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届论坛上,弘扬中华文化,加强青少年交流,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成为与会代表热烈讨论的话题,并形成了广泛共识。本届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更使川台文教交流合作成为论坛内外热议的焦点。
▍文化交融:拉近川台距离
“近年来,我省精心策划、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形成了‘四川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之旅’、‘巴蜀文化周’、‘大熊猫故乡行’、‘巴蜀文化精品台湾展’系列展览等川台文化交流品牌,在岛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目前,我省已成为西部对台文化交流品牌最多的省份,为川台深化合作增添了动力。”省台办副主任张军说。
以大熊猫为媒,以三国文化为媒,以自然风光为媒……从官方到民间,川台两地的关系因为频繁的文化交流而越来越热络。
2008年12月,大熊猫“团团”、“圆圆”入住台北,四川和台湾增添了一份特殊情缘。
2010年2月,以“发现侏罗纪——自贡恐龙博物馆大展”为主题的第五届巴蜀文化精品展登陆台湾,3个月内相继在台北、高雄巡回展出,25万人次台湾观众共襄盛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说:“四川真是好地方,相信两岸通过文化交流,彼此会有更多的认识和沟通,共同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美丽的察尔瓦、独特的木月琴、奇妙的川剧变脸……今年2月25日,高雄,四川民族歌舞交流团为台湾中南部民众献上具有浓郁四川民族风情的歌舞盛宴。
2009年以来,四川已多次组织具有藏、羌民族风情和四川民俗特色的歌舞交流团赴台湾,开展了15场次交流演出活动。台湾卑南族等少数民族交流团也来到四川与民众交流互动,在艺术的交融中,川台两地民众感受相同的血脉,凝聚浓浓的情意。
为深化交流合作,今年我省仍将有高层领导率团赴台参访,还将开展多项对台文化交流活动:在高雄举办成都大庙会、台湾同胞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之旅、大熊猫故乡行、巴蜀文化周、台湾学生天府夏令营、三国文化参访交流、台湾川籍新娘回乡感受灾后四川巨大变化、绵阳 “文昌文化交流活动”、第七届巴蜀文化精品展——三星堆、金沙赴台展出等。
崭新的交流模式,促进川台两地在经贸、文化等方面形成了合作机制,为川台未来的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搭建了新平台。
▍青少年互动:走向制度化
在此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最年轻也最活跃的代表当属四川和台湾两地的30名大学生。这些80后、90后新生代在会场上踊跃发言,甚至还要抢话筒,谈责任担当、论就业创业,给本届论坛吹来一股清新之风。“希望两岸青年交流走向制度化、多元化,对川台两地未来的合作充满信心。”这是他们共同的心声。
目前,台生到四川学习逐渐增多,两地高校校际合作内容更加丰富,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加到两地交流中来。未来如何深化合作、共同提升两地教育品质,代表们充满期待。
佛光大学校长杨朝祥说,过去两岸交流态势是沿海热、内陆冷,大专院校热、中小学冷,在签订ECFA和两岸互相招生后,两岸教育交流已进入“坐而谈、起而行”的阶段。
2010年8月,台湾通过 “陆生三法”,宣布承认大陆41所高校学历,有条件开放学生赴台就读。四川两所高校名列其中,分别为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零距离看台湾,我体会到了两岸学生的很多相同和不同。”去年10月,电子科大英才实验学院学生齐麒麟到台湾交通大学交流学习半年。齐麒麟说,升学压力和就业创业是两岸大学生面临的共同问题。“台湾的技职教育非常成体系,职高生也可以考普通大学,而且可以读到硕士、博士,这种双通道人才培养模式值得大陆借鉴。”
“从今年9月起,四川大学和台湾的四所大学合作,双联生培养有望变成现实。届时,首批20名川大学生赴台继续深造,他们毕业后将获得两个本科文凭。”四川大学校长助理、教授晏世经透露。
省教育厅港澳台办主任苏萍向与会代表提供了一组数据:四川有7所高校在2009年招收台湾学历生36人,到2010年招收了51人,增幅达到41%;2009年,四川高校的学生到台湾去学习是65人次,到2010年达到230人次,增幅超过两倍多。
晏世经说,“我们应该顺应潮流,进一步深化合作、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加大两岸青年制度性交流的力度,努力开拓两岸高等教育交流的新局面,进而为两岸青年学子开创更大的交流空间,为两岸的共同繁荣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本刊综合报道)
▍文化交融:拉近川台距离
“近年来,我省精心策划、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形成了‘四川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之旅’、‘巴蜀文化周’、‘大熊猫故乡行’、‘巴蜀文化精品台湾展’系列展览等川台文化交流品牌,在岛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目前,我省已成为西部对台文化交流品牌最多的省份,为川台深化合作增添了动力。”省台办副主任张军说。
以大熊猫为媒,以三国文化为媒,以自然风光为媒……从官方到民间,川台两地的关系因为频繁的文化交流而越来越热络。
2008年12月,大熊猫“团团”、“圆圆”入住台北,四川和台湾增添了一份特殊情缘。
2010年2月,以“发现侏罗纪——自贡恐龙博物馆大展”为主题的第五届巴蜀文化精品展登陆台湾,3个月内相继在台北、高雄巡回展出,25万人次台湾观众共襄盛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说:“四川真是好地方,相信两岸通过文化交流,彼此会有更多的认识和沟通,共同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美丽的察尔瓦、独特的木月琴、奇妙的川剧变脸……今年2月25日,高雄,四川民族歌舞交流团为台湾中南部民众献上具有浓郁四川民族风情的歌舞盛宴。
2009年以来,四川已多次组织具有藏、羌民族风情和四川民俗特色的歌舞交流团赴台湾,开展了15场次交流演出活动。台湾卑南族等少数民族交流团也来到四川与民众交流互动,在艺术的交融中,川台两地民众感受相同的血脉,凝聚浓浓的情意。
为深化交流合作,今年我省仍将有高层领导率团赴台参访,还将开展多项对台文化交流活动:在高雄举办成都大庙会、台湾同胞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之旅、大熊猫故乡行、巴蜀文化周、台湾学生天府夏令营、三国文化参访交流、台湾川籍新娘回乡感受灾后四川巨大变化、绵阳 “文昌文化交流活动”、第七届巴蜀文化精品展——三星堆、金沙赴台展出等。
崭新的交流模式,促进川台两地在经贸、文化等方面形成了合作机制,为川台未来的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搭建了新平台。
▍青少年互动:走向制度化
在此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最年轻也最活跃的代表当属四川和台湾两地的30名大学生。这些80后、90后新生代在会场上踊跃发言,甚至还要抢话筒,谈责任担当、论就业创业,给本届论坛吹来一股清新之风。“希望两岸青年交流走向制度化、多元化,对川台两地未来的合作充满信心。”这是他们共同的心声。
目前,台生到四川学习逐渐增多,两地高校校际合作内容更加丰富,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加到两地交流中来。未来如何深化合作、共同提升两地教育品质,代表们充满期待。
佛光大学校长杨朝祥说,过去两岸交流态势是沿海热、内陆冷,大专院校热、中小学冷,在签订ECFA和两岸互相招生后,两岸教育交流已进入“坐而谈、起而行”的阶段。
2010年8月,台湾通过 “陆生三法”,宣布承认大陆41所高校学历,有条件开放学生赴台就读。四川两所高校名列其中,分别为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零距离看台湾,我体会到了两岸学生的很多相同和不同。”去年10月,电子科大英才实验学院学生齐麒麟到台湾交通大学交流学习半年。齐麒麟说,升学压力和就业创业是两岸大学生面临的共同问题。“台湾的技职教育非常成体系,职高生也可以考普通大学,而且可以读到硕士、博士,这种双通道人才培养模式值得大陆借鉴。”
“从今年9月起,四川大学和台湾的四所大学合作,双联生培养有望变成现实。届时,首批20名川大学生赴台继续深造,他们毕业后将获得两个本科文凭。”四川大学校长助理、教授晏世经透露。
省教育厅港澳台办主任苏萍向与会代表提供了一组数据:四川有7所高校在2009年招收台湾学历生36人,到2010年招收了51人,增幅达到41%;2009年,四川高校的学生到台湾去学习是65人次,到2010年达到230人次,增幅超过两倍多。
晏世经说,“我们应该顺应潮流,进一步深化合作、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加大两岸青年制度性交流的力度,努力开拓两岸高等教育交流的新局面,进而为两岸青年学子开创更大的交流空间,为两岸的共同繁荣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本刊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