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操作作为新课标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已日益被广大教师,尤其是小班教师接受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分析就会发现,在小班教学中,实践操作的形式虽然应用广泛,但成功的案例并不多,大多数操作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效。如何在小班教学中提高实践操作的有效性,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合理设计操作活动,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操作的目标是进行实践操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每一次操作之前,学生必须明确将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是进行有效操作的保障。这样在实践操作中,学生就会把操作的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形式,减少操作活动的干扰和盲目性。
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第一次,我让同桌两人合作,用自己手中的正方体进行如下操作:①先将三个正方体摆成一排;②在这排正方体正面靠左的位置摆放一个正方体,然后让学生从正面观察其形状;③师问:假如让你再添一个正方体,怎样摆从正面看形状不变呢?请同桌两人合作,一个摆一个看,然后交换。当我把任务布置后,学生立刻兴致勃勃地摆起来,可是摆的过程中,盲目性较大,常摆错了。花费的时间不少,但效果并不理想。第二次,我让学生进行了同样的操作,但在“再添一个正方体从正面看形状不变”的问题提出后,我并不急着让学生立刻动手,而是让同桌两人在观察前面摆的正方体形状的基础上讨论:怎样摆才能达到这一目标?然后再动手去摆。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后很快地摆出了所有的摆法。并总结得出:要想从正面看形状不变,只能摆在原来正方体的正面或背面,而不能摆在其他面。从表面上看,第一次的操作热热闹闹,课堂气氛很好-,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但效果却明显地不如第二次的操作,因为第二次操作前,每个学生都明确了操作的最终目标,促进了操作的有效性,极大地提高了操作的效率。
二、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遵循知识形成的内在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握好动手实践的时机,在知识的生长点、学生思维的发展处组织动手实践,以便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23-7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边操作、边讨论:“左边摆2捆小棒,右边摆3根小棒,要从中拿出7根,应该怎样拿?”学生在操作讨论的过程中,出现三种情况:①先拆开一捆,从这10根中拿出7根,剩下的3根和右边的3根合在一起是6根,再把它和另一捆合起来是16根;②先拆开一捆,把这10根与右边的3根合起来是13根,从13根中拿出7根,剩下的6根把它与另一捆合起来是16根;③先拿3根,再拆一捆,从这10根中拿出4根,剩下的6根把它与另一捆合起来是16根。在学生操作后,引导学生思考:三种不同拿法,哪个步骤是一样的?哪种方法简便?然后再回到23-7上来,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回答、计算。由于学生在计算23-7以前,已经经过了充分的操作,获得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形成了清晰的表象,教师再加以引导,自然水到渠成,在学生积极操作、思维的基础上抽象出计算方法。这样,计算方法的得出是出自学生自己的操作、思索与讨论,因此,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深,记得牢。
三、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促进操作有效性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不随意注意占主导。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诱发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不随意注意吸引到参与学习的兴趣中来,引导他们对数学问题积极思考与探索,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目的。
例如: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王师傅想钉一个三角形木架子,他已经找到了3厘米和7厘米长的两根木条。他找的第三根木条长是几厘米,就能组成一个三角形?我先让学生进行猜测,然后选择一、二个猜测结果进行演示。让学生在猜测与交流中,初步感悟“选择不同的小棒,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不能围成三角形,”并形成研究的问题:怎样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摆小棒的实践操作活动初步探索出规律。
又如在教学认数7时,教师可创设动画片《白雪公主》中7个小矮人摘果子的情境,他们摘了7个大果子,拿了两个袋子,猜一猜他们是怎样装的?这样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学生们积极动脑想办法,用7个小圆片、7个小三角、7根小棒代替7个果子,动手摆出了所有可能的结果,还有的用画果子的方法也得出了结果。
心理学认为,良好的情感会影响认知的选择,可以提高认知的积极性,可以导致认知的优化,有利于认知的内化,增进认知的传递,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所以,我们要通过创设轻松、愉快、富有情趣的数学问题情境,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操作,从而使实践操作活动成为有效的活动。
四、正确引导,使学生获得动手实践操作经验
在对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并非无目的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而应注重指导,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
1.让学生在课前实践。很多数学内容的学习,除了课前应了解学生已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更应让学生在课前去实践,不断积累感性经验,做好课堂教学的铺垫,使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例如:教学《利息和利率》一课时,教师在课前一周就布置学生主动去银行调查了解有关存款利率的知识。有了课前的实践活动,这节课的学习将由枯燥变得生动,使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构建的过程,也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与能力,感受到了课前实践的乐趣,也提高了课堂实践活动的效率。
2.让学生在课中实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成为真正的探索者。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认识时,教师可让学生拿出预先准备的长方形纸片,①看一看: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②折一折:长方形的对边有什么特点?③比一比:用三角尺的直角分别去比长方形的每个角,看这几个角是什么角?④说一说:长方形有哪些特征? 3.让学生在课后实践。创造源于实践,实践活动是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仅仅满足于课前和课中的实践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用实践作业的方式安排学生课后的实践任务。
例如:学习圆的直径后,教师可让学生用多种方法求出杯口的直径,通过启发引导,可得出以下方法:
①将杯口放在纸上,用铅笔沿杯口画一圈,在纸上留下一个圆的图形。量图上两点间的距离,最大的就是圆的直径。具体操作是在圆上固定一点,另一点在圆上移动,量出两点间的最大距离。
②将杯口放在纸上,沿杯口剪下纸片,再对折得到直径,然后量出直径的长。
③将杯口放在桌面上,用一才巴直尺和两块三角板量出直径的长。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实践操作之后,教师应该以语言为中介帮助学生将形象思维抽象为数学知识,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如果就停留在动手实践阶段,学生只能做到“理解”,谈不上掌握和应用,也无从谈动手能力的提高。因此,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必须充分的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促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提高能力、发展智力,从而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五、评价激励,关注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发展
《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是一切课堂活动的落脚点,也是评价学生活动是否有效的标尺。为此我们应注意指导与评价的及时性,要引导学生着重对实践操作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分享他人的成果,注意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比如,有的教师用激励的语言或用赞赏的眼神、手势对学生活动加以肯定,有的教师在课内巧妙地引导学生对自己、对他人的实践操作活动表现加以评述……所有这些,都让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成功的体验,通过评价激励,更多的学生从实践操作活动中获得了自信,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发展了技能,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得知识和经验,把“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实处。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活动是认识的源泉,智慧从动作中开始。”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智力是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发生和发展的,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往往是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实现的。提高实践操作的有效性将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更能体现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实践操作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溧水县开发区小学)
(责任编校:白水)
一、合理设计操作活动,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操作的目标是进行实践操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每一次操作之前,学生必须明确将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是进行有效操作的保障。这样在实践操作中,学生就会把操作的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形式,减少操作活动的干扰和盲目性。
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第一次,我让同桌两人合作,用自己手中的正方体进行如下操作:①先将三个正方体摆成一排;②在这排正方体正面靠左的位置摆放一个正方体,然后让学生从正面观察其形状;③师问:假如让你再添一个正方体,怎样摆从正面看形状不变呢?请同桌两人合作,一个摆一个看,然后交换。当我把任务布置后,学生立刻兴致勃勃地摆起来,可是摆的过程中,盲目性较大,常摆错了。花费的时间不少,但效果并不理想。第二次,我让学生进行了同样的操作,但在“再添一个正方体从正面看形状不变”的问题提出后,我并不急着让学生立刻动手,而是让同桌两人在观察前面摆的正方体形状的基础上讨论:怎样摆才能达到这一目标?然后再动手去摆。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后很快地摆出了所有的摆法。并总结得出:要想从正面看形状不变,只能摆在原来正方体的正面或背面,而不能摆在其他面。从表面上看,第一次的操作热热闹闹,课堂气氛很好-,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但效果却明显地不如第二次的操作,因为第二次操作前,每个学生都明确了操作的最终目标,促进了操作的有效性,极大地提高了操作的效率。
二、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遵循知识形成的内在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握好动手实践的时机,在知识的生长点、学生思维的发展处组织动手实践,以便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23-7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边操作、边讨论:“左边摆2捆小棒,右边摆3根小棒,要从中拿出7根,应该怎样拿?”学生在操作讨论的过程中,出现三种情况:①先拆开一捆,从这10根中拿出7根,剩下的3根和右边的3根合在一起是6根,再把它和另一捆合起来是16根;②先拆开一捆,把这10根与右边的3根合起来是13根,从13根中拿出7根,剩下的6根把它与另一捆合起来是16根;③先拿3根,再拆一捆,从这10根中拿出4根,剩下的6根把它与另一捆合起来是16根。在学生操作后,引导学生思考:三种不同拿法,哪个步骤是一样的?哪种方法简便?然后再回到23-7上来,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回答、计算。由于学生在计算23-7以前,已经经过了充分的操作,获得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形成了清晰的表象,教师再加以引导,自然水到渠成,在学生积极操作、思维的基础上抽象出计算方法。这样,计算方法的得出是出自学生自己的操作、思索与讨论,因此,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深,记得牢。
三、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促进操作有效性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不随意注意占主导。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诱发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不随意注意吸引到参与学习的兴趣中来,引导他们对数学问题积极思考与探索,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目的。
例如: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王师傅想钉一个三角形木架子,他已经找到了3厘米和7厘米长的两根木条。他找的第三根木条长是几厘米,就能组成一个三角形?我先让学生进行猜测,然后选择一、二个猜测结果进行演示。让学生在猜测与交流中,初步感悟“选择不同的小棒,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不能围成三角形,”并形成研究的问题:怎样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摆小棒的实践操作活动初步探索出规律。
又如在教学认数7时,教师可创设动画片《白雪公主》中7个小矮人摘果子的情境,他们摘了7个大果子,拿了两个袋子,猜一猜他们是怎样装的?这样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学生们积极动脑想办法,用7个小圆片、7个小三角、7根小棒代替7个果子,动手摆出了所有可能的结果,还有的用画果子的方法也得出了结果。
心理学认为,良好的情感会影响认知的选择,可以提高认知的积极性,可以导致认知的优化,有利于认知的内化,增进认知的传递,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所以,我们要通过创设轻松、愉快、富有情趣的数学问题情境,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操作,从而使实践操作活动成为有效的活动。
四、正确引导,使学生获得动手实践操作经验
在对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并非无目的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而应注重指导,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
1.让学生在课前实践。很多数学内容的学习,除了课前应了解学生已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更应让学生在课前去实践,不断积累感性经验,做好课堂教学的铺垫,使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例如:教学《利息和利率》一课时,教师在课前一周就布置学生主动去银行调查了解有关存款利率的知识。有了课前的实践活动,这节课的学习将由枯燥变得生动,使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构建的过程,也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与能力,感受到了课前实践的乐趣,也提高了课堂实践活动的效率。
2.让学生在课中实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成为真正的探索者。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认识时,教师可让学生拿出预先准备的长方形纸片,①看一看: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②折一折:长方形的对边有什么特点?③比一比:用三角尺的直角分别去比长方形的每个角,看这几个角是什么角?④说一说:长方形有哪些特征? 3.让学生在课后实践。创造源于实践,实践活动是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仅仅满足于课前和课中的实践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用实践作业的方式安排学生课后的实践任务。
例如:学习圆的直径后,教师可让学生用多种方法求出杯口的直径,通过启发引导,可得出以下方法:
①将杯口放在纸上,用铅笔沿杯口画一圈,在纸上留下一个圆的图形。量图上两点间的距离,最大的就是圆的直径。具体操作是在圆上固定一点,另一点在圆上移动,量出两点间的最大距离。
②将杯口放在纸上,沿杯口剪下纸片,再对折得到直径,然后量出直径的长。
③将杯口放在桌面上,用一才巴直尺和两块三角板量出直径的长。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实践操作之后,教师应该以语言为中介帮助学生将形象思维抽象为数学知识,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如果就停留在动手实践阶段,学生只能做到“理解”,谈不上掌握和应用,也无从谈动手能力的提高。因此,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必须充分的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促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提高能力、发展智力,从而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五、评价激励,关注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发展
《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是一切课堂活动的落脚点,也是评价学生活动是否有效的标尺。为此我们应注意指导与评价的及时性,要引导学生着重对实践操作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分享他人的成果,注意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比如,有的教师用激励的语言或用赞赏的眼神、手势对学生活动加以肯定,有的教师在课内巧妙地引导学生对自己、对他人的实践操作活动表现加以评述……所有这些,都让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成功的体验,通过评价激励,更多的学生从实践操作活动中获得了自信,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发展了技能,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得知识和经验,把“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实处。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活动是认识的源泉,智慧从动作中开始。”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智力是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发生和发展的,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往往是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实现的。提高实践操作的有效性将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更能体现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实践操作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溧水县开发区小学)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