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有当我们与孩子之间有了情感共鸣,才能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影响,才算是真正的陪伴,这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2019年春节期间,电影《流浪地球》成了当之无愧的现象级影片。跟着这部硬科幻电影一起火起来的,除了演员、导演,还有一个“奶爸”,他就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元卓教授。他给女儿复盘电影知识时,随手画的6张讲解图在网络上被火爆转发,被《人民日报》在内的数家主流媒体报道,还上了微博热搜,这位“硬核”科学家瞬间变成了“网红奶爸”。
手绘解读《流浪地球》,科学家秒变“网红奶爸”
王元卓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一名负责人,也是博士生导师。在外,他是精明强干的教授;在家,却是两个女儿的“硬核”暖爸。和许多父母一样,他细心呵护自己的孩子成长,但作为科学家,王元卓的育儿方式更为特殊一些。
2019年大年初三,王元卓和妻子带着两个女儿一起去观看电影《流浪地球》。看完电影回家后,王元卓就对10岁的女儿说:“玥玥,可以完成你的寒假作业,写观影感受了。”“爸爸,可是我根本没看懂呀,怎么写观后感呢?”
身为教师的爸爸理解孩子,没看懂当然不会写了。吃完晚饭后,王元卓将女儿叫进书房,随手拿起纸和笔,一边画图,一边给女儿讲起了和影片相关的科学知识点。王元卓知道自己讲的内容比较高深,光听的话,一个10岁的孩子大概能听懂的最多不超过百分之三十,于是他就采取了手绘的方式。太阳系由哪些行星构成?太阳、木星、地球有什么样的关系?太阳的核聚变反应是如何发生的?引力弹弓效应如何通俗理解?……王元卓一边画图,一边跟女儿讲解。
随着这几张手绘图的的爆红,《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也在自己的微博进行了转发。王元卓说:“这次手绘《流浪地球》讲解图受到关注,的确有些意外。随着手绘讲解图的关注度爆炸式增长,我深深地感受到大家在科普方面的需求和自身的责任。”
同心协力,跟女儿一起做智能机器人
其实,王元卓在家里做类似手绘讲解图的事情,对于他的孩子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了。王元卓的工作很忙,每个月至少出差两次,每周还要抽出时间指导10余名学生。但只要在家,他就会用心陪伴孩子学习、写作业。
“在大女儿5岁的时候,儿童节前夕,她说最想要的礼物是一个机器人,我就用废旧物品和孩子一起做了一个智能机器人,我们给这个机器人取名叫瓦力。”大女儿非常喜欢这个和爸爸一起做的机器人,可是有一天不小心把瓦力弄丢了。当时,大女儿可伤心了,王元卓答应女儿一起再做一个新的,这就有了后来的瓦力2号、瓦力3号。
其实,在机器人领域王元卓只能算是业余,但是为了孩子,通过这几款机器人的手工制作,这位科学家爸爸基本上把当时市面上可以找到的小型的、成本较低的民用技术都用了进去,“什么无线定位、寻迹避障、语音识别、智能问答、语义控制、脑电波控制等,机器人的金属机身都是用废旧铁月饼盒制作的”。每个机器人的制作过程都很长,从构思、设计、采购原材料、收集破旧材料,到动手制作,要几个月的时间。王元卓制作时是没有图纸的,孩子们都要出谋划策,她们亲眼见证了自己的想法一天天在爸爸的手里变成了现实。
王元卓笑着说:“这些机器人都是女儿的朋友,它们不只是玩具,更能陪伴孩子成长,提升孩子的智力,激發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
女儿在爸爸的陪伴和引导下,不仅聪明伶俐,情商也令人惊叹,简直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2013年6月,王元卓因为踢足球时运动过量,软组织受伤,需要卧床休息。可是他心里装着学生和工作,总想上班。当时只有4岁的大女儿对王元卓说:“爸爸,只要您今天不去上班,继续躺在床上好好休息,我就送您一个礼物,一个金表哟!”王元卓哭笑不得,只好答应她好好在家休息。没想到两天后的父亲节,他真的收到了女儿送给自己的父亲节礼物:她亲手用多彩混合橡皮泥做的手表,防火、防水、防盜,厚重有型,质感十足。
很多家长都说陪孩子很辛苦,简直让人生无可恋。可是这位“硬核”科学家爸爸却说:“回想陪伴孩子们成长的过程,又何尝不是她们陪伴着我们成长呢?”
高质量陪伴,不仅花时间还得花心思
很多家长会一边陪孩子,一边玩手机,心思根本不在孩子身上。“这样的陪伴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反而让孩子感到很受伤,觉得自己还没有手机重要。与其‘人在心不在’地花几个小时待在孩子身边,还不如给他们一个小时的高质量陪伴。”王元卓和同为大学教授的妻子,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就很走心。
在他家,随处可以看见夫妻俩陪伴孩子的痕迹:一起手绘的葫芦、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机器人、全家人共同完成的新春主题墙画、记录全家人生活的手绘图画……
大女儿上幼儿园时,万圣节到来之前,王元卓准备了一个南瓜。女儿好奇地问:“爸爸,您准备南瓜干什么呀?”“这是给你准备万圣节的礼物,但是你要和我一起做,还要将这个过程记录下来,以后长大就可以自己做了。”王元卓边说边动手给南瓜“开膛破肚”做造型,准备风干,每一个步骤都用图片和文字记录,女儿在旁边看得津津有味。看着女儿全神贯注的小模样,王元卓心想:等风干后,再装上电池和发光管,女儿肯定会更喜欢,更高兴了。
提起让女儿高兴的事,王元卓做得最多的就是带她们到处旅游,陪她们玩挖沙游戏。大女儿4岁的时候,王元卓夫妇就带她在秦皇岛、青岛、烟台、营口、三亚、昆明、丽江、西雅图、拉斯维加斯、旧金山等地留下了足迹。“和孩子相处要把‘鸡飞狗跳’变成‘母慈子孝’,真正高质量的陪伴,就应该是在陪伴中心与心进行交流,和孩子产生精神情感上的共鸣。”
王元卓说,“只有当我们与孩子之间有了情感共鸣,才能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影响,才算是真正的陪伴,这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责编 宋行军)
2019年春节期间,电影《流浪地球》成了当之无愧的现象级影片。跟着这部硬科幻电影一起火起来的,除了演员、导演,还有一个“奶爸”,他就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元卓教授。他给女儿复盘电影知识时,随手画的6张讲解图在网络上被火爆转发,被《人民日报》在内的数家主流媒体报道,还上了微博热搜,这位“硬核”科学家瞬间变成了“网红奶爸”。
手绘解读《流浪地球》,科学家秒变“网红奶爸”
王元卓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一名负责人,也是博士生导师。在外,他是精明强干的教授;在家,却是两个女儿的“硬核”暖爸。和许多父母一样,他细心呵护自己的孩子成长,但作为科学家,王元卓的育儿方式更为特殊一些。
2019年大年初三,王元卓和妻子带着两个女儿一起去观看电影《流浪地球》。看完电影回家后,王元卓就对10岁的女儿说:“玥玥,可以完成你的寒假作业,写观影感受了。”“爸爸,可是我根本没看懂呀,怎么写观后感呢?”
身为教师的爸爸理解孩子,没看懂当然不会写了。吃完晚饭后,王元卓将女儿叫进书房,随手拿起纸和笔,一边画图,一边给女儿讲起了和影片相关的科学知识点。王元卓知道自己讲的内容比较高深,光听的话,一个10岁的孩子大概能听懂的最多不超过百分之三十,于是他就采取了手绘的方式。太阳系由哪些行星构成?太阳、木星、地球有什么样的关系?太阳的核聚变反应是如何发生的?引力弹弓效应如何通俗理解?……王元卓一边画图,一边跟女儿讲解。
随着这几张手绘图的的爆红,《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也在自己的微博进行了转发。王元卓说:“这次手绘《流浪地球》讲解图受到关注,的确有些意外。随着手绘讲解图的关注度爆炸式增长,我深深地感受到大家在科普方面的需求和自身的责任。”
同心协力,跟女儿一起做智能机器人
其实,王元卓在家里做类似手绘讲解图的事情,对于他的孩子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了。王元卓的工作很忙,每个月至少出差两次,每周还要抽出时间指导10余名学生。但只要在家,他就会用心陪伴孩子学习、写作业。
“在大女儿5岁的时候,儿童节前夕,她说最想要的礼物是一个机器人,我就用废旧物品和孩子一起做了一个智能机器人,我们给这个机器人取名叫瓦力。”大女儿非常喜欢这个和爸爸一起做的机器人,可是有一天不小心把瓦力弄丢了。当时,大女儿可伤心了,王元卓答应女儿一起再做一个新的,这就有了后来的瓦力2号、瓦力3号。
其实,在机器人领域王元卓只能算是业余,但是为了孩子,通过这几款机器人的手工制作,这位科学家爸爸基本上把当时市面上可以找到的小型的、成本较低的民用技术都用了进去,“什么无线定位、寻迹避障、语音识别、智能问答、语义控制、脑电波控制等,机器人的金属机身都是用废旧铁月饼盒制作的”。每个机器人的制作过程都很长,从构思、设计、采购原材料、收集破旧材料,到动手制作,要几个月的时间。王元卓制作时是没有图纸的,孩子们都要出谋划策,她们亲眼见证了自己的想法一天天在爸爸的手里变成了现实。
王元卓笑着说:“这些机器人都是女儿的朋友,它们不只是玩具,更能陪伴孩子成长,提升孩子的智力,激發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
女儿在爸爸的陪伴和引导下,不仅聪明伶俐,情商也令人惊叹,简直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2013年6月,王元卓因为踢足球时运动过量,软组织受伤,需要卧床休息。可是他心里装着学生和工作,总想上班。当时只有4岁的大女儿对王元卓说:“爸爸,只要您今天不去上班,继续躺在床上好好休息,我就送您一个礼物,一个金表哟!”王元卓哭笑不得,只好答应她好好在家休息。没想到两天后的父亲节,他真的收到了女儿送给自己的父亲节礼物:她亲手用多彩混合橡皮泥做的手表,防火、防水、防盜,厚重有型,质感十足。
很多家长都说陪孩子很辛苦,简直让人生无可恋。可是这位“硬核”科学家爸爸却说:“回想陪伴孩子们成长的过程,又何尝不是她们陪伴着我们成长呢?”
高质量陪伴,不仅花时间还得花心思
很多家长会一边陪孩子,一边玩手机,心思根本不在孩子身上。“这样的陪伴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反而让孩子感到很受伤,觉得自己还没有手机重要。与其‘人在心不在’地花几个小时待在孩子身边,还不如给他们一个小时的高质量陪伴。”王元卓和同为大学教授的妻子,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就很走心。
在他家,随处可以看见夫妻俩陪伴孩子的痕迹:一起手绘的葫芦、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机器人、全家人共同完成的新春主题墙画、记录全家人生活的手绘图画……
大女儿上幼儿园时,万圣节到来之前,王元卓准备了一个南瓜。女儿好奇地问:“爸爸,您准备南瓜干什么呀?”“这是给你准备万圣节的礼物,但是你要和我一起做,还要将这个过程记录下来,以后长大就可以自己做了。”王元卓边说边动手给南瓜“开膛破肚”做造型,准备风干,每一个步骤都用图片和文字记录,女儿在旁边看得津津有味。看着女儿全神贯注的小模样,王元卓心想:等风干后,再装上电池和发光管,女儿肯定会更喜欢,更高兴了。
提起让女儿高兴的事,王元卓做得最多的就是带她们到处旅游,陪她们玩挖沙游戏。大女儿4岁的时候,王元卓夫妇就带她在秦皇岛、青岛、烟台、营口、三亚、昆明、丽江、西雅图、拉斯维加斯、旧金山等地留下了足迹。“和孩子相处要把‘鸡飞狗跳’变成‘母慈子孝’,真正高质量的陪伴,就应该是在陪伴中心与心进行交流,和孩子产生精神情感上的共鸣。”
王元卓说,“只有当我们与孩子之间有了情感共鸣,才能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影响,才算是真正的陪伴,这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责编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