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小学语文基础的好坏会对国人的一生的语言能力造成重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先从小学语文提问的意义入手,随后阐明了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最后提出了提高提问有效性的参考策略,供有关人士学习交流。
关键词:课堂提问;小学语文;教学探讨]
一、引言
语文是小学基础教育的主课之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十分关键,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必要手段,是师生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仅能让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能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在语文课堂上科学有效的提问,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思考课程和探究老师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相反,低水平的提问会使课堂变得枯燥和乏味,降低课堂吸引力,甚至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抗拒。因此,探讨有效的课堂提问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至关重要。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现状
(一)展示性问题占比多于参考性问题
课堂提问分为参考性问题和展示性问题,参考性问题和展示性问题最大且最为明显的差别就是,前者没有唯一性的答案,而后者的答案是惟一的。提问展示性问题,教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测试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学习程度,如对字的发音和拼写,而参考性问题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学生回答时各抒己见,自由发挥,可以有效跨越师生之间存在的“信息沟”,触发真实的交际,真正的社交对话,而不是传统的强硬灌输知识的课堂形式,避免了局限知识的单向传输,促进的信息的双向流动。然而据统计,小学语文课堂上展示性问题比重较大,超六成的问题都是展示性问题,虽然在发音、拼音、背诵方面展示性问题还是必要存在的,但是参考性问题过少的话,会导致学生丧失主动思考能力,培养的学生主要是在死记硬背的能力较强,创新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较弱。
(二)提问的对象过于集中
在小学课堂上,教师一般对学习成绩好、表现能力强的学生较为青睐,语文教师也不例外。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老师不想让学生尴尬,选择看起来有自信的同学回答,比如提问后大胆看着老师的同学,对于教学来说较为轻松。所以,对老师配合的同学会比较容易得到老师的关注。再者选择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问题,有利于起到示范作用,能够节省知识传授时间。然而基础较差或者表现能力较弱的学生更需要课堂的互动,增加知识的领悟程度。偏爱式的对象提问,会加剧班级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两级分化。
(三)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提问
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好的提问是打开学生努力学习的钥匙,启迪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智力有能力得到发展。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没有做到因人施教,对不同班级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的问题内容雷同,提出的问题过难或过易,学生现场答不上过难的问题,会导致学生冷场受挫,太容易的问题又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均背离了提问的初衷。
三、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多进行参考性提问
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含有很多人文和德育的知识熏陶,并且对于人一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起重要的基础作用,参考性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增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深度,教师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进行参考性提问,如在《司马光》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参考性问题进行问答:师:同学们,大家认为司马光砸缸对你们有什么启发呢?其他人不想救人吗?生:其他人想从水中救人,想不到砸缸。师:为什么其他人想不到砸缸。生:他们想救人出来,但是想不到砸缸。师:是不是他们觉得缸比人的生命重要?生:……师:我们同学的想法很多很爱思考,由此通过参考性和开放性的提问,引导学生更多的思考,不仅让学生记住的课堂精髓,还引导其多进行人生思考,对于强化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十分重要。
(二)塑造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注重课堂的有效双向沟通,首先要塑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教师真正把学生作为和自己平等的对象,才能真正进行平等的沟通授课,在进行课堂提问时顾及到所有的学生需要,引发全班同学一起思考,而不是只照顾成绩好表现强的学生;只有真正的平等教师才会重视听取学生诉求,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学生也只有把教师当作平等的对象,才能做到敢于溝通,充分发挥学习潜能。
(三)提问要难易适中,对回答及时评价
小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好奇心强,教师在准备提问时,内容不能过于容易,如果没有挑战性,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动力,当然也不能太难,如果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会降低教学效率,问题程度应该在学生的平均基础上稍难一些。并且做到在每次提问后,及时进行总结评价,对回答较好的积极的学生,指出其答案的亮点,进行表扬,对回答较差的学生,在照顾到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同时,适当的进行点拨指正,或者课后单独进行一些知识的辅导。
四、结束语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推行已久的今天,小学语文已是学习基础之根。学不好小学语文,就会连最基本的理解能力都没有,学好其他学科也就无从谈起,身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多下苦工,勤于思索,探索提问的有效方式,多进行参考性提问,努力提高学生主动思考能力和发散性学习思维,在新时代要积极塑造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将自己当作朋友,敢于真诚的交流,相信只要小学语文教师愿意在提问水平方面进行努力,一定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洁.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4):00119-00119.
[2]施必云.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J].新课程(上),2016(5):00099-00099.
[3]白央.浅析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J].教育:文摘版,2016(8):00253-00253.
[4]焦会.浅谈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J].教育,2016(12):00049-00049.
关键词:课堂提问;小学语文;教学探讨]
一、引言
语文是小学基础教育的主课之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十分关键,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必要手段,是师生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仅能让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能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在语文课堂上科学有效的提问,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思考课程和探究老师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相反,低水平的提问会使课堂变得枯燥和乏味,降低课堂吸引力,甚至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抗拒。因此,探讨有效的课堂提问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至关重要。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现状
(一)展示性问题占比多于参考性问题
课堂提问分为参考性问题和展示性问题,参考性问题和展示性问题最大且最为明显的差别就是,前者没有唯一性的答案,而后者的答案是惟一的。提问展示性问题,教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测试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学习程度,如对字的发音和拼写,而参考性问题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学生回答时各抒己见,自由发挥,可以有效跨越师生之间存在的“信息沟”,触发真实的交际,真正的社交对话,而不是传统的强硬灌输知识的课堂形式,避免了局限知识的单向传输,促进的信息的双向流动。然而据统计,小学语文课堂上展示性问题比重较大,超六成的问题都是展示性问题,虽然在发音、拼音、背诵方面展示性问题还是必要存在的,但是参考性问题过少的话,会导致学生丧失主动思考能力,培养的学生主要是在死记硬背的能力较强,创新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较弱。
(二)提问的对象过于集中
在小学课堂上,教师一般对学习成绩好、表现能力强的学生较为青睐,语文教师也不例外。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老师不想让学生尴尬,选择看起来有自信的同学回答,比如提问后大胆看着老师的同学,对于教学来说较为轻松。所以,对老师配合的同学会比较容易得到老师的关注。再者选择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问题,有利于起到示范作用,能够节省知识传授时间。然而基础较差或者表现能力较弱的学生更需要课堂的互动,增加知识的领悟程度。偏爱式的对象提问,会加剧班级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两级分化。
(三)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提问
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好的提问是打开学生努力学习的钥匙,启迪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智力有能力得到发展。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没有做到因人施教,对不同班级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的问题内容雷同,提出的问题过难或过易,学生现场答不上过难的问题,会导致学生冷场受挫,太容易的问题又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均背离了提问的初衷。
三、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多进行参考性提问
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含有很多人文和德育的知识熏陶,并且对于人一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起重要的基础作用,参考性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增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深度,教师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进行参考性提问,如在《司马光》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参考性问题进行问答:师:同学们,大家认为司马光砸缸对你们有什么启发呢?其他人不想救人吗?生:其他人想从水中救人,想不到砸缸。师:为什么其他人想不到砸缸。生:他们想救人出来,但是想不到砸缸。师:是不是他们觉得缸比人的生命重要?生:……师:我们同学的想法很多很爱思考,由此通过参考性和开放性的提问,引导学生更多的思考,不仅让学生记住的课堂精髓,还引导其多进行人生思考,对于强化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十分重要。
(二)塑造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注重课堂的有效双向沟通,首先要塑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教师真正把学生作为和自己平等的对象,才能真正进行平等的沟通授课,在进行课堂提问时顾及到所有的学生需要,引发全班同学一起思考,而不是只照顾成绩好表现强的学生;只有真正的平等教师才会重视听取学生诉求,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学生也只有把教师当作平等的对象,才能做到敢于溝通,充分发挥学习潜能。
(三)提问要难易适中,对回答及时评价
小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好奇心强,教师在准备提问时,内容不能过于容易,如果没有挑战性,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动力,当然也不能太难,如果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会降低教学效率,问题程度应该在学生的平均基础上稍难一些。并且做到在每次提问后,及时进行总结评价,对回答较好的积极的学生,指出其答案的亮点,进行表扬,对回答较差的学生,在照顾到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同时,适当的进行点拨指正,或者课后单独进行一些知识的辅导。
四、结束语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推行已久的今天,小学语文已是学习基础之根。学不好小学语文,就会连最基本的理解能力都没有,学好其他学科也就无从谈起,身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多下苦工,勤于思索,探索提问的有效方式,多进行参考性提问,努力提高学生主动思考能力和发散性学习思维,在新时代要积极塑造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将自己当作朋友,敢于真诚的交流,相信只要小学语文教师愿意在提问水平方面进行努力,一定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洁.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4):00119-00119.
[2]施必云.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J].新课程(上),2016(5):00099-00099.
[3]白央.浅析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J].教育:文摘版,2016(8):00253-00253.
[4]焦会.浅谈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J].教育,2016(12):00049-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