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年初,城商行续写高成长的故事,部分城商行投放非常激进。于是,差别准备金制度出乎意料地率先落到城商行的头上,紧接着,城商行异地扩张在年中也被管理层紧急叫停。城商行信贷大扩张的势头被遏制。
虽然2011年银行全年的信贷增长目标基本确定,但在大部分城商行看来,即使信贷增长目标与去年持平,“紧缩”几乎毋庸置疑。
年底前可能停贷?
10月新增贷款高增长出人意料,11月已透露的信息显示这一趋势未能延续。综合各机构11月了解到的城商行反馈信息分析,年末信贷投放量很难保持激进,虽然具体数据仍未公布,但11月贷款投放环比回落的比例较大。
主要原因有二,其一,部分城商行贷存比压力很大,被贷存比这一硬指标死死压住,限制了信贷能力和投放规模;其二,由于信贷紧缩作为全局性政策,今年银行在信贷规模上做文章的空间有限,信贷从紧的大方向很难撼动,即使已至年底,仍有许多银行总行对分支行要求额度控制的方针仍未改变。
虽然10月新增信贷量超预期,但城商行层面贷款投放并不积极,它们认为新增贷款主要是国有银行在放量。
未来一个月,即使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也不能根本改变紧缩政策的方向,银行层面贷存比和规模控制的压力也继续存在。在这种环境下,城商行普遍认为年内新增贷款仍会继续保持稳健。年底前部分银行甚至可能会停贷,将大部分申请拖延至明年年初发放,同时加大揽储力度,争夺存款的资源和渠道。
统计显示,贷款需求增速继续放缓,大部分城商行反映需求“和10月份差不多”,并且在信贷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企业需求有被放大的可能。
信贷倾斜未实质性展开
据了解,相比10月,11月更多的城商行反映贷款利率仍在继续上浮,部分个贷利率也有上浮。反映逾期贷款比例持平的银行仍占绝大多数,但少数有所上升的银行中对公业务的逾期偏多,对银行资产质量和中小企业资金压力的担忧继续存在。
在被问到是否开始对中小企业实施信贷政策倾斜的时候,大部分城商行的回答是并未实质性展开,有的是由于银行风控指标的限制难以落实政策,有的是因为中小企业规模的标准划分比较模糊,使获得银行支持的当地“中小企业”实际规模偏大。
个别在10月的确有所宽松的城商行,它的真实做法却是继续把资源主要提供给大型企业。也有少数银行从四季度开始发行支持中小企业的新产品,但优惠的领域不是信贷额度和资金价格,而主要是风控环节,如适当放宽中小企业申请条件以及抵押物品种和资格。
由此可见,准备金被差别化和大扩张被叫停后的城商行并未完全按照管理层的思路在操作,同质化竞争仍在延续。
银行业界都很清楚这样的现实——目前,同质化竞争严重,大家现在只能拼价格,未来趋势应该走差异化路线。
但差异化谈何容易。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各家银行在某些领域谋求差异化竞争优势,转型后发现仍在同质化竞争,所谓蓝海其实还是红海,所谓转型就是大力发展零售、中间业务和中小企业服务等毫无新意的业务。
中国银行业的未来出路在于:美国的社区银行、专业银行和州银行及联邦银行等层级分明的银行格局,或许对中国的银行竞争格局有所启发。
“利率要逐步实现市场化,当银行赚不到钱时,自然会想方设法进行创新,当银行可以轻松图利时,是没有动力去转型的,只有遇到生存问题才会去实行真正的差异化。从此角度看,信贷政策未向中小企业实质性倾斜也很正常了。”一城商行高管坦言。
虽然2011年银行全年的信贷增长目标基本确定,但在大部分城商行看来,即使信贷增长目标与去年持平,“紧缩”几乎毋庸置疑。
年底前可能停贷?
10月新增贷款高增长出人意料,11月已透露的信息显示这一趋势未能延续。综合各机构11月了解到的城商行反馈信息分析,年末信贷投放量很难保持激进,虽然具体数据仍未公布,但11月贷款投放环比回落的比例较大。
主要原因有二,其一,部分城商行贷存比压力很大,被贷存比这一硬指标死死压住,限制了信贷能力和投放规模;其二,由于信贷紧缩作为全局性政策,今年银行在信贷规模上做文章的空间有限,信贷从紧的大方向很难撼动,即使已至年底,仍有许多银行总行对分支行要求额度控制的方针仍未改变。
虽然10月新增信贷量超预期,但城商行层面贷款投放并不积极,它们认为新增贷款主要是国有银行在放量。
未来一个月,即使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也不能根本改变紧缩政策的方向,银行层面贷存比和规模控制的压力也继续存在。在这种环境下,城商行普遍认为年内新增贷款仍会继续保持稳健。年底前部分银行甚至可能会停贷,将大部分申请拖延至明年年初发放,同时加大揽储力度,争夺存款的资源和渠道。
统计显示,贷款需求增速继续放缓,大部分城商行反映需求“和10月份差不多”,并且在信贷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企业需求有被放大的可能。
信贷倾斜未实质性展开
据了解,相比10月,11月更多的城商行反映贷款利率仍在继续上浮,部分个贷利率也有上浮。反映逾期贷款比例持平的银行仍占绝大多数,但少数有所上升的银行中对公业务的逾期偏多,对银行资产质量和中小企业资金压力的担忧继续存在。
在被问到是否开始对中小企业实施信贷政策倾斜的时候,大部分城商行的回答是并未实质性展开,有的是由于银行风控指标的限制难以落实政策,有的是因为中小企业规模的标准划分比较模糊,使获得银行支持的当地“中小企业”实际规模偏大。
个别在10月的确有所宽松的城商行,它的真实做法却是继续把资源主要提供给大型企业。也有少数银行从四季度开始发行支持中小企业的新产品,但优惠的领域不是信贷额度和资金价格,而主要是风控环节,如适当放宽中小企业申请条件以及抵押物品种和资格。
由此可见,准备金被差别化和大扩张被叫停后的城商行并未完全按照管理层的思路在操作,同质化竞争仍在延续。
银行业界都很清楚这样的现实——目前,同质化竞争严重,大家现在只能拼价格,未来趋势应该走差异化路线。
但差异化谈何容易。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各家银行在某些领域谋求差异化竞争优势,转型后发现仍在同质化竞争,所谓蓝海其实还是红海,所谓转型就是大力发展零售、中间业务和中小企业服务等毫无新意的业务。
中国银行业的未来出路在于:美国的社区银行、专业银行和州银行及联邦银行等层级分明的银行格局,或许对中国的银行竞争格局有所启发。
“利率要逐步实现市场化,当银行赚不到钱时,自然会想方设法进行创新,当银行可以轻松图利时,是没有动力去转型的,只有遇到生存问题才会去实行真正的差异化。从此角度看,信贷政策未向中小企业实质性倾斜也很正常了。”一城商行高管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