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笔者认为将初中生课外阅读引进历史课学习中来,拓宽中学生课外阅读,把初中生课外阅读与历史课学习结合起来,不失为当前初中历史课学习的有效途径,并就此进行论述。
【关键词】 初中 课内外 历史 阅读
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对历史学科的考查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历史新课标明确告诉我们,历史课程目标之一:初中学生应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除灵活利用课堂这一教学舞台,还应适时把握好课外。实践告诉我:培养学生课外读史是提升历史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且效果显著。
1 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把握课内阅读
历史课,将孩子们带到逐渐远去的广袤的世界,让他们走进一个不曾经历的时代。历史离我们那么遥远,如何向他们敞开那个久远的世界?这正是我们要做的。如何做、做的更好?这也是我们想要的。教科书当然是第一位的。首先在编写上它严格遵照《课程标准》,适合初中生这一年龄阶段。坚持“两个面向”:面向所有学生;面向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各类学生。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理性思维处于开始形成阶段,感性思维还特别强烈,所以只要他们感兴趣的事做起来就相当执着,效率突出。对那些不感兴趣的事往往是敷衍应付了事。因此,教师应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时机,挖掘教材趣味性吸引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2 大力倡导课外阅读
作为中学历史学科,课内的阅读主要是在课堂上阅读课本,而历史课本不像语言学科,文学性较强、可读性较强,比如一部中国历史贯通古今、上下五千年,只能是精炼的、浓缩的,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挑战。课堂教学只能把最精华的呈现出来,把我们的学生“引诱”到历史的精彩中去,更多的还是需要课外的阅读来补充。
2.1 课外读史,意义重大。“阅读几乎如同我们的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然而,现今中学生课内外的阅读量小而面窄,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过去那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景象已经难得一见。“三国鼎立”是历史长河中精彩一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外交往等内容,可教科书只提供一课内容,显然是不够的。通过适当补充课外史料,让初中生投身到历史中去,生命会从无形变成有形,先祖的智慧、历史的智慧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成就一个人的未来。
2.2 课外读史,课内着手。老师应在重视课外阅读的同时,通过教学改革增强学生课内阅读的自主性,把学生的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将学生内外阅读有机的结合起来。首先,课内老师要发挥好组织者、引导者和管理者的作用,老师要精讲、精练,学生要多读、多思。这并不排斥必要的讲解、点拔。讲解时,切忌在一些细枝未节上纠缠不清,要讲在关键处、点子上,讲在学生需要的地方。
其次,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老师应教会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浏览”等方法,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课外阅读效果,做到有的放矢。
最后,还应根据初中生的年龄、心理等特征进行合适的阶段性指导。如,我国古代江南经济的发展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初学阶段与毕业复习阶段要求应有所不同,课内外阅读材料也要有所区别。
2.3 课外读史,注重引导、管理。老师除教授其阅读方法外,还应加强引导和管理。①从学生实际出发来选择,不能太学术化,阅读形式要多样化、通俗化,要和学生所生活的时代、现实联系起来,并且给学生多一些选择的指引。②向学生推荐优秀的适合学生阅读的与历史相关书目供其选择。比如一些经典史学名著:如青少年版的《史记》、《左传》等等,还有通俗普及版如《上下五千年》,热门畅销书如《易中天品三国》,历史纪录片的整理文稿如《大国崛起》,历史系列的《图说天下·中国通史》更是图文并茂地冲击着学生的眼球;③建立课外阅读小组,并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和辅导,形成一种互动合作、交流探究的平台;④培养提高学生阅读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应定期对部分表现出色的同学给予表扬,并推广其好的阅读方法,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悟、心得写成文字,踊跃向一些报刊、杂志投稿。这样在阅读中会避免学生的盲目性、随意性,逐步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效率。
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无良好阅读习惯,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让学生课外读史达到“自动化”,学生、家长、教师应相互配合,建立“三位一体”机制。长假期间更要加强沟通,携手帮助学生形成并保持良好读书习惯,使他们成为真正的“读书人”。
科学的课堂教学十分必要,加强课外阅读,丰富、拓展历史知识同样重要。新课改的道路是艰难的,既要重视成绩,又要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关键是我们这些走在“路上”的人要善于利用课内外教材,引导学生感受历史、探索历史、体味历史,享受学习历史特有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齐健.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2003
【关键词】 初中 课内外 历史 阅读
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对历史学科的考查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历史新课标明确告诉我们,历史课程目标之一:初中学生应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除灵活利用课堂这一教学舞台,还应适时把握好课外。实践告诉我:培养学生课外读史是提升历史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且效果显著。
1 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把握课内阅读
历史课,将孩子们带到逐渐远去的广袤的世界,让他们走进一个不曾经历的时代。历史离我们那么遥远,如何向他们敞开那个久远的世界?这正是我们要做的。如何做、做的更好?这也是我们想要的。教科书当然是第一位的。首先在编写上它严格遵照《课程标准》,适合初中生这一年龄阶段。坚持“两个面向”:面向所有学生;面向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各类学生。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理性思维处于开始形成阶段,感性思维还特别强烈,所以只要他们感兴趣的事做起来就相当执着,效率突出。对那些不感兴趣的事往往是敷衍应付了事。因此,教师应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时机,挖掘教材趣味性吸引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2 大力倡导课外阅读
作为中学历史学科,课内的阅读主要是在课堂上阅读课本,而历史课本不像语言学科,文学性较强、可读性较强,比如一部中国历史贯通古今、上下五千年,只能是精炼的、浓缩的,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挑战。课堂教学只能把最精华的呈现出来,把我们的学生“引诱”到历史的精彩中去,更多的还是需要课外的阅读来补充。
2.1 课外读史,意义重大。“阅读几乎如同我们的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然而,现今中学生课内外的阅读量小而面窄,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过去那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景象已经难得一见。“三国鼎立”是历史长河中精彩一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外交往等内容,可教科书只提供一课内容,显然是不够的。通过适当补充课外史料,让初中生投身到历史中去,生命会从无形变成有形,先祖的智慧、历史的智慧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成就一个人的未来。
2.2 课外读史,课内着手。老师应在重视课外阅读的同时,通过教学改革增强学生课内阅读的自主性,把学生的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将学生内外阅读有机的结合起来。首先,课内老师要发挥好组织者、引导者和管理者的作用,老师要精讲、精练,学生要多读、多思。这并不排斥必要的讲解、点拔。讲解时,切忌在一些细枝未节上纠缠不清,要讲在关键处、点子上,讲在学生需要的地方。
其次,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老师应教会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浏览”等方法,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课外阅读效果,做到有的放矢。
最后,还应根据初中生的年龄、心理等特征进行合适的阶段性指导。如,我国古代江南经济的发展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初学阶段与毕业复习阶段要求应有所不同,课内外阅读材料也要有所区别。
2.3 课外读史,注重引导、管理。老师除教授其阅读方法外,还应加强引导和管理。①从学生实际出发来选择,不能太学术化,阅读形式要多样化、通俗化,要和学生所生活的时代、现实联系起来,并且给学生多一些选择的指引。②向学生推荐优秀的适合学生阅读的与历史相关书目供其选择。比如一些经典史学名著:如青少年版的《史记》、《左传》等等,还有通俗普及版如《上下五千年》,热门畅销书如《易中天品三国》,历史纪录片的整理文稿如《大国崛起》,历史系列的《图说天下·中国通史》更是图文并茂地冲击着学生的眼球;③建立课外阅读小组,并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和辅导,形成一种互动合作、交流探究的平台;④培养提高学生阅读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应定期对部分表现出色的同学给予表扬,并推广其好的阅读方法,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悟、心得写成文字,踊跃向一些报刊、杂志投稿。这样在阅读中会避免学生的盲目性、随意性,逐步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效率。
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无良好阅读习惯,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让学生课外读史达到“自动化”,学生、家长、教师应相互配合,建立“三位一体”机制。长假期间更要加强沟通,携手帮助学生形成并保持良好读书习惯,使他们成为真正的“读书人”。
科学的课堂教学十分必要,加强课外阅读,丰富、拓展历史知识同样重要。新课改的道路是艰难的,既要重视成绩,又要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关键是我们这些走在“路上”的人要善于利用课内外教材,引导学生感受历史、探索历史、体味历史,享受学习历史特有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齐健.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