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由于世界经济局势复杂,中国经济面临着诸多的困境。诚如温家宝总理所言,“国内外形势仍然极其复杂,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不少。”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决定了接下来宏观调控是否继续发力。在渐渐走出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两难境地越来越大,同时局势也越发复杂,中国该如何在这种困境中寻找突破?《经济》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教授。
《经济》:近期国际金融形势波谲云诡,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主权债务危机形势十分严峻,有人据此认为第二波危机终于到来,您如何看?
李稻葵:应该说,此次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发生的主权信用危机,意味着风险由私人金融部门向主权国家的转移。但是,在我看来,本次危机的杀伤力远不及之前。由于2008年的时候,各国政府对于金融危机的本质认识不清,未能意识到资产负债表危机究竟意味着什么,使得他们的救市措施推出迟缓,错过了最佳拯救时间。但是,最终他们还是彻底意识到这场危机的本质,采取了强有力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国家信用做基础营救私人金融部门。
《经济》:您是说,如今各国政府已经较早认识到新一轮危机的本质?
李稻葵:对,正是有了之前的经验,此次金融恐慌不足以再让各国政府自乱阵脚。中央银行已经完全意识到新一轮危机的本质。因此我们看到欧盟与IMF旋即联手推出了7500亿欧元的救市计划,这对于稳定金融市场、增强投资者信心有着巨大的作用。所以,这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基本上到此为止。金融市场可能有怀疑,可能有动荡,但是这种怀疑和动荡不可能蔓延为全球性金融恐慌,不可能影响整个世界经济恢复的步伐。实际上,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不过是西方发达国家“小不点”,不足以撼动整个大厦。
《经济》:您认为本次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李稻葵:我想短期内是情绪上的影响,心理上的影响。从本质上讲,中国经济V型反弹的格局已经形成,而支撑这一轮V型反弹的基础,是消费需求的快速爆发,保持着15%以上的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全年维持30%左右的增速基本没有疑问,外部需求亦不会因此次危机而明显出现萎缩。毕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恢复的步伐,也不会因为希腊危机小插曲而有所改变。
《经济》:但是接下来如果债务危机继续蔓延,西方经济体增长乏力,中国外部需求依然难以恢复正常水平,那么,中国经济是否依然可能面临二次探底可能?
李稻葵:当然,金融危机让西方国家大伤元气,未来面临着滞胀的难题。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世界经济的火车头都将是新兴市场国家。所以,世界经济增长的前景还是很好的。当务之急是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定居民的收入增长预期,从而完全夯实消费需求的增长基础。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起稳固的内需,而不是过度依赖投资需求的畸形发展。
《经济》:如今,通胀压力日趋严重,虽然官方CPI依然处于3%的下方,但是真实通胀已经十分严重。那么,您怎么看待当前的通胀压力?是否应该加息?
李稻葵:今年通胀的压力是很大的,主要原因是在生产这一方,在农产品的生产,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用工成本上升,是成本上升带来的。尽管是成本上升带来的,也应该采取一些谨慎的措施,不要让成本推动型的通胀演变成一个全面的,更高水平的通胀。从这个意义上讲,适当提高利率的水平是有必要的。此时,加息与否成为极其难以取舍的“两难”选择。加息主要目的是为了稳定通胀预期,尽最大可能维护储户的经济利益,而不是挤压银行利润和打压经济增长。加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的确存在着巨大的威胁,但是他们的主要问题是得不到贷款,而不是加息与否的问题。所以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工作重点应该是想方设法能够让中国金融体制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经济》:您怎样看待当前房地产的调整政策?
李稻葵: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房地产市场我个人认为调整是完全应该的,而且如果调整不到位,政策就不能改变,要坚定不移继续推进,控制房地价格过高上涨,这对于广大城市居民,对于城市化进程,对于夯实经济长远发展基础都是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当前中国经济的增长靠的是基础建设投资和消费的快速上升,这与过去十年的发展模式已经有所不同,过去是依赖房地产投资。当前一是要继续控制地产市场的投资与投机需要,一定要使得主要大城市的房价有所下降,而且这个房价的下降要变成老百姓的预期,让百姓知道房价落到一定位置之后就不会降了,让百姓高高兴兴买房子。房价通过一定的调整比如说下降20%,降了以后老百姓就敢买房子了,知道房价不会进一步降了。既不要形成房价继续上涨的不好局面,也不要形成房价不断下降的不好局面,要形成一个房价比较快地下降、同时老百姓的预期稳定的良好格局。二是要着手推动地方财政改革,鼓励地方政府以政策性住房为抵押融资,改变过分依赖卖地收入的局面。如果这一改革到位了,不仅地方财政的基础更为牢固,而且政策性住房的投资会蓬勃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纯商业住宅房地产投资下降的真空。
《经济》:近期国际金融形势波谲云诡,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主权债务危机形势十分严峻,有人据此认为第二波危机终于到来,您如何看?
李稻葵:应该说,此次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发生的主权信用危机,意味着风险由私人金融部门向主权国家的转移。但是,在我看来,本次危机的杀伤力远不及之前。由于2008年的时候,各国政府对于金融危机的本质认识不清,未能意识到资产负债表危机究竟意味着什么,使得他们的救市措施推出迟缓,错过了最佳拯救时间。但是,最终他们还是彻底意识到这场危机的本质,采取了强有力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国家信用做基础营救私人金融部门。
《经济》:您是说,如今各国政府已经较早认识到新一轮危机的本质?
李稻葵:对,正是有了之前的经验,此次金融恐慌不足以再让各国政府自乱阵脚。中央银行已经完全意识到新一轮危机的本质。因此我们看到欧盟与IMF旋即联手推出了7500亿欧元的救市计划,这对于稳定金融市场、增强投资者信心有着巨大的作用。所以,这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基本上到此为止。金融市场可能有怀疑,可能有动荡,但是这种怀疑和动荡不可能蔓延为全球性金融恐慌,不可能影响整个世界经济恢复的步伐。实际上,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不过是西方发达国家“小不点”,不足以撼动整个大厦。
《经济》:您认为本次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李稻葵:我想短期内是情绪上的影响,心理上的影响。从本质上讲,中国经济V型反弹的格局已经形成,而支撑这一轮V型反弹的基础,是消费需求的快速爆发,保持着15%以上的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全年维持30%左右的增速基本没有疑问,外部需求亦不会因此次危机而明显出现萎缩。毕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恢复的步伐,也不会因为希腊危机小插曲而有所改变。
《经济》:但是接下来如果债务危机继续蔓延,西方经济体增长乏力,中国外部需求依然难以恢复正常水平,那么,中国经济是否依然可能面临二次探底可能?
李稻葵:当然,金融危机让西方国家大伤元气,未来面临着滞胀的难题。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世界经济的火车头都将是新兴市场国家。所以,世界经济增长的前景还是很好的。当务之急是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定居民的收入增长预期,从而完全夯实消费需求的增长基础。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起稳固的内需,而不是过度依赖投资需求的畸形发展。
《经济》:如今,通胀压力日趋严重,虽然官方CPI依然处于3%的下方,但是真实通胀已经十分严重。那么,您怎么看待当前的通胀压力?是否应该加息?
李稻葵:今年通胀的压力是很大的,主要原因是在生产这一方,在农产品的生产,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用工成本上升,是成本上升带来的。尽管是成本上升带来的,也应该采取一些谨慎的措施,不要让成本推动型的通胀演变成一个全面的,更高水平的通胀。从这个意义上讲,适当提高利率的水平是有必要的。此时,加息与否成为极其难以取舍的“两难”选择。加息主要目的是为了稳定通胀预期,尽最大可能维护储户的经济利益,而不是挤压银行利润和打压经济增长。加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的确存在着巨大的威胁,但是他们的主要问题是得不到贷款,而不是加息与否的问题。所以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工作重点应该是想方设法能够让中国金融体制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经济》:您怎样看待当前房地产的调整政策?
李稻葵: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房地产市场我个人认为调整是完全应该的,而且如果调整不到位,政策就不能改变,要坚定不移继续推进,控制房地价格过高上涨,这对于广大城市居民,对于城市化进程,对于夯实经济长远发展基础都是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当前中国经济的增长靠的是基础建设投资和消费的快速上升,这与过去十年的发展模式已经有所不同,过去是依赖房地产投资。当前一是要继续控制地产市场的投资与投机需要,一定要使得主要大城市的房价有所下降,而且这个房价的下降要变成老百姓的预期,让百姓知道房价落到一定位置之后就不会降了,让百姓高高兴兴买房子。房价通过一定的调整比如说下降20%,降了以后老百姓就敢买房子了,知道房价不会进一步降了。既不要形成房价继续上涨的不好局面,也不要形成房价不断下降的不好局面,要形成一个房价比较快地下降、同时老百姓的预期稳定的良好格局。二是要着手推动地方财政改革,鼓励地方政府以政策性住房为抵押融资,改变过分依赖卖地收入的局面。如果这一改革到位了,不仅地方财政的基础更为牢固,而且政策性住房的投资会蓬勃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纯商业住宅房地产投资下降的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