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式英语思维习惯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ze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必然会受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差异、风俗习惯等很多因素的影响,给交际带来不利,阻碍英语学习效率。笔者通过对汉式英语表现形式和汉式英语成因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汉式英语 思维习惯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中国学生总是把本族语的思维习惯带到英语学习与交流中,从而产生了“中式英语”,这种“双边英语”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也搞不明白,并且广泛出现在英语学习过程和应用的各个层面。针对外语学习,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和教师,做出了很多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与解决问题的办法。乔姆斯基(Chomsky)曾提出语言能力的概念;海姆斯(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理论。他认为仅仅具备语言能力是不足以完成交际任务的,人们还必须有交际能力,即在进行语言交际时能够得体的使用语言的能力。
  一、汉式英语的表现形式
  1.按照汉语习惯生搬硬套。Let’s sit down and relax ourselves.汉语里有“放松一下自己”的习惯说法。英语的relax虽可做及物动词,但习惯不跟反身代词做宾语。又如学生常常表达“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说成:“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而不知道一句:“study harder”就可以。
  2.无主语形式。汉语常常省略主语,但英语通常句句都有主语。因此,我们在使用英语时应适当增补主语。例如:正在刮风下雨。我们应该表达为:It’s blowing and raining.
  3.语序不一。汉语里,定语习惯于前置,通常位于名词之前,英语中,单词作定语一般放在要修饰的名词之前,短语和从句做定语则放在修饰词之后。
  汉语表达习惯是时间状语在前,地点状语在后,并且大单位在前,小单位在后;而英语习惯是地点状语在前,时间状语在后,两个以上的时间、地点状语同时出现时,排列顺序遵循从小到大。
  4.词语增减。汉语中物主代词的使用远远不如英语里用的多,有时候甚至不用物主代词。穿衣、洗脸、刷牙、梳头在英语中常常表达为:I put on my clothes.I wash my face.I brush my teeth.I comb my hair.
  二、汉式英语成因分析
  1.第一语言思维的干扰。中国学生在表达“我丢了我的自行车”时说成:I’ve lost my bicycle.”这让外国人感到迷惑,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经常忘了自己把自行车放在什么地方了呢?因为这句话的含义是“I’ve forgotten where I packed my bicycle.”用汉语思维来表达英语时,很容易造成误解。
  中国人在打电话时,如果不清楚对方是谁,常问“你叫什么?”然而中国学生在接外国人电话是也会说:“What’s your name?”而不是“Who is that?”当我们听到夸奖时,也不应该用“Where,where”。
  2.文化差异的影响。英美人来看,凡是关于个人圈子的事,如年龄、收入支出、家庭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甚至是去向都属于个人隐私。但是中国人打招呼常用”你去哪?”在外国人看来很不礼貌。我曾经和外教交流时问“what is your plan this weekend?”,他却误以为我在spy他。
  在中国,见面打招呼常问“你吃了没有?”,这句话频率之高,甚至在厕所门口都会听到。但是如果你问老外“Have you had dinner?”他就会认为你是想请他吃饭。
  3.语言能力薄弱导致交际出错。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建筑材料,离开词汇,语言无法表达,同样,词汇不丰富,表达也会受到限制,影响思想交流。因此学生掌握语言材料的多少直接反映了其语言能力的高低。同时,还必须掌握语法、语言规则、即词形变化、遣词造句的规则。
  三、克服汉式英语思维习惯的对策
  1.模仿听说读写,增强表达技能。没有模仿,就没有基本的语音语调;没有模仿,就不可能说出一句像样的英语;凡是学外语者,模仿说、模仿写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培养写英语日记、书写熟悉话题评论的好习惯,不断地积累英语惯用素材,增强英语表达技能。
  2.了解文化差异,消除沟通障碍。如果不了解西方文化,就不会有成功的交际。因此,我们在学习英语时,要重视对英美文化的习得。一方面学习西方人的习惯表达。例如问候或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时“How was the trip?”会显得更加自然。另一方面学习西方国家日常礼仪。受到别人的嘉奖时,thank you!y要能够脱口而出,而不是“Nothing,nothing”
  3.创建沟通机会,加强英语交流。学习英语的最佳途径,莫过于身处于真实英语环境中。但是我们没有生活在讲英语的国度里,所以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主动动创建英语情景,练习英语。课堂上尽量和老师用英语交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做课堂的主体者。课外多听英语广播BBC/VOA,积极参加英语角、经典诗文朗诵活动,观看英文电影,不断培养英语兴趣,提升英语表达能力。
  4.扩大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素材。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英语原著阅读,扩大视野,增长知识,扩大词汇量,了解英语表达习惯,丰富表达素材。相信很多学生在学英语过程中都遇到单词记不住的问题,我曾经也向外教问过这个问题,得到的回答是reading。
  5.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积极参加各类英语竞赛,以考代练,在真实的竞赛过程中,提高英语运用能力,提高英语综合水平。另外,积极报考相关英语等级考试,备考本身就是一种英语水平的提高的过程。
  四、结语
  为了迅速提高用英语交流沟通的能力,克服汉式英语思维习惯,就要模仿听说,了解外国文化风俗习惯,创建英语学习环境,加强阅读,强化训练等,相信熟能生巧,坚持不懈,达到脱口而出。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因素的影响,全国范围内的高校之间生源竞争现象日益突出,尤其是在优质生源的竞争上也更趋激烈。从高校间生源竞争现状、竞争根源分析入手,对高校间生源竞争问题进行剖析;并就高校具体工作提出一些显浅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有效应对高校间的生源竞争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关 键 词] 高等教育;生源竞争;应对策略;教育;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