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对我们的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社会激励的竞争要求学生必须要具备有比较强的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之中脱颖而出。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而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数学的基础所在,因此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此,笔者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谈一談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学生;培养
G623.5
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时代的不断发展要求数学教学要及时的调整自己,提高自己。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能力的高低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知识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经济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创新能力的强弱是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创新能力比较高的国家才能够在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站稳脚跟,寻求自己的发展和出路。因此对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从小学时代就开始,其中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决不仅仅是简单的口号。小学数学在教学的过程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而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我们就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创新产生兴趣,那么不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学生也会主动投入到创新学习之中去。所以说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兴趣的激发是给学生添加了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注意创新。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提问来达到这一目的。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因此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都还比较强,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平淡的学习生活之中发现学习的乐趣。在提问的时候教师注意要运用合适的方法,有时候可以用委婉的方式提出问题,并且也可以尝试使用问题来引出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会更加的大。此外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还需要注意问题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且经过努力是能够解答出来的。此外问题还应该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在讲解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学生的日常思维引入到教学之中来,促进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思维,这对于促进学生进行思维创新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举个例子来讲,笔者在教授线段和直线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就选择通过提问来进行教学。首先笔者会在黑板上随意的画出一些线条,然后让同学们自己来看看,老师画出的线条是否有写差别,如果有差别的话,那么差别在什么地方。最后笔者还会加一句,那就是让同学们根据自己观察的结果将笔者画出的线条进行分类。然后笔者会将同学们的答案分别写出来。在这些答案之中会有学生按照直线和线段的区别进行划分,这个时候笔者会先不说这种方法分类的依据,而是让学生们再进行划分,看看能不能分出一些不同的情况。如果没有的话,那么在这种分类方法现有的分类情况之下还能不能进行再细致的划分呢?通过这些问题笔者会让学生们的思维快速的运转,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再进行思考,这样就可以对学生的创新型思维的培养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鼓励学生们相互竞争,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如果显得过于平淡的话学生则会对数学学习感到厌倦,因此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通过一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比如说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产生一定的竞争关系,这样可以促进教学气氛的不断热烈,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的活跃。
举个例子来讲,同样一个问题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要求学生们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又可以让原本平淡的课堂稍显趣味,有这样一个问题,有一天小刚去买牛肉,他打算买10斤的牛肉。等到来了菜市场他才发现每斤牛肉的价格是11.5元。请问小刚需要花多少钱呢。这个问题学生们基本都能够解答出来,但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则不一定。因此笔者会要求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有的运用了乘法,直接用11.5×10,还有的学生运用了加法,即11.5+11.5+11.5+11.5+11.5+11.5+11.5+11.5+11.5+11.5,还有的学生将11.5拆分成了11和0.5进行计算,另外还有学生将11.5元转化成了115角进行计算然后再进行化简。。。这些方法虽然并不一定都很好,但是一题多解却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锻炼。此外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
三、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问题
有时候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还要困难,而提出问题的意义高于解决问题的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只有在思考之后才能够自己的见解,也只有在思考之后学生才能够提出问题。因此问题的提出表明学生的学习状态很好。此外在思考的过程之中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对来说数学知识更加的抽象,而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要有意识的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在具体化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通过数学知识之间的比较强的联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因此教师在和学生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之中要注意多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用鼓励的方式和学生交流,少用批评的方式和学生交流。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发散性一定会得到比较好的锻炼。
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广大数学教师要对此给予积极的重视。虽然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之中还有应试教育的影子,但是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一定可以做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刘顺民;探究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S2期
[2]李爱社;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1年4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学生;培养
G623.5
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时代的不断发展要求数学教学要及时的调整自己,提高自己。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能力的高低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知识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经济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创新能力的强弱是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创新能力比较高的国家才能够在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站稳脚跟,寻求自己的发展和出路。因此对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从小学时代就开始,其中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决不仅仅是简单的口号。小学数学在教学的过程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而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我们就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创新产生兴趣,那么不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学生也会主动投入到创新学习之中去。所以说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兴趣的激发是给学生添加了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注意创新。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提问来达到这一目的。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因此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都还比较强,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平淡的学习生活之中发现学习的乐趣。在提问的时候教师注意要运用合适的方法,有时候可以用委婉的方式提出问题,并且也可以尝试使用问题来引出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会更加的大。此外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还需要注意问题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且经过努力是能够解答出来的。此外问题还应该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在讲解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学生的日常思维引入到教学之中来,促进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思维,这对于促进学生进行思维创新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举个例子来讲,笔者在教授线段和直线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就选择通过提问来进行教学。首先笔者会在黑板上随意的画出一些线条,然后让同学们自己来看看,老师画出的线条是否有写差别,如果有差别的话,那么差别在什么地方。最后笔者还会加一句,那就是让同学们根据自己观察的结果将笔者画出的线条进行分类。然后笔者会将同学们的答案分别写出来。在这些答案之中会有学生按照直线和线段的区别进行划分,这个时候笔者会先不说这种方法分类的依据,而是让学生们再进行划分,看看能不能分出一些不同的情况。如果没有的话,那么在这种分类方法现有的分类情况之下还能不能进行再细致的划分呢?通过这些问题笔者会让学生们的思维快速的运转,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再进行思考,这样就可以对学生的创新型思维的培养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鼓励学生们相互竞争,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如果显得过于平淡的话学生则会对数学学习感到厌倦,因此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通过一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比如说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产生一定的竞争关系,这样可以促进教学气氛的不断热烈,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的活跃。
举个例子来讲,同样一个问题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要求学生们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又可以让原本平淡的课堂稍显趣味,有这样一个问题,有一天小刚去买牛肉,他打算买10斤的牛肉。等到来了菜市场他才发现每斤牛肉的价格是11.5元。请问小刚需要花多少钱呢。这个问题学生们基本都能够解答出来,但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则不一定。因此笔者会要求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有的运用了乘法,直接用11.5×10,还有的学生运用了加法,即11.5+11.5+11.5+11.5+11.5+11.5+11.5+11.5+11.5+11.5,还有的学生将11.5拆分成了11和0.5进行计算,另外还有学生将11.5元转化成了115角进行计算然后再进行化简。。。这些方法虽然并不一定都很好,但是一题多解却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锻炼。此外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
三、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问题
有时候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还要困难,而提出问题的意义高于解决问题的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只有在思考之后才能够自己的见解,也只有在思考之后学生才能够提出问题。因此问题的提出表明学生的学习状态很好。此外在思考的过程之中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对来说数学知识更加的抽象,而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要有意识的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在具体化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通过数学知识之间的比较强的联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因此教师在和学生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之中要注意多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用鼓励的方式和学生交流,少用批评的方式和学生交流。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发散性一定会得到比较好的锻炼。
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广大数学教师要对此给予积极的重视。虽然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之中还有应试教育的影子,但是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一定可以做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刘顺民;探究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S2期
[2]李爱社;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1年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