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绞股蓝无性繁殖技术,是利用绞股蓝蓬节生根的生理特性,将其当年生已成熟的营养器官茎蔓剪成小段作为繁殖材料进行扦插繁殖,成苗后移栽到大田的良种扩繁技术。
【关键词】绞股蓝;无性繁殖;短茎扦插;应用
绞股蓝是平利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也是农民快速致富的一项短、平、快项目。但由于绞股蓝原属野生植物,经人工驯化后,进行人工大田栽培,改变了它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生产中不断出现抗逆性衰退,抗病虫能力减弱,种性退化、新品种有性繁殖速度慢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绞股蓝产业的良性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利用绞股蓝蓬节生根的生理特性,进行无性繁殖技术研究,经过三年多几十次的试验研究,取得了绞股蓝“短茎扦插”无性繁殖技术的成功。
1 绞股蓝无性繁殖技术的优势
1.1 加快新品种繁育速度
一个绞股蓝新品种的培育需要多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获得成功,在生产推广上利用有性繁殖速度慢,产种量低,使优良新品种不能迅速大面积推广使用。利用无性繁殖技术,可以在一年内多次繁殖,大大提高了新品种的繁殖和推广速度,充分发挥良种的生产效应。
1.2 保持良种的优良种性
从遗传角度讲、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对一个有优良种性的品种,为了保持其优良性的相对稳定,只有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达到保持良好优良种性的目的。
1.3 进行品种提纯复壮
野生植物经人工驯化大面积生产栽培,由于生长环境的改变,生产中品种退化现象明显,严重影响产量和效益,利用无性繁殖方法,在大田选择抗性好适应性强的优良单株或群体,进行“短茎扦插”无性繁殖,减轻退化现象。
2 绞股蓝无性繁殖技术
2.1 选择苗床地
选择地块土壤无农药残毒含量。以腐质土、沙壤土为宜。交通、排灌方便。四周500m内无空气污染源。立地条件要地势平坦,便于操作。
2.2 整好苗床地
2.2.1 施底肥
翻地前每667㎡按100kg腐熟后的油饼加40kg硫酸钾复合肥(N15、P15、K15)作基肥,通过耕翻,与土壤均匀混合。
2.2.2 土壤消毒
用55%敌克松1000倍液灭菌、生物农药“保绿宁”1000倍液杀虫。喷撒后再抽厢作垅。
2.2.3 抽厢作垅
在抽好边沟的前提下,按1m厢面,沟宽30cm,深15~20cm起垅作厢,碎土整平,达到厢面平整,厢沟通畅,便于操作,便于排灌。
2.3 选择种藤,剪取扦插茎(穗)
2.3.1选择好繁殖品种
从确定的需要繁殖的品种田里选择无病健壮老藤,从地上30~40cm处剪下作茎(穗)源。
2.3.2 短穗标准
2~4节为一段(下部老藤节间短故有时3~4节),每段长10~15cm,下部节下留1cm茎,剪去下部节上叶片,留好上部顶叶,按倒顺,每50~100穗为一捆,堆放在一起,浇水保湿,上盖湿布或树叶等防晒。当天短穗当天用完。
2.3.3 运输
将剪好的短穗,轻轻放入竹筐或竹蓝内,运往扦插地块。
2.4 扦插
2.4.1 开沟
按厢横开扦插沟,行距10~12cm,宽10cm,深10cm。
2.4.2 排茎扦插
将鲜活的短茎按6~7cm的株距,排于沟内,上一节和叶片必须露出地面,然后用细土压紧下部,顺沟浇水紧土,待不见表水后再盖一层细土保墒,土与厢平,以此类推。
2.4.3 浇水保湿保叶
待每扦插2~3m厢面时用喷务器或撒水壶浇一次厢面水,让上部叶片保持鲜活,提高成活率。
2.5 搭遮阳棚
为满足绞股蓝喜阴好湿的生理特性,苗床地应作好防夏日强光和35℃以上高温的设备,所以需搭建遮阳棚。遮阳棚高50~60cm,长宽比苗床厢面略大,苗床厢边打固定木桩或竹杆,边扦插边盖遮阳网,覆盖遮阳网后须固定好,避免被风吹揭。
2.6 苗床管理
2.6.1 水的管理
(1)浇撒叶面水:扦插完毕后,当气温超过25℃以上时,每天应浇1~2次厢面水,以保持厢面湿润和顶叶新鲜,用以促进新根生长和新芽早发。
(2)灌好厢沟水,在干旱季节烈日炎炎的夏天,浇水已不能满足扦插苗的快速生长需要时,要灌好厢沟水,灌水时间应选择早上7点以前,这时水温、地温均等安全无害。灌水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大水漫灌超越厢面,造成叶面粘泥,水退叶子干死;二是水平面要略低于厢面2~3cm,浸润后即可退水。
2.6.2 拔草保苗
扦插苗因密度大,发生杂草危害时不宜用锄子锄草,故而要坚持拔早、拔小、拔了的原则,每隔3~5d要清除一次苗床雜草。
2.6.3 肥的管理
一般情况下,扦插苗7~10d生出新根,即可由异养进入自养,20~30d后新根可长到10cm以上,新茎蔓亦可长到10cm以上(最快可达80cm),这时即可起苗移栽。
(1)叶面喷肥:扦插3~4d后,使用叶面肥,每667㎡用尿素0.5kg 磷酸二氢钾0.2kg 清水50kg,晴天下午5点以后喷于叶面,每2~3d喷一次。
(2)送嫁肥:起苗前3~5d施一次送嫁肥,每667㎡用腐熟人粪尿(过滤)4担,按1:4比例兑水均匀后浇于厢面,浇后再用撒水壶喷一次水以清除叶面肥汁,防止灼伤叶面。
2.7 整好移栽大田
当扦插苗在30d左右或苗高达到15cm左右,要及时地整好移栽田块。
深耕细耙整平整匀土壤。施足底肥,毎667㎡施农家肥5000kg或发酵好的饼肥150kg,在加复合肥25kg,均匀施于土壤中。开好三沟(边沟、腰沟、厢沟)以利排灌。
2.8 起苗
2.8.1 浇透起苗水
起苗前2~3h浇一次起苗水,使苗床湿润,以利起苗带上湿土。
2.8.2 起苗
从厢边开始,用锄、铲从侧面或沟平面铲起厢土,将苗分开,一株带一团湿土捏紧,装入竹筐或竹蓝中,运往栽培地,轻取轻放力争不掉土,以提高成活率。
2.9 栽苗
2.9.1 开好厢沟
按技术规范要求每667㎡栽3000株左右,在1m的厢面上开现两条栽培沟,深宽各10~12cm,距厢边30cm的沟,以备栽苗。
2.9.2 密度
按厢面1m、株距33cm的密度栽种,毎667㎡栽3000苗。
2.9.3 栽苗
在开好的栽培沟内轻轻地放上带土小苗,按要求密度定好株距,用细土压实根部,待一厢栽完后立即浇水紧土,上盖细土保墒。
2.10 大田管理
扦插苗栽入大田后的田间管理与营养钵育苗移栽和种子直播相同。
【关键词】绞股蓝;无性繁殖;短茎扦插;应用
绞股蓝是平利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也是农民快速致富的一项短、平、快项目。但由于绞股蓝原属野生植物,经人工驯化后,进行人工大田栽培,改变了它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生产中不断出现抗逆性衰退,抗病虫能力减弱,种性退化、新品种有性繁殖速度慢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绞股蓝产业的良性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利用绞股蓝蓬节生根的生理特性,进行无性繁殖技术研究,经过三年多几十次的试验研究,取得了绞股蓝“短茎扦插”无性繁殖技术的成功。
1 绞股蓝无性繁殖技术的优势
1.1 加快新品种繁育速度
一个绞股蓝新品种的培育需要多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获得成功,在生产推广上利用有性繁殖速度慢,产种量低,使优良新品种不能迅速大面积推广使用。利用无性繁殖技术,可以在一年内多次繁殖,大大提高了新品种的繁殖和推广速度,充分发挥良种的生产效应。
1.2 保持良种的优良种性
从遗传角度讲、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对一个有优良种性的品种,为了保持其优良性的相对稳定,只有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达到保持良好优良种性的目的。
1.3 进行品种提纯复壮
野生植物经人工驯化大面积生产栽培,由于生长环境的改变,生产中品种退化现象明显,严重影响产量和效益,利用无性繁殖方法,在大田选择抗性好适应性强的优良单株或群体,进行“短茎扦插”无性繁殖,减轻退化现象。
2 绞股蓝无性繁殖技术
2.1 选择苗床地
选择地块土壤无农药残毒含量。以腐质土、沙壤土为宜。交通、排灌方便。四周500m内无空气污染源。立地条件要地势平坦,便于操作。
2.2 整好苗床地
2.2.1 施底肥
翻地前每667㎡按100kg腐熟后的油饼加40kg硫酸钾复合肥(N15、P15、K15)作基肥,通过耕翻,与土壤均匀混合。
2.2.2 土壤消毒
用55%敌克松1000倍液灭菌、生物农药“保绿宁”1000倍液杀虫。喷撒后再抽厢作垅。
2.2.3 抽厢作垅
在抽好边沟的前提下,按1m厢面,沟宽30cm,深15~20cm起垅作厢,碎土整平,达到厢面平整,厢沟通畅,便于操作,便于排灌。
2.3 选择种藤,剪取扦插茎(穗)
2.3.1选择好繁殖品种
从确定的需要繁殖的品种田里选择无病健壮老藤,从地上30~40cm处剪下作茎(穗)源。
2.3.2 短穗标准
2~4节为一段(下部老藤节间短故有时3~4节),每段长10~15cm,下部节下留1cm茎,剪去下部节上叶片,留好上部顶叶,按倒顺,每50~100穗为一捆,堆放在一起,浇水保湿,上盖湿布或树叶等防晒。当天短穗当天用完。
2.3.3 运输
将剪好的短穗,轻轻放入竹筐或竹蓝内,运往扦插地块。
2.4 扦插
2.4.1 开沟
按厢横开扦插沟,行距10~12cm,宽10cm,深10cm。
2.4.2 排茎扦插
将鲜活的短茎按6~7cm的株距,排于沟内,上一节和叶片必须露出地面,然后用细土压紧下部,顺沟浇水紧土,待不见表水后再盖一层细土保墒,土与厢平,以此类推。
2.4.3 浇水保湿保叶
待每扦插2~3m厢面时用喷务器或撒水壶浇一次厢面水,让上部叶片保持鲜活,提高成活率。
2.5 搭遮阳棚
为满足绞股蓝喜阴好湿的生理特性,苗床地应作好防夏日强光和35℃以上高温的设备,所以需搭建遮阳棚。遮阳棚高50~60cm,长宽比苗床厢面略大,苗床厢边打固定木桩或竹杆,边扦插边盖遮阳网,覆盖遮阳网后须固定好,避免被风吹揭。
2.6 苗床管理
2.6.1 水的管理
(1)浇撒叶面水:扦插完毕后,当气温超过25℃以上时,每天应浇1~2次厢面水,以保持厢面湿润和顶叶新鲜,用以促进新根生长和新芽早发。
(2)灌好厢沟水,在干旱季节烈日炎炎的夏天,浇水已不能满足扦插苗的快速生长需要时,要灌好厢沟水,灌水时间应选择早上7点以前,这时水温、地温均等安全无害。灌水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大水漫灌超越厢面,造成叶面粘泥,水退叶子干死;二是水平面要略低于厢面2~3cm,浸润后即可退水。
2.6.2 拔草保苗
扦插苗因密度大,发生杂草危害时不宜用锄子锄草,故而要坚持拔早、拔小、拔了的原则,每隔3~5d要清除一次苗床雜草。
2.6.3 肥的管理
一般情况下,扦插苗7~10d生出新根,即可由异养进入自养,20~30d后新根可长到10cm以上,新茎蔓亦可长到10cm以上(最快可达80cm),这时即可起苗移栽。
(1)叶面喷肥:扦插3~4d后,使用叶面肥,每667㎡用尿素0.5kg 磷酸二氢钾0.2kg 清水50kg,晴天下午5点以后喷于叶面,每2~3d喷一次。
(2)送嫁肥:起苗前3~5d施一次送嫁肥,每667㎡用腐熟人粪尿(过滤)4担,按1:4比例兑水均匀后浇于厢面,浇后再用撒水壶喷一次水以清除叶面肥汁,防止灼伤叶面。
2.7 整好移栽大田
当扦插苗在30d左右或苗高达到15cm左右,要及时地整好移栽田块。
深耕细耙整平整匀土壤。施足底肥,毎667㎡施农家肥5000kg或发酵好的饼肥150kg,在加复合肥25kg,均匀施于土壤中。开好三沟(边沟、腰沟、厢沟)以利排灌。
2.8 起苗
2.8.1 浇透起苗水
起苗前2~3h浇一次起苗水,使苗床湿润,以利起苗带上湿土。
2.8.2 起苗
从厢边开始,用锄、铲从侧面或沟平面铲起厢土,将苗分开,一株带一团湿土捏紧,装入竹筐或竹蓝中,运往栽培地,轻取轻放力争不掉土,以提高成活率。
2.9 栽苗
2.9.1 开好厢沟
按技术规范要求每667㎡栽3000株左右,在1m的厢面上开现两条栽培沟,深宽各10~12cm,距厢边30cm的沟,以备栽苗。
2.9.2 密度
按厢面1m、株距33cm的密度栽种,毎667㎡栽3000苗。
2.9.3 栽苗
在开好的栽培沟内轻轻地放上带土小苗,按要求密度定好株距,用细土压实根部,待一厢栽完后立即浇水紧土,上盖细土保墒。
2.10 大田管理
扦插苗栽入大田后的田间管理与营养钵育苗移栽和种子直播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