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不是无情物,光看不行,用眼睛看有时也许觉得不甚了了或平淡无奇,但朗读却不一样,朗读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它能调动学生积累生活,全身心感受品味语言文字、体察作者内心、触动学生心灵。古人就有“三分文章七分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至理名言,苏东坡便有“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如”的名言,因而朗读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传授语文知识、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帮助学生品味名篇佳作、培养语言功底的最佳方法之一。朗读教学可以点燃学生介入语文的热情,可以让学生在精神漫游的过程中尽情领略语文生活的精微与高妙,它是学生走进语文世界的通衢。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句,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再现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意境之中,使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达到分析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的目的。如果朗读得好,还会触摸到作者的脉搏,听到作者的心声;会发现作者正向你走来,或者你正向作者走去。这样,读者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觉得文章是那么的富有魅力。
朗读这么重要,怎样才能唱好“朗读”这出重头戏,营造出诗意的语文生活呢?
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美读,感悟课文的美情美意;品读,进一步体会作品的语言美;诵读,全方位体会作品意境、风格和美感,并加强语言积累。多读——会读是关键。多读是我国学习语文的传统经验。通过多读,学生才能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和独立阅读能力。教师的全部努力必有益于学生的读,读,有助于优化语感,很多高深的内涵确确实实是读出来、品出来的。朗读,它牵引的是学生的眼、口、耳、心,它激发的是学生全部的注意力和创造力,它可以让学生走进文本、靠近作者,在与文本、作者零距离的接触中,享受没有任何干扰与预设的诗意烂漫的语文生活。没有读,就没有学生的“悟”,没有“悟”便没有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会读,就是要掌握读的原则和方法。原则就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无论是课内课外的东西,先不要提读的具体要求,也不求其有多少理解,先拿来读了再说。而读书的方法有许多,这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采用,可以是“细吟慢读”或“高声朗读”或“读给人听”等。不过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这么几点:
首先,要指导学生处理好停顿和重读。朗读中的停顿本身虽不是声音,但它是有声语言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朗读者思想感情的延伸和继续。它既能显示语法结构的特点,又能鲜明地突出某种思想感情,为了更准确地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必须做到停顿和重读相结合,重读那些在文章中起重要作用的词和短语。例如朱自清的《匆匆》一文中,开头的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再来”,“再青”,“再开”,这些词语在文中都通过重读被强调出来,突出它们所表现的事物的可重复性。“一去不复返”也重读,与上句“再来”“再青”“再开”形成对比,以突出时间的“匆匆”。
其次,朗读时要指导学生把握住朗读速度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朗读的速度和语调的抑扬,要由课文中的思想感情来决定,要适应事物发展和人物感情的变化状态。准确地把握朗读速度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能使语意表达得更加顺畅、明晰、突出。例如在教读老舍的《我的母亲》时,在读文中通过对往事的追忆来表现母子之间真挚深沉的感情时,应适当读得慢些,语调低沉些,若读得太快,语调高亢,就会冲淡这份浓重的感情。但在同一篇诗文的朗读中,语速要随着作品的情感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一味地快,或一味地慢,都不能准确地再现作品的情感内容。
再者,朗读时要引导学生作“感情投入”。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说明了作家创作作品都是有感而发的。朗读者要在朗读过程中准确地传达作者的心声,就必须“披文而入情”,深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根据作品的内容,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朗读时不但要读出声,尤其要读出情,以情动人。例如在教《琵琶行》时,要求朗读能把听者带入某种情境。当读到“浔阳江头夜送客时”,语速轻缓,随作者一同置身于悲凉的氛围中。尔后读到“江心聆听琵琶声”时随作者一同置身于音乐所创设的氛围中去,为琵琶女的命运而悲哀、掉泪,而一读到“江州司马青衫湿”时,也会随之潸然泪下。当然指导学生朗读,还要根据不同的文体进行。而指导学生做到语言清晰、准确,重音突出,停顿恰当,语调抑扬顿挫,语速快慢适中,语气刚柔相济,语意褒贬分明是最基本的要求,让学生懂得,通过朗读,让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憧憬同时流入听者的心田,激荡他们的胸怀,陶冶他们的情操。在高尚的精神享受中,生动的美感愉快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
朗读还能让我们体味作品的意境。一般的说,古诗文辞意典雅,富有音乐美感。读之,不仅能把朗读者引入辽阔无际的优美意境之中,品味其中的意蕴美,而且也能传播出诗的境界,将听者带入诗人创造的情景中去。尤其是放开嗓子高声朗诵,其声韵铿锵,音律和谐,不仅能使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而且还能给人以高雅飘逸的美感。如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的意境十分辽阔、雄浑,虽苍茫,但不寂寥荒凉。读者、听者,我们能不随着那高亢激昂的旋律,进入北国那画一般的草原世界么?如果只停留在对字面意义的分析、讲解上,就很难体会到这雄浑的意境。不仅古代诗文离不开朗读,现代文同样也离不开朗读。朗读《听潮》是一种美的享受,用平稳、舒缓的语调读出大海的沉吟,感受那恬静、清丽、和平、愉悦的柔态美;用昂扬急速的语调读出大海的愤怒,感受那铺天盖地、排山倒海、万马奔腾的雄壮美,在美的感受中理解作者对大海的深情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愿望。
朗读同时还可以增强读者对文章的感情。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秀佳作,都需要反复朗读。只有通过生动反复的朗读,才会把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传达出来。读者也就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在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中,作者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对这篇文章,要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到作品里面作者感情的变化。如刚开始可以先朗读“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沿着荷塘……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学生通过体会里面一些关键的词和句子,会读出一种低沉舒缓的语气,同时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作品里面所抒发的是一种哀愁之情了,而后面“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学生会用一种喜悦、欢快的语气来阅读。学生很快被眼前迷人的景致陶醉,忘却了世俗的烦恼。感情已由开始的淡淡的哀愁变成现在的淡淡的喜悦了。通过反复朗读,他们体会了作者的感情变化。
朗读确实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非加强朗读不可,而且必须多读。多读,才能理解文意;多读,自然而然地理解其中的内容;多读,才有益于写作。我们必须重视它,把握好这个重要环节,“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叶圣陶语),让他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它的能动作用,让人们品尝到诗意的语文生活。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滨海镇横河中学)
朗读这么重要,怎样才能唱好“朗读”这出重头戏,营造出诗意的语文生活呢?
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美读,感悟课文的美情美意;品读,进一步体会作品的语言美;诵读,全方位体会作品意境、风格和美感,并加强语言积累。多读——会读是关键。多读是我国学习语文的传统经验。通过多读,学生才能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和独立阅读能力。教师的全部努力必有益于学生的读,读,有助于优化语感,很多高深的内涵确确实实是读出来、品出来的。朗读,它牵引的是学生的眼、口、耳、心,它激发的是学生全部的注意力和创造力,它可以让学生走进文本、靠近作者,在与文本、作者零距离的接触中,享受没有任何干扰与预设的诗意烂漫的语文生活。没有读,就没有学生的“悟”,没有“悟”便没有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会读,就是要掌握读的原则和方法。原则就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无论是课内课外的东西,先不要提读的具体要求,也不求其有多少理解,先拿来读了再说。而读书的方法有许多,这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采用,可以是“细吟慢读”或“高声朗读”或“读给人听”等。不过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这么几点:
首先,要指导学生处理好停顿和重读。朗读中的停顿本身虽不是声音,但它是有声语言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朗读者思想感情的延伸和继续。它既能显示语法结构的特点,又能鲜明地突出某种思想感情,为了更准确地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必须做到停顿和重读相结合,重读那些在文章中起重要作用的词和短语。例如朱自清的《匆匆》一文中,开头的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再来”,“再青”,“再开”,这些词语在文中都通过重读被强调出来,突出它们所表现的事物的可重复性。“一去不复返”也重读,与上句“再来”“再青”“再开”形成对比,以突出时间的“匆匆”。
其次,朗读时要指导学生把握住朗读速度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朗读的速度和语调的抑扬,要由课文中的思想感情来决定,要适应事物发展和人物感情的变化状态。准确地把握朗读速度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能使语意表达得更加顺畅、明晰、突出。例如在教读老舍的《我的母亲》时,在读文中通过对往事的追忆来表现母子之间真挚深沉的感情时,应适当读得慢些,语调低沉些,若读得太快,语调高亢,就会冲淡这份浓重的感情。但在同一篇诗文的朗读中,语速要随着作品的情感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一味地快,或一味地慢,都不能准确地再现作品的情感内容。
再者,朗读时要引导学生作“感情投入”。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说明了作家创作作品都是有感而发的。朗读者要在朗读过程中准确地传达作者的心声,就必须“披文而入情”,深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根据作品的内容,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朗读时不但要读出声,尤其要读出情,以情动人。例如在教《琵琶行》时,要求朗读能把听者带入某种情境。当读到“浔阳江头夜送客时”,语速轻缓,随作者一同置身于悲凉的氛围中。尔后读到“江心聆听琵琶声”时随作者一同置身于音乐所创设的氛围中去,为琵琶女的命运而悲哀、掉泪,而一读到“江州司马青衫湿”时,也会随之潸然泪下。当然指导学生朗读,还要根据不同的文体进行。而指导学生做到语言清晰、准确,重音突出,停顿恰当,语调抑扬顿挫,语速快慢适中,语气刚柔相济,语意褒贬分明是最基本的要求,让学生懂得,通过朗读,让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憧憬同时流入听者的心田,激荡他们的胸怀,陶冶他们的情操。在高尚的精神享受中,生动的美感愉快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
朗读还能让我们体味作品的意境。一般的说,古诗文辞意典雅,富有音乐美感。读之,不仅能把朗读者引入辽阔无际的优美意境之中,品味其中的意蕴美,而且也能传播出诗的境界,将听者带入诗人创造的情景中去。尤其是放开嗓子高声朗诵,其声韵铿锵,音律和谐,不仅能使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而且还能给人以高雅飘逸的美感。如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的意境十分辽阔、雄浑,虽苍茫,但不寂寥荒凉。读者、听者,我们能不随着那高亢激昂的旋律,进入北国那画一般的草原世界么?如果只停留在对字面意义的分析、讲解上,就很难体会到这雄浑的意境。不仅古代诗文离不开朗读,现代文同样也离不开朗读。朗读《听潮》是一种美的享受,用平稳、舒缓的语调读出大海的沉吟,感受那恬静、清丽、和平、愉悦的柔态美;用昂扬急速的语调读出大海的愤怒,感受那铺天盖地、排山倒海、万马奔腾的雄壮美,在美的感受中理解作者对大海的深情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愿望。
朗读同时还可以增强读者对文章的感情。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秀佳作,都需要反复朗读。只有通过生动反复的朗读,才会把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传达出来。读者也就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在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中,作者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对这篇文章,要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到作品里面作者感情的变化。如刚开始可以先朗读“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沿着荷塘……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学生通过体会里面一些关键的词和句子,会读出一种低沉舒缓的语气,同时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作品里面所抒发的是一种哀愁之情了,而后面“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学生会用一种喜悦、欢快的语气来阅读。学生很快被眼前迷人的景致陶醉,忘却了世俗的烦恼。感情已由开始的淡淡的哀愁变成现在的淡淡的喜悦了。通过反复朗读,他们体会了作者的感情变化。
朗读确实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非加强朗读不可,而且必须多读。多读,才能理解文意;多读,自然而然地理解其中的内容;多读,才有益于写作。我们必须重视它,把握好这个重要环节,“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叶圣陶语),让他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它的能动作用,让人们品尝到诗意的语文生活。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滨海镇横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