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12-0058-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因此,教师的语言素养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强势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把提高自身语言素养作为自己孜孜探求并为之奋斗的目标之一。下面笔者以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为例,谈谈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述艺术的实践与体会,但愿对同行们有所裨益。
一、扎实的化学专业功底让表达入木三分
化学是一门科学。作为化学教师,语言首先要符合科学性。在不违反科学性的前提下。对教学用语进行“精加工”乃至“变通”,使课堂语言做到:“准”、“精”、“明”。所谓“准”,就是准确地表述事实或运用概念,无错误、无歧意;所谓“精”,就是语言精炼,简洁自然;所谓“明”,就是语言有严密的逻辑性,有条不紊,使人一听就明白其意。要做到这些,教者没有扎实的化学专业基本功是不行的。
例如,初中化学课本中的四类基本反应(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是从反应形式上给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的,学生很容易从课本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体会“化合”的涵义:也很容易从“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体会“分解”的涵义:但对课本中置换反应的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较难直接体会,此时,教者如果将置换反应的定义转换成“A BC=B AC”的形式,学生就很容易内化这一概念:是“A与B发生了位置的互换”,即“反应物中组成单质的元素与组成化合物的某元素在位置上发生了互换”。同样,如果将“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写成“AB CD=AD CB"的形式,再引导学生体会复分解的涵义实际上是:“化合物AB、CD均发生了分解(原子团不分开)”。然后“交换成分重组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将这类反应改称为“复分解一重组反应”也许更合适等等,就会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
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让语言多姿多彩
心理学研究反复证明,教师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可以大大提升教师的语言品味,增强课堂的教学魅力,从而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化学教师,课堂上要善于运用一切有用的知识和语言表达形式为所教学科服务。例如,在进行人教版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教学时,笔者把化学的英语单词-chemistry拆成三部分ehem is try,并指出若用“chem”代表化学,那么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学生发现“化学就是试(实)验”后非常兴奋。接着教者指出前一课题我们通过实验引出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等重要概念,今天我们将继续通过实验探究蜡烛都有哪些性质?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学生很快进入了积极的学习状态。
再如,“过量”、“足量”、“恰好”、“少量”是化学教学中描述所加反应物与该物质“理论需要量”相比的常用术语。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把它们与数学上的“>”、“≥”、“=”和-<-进行类比,学生就非常容易接受。与之类似。对物质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的界定,若借助于数轴表示,学生印象就很深刻等等。
又如,在进行第三单元《课题4爱护水资源》教学,介绍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和我国水资源状况时,笔者先通过课本上的两幅条形图(见下图),结合投影在屏幕上的自主学习思考题,让学生很快感受到:我国不仅人均水量少,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而且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也很不均匀,特别是华北地区缺水严重。
笔者再让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造成图3-28的原因:北方地区降水量少(严格地讲,从东南向西北降水量总体逐渐减少),而华北地区与西北相比人口密度又较大,因此,华北最为缺水,当然,西北最为干旱。笔者再介绍盐城市(东台地处南通、泰州、盐城三市交界处,按行政区划分隶属盐城市一笔者注)的特点:地处淮河下游,属于里下河地区,虽然水网密布、沟河纵横,但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易旱易涝的平原特征,形成了“想水水不来。恨水水不走”的现状,可用水量并不足;随着新一轮沿海开发的推进,全市总需水量还会有所增加。如果不注意爱护水资源,“水乡闹水荒”绝不是危言耸听。这样,通过将化学与地理知识联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淡水资源的总体匮乏及其在空间、时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可以想见:这种意识定会转化为学生“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的自觉行动!
至于化学与语文、物理、生物等学科的联系就更多了。在此不再赘述。作为化学教师,重要的是要善于从各门学科中选择最精炼的语言、最贴切的内容,来增强表达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化学教师的语言表述必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否则须作必要的铺垫,而这是我们一般所不希望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全面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广泛涉猎相关学科,而不是仅仅关注所教学科。
三、时尚的现实生活用语让表述形象逼真
学生除了在校学习生活外,还与社会接触,与电视、网络媒体打交道,因此,化学教师的课堂语言只有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才能打动学生。这就要求化学教师要关心时事、关注媒体、多读时文、研究学生,在教学中多运用大众化的谚语、俗语。多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韵语、口诀,多借鉴对青少年有强烈吸引力的电视栏目,如“开心辞典”、“正大综艺”、“星光大道”等;不用生疏冷僻的书面语、繁冗的长句。例如,在学习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探究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时,在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的基础上,得出:(1)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将反应体系中的空气排尽(2)给氧化铜加热(3)待氧化铜全部被还原成铜后,停止加热(4)继续通一氧化碳至铜冷却的实验步骤后,师生归纳出“先通气体防爆炸,继续通气防氧化”的韵语或“一氧化碳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的俗语,学生就很容易记住。又如,在学习爱护水资源,介绍节水方法或技术后,借鉴正大综艺中“是真是假”形式,通过电脑媒体投影自编的包含图像、文字等信息的所谓“节水新方法”让学生判断真假,学生就很感兴趣。
总之,化学教师只要平时多做有心人,加强学习,广泛涉猎,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就一定能提高自己的课堂语言素养和表述艺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因此,教师的语言素养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强势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把提高自身语言素养作为自己孜孜探求并为之奋斗的目标之一。下面笔者以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为例,谈谈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述艺术的实践与体会,但愿对同行们有所裨益。
一、扎实的化学专业功底让表达入木三分
化学是一门科学。作为化学教师,语言首先要符合科学性。在不违反科学性的前提下。对教学用语进行“精加工”乃至“变通”,使课堂语言做到:“准”、“精”、“明”。所谓“准”,就是准确地表述事实或运用概念,无错误、无歧意;所谓“精”,就是语言精炼,简洁自然;所谓“明”,就是语言有严密的逻辑性,有条不紊,使人一听就明白其意。要做到这些,教者没有扎实的化学专业基本功是不行的。
例如,初中化学课本中的四类基本反应(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是从反应形式上给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的,学生很容易从课本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体会“化合”的涵义:也很容易从“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体会“分解”的涵义:但对课本中置换反应的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较难直接体会,此时,教者如果将置换反应的定义转换成“A BC=B AC”的形式,学生就很容易内化这一概念:是“A与B发生了位置的互换”,即“反应物中组成单质的元素与组成化合物的某元素在位置上发生了互换”。同样,如果将“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写成“AB CD=AD CB"的形式,再引导学生体会复分解的涵义实际上是:“化合物AB、CD均发生了分解(原子团不分开)”。然后“交换成分重组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将这类反应改称为“复分解一重组反应”也许更合适等等,就会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
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让语言多姿多彩
心理学研究反复证明,教师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可以大大提升教师的语言品味,增强课堂的教学魅力,从而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化学教师,课堂上要善于运用一切有用的知识和语言表达形式为所教学科服务。例如,在进行人教版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教学时,笔者把化学的英语单词-chemistry拆成三部分ehem is try,并指出若用“chem”代表化学,那么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学生发现“化学就是试(实)验”后非常兴奋。接着教者指出前一课题我们通过实验引出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等重要概念,今天我们将继续通过实验探究蜡烛都有哪些性质?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学生很快进入了积极的学习状态。
再如,“过量”、“足量”、“恰好”、“少量”是化学教学中描述所加反应物与该物质“理论需要量”相比的常用术语。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把它们与数学上的“>”、“≥”、“=”和-<-进行类比,学生就非常容易接受。与之类似。对物质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的界定,若借助于数轴表示,学生印象就很深刻等等。
又如,在进行第三单元《课题4爱护水资源》教学,介绍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和我国水资源状况时,笔者先通过课本上的两幅条形图(见下图),结合投影在屏幕上的自主学习思考题,让学生很快感受到:我国不仅人均水量少,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而且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也很不均匀,特别是华北地区缺水严重。
笔者再让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造成图3-28的原因:北方地区降水量少(严格地讲,从东南向西北降水量总体逐渐减少),而华北地区与西北相比人口密度又较大,因此,华北最为缺水,当然,西北最为干旱。笔者再介绍盐城市(东台地处南通、泰州、盐城三市交界处,按行政区划分隶属盐城市一笔者注)的特点:地处淮河下游,属于里下河地区,虽然水网密布、沟河纵横,但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易旱易涝的平原特征,形成了“想水水不来。恨水水不走”的现状,可用水量并不足;随着新一轮沿海开发的推进,全市总需水量还会有所增加。如果不注意爱护水资源,“水乡闹水荒”绝不是危言耸听。这样,通过将化学与地理知识联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淡水资源的总体匮乏及其在空间、时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可以想见:这种意识定会转化为学生“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的自觉行动!
至于化学与语文、物理、生物等学科的联系就更多了。在此不再赘述。作为化学教师,重要的是要善于从各门学科中选择最精炼的语言、最贴切的内容,来增强表达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化学教师的语言表述必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否则须作必要的铺垫,而这是我们一般所不希望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全面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广泛涉猎相关学科,而不是仅仅关注所教学科。
三、时尚的现实生活用语让表述形象逼真
学生除了在校学习生活外,还与社会接触,与电视、网络媒体打交道,因此,化学教师的课堂语言只有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才能打动学生。这就要求化学教师要关心时事、关注媒体、多读时文、研究学生,在教学中多运用大众化的谚语、俗语。多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韵语、口诀,多借鉴对青少年有强烈吸引力的电视栏目,如“开心辞典”、“正大综艺”、“星光大道”等;不用生疏冷僻的书面语、繁冗的长句。例如,在学习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探究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时,在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的基础上,得出:(1)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将反应体系中的空气排尽(2)给氧化铜加热(3)待氧化铜全部被还原成铜后,停止加热(4)继续通一氧化碳至铜冷却的实验步骤后,师生归纳出“先通气体防爆炸,继续通气防氧化”的韵语或“一氧化碳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的俗语,学生就很容易记住。又如,在学习爱护水资源,介绍节水方法或技术后,借鉴正大综艺中“是真是假”形式,通过电脑媒体投影自编的包含图像、文字等信息的所谓“节水新方法”让学生判断真假,学生就很感兴趣。
总之,化学教师只要平时多做有心人,加强学习,广泛涉猎,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就一定能提高自己的课堂语言素养和表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