迹介绍大不一样。“蛟龙”号在海底的一举一动、一声一响,都令我几乎屏住了呼吸。看到总指挥、临时党委书记和工作人员们坦然自若、沉着镇定的面容,才会长长地舒一口气。
我知道:正是他们付出无数辛勤的心血和汗水,从海试50米起步,直至今天,为“蛟龙”号的茁壮成长、走向成功铺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第七章 从50米到1109米
一、深海大洋的呼唤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
在古老而美丽的华夏大地上,千百年来流传着多少描绘时间迅疾的词语啊!不过,似乎都不能完全形容当今深化改革开放、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变。短短数年过去了,“神舟”遨游太空、“嫦娥一号”登月、“辽宁”号航母服役,当然还有我们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已经从纸上谈兵、设想计划,陆续完成了国家立项、方案设计以及加工合成、总装联调、水池试验和长江载人下潜演练等等程序步骤,完全达到了登船远航的海试状态。
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终于降临了——
公元2009年8月6日上午,江苏省江阴市长江北岸的苏南国际码头,彩旗招展、鼓乐喧天,一片隆重热烈的景象。主席台背景布上以大海和蓝天为衬底,“1000米载人潜水器海试起航仪式”大幅字样光彩夺目。人们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簇拥在那艘印着“向阳红09”、节日一般挂满旗的科学考察船前。四个硕大无朋的气球将四条横幅高高地带向空中,上面写着“衷心感谢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支持”“牢记祖国和人民重托 坚决完成海试任务”……
此时此刻,由国家海洋局和中国大洋协会主办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第一次海试——1000米海上试验的起航仪式,正在这里举行。破天荒、开先河的第一次,既让人对它充满了期待与祝福,又不可避免地怀着一丝忐忑和担心。高楼万丈平地起,万里长征第一步。我们有必要浓墨重彩地记录下这个平常而又不平常的日子。
9时整,全体参试人员身着统一海试服装整齐地列队在试验母船左舷甲板上,现场指挥部和临时党委成员、潜航员、科研人员代表等15人,则在码头主席台正面列队。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金建才主持仪式。说来有缘,这位金主任早年在海洋局第二研究所工作,调到国家海洋局之后,是最早接触深海大洋以及促进研发载人潜水器的人员之一。2002年,他奉命出任我国驻国际海底局常驻团副代表,依然关注着深潜器的研制,不断传回有价值的资料来。当潜水器基本成型之际,他重又回到国内任大洋办主任,为组织协调海试东奔西走。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中国大洋协会理事长、载人潜水器海试领导小组组长王飞首先致辞。他代表国家海洋局、海试领导小组向参加海试的全体队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祝福,而后说道:“7000米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工作启动以来,在科技部的高度重视支持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八年不懈努力,国内50多家科研机构密切配合,联合攻关,严谨求实,知难而上,战胜了国外技术封锁,经历多种艰难曲折,完成了潜水器本体和水面支持系统的研制,完成了工作母船的改造…… “海试是整个载人潜水器研制工作的关键阶段,是我们走向成功迈出的重要一步,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海试工作会遇到很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和问题,我希望广大参试人员继续发扬‘团结协作、严谨求实’的载人深潜精神,本着‘由浅到深、安全第一’的原则,按照海试大纲的要求,精心组织,科学安排,顺利完成各项试验工作。我相信,在临时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海试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你们一定能够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圆满完成此次海试任务。”
王飞局长声音洪亮、底气十足,不愧为“山东大汉”和海洋儿女。30多年以来,他与这片“蓝色国土”结下了不解之缘,亲身投入并见证了我国海洋事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他兼任7000米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领导小组组长之后,犹如前线司令官,果敢担负了具体领导的责任。如今看到海试在即,说实话,心情既高兴又捏着一把汗。不过,他知道指挥员的坚强信念十分重要,他更相信这些经过风风雨雨的科学家,必定能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接下来,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副巡视员(副司长级)闫金代表科技部讲话。这位戴着一副白框眼镜、身材略微发福却要求严格的行政官员,是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为载人潜水器真正走向海试功不可没。他说:“载人深潜器是一个国家海洋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实践向更深、更远的海洋进军战略的重要措施。今天起航载人深潜试验是我国进军深海的第一步,是一次创纪录的载入历史的伟大壮举,更是梦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敢下五洋捉鳖’的光辉时刻。我期待着同志们的凯旋。我坚信,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成功,光荣属于敢于下海的勇士们,胜利属于第一代深潜科技工作者!”
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和临时党委书记刘心成分别做了表态发言。
从最初的立项,成为7000米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总体组长,到今天深潜器走向大海,刘峰经历了每一步的风雨坎坷,同时也十分清醒未来的征程肯定不会一帆风顺。他说:“我们盼望已久并为之奋斗多年的时刻终于到来了!载人潜水器海上试验就要起航了!为了这一天,我们奋斗和拼搏了8个春秋!我们白手起家,艰苦创业,集智攻关,突破了一道又一道技术封锁,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借此机会,我谨代表研发团队和全体参试人员,向关心支持我国深潜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不仅是我国海洋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国人民关注的大事,任务艰巨而光荣,我作为海上试验的总指挥,深感责任重大。我将在临时党委的领导下,尊重科学、依靠专家,以坚定的信念、旺盛的斗志、拼搏的精神、科学的决策,沉着冷静、坚毅果敢,去迎接一切挑战。请领导和同志们放心,我们全体参试人员将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科技部、海洋局和海试领导小组的决策意图……坚决完成这次海上试验任务,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
临时党委书记刘心成,中等个头,宽厚肩膀,一副朴实坚毅的四方脸庞,镶着一双不大却明亮的眼睛,有一种不怒自威且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他说:“临时党委将组织、带领共产党员和全体参试人员,把奉献祖国深海事业的巨大热情,转化为高标准做好具体工作的巨大动力,培树严谨的工作作风,保持高昂的队伍士气,打造和谐的团队精神。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服从命令,精心操作,同舟共济,顽强拼搏,战胜一切困难,确保海试圆满成功。
“我们就要出征了,去实现中华民族‘下五洋捉鳖’的夙愿。请祖国放心,请人民放心,请领导和同志们放心,我们将以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探索深海大洋的史册谱写新的篇章,以出色的成绩庆祝国庆60周年!”
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主持人金建才走到话筒前,庄严宣布:“下面请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带领参试队员代表宣誓。”
刘峰(现场总指挥)、刘心成(临时党委书记)、于杭(科研人员)、徐芑南(潜水器总设计师)、吴崇建(701所副所长)、崔维成(702所副所长)、张艾群(总体组成员)、李志强(国家海洋预报中心预报员)、陆会胜(总指挥顾问)、窦永林(‘向九’船船长)、杨联春(‘向九’船政委)、刘军(‘向九’船轮机长)、叶聪(潜水器主驾驶员)、傅文韬、唐嘉陵(潜航员)等15人昂首肃立。两名武警战士手托红旗,“啪啪”地迈着正步走到队列正面,分立、展旗,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人们面前。
刘峰总指挥一声口令,全体队员代表举起右手,按照他的领诵齐声跟读:“我们宣誓:一定服从命令,精心操作,同舟共济,不辱使命,战胜一切困难,确保海试成功!请祖国放心!请人民放心!……”语音铿锵,掷地有声,如同洪钟大吕、春雷激荡,传向会场四周,传向高天远洋。
15名少先队员手捧鲜花跑来,向15名参试人员代表行礼、献花。大家在总指挥和临时党委书记的带领下,依次登上试验母船,与早已做好准备的其他海试队员汇合。王飞副局长高声宣布:“‘向阳红09’船执行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试任务,现在起航!”
广播喇叭里立时响起雄壮的《歌唱祖国》乐曲,船上和岸上的人们纷纷招手告别,“向九”船一声长鸣:“呜——”,缓缓离开江阴码头,驶出长江口,奔赴大海……
1、初次命名“和谐”号
实际上,这是一次迟到的海试。
两年前——2007年8月底,“7000米载人潜水器”经过五年的技术攻关,完成了陆上总装调试,准备实施水池试验。9月1日上午,它被滑轨拖出总装车间大门,这是精心“打扮”的新娘,第一次走出闺阁见世面。因某些技术方面的要求,头部还戴着蓝色的头罩,如同新娘蒙着的“盖头”,带着娇羞与忐忑,吸引了众人欣喜而兴奋的目光。
按计划,吊装工人开来了大平板货车,小心翼翼地将潜水器吊装上车,而后在三辆警车的护送下,缓缓运往数公里之外的水池实验场。同时,时任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张利民、副主任总体组长刘峰在702所组织召开了情况汇报会。总设计师徐芑南、副所长副总设计师崔维成、水下实验室党总支书记侯德永和北海分局潜航员管理办公室主任吉国等人出席会议……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座的科技人员、行政领导回顾以往的历程,都非常兴奋,展望未来的宏图,充满信心和向往。最后,有人提出:“咱们的孩子出世了,总不能老叫7000米潜水器吧,那只是个项目代号。应该起个名字,朗朗上口,又有意义。”
“说得对!名正才能言顺嘛!”大家的目光集中在张利民、刘峰主任和徐芑南总师身上。
“潜水器是该有个名了,不妨就议一议。”
片刻安静后,会场上活跃起来,人们经过思索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我国登月工程命名‘嫦娥’,与其相对应,潜海工程可以叫‘精卫’嘛!嫦娥奔月,精卫填海,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话传说,一个上天,一个入海。”
“哎,我看叫精卫不太好,那是说恨海淹死了人,要填海。咱们的潜水器是探海、爱海、利用海,两回事嘛!”
“是啊,我国极地考察船叫‘雪龙’,大洋船上的无人潜器叫‘海龙’,都挺有气魄的。要不咱就叫‘潜龙’?都是龙字辈,也有传统文化的色彩。”
主持会议的张主任说:“潜龙不错,但只是初步讨论,还需要上级把关审批。不过潜水器已经出世了,总得有个名称,我看就先取个小名叫‘潜龙一号’吧。如果各方都认可,以后再正式报批命名。”
后来报到上级主管部门,经过研究讨论。有关领导认为目前正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既然是和平开发利用海洋,不如直抒胸臆,就叫“和谐”号吧。由此,在正式进行第一次海试时,潜水器的身躯上赫然印着“和谐”两个大字。
2007年9月20日,中国大洋协会“7000米载人潜水器总体组第十六次会议”召开了。大洋办主任张利民、总体组组长刘峰、成员徐芑南、崔维成、吴崇建、张艾群、朱维庆等人,以及各子课题组、项目监理人员悉数参加。会议听取了载人潜水器本体、水面支持系统、潜器命名和重大专项宣传方案等情况的汇报。
会议明确了有关技术问题——比如纵倾调节、可调压载、测深侧扫声呐、传感器连接等的解决方案和时限,对项目监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会议决定由702所牵头负责提出海试技术方案和综合试航大纲;由北海分局负责海试母船的相关准备工作,并确定了上述工作的时间节点。
2008年3月2日,国家海洋局在无锡组织召开了“7000米载人潜水器总体与集成子课题”出所检测确认会议。确定潜水器本体达到了海试大纲规定的技术状态,具备出海试验的技术的条件。计划在2008年春夏之际进行海试。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决心和经费。
此项目是科技部高新技术司管理的“863计划”重大专项,研发经费1.8个亿完成了制造、总装联调,但没有包括海上试验经费。而海洋局已经专为海试拿出1亿元增改装“向阳红09”母船,无力再承担。海试经费到底该从哪里出?需要协商一个渠道。再说,毕竟是第一次走向大海载人深潜,试验有失败的可能,人命关天,风险太大,有关领导一时难以拍板、定下决策。
然而,研发潜水器的科技人员、承担配合试验的北海分局期盼着早日进行海试,拿出成果,都在积极准备着。702所本体组一遍又一遍检测着潜器各个系统,三位潜航员不停地操练、熟悉驾驶程序。北海分局“向九”船的船员们检查保养船舶、加油充电、采买主副食品,紧张备航……
时间一天天过去,出海命令迟迟没有下达。正当大家疑惑之时,3月18日,根据国家海洋局局长办公会议精神,考虑目前实际情况,为稳步扎实推进7000米载人潜水器海上试验工作和解决海试经费问题,大洋协会办公室不得不决定暂缓执行海试任务!
犹如一列正在疾奔的汽车,突然踩了一脚刹车,相关各方既惋惜又无奈,只得做好善后工作。潜水器又被推进了车间,暂时封存定期保养;潜航员继续学习培训;最感到措手不及的是“向九”船的窦船长,已经上满了油料、采办了近两个月的粮油和蔬菜肉蛋,短时间用不上,可就造成浪费了。
北海分局领导体谅他们的困难,发动各兄弟船舶来购买”向九“船上的存货,分忧解难。那几天里,“向九”船停靠的青岛团岛码头上,车来人往,买肉的、卸菜的、抽油的,简直成了一个小市场。
多难兴邦的2008年啊,汶川大地震震惊世界;荣耀中华的2008年啊,北京奥运会美轮美奂。神州大地上的大事太多了,海试受到影响在所难免。然而,载人潜水器究竟行不行?最终必须经过海上试验,这是不可回避的。
2008年9月28日,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大洋协会理事长王飞,带领大洋办主任金建才、副主任兼潜水器总体组长刘峰以及海洋局科技司、中船重工702所一行六人驱车来到了海淀区复兴路乙15号。这里是中国科技部所在地。在会议室里拜访了预先联系好了的副部长曹健林、杜占元,高新技术司冯记春司长等人。一个小型的专题汇报会开始了。
首先由刘峰汇报了潜水器项目进展情况以及海试遇到的困难。继而,王飞代表海洋局党组谈了有关意见,最后笑着说:“二十四拜都拜了,就差这一哆嗦了。两位老兄再设法支持一下,咱这个大事就成了。”
科技部几位领导都非常关切这个重大专项,听完汇报连连点头:“是啊,好不容易研发出来了,不试验还算不得成果。我们再研究一下,争取尽快落实。”
由于种种原因,双方对后续事宜还需商榷,当天没有形成会议纪要,但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后来,载人潜水器项目由科技部高新技术司转到了社会发展科技司管理。社发司负责海洋科技的工作,特别是那位副巡视员闫金,勇于担当,对于启动海试给予了积极的支持。
时光转入了2009年,“和谐”号出海试验再次进入了程序。
4月24日,时任国家海洋局局长的孙志辉,主持召开了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专题会议。他与新中国同龄,山东广饶人,1974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分配到国家海洋局工作,实干苦干三十年,从一名普通干部成长为主要领导者。他深知载人潜水器对于我国海洋事业的重要性,一直挂在心上。与会的有副局长、分管大洋工作的陈连增、王飞,以及办公室、科技司、大洋办的同志们。会议明确了2009年夏季进行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具体工作由大洋协会办公室负责,财务司、科技司、北海分局、中国海监总队等单位全力配合。 6月9日,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正式发函:启动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并拨付一定海试经费。出航准备工作立即全面展开了。
6月24日上午,国家海洋局在北京举行了“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领导小组成立暨海上试验启动仪式”。会议传达了科技部 “关于启动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试工作的函”,孙志辉局长和科技部社会发展司杨哲副司长作了动员讲话。为了加强组织领导、有条不紊地完成海试任务,会议做出如下决定:
一、成立海试领导小组。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大洋协会理事长王飞任海试领导小组组长,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金建才、中船重工集团总工程师方书甲为副组长,中科院高技术局局长田静,交通部海事局副局长曹德胜、国家海洋局办公室主任李海清、科技司副司长丘志高、中国海监总队副政委米国中、北海分局副局长刘心成、南海分局于斌、大洋办副主任兼海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峰等为成员。
二、成立海试技术咨询专家组,特聘海洋地质科学家于杭教授为组长,清华大学教授贾培发、海洋局第二研究所研究员吕文正、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杨胜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任平、海军某部参谋张贵海、浙江大学教授徐文等6名专家为成员。专家组对重大技术问题提供决策咨询。
三、成立现场指挥部,由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副主任、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项目总体组组长刘峰任海试现场总指挥,总体组成员、中船重工702所潜水器本体总设计师徐芑南,总体组成员、701所副所长、水面支持系统总设计师吴崇建,“向阳红09”船长窦永林为副总指挥,总体组成员702所副所长、潜水器本体第一副总师崔维成,总体组成员、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张艾群,总体组成员、声学所研究员朱维庆,气象与海情预报负责人李志强等为成员。
四、确定了“精心组织,安全第一,层层把关,责任到人”的海试原则。
五、明确了各参试单位的具体任务和主要时间节点。“向阳红09”试验母船定于2009年7月27日从青岛起航赴江阴苏南码头,接载“和谐”号载人潜水器和参试人员。
会后,国家海洋局正式下发《关于执行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任务的通知》,大洋协会办公室同时印制传达了《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协调会会议纪要》。犹如一场大战前的军事部署,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此次会议标志着我国第一台载人潜水器的海试启动了。
2、不穿军装的“司令员”
此时,海试期间的另一位重要人物走上了前沿阵地。他就是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海试领导小组成员刘心成。
就在上次会议会间休息时,王飞副局长特意找到参会的刘心成,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心成,党组研究了,决定成立海试临时党委,由你担任党委书记。随后将下达正式文件,你要立即进入海试工作状态啊!”
“是!感谢海洋局党组的信任,我一定努力工作,与总指挥一起带好海试团队,圆满完成任务,绝不辜负上级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刘心成胸脯一挺,就像当年在部队接受军事任务一样,充满了激情与责任感。
刘心成转入北海分局工作还不到两年,但却是一位“老海洋”了。他1954年出生在豫南的一个农村,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那些年农民家里十分贫穷。小心成从小便懂得为父母分忧,每当雨天上学时,都是手拎着鞋子赤脚走路,舍不得让泥泞弄脏了踩坏了鞋。他的兄弟姐妹都未成年,劳动力少,常常是干一年活,年底分红时还欠队上的钱。学校里要交五角钱的学杂费,他家都拿不出来,只得拿鸡蛋去顶。
1969年春天,刘心成应征入伍当兵,这是当时农村子弟最好的出路,可以到外面吃上饱饭了。离开家乡的前夜,姥姥把他叫到一边,小心翼翼地从棉袄大襟里拿出一个布包,里边有6块钱。天啊!这是怎样的6块钱呀!有壹分、贰分、伍分、壹角纸币和硬币,花花绿绿一堆,不知道有多少张多少枚,也不知道积攒了多少年了。姥姥说:“小成要出远门了,我拿点盘缠。”“哦,姥姥……”刘心成鼻子一酸,流下了眼泪,心里暗暗发誓:到了部队上,一定要好好干!
艰辛的生活磨砺了刘心成的性格和意志。自打来到海军南海舰队后,从小没见过大海的他,很快克服了晕船晕浪的感觉,吃苦耐劳,好学上进,在新兵连里就被上级看好了:是个好兵苗子。分到部队,从当舰艇轮机兵开始,摸爬滚打几十年,历任班长、机电长、科长、海军快艇某支队司令部机电业务长、装备部长等职,参与执行了海军舰艇编队首次环球航行等多次重大任务,并且通过了海军工程大学和国防大学培训,获得了研究生学历,正师级大校军衔。
海风大浪的拍打与考验,使他具备了坚毅沉着、敢打必胜,泰山崩于前而不形于色的大将风度。戎马生涯,军旅情怀,刘心成与战友们一起为维护国家领土领海主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在他熟悉的海军装备方面,以过硬的技术和组织协调能力,保证了所负责的战舰劈波斩浪,巡航海疆。进入新世纪,由于工作出色,刘心成升任海军青岛保障基地司令员,来到风景如画的岛城,更是把全部精力放在部队建设上。一次下基层调研,他听到一位士官谈体会说:“我的想法是,只要人人做到我的工作无差错,我的岗位请放心,我们的设备就永远保持在最佳状态。”
“说得好!”刘心成眼睛一亮,朴实的话语传递着强烈的责任心:“你再详细谈谈,你们是怎样做的?”
随后,舰队推广了他们的装备管理经验,极大提升了部队舰艇装备管理水平。“蛟龙”号海试伊始,他就在海试团队中大力提倡这一先进理念,并制作成标语张贴在母船上——“我的工作无差错,我的岗位请放心”,成为每一位参试人员的座右铭,为海试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刘心成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即将达到本级别服役的最高年限。按规定,他可以退休到北京干休所颐养天年了。然而,39年的海军生涯使他深深爱上了祖国的海洋,他不想这么早就休闲养老,主动提出转业到地方继续工作。一些朋友听说了,纷纷劝慰:“老刘啊,干了一辈子了,歇歇吧。干脆趁这个机会回北京,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了。” “谢谢老兄关心,我要是闲下来,可能真会闲出毛病来……”
北海舰队和海军领导深知刘心成的性格,也为他不愿吃闲饭还想干事业的精神所感动,专门派人去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联系推荐,根据他的从军资历、业务水平和职务军衔,最后确定他转业至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任副局长(部委正司级),兼任中国海监北海总队总队长,继续效力于国家的海洋事业。
当他办完手续准备去地方报道时,部队首长特意设宴为这位老兵送别。从军近四十个春秋,即将脱下军装了,刘心成感慨万千,知心的酒啊千杯不醉,来者不拒一饮而尽。一位中将举杯站起来,动情地说道:“心成,我来敬你一杯!你是我们部队的优秀干部,相信到了地方也会相当出色。我给你总结三句话:你是离开了海军,但没离开海洋;离开了北海舰队,但没离开北海;离开了青岛基地,但没离开青岛。无论什么时候,海军永远是你的家,有什么要求碰到什么困难就对我们说。干了!”
刘心成立即举杯站立,眼眶热了:“感谢首长鼓励!心成不管走到哪里,永远都是一个兵!我一定不辜负海军这么多年的培养教诲,坚决不吃老本,争取再立新功!”
2007年9月21日,刘心成来到北京,走进国家海洋局办公大楼报到。时任局长的孙志辉专门接见谈了话,称赞他是部队培养的海洋专家,勉励他到北海分局后尽快熟悉情况,积极工作。几天后,他来到青岛北海分局机关所在地,王志远局长和分局全体领导热情接待了他,并让他负责海监维权、大洋调查等工作。上任不久,就赶上了深海载人潜水器即将海试。
机缘巧合,也是历史的选择,这使刘心成大有用武之地,而潜水器海试更是迎来了一位“帅才”、如虎添翼。一天,刘心成带领装备处的同志到北京汇报母船准备情况,见到了国家海洋局王飞副局长,攀谈起来。王飞说:“心成局长,这次海试有那么多单位参加,没有一个核心不行。我们考虑成立一个临时党委,你看呢?”
“我觉得应该。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党委有凝聚力,向心力。”
“对,刘峰总指挥技术方面的工作很多,也很专业。我想你在部队上当过司令员,带队伍是强项,你来当这个书记吧!”
刘心成没有思想准备,停顿了一下,继而表态说:“王局长,让我干就一定要干好。不过我刚来,局党组能同意吗?”
“那不是你的事了,我要的就是你这个态度。”王飞满意地笑了。
过了几天,王飞副局长向国家海洋局长、党组书记孙志辉汇报临时党委的事情,刚说到北海分局有一个人很合适担任海试的书记。孙局长就接上说:“我知道你说的是谁,刘心成,对吧!”
王飞一愣,忙问:“对啊,你怎么知道?”
“这个同志转业到海洋局,海军首长专门做了介绍,我也与他谈了话,印象很好,是个能带兵、打硬仗的干部。”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经过局党组研究讨论,此事就这样确定下来。7月28日,国家海洋局党组正式下发《关于同意成立载人潜水器海上试验任务临时党委的批复》文件,批准成立了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临时党委,刘心成、刘峰、崔维成、吴崇建、窦永林等5名同志组成,刘心成为临时党委书记,刘峰为副书记。文件明确指出:
“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工作,实行临时党委领导下的现场总指挥负责制。临时党委的主要职责是领导、监督、协调,为海上试验任务的实施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全力支持现场总指挥工作,保证海上试验任务的顺利开展。”
这是国家海洋局在实施国家重大项目科研试验任务中,体现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重大决策,以及组织方式的新探索。在全国“863”高科技计划中,也是一种党建工作的新模式。实践证明:它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
文件下达,刘心成却睡不着觉了:海洋局党组第一次明确赋予他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深感责任重大。7000米载人潜水器研制了这么些年,凝聚着多少人的心血,虽然还没有公开宣传,但国内有关部门和国际深潜界都高度关注。既然是试验,就有不确定性,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更令人牵肠挂肚的是,一条母船90多名队员,来自全国十几家不同的单位,互不隶属,如何既保证安全,又能拧成一股绳,尽善尽美完成任务,这是个新课题。
从军39年的历程,海上迎风斗浪的磨砺,使刘心成很快进入了临战状态,认真谋划,精心组织,与刘峰总指挥一起,准备带领整个海试团队,充满豪情地去迎击新的征战。后来,整个海试期间,刘心成提出“没有单位,只有岗位”的理念把大家紧紧凝聚在一起。海试队员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司令”,这可不是名义上的尊称,而是发自肺腑的心声。因为刘心成不仅当过真正的司令员,并且确实带出了一群能征善战的探海科技勇士。
3、长长的救生绳
然而,在刚刚接受这一庄严使命时,还有一位同样睡不着觉的海试队员,他就是从立项到研发陪伴潜水器成长的总体组组长、大洋办副主任刘峰。
国家海洋局党组任命他为海试现场总指挥,这是水到渠成、责无旁贷的事情,也体现了上级领导对他工作的肯定和信任。海洋科技人奋斗了多少年,奔走呼号,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终于将载人潜水器打造成型、走向海洋了,他也是异常兴奋和激动。可愿望成为现实之后,刘峰冷静下来,心中还是充满了不安与矛盾:
“如此神圣而艰巨的任务,我能挑起这个重担吗?按说组织研发就行了,值得自己去指挥海试、承担那不确定的巨大风险吗?万一失败,有可能就是器毁人亡啊,自己不但会丢掉副司级的官帽子,说不定还会有牢狱之灾!怎样向父老、妻儿交待?更重要的是海洋界多年的努力也将毁于一旦!我岂不成了历史的罪人!”
英雄也是寻常人。这是真实的心理活动,于公于私都是非常真诚的,丝毫无损于一名党员干部的形象。开完海试协调会的晚上,刘峰回到家,与妻子刘琳做了一次彻夜长谈,和盘托出了自己的想法。
刘琳是位文静的女士,可性格坚强、深明大义,自从丈夫投入载人潜水器“战役”之后,便全力配合支持,分忧解难。如今,她更是紧紧握着刘峰的手,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与勉励:“这可是你为之奋斗了10年的项目啊!一生能有几个10年?没有谁比你更了解‘蛟龙’号的全面工作了,只要精心部署,集成大家的智慧,你们一定会成功的!再说,国家为海试提供了那么强大的支撑,这么多优秀的科学家做保障,并且你有这个能力和水平,值得为理想去拼搏。家里的事你尽管放心,我和孩子等待你平安归来。要是真出了问题,我们娘俩去给你送饭……” “好好。”刘峰眼睛热了:“其实我比谁都渴望见证载人潜水器茁壮成长,有了你这些话,我心里就更踏实了,一定好好去做,争取最好的结果!我们不会让亲人们、更不会让国家失望的。”
亲人的理解如同一根连心绳,给予他时刻向上的牵引力。是啊,海试有国家海洋局、科技部的关怀,有海试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有技术咨询专家组的帮助,这就是取得成功的坚强保障。面对国内深潜事业的落后局面,我们这一代不来担当,谁担当?。
其实,从国家有关部门到具体实施人员,都有一个可能失利的考虑:载人深潜与无人潜水器不同,三名试航科研人员下潜到深深的海底,如果发生事故浮不上来,那将葬送三条有血有肉的生命啊!人们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
“必须确保有补救措施,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潜水器都能安全上浮。否则不能下潜!”这是海试领导小组给现场指挥部下达的死命令。
尽管最初在设计方案时,已经设想了种种脱险措施——比如抛弃压载铁后,还可以依次抛弃机械手、电池箱、取样篮等等,减轻重量安全上浮,但是万一发生陷进泥潭之后全抛完了,潜水器还是升不上来,怎么办?经过种种研讨,指挥部决定请国外载人潜水器前来提供保障,一旦遇到特殊情况,可以下潜去帮助我们的试验潜器上浮。刘峰立即与相关国家联系,首先给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院打电话,说明意图。不料,人家一听,回复道:“那个时间不行,我们的‘阿尔文’正在东太平洋考察呢!没有档期。能不能等一等?”
可是我们不能等。在南海海试,6、7月份是最好的季节。可因准备工作未完,现已拖到8月出航,再晚台风就更猖狂了。刘峰放下电话,又抓紧与俄罗斯的“和平1号”和日本的“深海6500”潜水器联系。他们倒是有时间,但报的价格太高,甚至超过了海试的经费。“这哪行啊,把钱都给他们,咱还怎么海试。算了!”
几乎所有的路都被堵死了,刘峰、刘心成、徐芑南、于杭、崔维成、吴崇建等人绞尽脑汁,苦思冥想。苍天不负有心人,还是中国人有智慧,专家们想出一个解决办法:在潜水器顶部安装一盘长长的救生缆绳,上设一个浮标,如果发生了全部抛载还上不来的事故,可由潜航员一按电钮,释放应急浮标到海面,母船就可以采取措施拉上来。
方案通过,立即着手准备。首先是合格的救生绳——长度在9000米,直径5mm,具备30吨拉力的纤维绳,耐海水腐蚀耐水下高压,强度大,重量轻。简言之,又细又长还要有韧劲有力量,便于在有限的空间里存贮施放,关键时能够提起22吨的载人潜水器。它是载人潜水器最后的救命绳。这么高的要求,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哪家工厂能够提供呢?
踏破铁鞋无觅处。正在指挥部紧急向全国有关部门求援时,北海分局的潜航员办公室主任吉国想到了一家工厂:青岛海丽雅集团。这是一家始建于1922年的专业织带、特种绳缆、安防自救产品生产厂家。新时期以来,在优秀女企业家、董事长张旭明带领下,与时俱进,坚持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依靠产品创新带动企业转型,由传统微利绳带,向更高更深更精的功能性特种绳缆延伸,研发生产了军事特种绳缆、工业安全绳缆、海洋特种绳缆等高附加值产品。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专利申请50强等荣誉称号,是中国六大制绳企业之一。
多年来,国内某些工程需用特殊绳缆,都是到国外去购买。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不敢用国产的绳缆,担心质量不过关。其中发生过这样的笑话,千方百计从欧美进口来的专用绳索,竟贴着“中国海丽雅”的商标。有一年,青岛海丽雅集团搞了一次展销会,集中展示了自己研发的特种产品,有些畅销中东、东南亚。时任北海分局大洋技术保障中心的吉国主任前去参观,大开眼界:“想不到咱们青岛还有这样好的制绳企业,我得去看看。”
不久,他专程考察了海丽雅集团,一一参观了产品展室、车间生产线,技术研发中心,要求先给“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研制一根勘探绳,耐海水腐蚀,具有高强度拉力。等到产品加工出来后,吉国拿来一根进口缆,一同做拉力试验,结果完全一样,且成本更低。吉主任十分高兴,当即定购了一批。此时,“7000米载人潜水”器需要特种绳缆,已是潜航员办公室主任的吉国,自然推荐了青岛海丽雅。
事实上,此前海丽雅人已经为潜水器做过贡献了,水声通讯系统、长基线定位装置的绳索,还有水面支持系统的布施回收绳缆,都是他们研发提供的。如今这条特殊的救生绳,标准更严,质量要求更高,吉国主任说:“这是潜水器最后的保障,希望永远用不上,但必须有。怎么样,你们能做吗?”
精明强干的“女老总”张旭明认真倾听了订货要求,当即毫不犹豫地表态:“这是国家的需要,我们一定千方百计保质保量做好它!吉主任,你说什么时候要吧!”
“三到五天,越快越好,海试急需。”
“好,你三天后来取产品。我们就是不吃不喝不睡觉,也给你做出来。”
张总马上找来总工程师黄涛,布置任务,要求他带领技术人员连夜攻关。黄涛毕业于青岛大学纺织学院,作风朴实,技术过硬,深受张总器重,是海丽雅技术研发总负责人。经过研究,他们使用进口纤维自己加工,关键是水下打结连接到仪器上,会损失一倍的强力,绳缆“吃”不上劲儿。海丽雅人专利发明的环眼插接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连接问题,强力一点儿不受影响。
随着机声隆隆,9000米专用绳缆很快生产出来了,怎样把它安装在潜水器上,又成了一个难关:既不占用过大空间,又能很快施放出来,且不能缠绕在一起。黄涛带着技术员、工人们蹲在机器旁,一遍一遍地研究排列方法。天黑了,挑灯夜战。张旭明开完了全厂会议,也穿着工作服来到车间,跟他们一起研究。
开始,他们设想在救生缆盒内安一个圆轴,把绳子绕上去,旋转释放,试验发现不行,容易被卡住转不动;接着又考虑类似毛线团方式,但长度太长,发生打结就麻烦了。最后通过反复摸索,采用了分层方法,铺一层绳缆,加一层网隔,一排一排地紧紧盘了五层,上升时互不干扰。 交货时间到了,黄涛等厂家人员随同吉国主任前去安装调试。经过种种试验,应急浮标完全达到了预期目的,为我们的国宝——载人潜水器加上了可靠的保障。后来,这根青岛海丽雅集团自主研发的应急浮标命名为“国家运载科学专用绳缆”,跟着“蛟龙”号深入到1000米、3000米,直至7000米的海底,书写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篇章,被评为中国海洋工程科技二等奖。
在研发中国载人深潜器的历程里,各地有许多家与海丽雅集团一样的企事业单位,一声令下,全力以赴。这仅仅是一根特殊的绳缆吗?不,它是全国人民连着“蛟龙”号的一条生命脐带!
4、不去“奔丧”的船员
利箭在弦,一触即发。
2009年8月4日上午,江阴苏南国际码头上马达隆隆,吊机起落,人来车往,一派繁忙景象。“向阳红09”船的备航工作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载人潜水器以及各种装备均已装船就位,所有参试队员也已陆续到齐,再过一天,这艘试验母船就将承载着“和谐”号奔赴南海某海域,进行7000米的载人潜水器首次海试了。
突然,正在忙碌的船员李永玉的手机响了,是家里哥哥打来的:“永玉啊,咱老妈突然肚子疼得厉害,已经送医院了。医生说需要做手术,你快回来看看吧!”
“啊!”李永玉惊得手一抖:“我们马上就要出航了,实在走不开。你们多费费心吧,甭管花多少钱,请医生好好治疗。”
放下电话,他心神不宁。老母亲已经82岁了,在老家随哥嫂一起生活,身体一直不是很好,这一回不知能不能挺过去?
李永玉是辽宁省大连人,1978年3月入伍来到隶属北海舰队的北海分局,1982年4月随集体“兵改工”转业留在了青岛。如今他在海监一支队所辖的“向九”船甲板部担任服务员,负责全船的接待服务、会议室保障、公用设施和餐厅保洁等工作,平时话语不多,勤劳朴实,一天到晚几乎没有多少休息时间。此次随船去海试,初次出海的外单位技术人员多,有些还是年长体弱的老科学家,而管服务的船员只有他一人,十分忙碌。
无论怎样,不能影响了工作,李永玉转身下了大舱。就在这时,衣袋里的手机再次急促地响起来,可他正忙着为大家分发劳保用品,一时没顾上接。这个电话是他的妻子打来的,见没打通,便直接打给了船长窦永林说:李家老母亲确诊为肠癌晚期,大肠90%已经坏死,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家人希望他马上回来看望。
啊!窦船长丝毫不敢怠慢,立即向临时党委书记,也是北海分局的副局长刘心成汇报请示。刘心成闻言先是一惊,继而感到棘手为难:因为备航就绪,人员保险也都办理完毕,就等一声开船号令了。如果让李永玉下船回家看望,肯定无法返回了,再换人来不及,只能减少一人。他的工作表面看平凡简单,实际上很繁琐很重要。可那毕竟是生他养他的娘呀!老人病危,万一不治,连最后一面也见不上了……
刘心成沉思片刻,拿定主意:“窦船长,咱们还是要以人为本哪!你和政委正式与他谈一次话,一是代表领导表示慰问,二是征求他个人意见,如果他要回去,我们就放;如果他不回去,就派人代表组织去看望。”
“好,我这就去跟他谈。”
窦永林扭头找到船政委杨联春,把李永玉约到船长室,向他通报了电话内容和分局领导的意见,关切地问道:“老李,你的想法呢?”
李永玉心里十分清楚:母亲这么大年岁,又是癌症晚期肠坏死,全家人让他回去,就说明很可能不行了。自己是她的三儿子,男孩里边最小的,从小母亲疼爱有加,假如见不上最后一面,那可是终生遗憾的不孝之举啊!他的眼眶湿润了,可是,手头的工作,即将到来的海试……种种纠结,一下子集中在他身上了!刹那间,李永玉抬起头,擦擦眼睛,说:“我给家里打电话,船上离不开,就不回去了,让妻子代我回老家……”
“好兄弟啊……”窦永林拍拍他的肩膀,自己眼圈也红了:“刘局长决定安排一支队领导,陪同你爱人去看望老人家。”
“谢谢、谢谢……”李永玉没想到领导考虑得如此周到,声音哽咽了。
得到窦船长报告,刘心成心里也受到震撼,为自己队伍中有如此舍小家为国家的好同志而感动和自豪,马上给海监一支队陈福支队长打电话,要求他派人去大连看望并送去慰问金。陈支队长答应立即落实。
当时,李永玉的妻子和孩子已经来到烟台,准备从那里乘船去大连。陈支队长打电话让他们在烟台码头稍等,海监一支队副政委刘跃鸿、干事刘光明二人受领导委托赶去会合。船到大连,早已接到通知的海监二支队连夜派车将他们送回李永玉老家。
不幸的是,他们还没有赶到家——8月5日凌晨,老母亲最终没有摆脱可恶的病魔。家人的第三次电话打给了李永玉,只有一句话:“老妈去世了,回来奔丧吧……”
“啊,妈妈……”噩耗传来,他不由得大放悲声,眼泪夺眶而出,可当定了定神后,却说道:“明天就要出海去海试了,这个时候我怎么能去奔丧呢?你们就代我给妈妈送终吧……”
奔丧,简简单单的名词,埋藏着多么沉痛的含义啊!
这是汉族丧礼仪式之一,即居他处闻父母长辈逝世,不管多远立即归家服丧。一个“奔”字,道出了其中的人伦大礼。周化礼仪规定:子女在外,如父母死,闻丧即应以哭答使者,然后详问父母死因,哭毕即着深衣戴素冠急归故乡,途中素食,凡过一处皆哀哭过境,到家则自门外号哭于堂上。在封建社会,不奔父母丧,是属于大不孝的行为。
可是,在举国上下艰苦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拼搏奉献的今天,有多少戍边巡防的将士、多少抢险救灾的英雄,多少背井离乡的游子,因为在外执行各种任务和使命,面对父母长辈撒手人寰,期盼看上儿女最后一眼的临终愿望,却无法或者不能回家奔丧啊!虽说表面上不能尽人子之孝,但却更令人尊敬和钦佩。忠孝不能两全。这句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话语,涵盖了多么浓厚多么深重的责任与大义啊!此时此刻,我们的李师傅就是这样的人!
当天晚上,李永玉躲在自己的舱室里,拿出与母亲的合影,摆在小桌上,找了两个苹果作为供品放在前面,长跪不起,泪流满面:“娘啊、娘!原谅儿子不孝吧……” 经过严密的分析研究,他们把南海试验海域分为A1、A2、B1、B2等几个海区。50米级海试主要在A1区,这里也就作为中国载人深潜器的摇篮,走进了流芳百世的当代科技史。
8月15日——一个特殊的日子, 1945年8月15日,正是日本鬼子宣布投降的时刻。现场指挥部决定在这一天,在三亚锚地南25海里处,实施水面布放调试试验,也是整个海试的第一潜。意义非同寻常。
试验目标是:复核潜水器与母船布放回收系统之间的工作匹配和协调性,完善潜水器从甲板到水面布放和从水面回收至甲板操作规程,积累操作经验;水声通信机和定位声呐的调试;潜水器各系统和设备在海上的功能复核。潜航员初步得到海上操控潜水器的实践,锻炼各部门、岗位的协同配合能力,通过实践修订完善作业规程,提高现场指挥部指挥控制能力等。
天蒙蒙亮,水天线刚刚分开,“向九”船的后甲板上就忙碌起来。水面支持系统、担负解挂缆的“蛙人”小分队和各个保障岗位的海试队员们,按照各自的分工和平时的演练,各负其责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上午8点30分,两位年轻人——潜航员唐嘉陵、声学所的技术人员张东升先后进舱。
紧接着,载人潜水器第一副总设计师、702研究所副所长崔维成沿着小梯下到舱内。他兼任现场指挥部成员,负责潜水器本体组织领导,从一开始研制就明确表态:作为设计者,我们有信心先下潜。徐总师年纪大了,这就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他胸有成竹,一点儿也不紧张。早上船医傅晋领按惯例给他测量血压:80/120,十分正常。
8点55分,主驾驶唐嘉陵熟练地检查完各种设备,一切正常,向指挥部作了报告。随着一声“布放”的口令。机声隆隆,轨道车后移、A架前摆、主吊缆下放并与潜器对接、起吊、副钩接上、A架向后摆动。突然,A架摆到位了,潜水器吊离船体,却发现副钩无法脱开,反复操作几次仍不能脱钩。负责操作A形架的701所大个子工程师余建勋脸上冒汗了,本来就白晳的面庞更显灰白。
潜水器舱内,三名试航人员被吊在空中,迟迟下不了海,满腹狐疑,尤其两位年轻人,面面相觑。还是崔所长沉着冷静,安慰说:“你们不要紧张,紧张也没用,就把紧张留给外面的同志吧。你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小唐和小张脸色缓和了,相互讨论起潜器操作规程来。这时,现场指挥部命令“收回潜水器”。A架把他们放到轨道车上带回甲板。技术人员迅速检查:发现是在起吊时主缆收得不到位,两只副钩只挂上一只,由于作用在一只副钩上的力过大,从而使受力的副钩不能解脱。
故障排除,潜水器再一次起吊并顺利入水,试航员开始进行水面检查。张东升启动声学系统调试,结果与水面联系不上。承担母船与潜水器无线电通信的甚高频(VHF)一片嘈杂声,根本听不清楚。急得主驾驶小唐和声学技术员小张抓耳挠腮,一筹莫展。事情报告给声学负责人朱敏研究员,同样忙得满头大汗,却始终解决不了问题,后来无线电信号干脆中断了。
按照海试规范,水面与水下通信建立不起来,潜水器是不能下潜的。总指挥刘峰不得不再次下令:回收潜水器。接连两次布放入海、水面调试都出现了一定问题,出师不利。但检验了组织指挥系统的通畅性、融合性,提高了各岗位操作的配合程度,保证了首次海试的安全,探索了实施海试的特点和规律,也算是一个收获。
当晚,指挥部深入分析,认为水声通信不畅是主要问题,必须立即解决。否则海试将无法进行下去:潜水器入海如果没有建立通信联系,等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相当危险。潜水器声学组人员真是“压力山大”,特别是中科院声学所的研究员朱敏。他是7000米载人潜水器通信系统总设计师朱维庆教授的学生,也是副总设计师,代表朱教授带领一批年龄多在30来岁的年轻人:张东升、杨波、徐立军、刘烨瑶等,冲上了调试水声通信的第一线。
当然,他们不是单打独斗。“老总”朱维庆教授最初也来到了船上,只是因身体原因没有出海,坐镇三亚基地远程提供指导。而整个中科院声学所,更是他们的强大后盾,热线电话随时保持联系。潜器本体总设计师徐芑南,也与大家一起攻关。“向九”船大副李玉波曾当过无线电师,主动帮助查找问题。经过连夜的故障排查、紧急抢修,终于有了好的结果。
8月17日,“向九”船奔赴A1海区50米等深线,“和谐”号将在这里进行50米深度第一次下潜。清晨,东方海面上刚露出一片鱼肚白,隔海相望的三亚城灯光,还像调皮的孩子眼睛一闪一闪地眨着,“向九”船装有潜水器的后甲板上已经热闹起来了。为了对相关设备进行维护检测,以及调整压载块的重量,需要拆除相对部位的轻外壳和浮力块。
一大早,702所的张桂宝、顾秋亮、张建平等人就穿好防滑鞋、戴上安全帽聚集到潜器身旁。在船侧灯的光照下,踏着摇晃的脚手架,登上披着露水的潜器,一丝不苟地精细操作,很快便在试验前拆除了轻外壳,安装好了压载铁,做好了下潜的准备工作。大家擦着脸上的汗水,望着东方涌出的一轮红日,露出了欣慰而愉悦的笑容。
试验开始了,“和谐”号顺利布放入水,主要内容为调节潜水器均衡。然而,就在蛙人顺利解开龙头缆和拖曳缆,水面检查正常,刘峰总指挥发出“下潜”指令后,意外发生了:压载水箱注水系统启动,直至注满,按说应该自由落体逐步下潜了。可是似乎很留恋和它一起成长起来的工程师们,潜水器仍然浮在水面上,就是不往下潜!
指挥部里一片茫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刘峰手拿着话筒,一遍遍呼叫着:“和谐、和谐,检查水箱!”
“注水正常,已经全部注满。”
“使用自身推力器。”
“是。”试航员一边应着,一边操作下潜装置。不料还是不行,潜水器好似与大家开玩笑似的,在水面上漂浮着,就是不潜下去。好家伙,潜水器成了不敢扎猛子的旱鸭子?
后甲板上,总设计师徐芑南一直站在那儿默默观察着,心里完全明白毛病出在哪儿了,自言自语地说:“太保守了,太保守了……”原来,“和谐”号采取的是配重和抛载的无动力下潜上浮,毕竟是第一次来到大海上试验,原则是“安全第一”“下得去,上得来”,确保潜水器和试航员的安全。因而在配重压载铁时过于求稳,计算过轻了,以至于注满了水箱,潜水器还是轻于海水比重。下潜失败。 总结会上,徐芑南心情沉重地说:“不应该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丢人哪!”
“徐总言重了,你和方老师这么大年纪跟我们出海,这就很不容易了!”临时党委书记刘心成劝慰道。
总指挥刘峰接上说:“是啊!徐总,试验嘛,就是这样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一步步前进的,下回就好了!”
2009年,海洋局下达海试任务时,7000米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徐芑南已经74岁了,妻子方之芬也已68岁,按说不能再赴大海参加海试了。可为了能够亲眼看到自己多年的努力变为现实,徐芑南坚决要求上船:“作为总设计师,如果不参加试验,那是不完整的,也是不能交工的!”
“你在现场那当然好了,可是你的身体……”
“没问题。不让我去倒可能牵肠挂肚、会出事的。呵呵……”
海试领导小组破例批准,徐芑南夫妇成为此次海试中年龄最大的队员,而且是带着一大堆药品和氧气袋上船的。他们与年轻人一样开会学习、探讨技术细节、穿上救生衣参加逃生演练。在锚地躲避“莫拉克”台风之际,方之芬老师克服晕船和生活上的不便,一边照顾着徐总的身体,一边担负着试验日志和文件管理工作,还经常写文章投稿给《海试快报》,鼓舞大家的斗志。
此外,海试团队中还有三位年过60岁的老科学家,702研究所的68岁研究员许广清,62岁的张桂宝和61岁的华怡益。他们与徐总夫妇一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多年来为我国载人潜水器的研制辛勤劳作,面临海试又不顾年老体弱主动请战,把年轻人扶上马送一程。登船以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准备操作,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海试现场指挥部和临时党委格外关心这些老科学家:如此年高还亲临海试前线,既体现了他们有极强的事业心,又说明试验还需要他们的经验和知识。船上专门安排船医随时掌握老同志们的身体状况,服务员和炊事班则照顾好其生活。一有空,刘心成书记、刘峰总指挥、技术咨询组组长于教授、船长政委等人便去看望,征求意见,使他们生活工作得愉快舒心。
为此,方之芬老师专门在2009年8月16日《海试快报》上写了一篇文章,述说自己的感受和心情:
“向九”船——我们老两口温暖的家
登船已有半个月了,这些天来我们时刻感受到来自“向九”船的关心和照顾,走路有人提醒当心地滑,吃饭厨师会问合不合口味,只要碰到生活上的事情,船上以政委为首的一套班子很快会帮你解决,借此机会感谢这些直接、间接地帮助我们的人。其中特别是李永玉和傅晋领医生。
小李是船上的服务员,他的工作既繁琐又复杂,我们住的舱室不属于他的职责范围,可是每天他总是主动替我们打两次开水,并帮我们打扫房间,清倒垃圾,似乎这已成为他工作的一个部分,下水道堵了他也帮忙疏通,这种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是“向九”船的精髓,也是“向九”船具有战斗力的保证。
傅医生要照顾船上这么多人的健康,还要负责船上公用设施、通道、会议室、餐厅的消毒灭菌工作,常能看到他背着瓶药水一路在浇洒,他还利用早晚时间,替我们量血压、搭脉搏、测心跳、查体温,每天早饭前他会准时来。晚上由于老徐要开会,他几乎都空跑,傅医生这种认真负责、关心他人的工作作风是“向九”船的船风,使“向九”船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当初上船之前,心中尚有余悸,怕船上将我们当作包袱。登上“向九”船后,我们就感受到像家一样的温馨,到处都伸出了友好、关切的手,使我们备受感动。虽然我们已达古稀之年,这次还能发挥点余热,参加我国载人潜器首次深海试验,感到万分荣幸。这次海试有现场指挥部的直接领导,全体参试人员的共同努力,“向九”船作为坚强的后盾,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是的,海试团队就在这样的情感氛围和必胜信念的支撑下,不断迈步向前。
吃一堑,长一智。接受了失败的教训,总师组在徐芑南率领下,连夜修改配重方案,配重增加至140公斤,同时水声通信系统也进行了改进,指挥部决定趁热打铁,再次海试。
第二天,8月18日,一个晴好的天气。东南风3-4级,浪高0.6-1.4米,流速0.7节,气温29.1℃。海试团队在A1区继续进行50米载人潜水。潜器本体主任设计师之一的叶聪担任主驾驶、唐嘉陵担任左试航员,而右试航员座位上则是于杭教授。这位著名的深海科学家,担任此次海试的技术专家组组长,本不需要亲自下潜海试,可他有过多次在海外乘坐深潜器的体会和经验,特别是对祖国深潜事业的一颗赤子之心,使他毫不犹豫地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给年轻的潜航员巨大的信心和勇气。
“各部门准备!”随着刘总指挥的一声令下,又一次海试,也是总第8次下潜开始了,内容还是以潜水器均衡调节为主。
10时35分进入部署,10时48分试航员进舱,潜水器布放入水。而后在水面注水10分钟,叶聪操作推力器下潜,在28.5米深时停下,进行各项调节试验。于教授和唐嘉陵在一旁协助,分别对避碰声呐、测深侧扫声呐等5种声呐进行了测试,工作良好。进而,“和谐”号下潜到38米,稍作停留开始上浮,距海面10米时进行抛载试验,随后迅速返回,当它红色的脊背露出蓝色的海面时,“向九”船甲板上的人们一片欢呼。
虽然仅仅是下潜38米,与7000米设计目标相差甚远,但毕竟是海试团队通过努力,迈出了走向大海深处的第一步,也是中国载人深潜的第一步。当“和谐”号被吊装回母船,三名试航员依次出舱时,拿出携带至水下的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并肩携手展示在大家面前。“哗——”迎来一片热烈的掌声。
指挥部成员与三名试航员一起振臂高呼,合影留念,然后一起在国旗上签名留念。《海试快报》则以《热烈祝贺我国载人潜水器首次潜水成功》为题发表特刊。
高楼万丈平地起,万里长征第一步。相比之后的一次次百米、千米的巨大成功,这个小小的38米在深度上微不足道,但意义却十分重大。这说明我们的自主设计、集成创新的潜水器可以安全下潜和上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