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接纳与承诺疗法(简称ACT)是综合运用接纳与改变的策略的心理学第三代行为疗法的代表之一。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已经不是单一地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抑或是辩证行为疗法所能解决其常见心理问题。大学生中存在的抑郁、交际困难、自我接纳等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可能是儿童时期的创伤性回忆,或者是青少年期的创伤性事件等均可能导致其不健康因素。再者,人口学的因素也是引发大学生心理不稳定因素的重要影响之一,对各种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学生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均可能加剧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干预难度。因此,无论采用隐性干预还是显性干预,均需要突破上述难题。那么,对于大学生群体采用综合干预研究其效果会是怎样的呢?本文试图从理论、操作的角度用接纳与承诺疗法这一综合干预将隐性干预与显性干预结合在一起,更好地解决大学生抑郁等常见心理问题,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抑郁等常见心理问题的干预研究抛砖引玉。
【关键词】接纳与承诺疗法;大学生心理问题;综合干预;心理灵活性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
(一)心理学流于法律支撑之名
继2012年10月26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精神卫生法以来,高等学校更是应加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小组的建构与夯实。
(二)担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现状
(1)人员配备匮乏是硬伤
孤僻、易怒、固执、轻率、自卑、焦虑、抑郁、妒嫉、赌博、吸毒等异常心理,不仅严重地影响人际关系的处理,而且也妨碍工作、家庭和学习。但高校心理咨询师的严重缺乏,阻碍了问题学生的求助机会,心理问题的学生由于得不到心理医师的帮助而使问题加重,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13亿人口中有各种精神和心理障碍的患者多达1600多万,1.5亿青少年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就有3000万人。按照美国每100万人中有1000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比例计算的话,在我国每100万人中只有2.4人。各大高校以平均每所高校3万人来测算,每所高校应配备至少30名心理学专业技能人员。
自08年汶川大地震、雪灾等自然灾害频发以来,心理学的学科建设进程与专业技能人员的鉴定工作才被提上日程。而目前各大高校的心理工作小组的人员构成:心理咨询师(0%--5%)学生工作队伍(100%--95%),更有甚者,在某些高校还没有相关的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学专业工作人员。心理咨询工作不雷同于一般的学生工作,该项工作的操作性技术极强,其专业性强度不亚于心脏搭桥手术,故不能抓壮丁式地充实队伍。
(2)社会关注缺乏引领性
据统计在中国有心理学系的大学不足80所。而且,学历教育体系中,心理咨询专业极为稀少,目前持有心理咨询师一级职业技能证书和心理学博士、博士后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扳指可数,由此可见,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欠缺引领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承担着重要任务。但在群众中的普及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大,这也正是在中国,无论是心理咨询师还是心理来访者均会遭受非议的症结所在,极少数社会培训资源也还未扩散到全国二线城市。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需求
对西南科技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近两年(2011级、2012级)新生心理普测数据中的SCL-90的结果作比较、统计和分析,得出如下结果和启示:
2011级:新生744人,本次普查实际参评人数为720名,有效普查720份,回收率96.7%。2012级:新生687人,本次普查实际参评人数为687名,有效普查683份,回收率99.4%。以因子分≥3作为检出标准,两个年级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均为:16.9%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国内其他采用SCL-90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一般为2.3%-26.1%。该项指标提示我校新生在经过学校、学院、班级各级干预后的心理问题的发生比率正常。值得关注的是,2011级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表现为较为严重的心理疾患,需要专业性的心理辅导的学生比例为0.13%,而2012级则急速上升到了0.53%。该项指标提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加快专业化、职业化,最大程度地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心理健康服务。
二、ACT适用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群体
(一)ACT注重目标
接纳与承诺疗法(以下简称ACT),是认知行为疗法的最新研究方向。该疗法以功能性语境主义为哲学背景,将心理事件看作个体与情境之间的一系列互动,因此如果仅仅分析问题事件的行为症状表现,就会脱离心理事件产生的语境,便会错过认识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途径。与此同时,ACT坚持以提高来访者的“心理灵活性”为治疗目标,来访者被鼓励热情地投入与自己价值观相一致的生活,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防止来访者观念僵化与固着,削弱对空泛理论的追求。
ACT的提高来访者的“心理灵活性”目标包括了6个关键过程:接纳、认知去融合、情景化自我、此时此刻、澄清价值观、承诺的行动。以上6个关键过程均从不同侧面去改变原有的语言进城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循序渐进地帮助来访者将价值观与具体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加以实践。而这种改变的方式与方法均与大学生群体的有一定的思维能力相适应。大学生中心理问题学生大多处于一般心理问题,有一定的自知力,因其智商与情商水平均达到了一定得峰值,因此更需要类于ACT综合运用接纳与改变的策略的潜移默化式的干预方法。
ACT相比较其他针对性治疗(CBT、TAU)的结果显示,ACT在处理社交恐惧症、学习工作压力、吸烟、上网、物质滥用、抑郁等症状时均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以上各种症状是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二)ACT适合特殊的大学生群体 (1)人口学因素
人口学的复杂性决定了该群体的特殊性,人类是文化的载体,大学生价值观更是文化的产儿,因此,不同的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家庭背景、成长模式、自身的接纳与适应能力等均是这一群体不稳定的影响因素之一,从而导致了这一群体的复杂性。然而,ACT正是以“价值观导向”为操作主流路径的治疗方法。
(2)智商与情商因素
大学生时期,是人在少年期与青年期的特殊过渡期,这一时期的智力水平与情感水平虽不一定是峰值,但足以代表其综合素质。这一时期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极强,其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处于定型的边缘。因此,在为该类群体提供心理服务时,必须让该类群体先接纳自我,改变错误认知以及认知去融合,运用正念技术将正确的三观融入到情景化自我,并积极进行价值观导向不断强化体验此时此刻的身心感受,通过多次强化从而让求助者自身不断地澄清价值观,并最终在帮助者的帮助下,将澄清价值观后所作的承诺落实到实际行动目标。在整个过程中,咨询师一直处于引导、鼓励和督促的角色,求助者的自我求助会增强求助者自身内化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其自信心。由于该过程强调求助者自救,发展自身的能力,故需要求助者自身的意志力水平、逻辑思维能力等,因此ACT恰与大学生心理问题群体的特殊性不谋而合,同时,这也是该治疗方法能否从根本上解决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3)其他因素
大学生因其获得的知识量在自知力统一的条件下,该群体可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整得以自愈。如若不能自愈,则问题多在一般问题水平以上,甚至会碰到有神经症、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患者等,视其发病的次数、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发病年龄阶段、治疗情况等而定,该类心理问题学生群体均需特别地给予关注并提供专业帮助。ACT也恰恰主张将心理事件与求助者的横向、纵向成长均联系在一起,这种情景化自我的导向性,适合大学生心理问题群体的各种不稳定因素。
综上所述,ACT的治疗目标、病理模型、操作技术等均与大学生心理问题学生的特殊性不谋而合。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的诸多不稳定因素可能会影响该疗法的效果,但这是任何疗法均要面临的不争事实,而作为心理工作者能做的是,尽一切可能地减少这些影响疗效的所有不稳定因素。同时,任何疗法均不是万能贴,均存在与其他疗法取长补短的过程,只有适用于求助者的综合疗法才是最科学的疗法,因此,ACT对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干预还待进一步求索与完善。同时,心理工作者不断地根据求助者的病理需求来完善疗法的过程,实乃善举。
参考文献:
[1]管敏.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对策思考[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2]陈树林,李凌江.SCL-90信度效度检验与常模的再比较[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5):327-327.
[3]杨凤芝,程海礁.浅析心理咨询师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J].职教论坛,2009,04.
[4]曾祥龙,刘翔平,于是.接纳与承诺疗法的理论背景实证研究与未来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VOL.19,NO.7,1022-1026.
[5]张琦,王淑娟,祝卓宏.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心理病理模型与治疗模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VOL.26,NO.5,377-382.
【关键词】接纳与承诺疗法;大学生心理问题;综合干预;心理灵活性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
(一)心理学流于法律支撑之名
继2012年10月26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精神卫生法以来,高等学校更是应加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小组的建构与夯实。
(二)担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现状
(1)人员配备匮乏是硬伤
孤僻、易怒、固执、轻率、自卑、焦虑、抑郁、妒嫉、赌博、吸毒等异常心理,不仅严重地影响人际关系的处理,而且也妨碍工作、家庭和学习。但高校心理咨询师的严重缺乏,阻碍了问题学生的求助机会,心理问题的学生由于得不到心理医师的帮助而使问题加重,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13亿人口中有各种精神和心理障碍的患者多达1600多万,1.5亿青少年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就有3000万人。按照美国每100万人中有1000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比例计算的话,在我国每100万人中只有2.4人。各大高校以平均每所高校3万人来测算,每所高校应配备至少30名心理学专业技能人员。
自08年汶川大地震、雪灾等自然灾害频发以来,心理学的学科建设进程与专业技能人员的鉴定工作才被提上日程。而目前各大高校的心理工作小组的人员构成:心理咨询师(0%--5%)学生工作队伍(100%--95%),更有甚者,在某些高校还没有相关的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学专业工作人员。心理咨询工作不雷同于一般的学生工作,该项工作的操作性技术极强,其专业性强度不亚于心脏搭桥手术,故不能抓壮丁式地充实队伍。
(2)社会关注缺乏引领性
据统计在中国有心理学系的大学不足80所。而且,学历教育体系中,心理咨询专业极为稀少,目前持有心理咨询师一级职业技能证书和心理学博士、博士后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扳指可数,由此可见,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欠缺引领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承担着重要任务。但在群众中的普及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大,这也正是在中国,无论是心理咨询师还是心理来访者均会遭受非议的症结所在,极少数社会培训资源也还未扩散到全国二线城市。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需求
对西南科技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近两年(2011级、2012级)新生心理普测数据中的SCL-90的结果作比较、统计和分析,得出如下结果和启示:
2011级:新生744人,本次普查实际参评人数为720名,有效普查720份,回收率96.7%。2012级:新生687人,本次普查实际参评人数为687名,有效普查683份,回收率99.4%。以因子分≥3作为检出标准,两个年级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均为:16.9%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国内其他采用SCL-90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一般为2.3%-26.1%。该项指标提示我校新生在经过学校、学院、班级各级干预后的心理问题的发生比率正常。值得关注的是,2011级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表现为较为严重的心理疾患,需要专业性的心理辅导的学生比例为0.13%,而2012级则急速上升到了0.53%。该项指标提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加快专业化、职业化,最大程度地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心理健康服务。
二、ACT适用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群体
(一)ACT注重目标
接纳与承诺疗法(以下简称ACT),是认知行为疗法的最新研究方向。该疗法以功能性语境主义为哲学背景,将心理事件看作个体与情境之间的一系列互动,因此如果仅仅分析问题事件的行为症状表现,就会脱离心理事件产生的语境,便会错过认识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途径。与此同时,ACT坚持以提高来访者的“心理灵活性”为治疗目标,来访者被鼓励热情地投入与自己价值观相一致的生活,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防止来访者观念僵化与固着,削弱对空泛理论的追求。
ACT的提高来访者的“心理灵活性”目标包括了6个关键过程:接纳、认知去融合、情景化自我、此时此刻、澄清价值观、承诺的行动。以上6个关键过程均从不同侧面去改变原有的语言进城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循序渐进地帮助来访者将价值观与具体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加以实践。而这种改变的方式与方法均与大学生群体的有一定的思维能力相适应。大学生中心理问题学生大多处于一般心理问题,有一定的自知力,因其智商与情商水平均达到了一定得峰值,因此更需要类于ACT综合运用接纳与改变的策略的潜移默化式的干预方法。
ACT相比较其他针对性治疗(CBT、TAU)的结果显示,ACT在处理社交恐惧症、学习工作压力、吸烟、上网、物质滥用、抑郁等症状时均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以上各种症状是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二)ACT适合特殊的大学生群体 (1)人口学因素
人口学的复杂性决定了该群体的特殊性,人类是文化的载体,大学生价值观更是文化的产儿,因此,不同的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家庭背景、成长模式、自身的接纳与适应能力等均是这一群体不稳定的影响因素之一,从而导致了这一群体的复杂性。然而,ACT正是以“价值观导向”为操作主流路径的治疗方法。
(2)智商与情商因素
大学生时期,是人在少年期与青年期的特殊过渡期,这一时期的智力水平与情感水平虽不一定是峰值,但足以代表其综合素质。这一时期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极强,其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处于定型的边缘。因此,在为该类群体提供心理服务时,必须让该类群体先接纳自我,改变错误认知以及认知去融合,运用正念技术将正确的三观融入到情景化自我,并积极进行价值观导向不断强化体验此时此刻的身心感受,通过多次强化从而让求助者自身不断地澄清价值观,并最终在帮助者的帮助下,将澄清价值观后所作的承诺落实到实际行动目标。在整个过程中,咨询师一直处于引导、鼓励和督促的角色,求助者的自我求助会增强求助者自身内化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其自信心。由于该过程强调求助者自救,发展自身的能力,故需要求助者自身的意志力水平、逻辑思维能力等,因此ACT恰与大学生心理问题群体的特殊性不谋而合,同时,这也是该治疗方法能否从根本上解决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3)其他因素
大学生因其获得的知识量在自知力统一的条件下,该群体可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整得以自愈。如若不能自愈,则问题多在一般问题水平以上,甚至会碰到有神经症、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患者等,视其发病的次数、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发病年龄阶段、治疗情况等而定,该类心理问题学生群体均需特别地给予关注并提供专业帮助。ACT也恰恰主张将心理事件与求助者的横向、纵向成长均联系在一起,这种情景化自我的导向性,适合大学生心理问题群体的各种不稳定因素。
综上所述,ACT的治疗目标、病理模型、操作技术等均与大学生心理问题学生的特殊性不谋而合。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的诸多不稳定因素可能会影响该疗法的效果,但这是任何疗法均要面临的不争事实,而作为心理工作者能做的是,尽一切可能地减少这些影响疗效的所有不稳定因素。同时,任何疗法均不是万能贴,均存在与其他疗法取长补短的过程,只有适用于求助者的综合疗法才是最科学的疗法,因此,ACT对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干预还待进一步求索与完善。同时,心理工作者不断地根据求助者的病理需求来完善疗法的过程,实乃善举。
参考文献:
[1]管敏.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对策思考[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2]陈树林,李凌江.SCL-90信度效度检验与常模的再比较[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5):327-327.
[3]杨凤芝,程海礁.浅析心理咨询师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J].职教论坛,2009,04.
[4]曾祥龙,刘翔平,于是.接纳与承诺疗法的理论背景实证研究与未来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VOL.19,NO.7,1022-1026.
[5]张琦,王淑娟,祝卓宏.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心理病理模型与治疗模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VOL.26,NO.5,377-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