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品味科学语言的魅力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wy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有学者通过调查得出这样的结果:中国公众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仅为1.4%。在各种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社会对科技专业人才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对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培养,希望青少年通过科学阅读,开阔视野,掌握更多的在课堂上没有学到的知识。谢金梅在《语文课程视角下的科学语言研究》一文中指出:“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科学思维与科学美的培养,造成学生学习中对社会最新重大科技发明创造的漠不关心,造成学校教育与社会科技发展的脱节,这样培养出的学生进入社会,就会茫然而无所适从。”注重学生的阅读指导,尤其是课外注重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品味科学语言的魅力,丰富学生科学文化素养,是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重要阵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巧妙培养学生阅读科技书籍的兴趣
  古人云:“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应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这“欲望”与“火花”就是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引导学生阅读科普书籍,必须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入手,向学生展示科普知识的趣味性及实用性,向学生说明科普书籍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一座桥梁。科普书籍对学生开阔眼界、启迪思维、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综合素质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应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例如,利用课堂,找准机会,向学生描述在科学史上有过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介绍他们在少年时代喜欢阅读科普读物的经历,给学生讲跟课文内容有关的科普知识,给学生讲一些令人惊叹的科学奥秘,讲中国航空科技领域取得的新成就,引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巧妙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从科普书中去探求未知的科学天地。
  二、引导学生品味精美科学语言,感受科学语言的巨大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 的阅读要求有这样的概括:“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品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指导学生对语言的品味,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立足文本,体会文本内容,积累语言材料。科普文章的语言特征是准确、简明、生动,说明事物时,在时间、空间、数字、范围、程度等方面均表述准确严密。在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这些语言特点。首先通读文章,大体了解文中讲了哪些科学现象或科学问题,并准确理解科普文中的新概念。其次揣摩词语。阅读时要推敲那些表数字、范围及程度的修饰限制性词语,感受用词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即使是一些模糊词语也不能放过,如,“大约”“估计”“可能”等,模糊词语的使用恰恰说明作者用语的严谨。其次,通过说明方法的分析品味语言,如,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会使语言表述更准确。
  2.以境促读,运用品味科学奥秘的精读法。精读法可应用于文质兼美的科学文艺作品,科学文艺作品不同于科学论文,它要用形象思维进行创作,以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和原理化为生动的形象,让读者通过巧妙的构思、鲜明的形象、有趣的情节、生动的文字,来潜移默化地接受科学的启迪和教育。科学文艺作品需要学生静心细读,因此在阅读中学生应该更加认真地品味、揣摩语言的精妙之处,体会它独特的审美情趣。
  3.以读促说与写,提升学生运用科学语言的能力。学生在阅读大量的科普读物中,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并掌握了许多精妙词句,此时教师就应以读促写,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科学语言的能力。可以通过这样几个途径来实施:第一,举办科技信息简讯发布演说活动。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说,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进行简讯发布演说,不但为教师检查学生的科普阅读情况提供良好的机会,而且能训练学生运用科学语言阐述科学现象、科技资讯的表达能力与勇气。第二,开展科技小论文征文比赛和科普手抄报创作比赛。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渐浓后,可通过开展科技小论文征文比赛和科普手抄报创作比赛,提升学生对科学语言的运用能力。
其他文献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教育的根是苦涩的,但其果实是香甜的。”把人生舍给教育的人不仅有付出,也有回报。当听到人们谈论曾经用心血培育的学生成为社会栋梁时,教师就会欣慰地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当教师走在陌生的城市,突然耳边传来一声“老师”的呼唤时,或许倍感亲切;当教师独自一人走在路上,一辆疾驰而过忽又戛然而止的车,随即一声“老师请上车”,或许教师异常激动。其实,这些都是教师曾经的舍的回报。  近年来
期刊
多媒体网络全球化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育领域中,由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将语音、文本、图形、图像及视频等多种媒体综合在一起,直接对人的多种感官同时进行刺激,并且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和管理学科知识和相关的各种教学信息,不仅提供了一种自主学习和跟教师交流的新方式,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积极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及各类知识之间的网状联系。因此,在网络对全社会的影响日益扩大的背
期刊
朗读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明朗读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朗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对文章的韵味、内涵、意境等有较好的理解。  在平日的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让朗读活动更有实效呢?  一、表演朗读,读演结合,体验感悟  表演朗读是对课文内容最形象、最生动的再现,它能让学生揣摩、把握不同角色的心理状态,能营造出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还可以把
期刊
近年来,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我们语文课堂的教学也日益丰富和充盈起来,借助于现代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大趋势,它不仅充斥着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也让我们这些语文教师不断思索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俗话说:“秤砣虽小压千斤。”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看上去方便简单,但是基于语文学科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怎样合理、巧妙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现语文教学最优化,语文教学活动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这
期刊
担任高年级班主任工作已经很多年了,我真正感受到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育学生完整人格,是班主任肩上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只靠自己的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现在的六(3)班是我当班主任的第4个年头,在这学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尝试着这样的做法:  一、着力抓班風建设  本学期开
期刊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生提高语文能力,考出理想的成绩,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劳动?我个人认为,我们主要应该从学生双基入手,抓实语文教学的各环节,在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益上多下功夫。  一、预习阶段,要求学生落“实”  课前预习是教学的准备阶段,但不仅仅局限于组织学生熟悉教材,了解新学内容,而是要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目标,改革预习的内容和方式,加强预习的组织和指导,使课前预习成为
期刊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奉献爱心的过程。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教师的爱心如同阳光雨露,时时温暖滋润学生的心田。爱心是润滑剂,能及时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爱心是桥梁,能尽快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心灵距离;爱心是灵丹妙药,能使教师转变后进学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关爱学生,不仅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用爱浇开学生的心灵之花
期刊
接触群文阅读已经两年多了,在这条路上,学习着,探索着,收获着。  一、走近群文——打开全新阅读视野  阅读意味着改变,新教育实验发起人、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曾讲到,“一个人的教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座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美丽的城市”。很多教师强调阅读的重要性,督促学生不断地阅读,但是却忽视了引导学生如何阅读,忽视了如何为学生打造良好的
期刊
满载着收获的喜悦登上舷梯,我的心也即将冉冉起飞。  夏日里的黄昏,阳光还有些火辣,执意把热情洒满座舱。看到后面整排的空座,很想美美地睡上一觉,刚走过去,就被窗外云蒸霞蔚的景象深深吸引了。  白云丝丝缕缕洒在窗边,往下看云朵散落如山,斜上方的天蓝得纤尘不染,如果可以伸出手去,我一定要摸摸那澄澈的蓝天。云层稀疏了一些,飘飘渺渺的,和西游记中的天宫一模一样,有几多云彩各自飞开,那该不是哪位神仙驾云远游吧
期刊
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知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语文课程基本理念时,强调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并把“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作为语文课程的目标之一。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根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