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与当代政府管理创新相结合的产物,其主要目标是缩短政府与公众的距离,实现对公众的便捷服务。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江苏电子政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建成“二横一纵”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公众获取政府信息有了方便的渠道;政府网上信息发布平台基本建成,公众能较全面地了解政府信息:网上公共服务平台初具规模,政府网站具备了一定的互动功能,电子政务已从政务公开为主向公共服务、公众参与方面拓展。
但是,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先进省市相比,江苏电子政务还没有做到与公众充分“亲密接触”,离高质量的“为公众服务”尚有距离。为此,我们应在具体工作中采取切实措施。缩短电子政务与公众的距离,使电子政务真正为公众服务。
一、强化政府门户网站的互动功能,巩固公众在其中的中心地位
以“公众为中心”发展的程度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电子政务是否成熟的标志。我国的政府网站通常只承载着新闻宣传和政务公开等单向发布功能,但最能体现“以公众为中心”的是政府门户网站为公众办实事的服务功能以及公众参与的互动功能。通过重点调查江苏15家以政务信息为主的网站,我们发现,设置政务基本信息和政务动态信息栏目的有15家,设置服务指南栏目的有14家,设置领导信箱的有10家。这类栏目的特点是:信息单向发布,更新及时,信息量大,质量较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设置在线事务受理和部门之间联网办公等互动功能栏目的网站比例尚不到二分之一。
我们的调查显示:和发达省市(如北京市海淀区、上海市浦东新区)相比,江苏政府门户网站功能相对单一,互动性较差,大部分政府网站(尤其是县市级)还停留在单向信息发布的水平上:政府网站在线政务、接受咨询和投诉、及时反馈等交互性、实用性较强的服务内容栏目甚少。或者因为反馈不及时、针对性不强等原因导致公众参与不够:各级政府领导除了出现在政府网的新闻中,与公众在政府网上进行直接交流的不多。上述问题在地市级和县级政府网站表现得更为明显。这就给广大老百姓造成了不好的印象:政府网站只是政府的传声筒,没有真正为公众着想:政府网站只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对百姓并没有什么实际用途。
“以公众为中心”是电子政务的基本原则,政府网站是实现这一原则的重要平台,因此在政府网站建设过程中,应将“以公众为中心”的原则落到实处,重视政府网站与公众的互动与交流,积极主动地拓展公众参与渠道。不断提高公众参与度和满意度。在政府网站设计阶段,应以方便公众获取信息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公众的需求重点开发实用性较强的服务内容。满足公众“好用、够用”的需求。在网站维护阶段,应加强政府网站的互动性、应用性,以亲民、便民的形象吸引群众。在设置栏目时,应充分地考虑公众的需要,多设置一些使公众感兴趣的栏目。
二、提高电子政务的社会认知度。激发公众对政府网站的兴趣
由于传统政务文化的影响。公众对电子政务的认识存在着一些偏差,对电子政务的目的、功能等还不甚了解,认识不到电子政务的好处,对应用电子政务也不积极。这既影响了电子政务的普及,也影响了江苏电子政务向高级阶段的发展。调查中我们发现,分别有67.%的人和2.3%的人对电子政务完全不了解和非常了解,不少人认为电子政务只是政府部门的一种管理手段。这说明江苏公众对电子政务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对网民的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仅有约50%的人知道可以通过政府网站来获取相关服务或信息,有些公民即使知道政府网站的存在,也不去使用,这反映了一方面政府网站的推介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是政府网站提供的信息或服务缺乏个性化设计,没有引发公众足够的兴趣。电子政务的社会认知度低,意味着公众认识不到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对政府网站不感兴趣,就意味着无法接受和利用电子政务提供的服务。若只有少数人上网,则江苏电子政务就只能为少数人服务,普通公众和电子政务的距离显然拉大了。
因此,电子政务还需要增加社会认知度,以便更多的公众了解和参与。终端用户(即公众)对政府电子政务的认知率、使用率以及满意率应成为衡量电子政务建设成效的重要依据之一。各级政府在加强政府网站内容建设的同时,要加大向全社会宣传政府网站的力度,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吸引和鼓励公众访问政府网站,具体操作时可以深入社区街道,利用多种手段和方式,例如印刷宣传手册,通过报刊媒体等渠道宣传政府网站,培训用户基本的使用技能。使公众熟悉政府网站的服务功能,了解并接受电子政务服务。
三、加快家庭信息化进程,为公众和电子政务亲密接触创造条件
电子政务主要是通过网络将集成的公共服务传递给公众,而公众要享受电子政务服务,首先要有条件上网,其次要有能力上网。据调查,2006年,江苏信息网络普及率只有6.2%,农村居民要远低于这个数,江苏2006年信息化综合指数为58.3%,这与先进省市还存在不小差距(同年上海、广东、浙江信息化综合指数分别为79.2%、64.6%、64.2%);2006年,全省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电脑49.6台,通过各种方式上网的互联网用户数486.7万户,其中宽带接入用户数397万户,家庭上网普及率为10.1%,并且近几年这些指标的增长速度缓慢。这说明我省只有少数公众享受到了政府信息化成果,这与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财力、物力、精力建设政府网站的现状极其不符。
从表面看,公众不能上网是因为缺乏电脑、网络设备和相关知识,对网络不感兴趣,但深层次原因是社会的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进程缓慢,所以,在发展电子政务的同时,应关注公众信息硬件设备(如电脑、宽带等)建设。实践证明,只要方法适当,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公众也可以获得信息硬件设备,实现家庭信息化。如中国电信推进农村信息化的“泰州模式”——泰州电信与惠普公司合作。2006年底,推出“上宽带送电脑”活动。用户只需首付198元便可以得到一部惠普赛扬电脑和每月50小时的上网服务,在不到三个月时间内,近两万户农村居民完成了家庭信息化。
四、缩小不同区域、阶层公众的“数字鸿沟”。推进电子政务全面普及
“数字鸿沟”指的是在政府信息化过程中由于社会因素、技术因素或政府自身因素造成的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电子政务建设的差异以及社会公众之间在获取、利用电子政务服务和信息等方面的差异。江苏尽管经济文化比较发达,但“数字鸿沟”在全省还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无论是经济发展较好的苏南,还是相对落后的苏中、苏北地区,以及不同的阶层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数字鸿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是苏南、苏中、苏北信息化差距大;二是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巨大,且呈扩大趋势:三是不同教育背景、不同职业的人群信息素养参差不齐。
结合江苏省情,我们认为,“数字鸿沟”问题的解决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在政府引导的同时还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首先。消除“数字鸿沟”需要教育先行,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教育的作用。政府应采取一定措施。如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媒介普及计算机和互联网知识,促进计算机、网络等专业技术的大众化,以便普通公民都能有效驾驭计算机、互联网及高速网络等先进技术。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信息知识与技能普及宣传、教育和培训,全面提升公众的信息素养,充分利用网络和社会培训资源,加大信息化人才培养力度,使大多数公众能得到免费接受信息化知识的机会,力争使每一个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都会使用计算机,在知识技能层面上尽量缩小“数字鸿沟”,为江苏不同区域、不同阶层公众与电子政务的“零距离”接触创造条件。第二三,在消除“数字鸿沟”的过程中,我们不像发达国家和地区那样有强大的技术储备、有非常发达的资本市场、有成熟的企业家、风险投资家。一定要结合江苏的省情,大胆探索,创新出一条与其他国家或地区截然不同的路径,做到具有“江苏特色”。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务处处长)
责任编辑:袁文
但是,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先进省市相比,江苏电子政务还没有做到与公众充分“亲密接触”,离高质量的“为公众服务”尚有距离。为此,我们应在具体工作中采取切实措施。缩短电子政务与公众的距离,使电子政务真正为公众服务。
一、强化政府门户网站的互动功能,巩固公众在其中的中心地位
以“公众为中心”发展的程度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电子政务是否成熟的标志。我国的政府网站通常只承载着新闻宣传和政务公开等单向发布功能,但最能体现“以公众为中心”的是政府门户网站为公众办实事的服务功能以及公众参与的互动功能。通过重点调查江苏15家以政务信息为主的网站,我们发现,设置政务基本信息和政务动态信息栏目的有15家,设置服务指南栏目的有14家,设置领导信箱的有10家。这类栏目的特点是:信息单向发布,更新及时,信息量大,质量较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设置在线事务受理和部门之间联网办公等互动功能栏目的网站比例尚不到二分之一。
我们的调查显示:和发达省市(如北京市海淀区、上海市浦东新区)相比,江苏政府门户网站功能相对单一,互动性较差,大部分政府网站(尤其是县市级)还停留在单向信息发布的水平上:政府网站在线政务、接受咨询和投诉、及时反馈等交互性、实用性较强的服务内容栏目甚少。或者因为反馈不及时、针对性不强等原因导致公众参与不够:各级政府领导除了出现在政府网的新闻中,与公众在政府网上进行直接交流的不多。上述问题在地市级和县级政府网站表现得更为明显。这就给广大老百姓造成了不好的印象:政府网站只是政府的传声筒,没有真正为公众着想:政府网站只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对百姓并没有什么实际用途。
“以公众为中心”是电子政务的基本原则,政府网站是实现这一原则的重要平台,因此在政府网站建设过程中,应将“以公众为中心”的原则落到实处,重视政府网站与公众的互动与交流,积极主动地拓展公众参与渠道。不断提高公众参与度和满意度。在政府网站设计阶段,应以方便公众获取信息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公众的需求重点开发实用性较强的服务内容。满足公众“好用、够用”的需求。在网站维护阶段,应加强政府网站的互动性、应用性,以亲民、便民的形象吸引群众。在设置栏目时,应充分地考虑公众的需要,多设置一些使公众感兴趣的栏目。
二、提高电子政务的社会认知度。激发公众对政府网站的兴趣
由于传统政务文化的影响。公众对电子政务的认识存在着一些偏差,对电子政务的目的、功能等还不甚了解,认识不到电子政务的好处,对应用电子政务也不积极。这既影响了电子政务的普及,也影响了江苏电子政务向高级阶段的发展。调查中我们发现,分别有67.%的人和2.3%的人对电子政务完全不了解和非常了解,不少人认为电子政务只是政府部门的一种管理手段。这说明江苏公众对电子政务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对网民的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仅有约50%的人知道可以通过政府网站来获取相关服务或信息,有些公民即使知道政府网站的存在,也不去使用,这反映了一方面政府网站的推介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是政府网站提供的信息或服务缺乏个性化设计,没有引发公众足够的兴趣。电子政务的社会认知度低,意味着公众认识不到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对政府网站不感兴趣,就意味着无法接受和利用电子政务提供的服务。若只有少数人上网,则江苏电子政务就只能为少数人服务,普通公众和电子政务的距离显然拉大了。
因此,电子政务还需要增加社会认知度,以便更多的公众了解和参与。终端用户(即公众)对政府电子政务的认知率、使用率以及满意率应成为衡量电子政务建设成效的重要依据之一。各级政府在加强政府网站内容建设的同时,要加大向全社会宣传政府网站的力度,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吸引和鼓励公众访问政府网站,具体操作时可以深入社区街道,利用多种手段和方式,例如印刷宣传手册,通过报刊媒体等渠道宣传政府网站,培训用户基本的使用技能。使公众熟悉政府网站的服务功能,了解并接受电子政务服务。
三、加快家庭信息化进程,为公众和电子政务亲密接触创造条件
电子政务主要是通过网络将集成的公共服务传递给公众,而公众要享受电子政务服务,首先要有条件上网,其次要有能力上网。据调查,2006年,江苏信息网络普及率只有6.2%,农村居民要远低于这个数,江苏2006年信息化综合指数为58.3%,这与先进省市还存在不小差距(同年上海、广东、浙江信息化综合指数分别为79.2%、64.6%、64.2%);2006年,全省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电脑49.6台,通过各种方式上网的互联网用户数486.7万户,其中宽带接入用户数397万户,家庭上网普及率为10.1%,并且近几年这些指标的增长速度缓慢。这说明我省只有少数公众享受到了政府信息化成果,这与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财力、物力、精力建设政府网站的现状极其不符。
从表面看,公众不能上网是因为缺乏电脑、网络设备和相关知识,对网络不感兴趣,但深层次原因是社会的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进程缓慢,所以,在发展电子政务的同时,应关注公众信息硬件设备(如电脑、宽带等)建设。实践证明,只要方法适当,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公众也可以获得信息硬件设备,实现家庭信息化。如中国电信推进农村信息化的“泰州模式”——泰州电信与惠普公司合作。2006年底,推出“上宽带送电脑”活动。用户只需首付198元便可以得到一部惠普赛扬电脑和每月50小时的上网服务,在不到三个月时间内,近两万户农村居民完成了家庭信息化。
四、缩小不同区域、阶层公众的“数字鸿沟”。推进电子政务全面普及
“数字鸿沟”指的是在政府信息化过程中由于社会因素、技术因素或政府自身因素造成的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电子政务建设的差异以及社会公众之间在获取、利用电子政务服务和信息等方面的差异。江苏尽管经济文化比较发达,但“数字鸿沟”在全省还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无论是经济发展较好的苏南,还是相对落后的苏中、苏北地区,以及不同的阶层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数字鸿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是苏南、苏中、苏北信息化差距大;二是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巨大,且呈扩大趋势:三是不同教育背景、不同职业的人群信息素养参差不齐。
结合江苏省情,我们认为,“数字鸿沟”问题的解决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在政府引导的同时还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首先。消除“数字鸿沟”需要教育先行,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教育的作用。政府应采取一定措施。如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媒介普及计算机和互联网知识,促进计算机、网络等专业技术的大众化,以便普通公民都能有效驾驭计算机、互联网及高速网络等先进技术。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信息知识与技能普及宣传、教育和培训,全面提升公众的信息素养,充分利用网络和社会培训资源,加大信息化人才培养力度,使大多数公众能得到免费接受信息化知识的机会,力争使每一个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都会使用计算机,在知识技能层面上尽量缩小“数字鸿沟”,为江苏不同区域、不同阶层公众与电子政务的“零距离”接触创造条件。第二三,在消除“数字鸿沟”的过程中,我们不像发达国家和地区那样有强大的技术储备、有非常发达的资本市场、有成熟的企业家、风险投资家。一定要结合江苏的省情,大胆探索,创新出一条与其他国家或地区截然不同的路径,做到具有“江苏特色”。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务处处长)
责任编辑: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