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如何进行素质教育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_huo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所有教学中应当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人接受教育不是单纯为了升学和谋生,而是为了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及个人的终身学习,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教育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中心,要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如何在物理学科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呢?下面谈谈我个人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就非常强调人要有道德,有良心,如果一个人知识渊博,但道德败坏,那么他对社会的危害就非常之大。如电脑黑客,他们都是一些非常聪明的电脑专家,但他们不是用他们的智慧造福大众,而是制造电脑病毒,给社会添乱。
  在物理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讲述我国历史上的科技贡献或科技成果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如我教“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时,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在教“动与静”一节时,讲述了我国自行研制的载人飞船神舟的成功发射和回收。极大的鼓舞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报效祖国,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讲“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节时,告诉学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相互的,如果你想别人尊重你,你就必须先尊重别人。教育同学们之间应讲友爱、宽容、理解、忍让和团结。
  二、注重能力培养
  在课堂上要改变以往“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情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要精讲、少讲,一堂课最多讲授不超过20分钟。授课时,教师创设情境,巧妙导入,剩下的探究可由学生完成,教师巡回指导,把学习的主动权大胆放给学生。如我在讲“乐音与噪声”一节时,我播放了一段音乐,内容丰富多彩,有交响乐,女高音,男低音演唱,风声、雨声、汽车发动的声音,闹市里的声音等等。让学生感受到声音的丰富多彩,接着我就安排学生拿出橡皮筋、塑料尺、音叉、摸自己的喉咙等探究活动。整个过程课堂气氛活泼,效果极佳。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信息交流能力。
  传统的物理教学中,通常以教师讲,学生听、记、练。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将会产生很大的阻碍,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而不是纯粹的知识传输。例如:我在讲解惯性这一节时,我首先让学生预习,然后结合生活实际,找出身边有关惯性知识的实例,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引导,让学生对这些现象进行解释,从而提高学生对惯性知识的理解的应用。
  大多数物理教师都知道,物理新课标中,探究性课题贯穿物理教学的始终,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这对我们物理教师来说是一个难题。在物理教学中,对于探究性的课题,我们应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学会提问,并对问题进行合理的猜想和假设,然后针对问题的实质,选择合理的器材设计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论,得出结论。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培养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要求。教师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状态,使学生自主创新地主动学习和发展。在物理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大胆鼓励学生“不怕见解错,就怕没见解,不怕问题不好,就怕没问题”,要求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质疑,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引导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大胆假设,独立思考,多方求证。创新教育中后进生和优等生平等,创新是全体学生都应享有的权利。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开发和利用所有学生的创造能源。我们不能歧视这些差生,因为他们中不少人很可能是很有创造潜能的天才。正像达尔文、爱迪生那类曾被校方認为是“糊涂虫、没出息”而被赶出校门的所谓差等生,不也成为著名的科学家吗?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我们要承认人的客观差异性,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对学习成绩差要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辅导,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方法,增强他们的信心,使所有学生的创造素质都得到相应提高。
  四、引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个学科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没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失去信心。物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只有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才能事半功倍。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兴趣的培养,比如:在物理教学的第一堂课上,教师应以有趣的物理实验作为开场,像用杯子装满水,用一张硬纸片盖在杯口,将杯子翻过来,水却不会洒出来;又如,惯性实验的演示等等。先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五、培养创新能力
  利用学到的物理知识,动员学生多做一些课外小制作,小实验,在他们“玩”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加深物理知识的理解。如在“沸腾”一节的教学后,我布置学生课外制作“纸锅”。“声音”一节的教学后,我布置学生制作“土电话”,然后拿到班上比较,看谁制作的最好,使学生养成勤动手,动脑的习惯。而且使学生体会到探索知识寻求真理的乐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六、重视思维能力
  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持续很长,时间一久容易“走神”思想不集中,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提问迫使其聚精会神,动脑思考。
  艺术性的提问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如:在讲“速度”一节中,开始就提出三个问题:(1)同时启程的骑车人与步行人,如何判断他们快慢?(2)同是百米运动员,我们如何比较其快慢?(3)如何比较百米短跑冠军和万米冠军的快慢?这样的提问,为学生建立“速度”这个概念铺平了道路。
  对学生的回答,答对了,教师应给予表扬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若答错了,教师应给予纠正,并给予鼓励,切忌板起面孔训斥或嘲笑他们,以免伤及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其积极性。
  七、培养学生特长
  评价学生不能单凭学习成绩。而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参与水平、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精神与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可制作表格记录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在科学史上有许多科学家,在学校教师评价很笨,但是他们却成了科学家。此外,在班上营造师生共同研究,共同讨论的民主开放的学习风气。教师要放下架子,到学生当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人。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细心钻研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就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建筑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是一个建筑大国,随着经济的發展,建筑物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因此,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也成为我们必须要关注的话题。对研究影响耐久性的因素,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法,使设计的结构具有更好的耐久性,使建筑物具有更佳的安全性能。本文首先介绍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概念、设计方法以及存在问题,然后介绍了提高耐久性设计的
期刊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是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根本任务。Premiere课程在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下,能够改变学生在以往软件学习中被动学习的地位,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法 premiere 计算机教学  Premiere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视音频处理软件,是近几年来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必须开设的课程。大部分教师多采用传统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
期刊
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是人与人交际的桥梁,是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打开小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怎样切实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小学生 阅读能力 培养  阅读是小学生了解自然与社会、获得知识和经验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小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打开小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  教育家们发现,儿
期刊
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学习成效,不仅需要学生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还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运作。人的智力因素是有限的,如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在小时候有智力并不高,但经过后天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成为著名的科学家。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动机的培养  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因而在化学教学中要经常穿插一些中国化
期刊
要使学生掌握好一门语言,写更能使印象深刻,更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写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书写,二是写作。其中写作相对比较难,也很重要。因为写是书面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应该通过形式多样、丰富有趣、灵活多变的写作方法,热情洋溢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的写作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初中英语 写作 教学  一、 写作必须注
期刊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等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长期的,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的根本。课堂教学的好坏,对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决定作用,每个教师应当使自己教的每节课都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益,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素养,而在中小学数学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着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怎样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益,作为一名数
期刊
新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列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的第一条。可见,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对大量的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外语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是:学习兴趣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既然如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又该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呢?本文在阐述了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和策略。  英语 兴趣 教学策略  张正东教授
期刊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其“五常”思想即“仁”、 “义”、“礼”、“智”、“信”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理想人格是圣贤人格,强调在内圣基础上的内圣与外王的统一。本文就儒家的“五常”思想进行浅析,以揭示其对理想人格的启迪,从而有助于理想人格的塑造,同时也有助于对中国社会和传统文化的了解。  儒家 五常思想 理想人格  一、引言  儒家思想中的“五常”思想即“仁”、 “义”、“礼”、“智
期刊
写作既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于不注重平时的积累,语言知识贫乏,学生普遍缺乏英语写作兴趣,写作热情不高,他们总是愁眉苦脸,无从下手。那么,怎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呢?浅谈一下几点。  初中英语 写作 教学  1.扩展语言输入,奠定写作基础  掌握一门语言必须有足够的语言输入。学生只有通过读和听才能接触地道的英语,也只有在获得大量语言输入的前提下才能进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安全性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耐久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建筑工程的安全关乎着人的生命安全,其中最主要的抗震加固改造不容忽视,尤其近年来地球活动较活跃,地震灾害出现较频繁,且强度大,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抗震加固改造更要讲究原理和方法,科学进行改造。本文主要从抗震加固改造原理出发,列举可行的抗震加固改造方法并分析了抗震加固改造的未来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