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是识字教学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分步处理生字,把识字和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放手试读——自主识字
在“初读课文”环节,我们倡导放手试读,自主识字,初步感知课文情境。这一环节的主要学习目标就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要想读通课文,必须扫除生字的读音障碍。
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益一辈子。”一般我们是这样操作的:一方面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这是为了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明确识字的任务,知道这节课自己要学会哪些字,标画的过程就是在语言环境中跟生字初次见面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去认识生字,如:借助拼音识字、联系上下文猜字、请教同学或老师、查字典……让学生学会解决“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问题,具备一定的识字本领。学生对学习汉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必然会主动探求识字的方法,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二、合作交流——纠正易错读音
“生生交流”就是组织学生交流识字。可安排“同桌互查读音”、“小老师检查读生字”“读课文检查生字”等形式,也有一些比较有趣的方式,如创设情境(创设猜字情境,故事情境、小组比赛等)、编唱儿歌、组织游戏(摘苹果、开火车、造火车、抢答等)。在这个环节你会发现,一、二年级小学生的眼睛是很“厉害”的,他们的检查、他们的提醒,都是很注重细节的。
学生集中易读错的字词,便是“师生交流”中要补充提醒的。这个时候,生字可以集中呈现(或PPT,或卡片,或小黑板),给学生留下一个整体印象,并在此过程中,订正一些孩子们容易读错的字音,如轻声、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及整体音节与韵母e的生字。
这一环节以学生的合作交流为主,交流的任务有两方面,一是自读识字的成果与方法的交流,二是初读课文的收获。教师此时要做的工作就是组织、引导好学生的合作交流,并通过检查、纠错、引导等教学手段来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做准备。这属于生字的第二次亮相,一部分生字已悄然进入学生的记忆。
三、随文识字——强化字词的认知
随文识字教学实际上就是边学文,边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将识字任务贯穿于课文的学习中,不断提高汉字在学生头脑中出现的频率。
随文识字包括在语言环境中正音、在语言环境中记形、在语言环境中解义。但是课文是有情境的,感受课文的情境,才是有效的阅读。如果在阅读课文时,针对识字的问题扯开去,也会把学生的注意力牵走,离开课文的情境,阅读的“气儿”就断了。所以,在阅读时,教师要根据汉字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做出调整。字形复杂的、容易读错的生字,要重点关注;生僻的汉字,读准字音,大致了解含义即可;高频使用的、意义丰富的汉字,要多让学生结合语境组词、造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当然,组词也好,找近、反义词也好,指导写字也好,辨析形近字也好,都应该把握合适的“度”,选择阅读时必须强化认识的生字,只涉及阅读必需的字音、字义。在教学的时候,我们要对学生的认知有个充分的估计,识字教学要体现出梯度,不能眉毛胡子一起抓。
在“学文”过程中“识字”,方法避免单一。要根据字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组织教学。像字理识字(坪——平平的土地)、谜语识字(一支羽毛——翅)、图画识字、生活识字、游戏识字、情境识字等方法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识字方法,合理、充分利用课件、声音、图像、小卡片等辅助教学,把多种识字方法结合在一起,课堂会更灵动。如《荷叶圆圆》一课中的“透明”“亮晶晶”等词,通过出示“透明的翅膀”“亮晶晶的小眼睛”的图片,了解词语的意思就不难了;对“晶”字字形的巩固,可通过追溯汉字的字源,用汉字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那学生印象定会很深刻;对“摇”“蹲”等字则可联系生活实际,拓展相同偏旁的字,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体验学习并运用。
责任编辑 邱 丽
一、放手试读——自主识字
在“初读课文”环节,我们倡导放手试读,自主识字,初步感知课文情境。这一环节的主要学习目标就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要想读通课文,必须扫除生字的读音障碍。
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益一辈子。”一般我们是这样操作的:一方面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这是为了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明确识字的任务,知道这节课自己要学会哪些字,标画的过程就是在语言环境中跟生字初次见面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去认识生字,如:借助拼音识字、联系上下文猜字、请教同学或老师、查字典……让学生学会解决“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问题,具备一定的识字本领。学生对学习汉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必然会主动探求识字的方法,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二、合作交流——纠正易错读音
“生生交流”就是组织学生交流识字。可安排“同桌互查读音”、“小老师检查读生字”“读课文检查生字”等形式,也有一些比较有趣的方式,如创设情境(创设猜字情境,故事情境、小组比赛等)、编唱儿歌、组织游戏(摘苹果、开火车、造火车、抢答等)。在这个环节你会发现,一、二年级小学生的眼睛是很“厉害”的,他们的检查、他们的提醒,都是很注重细节的。
学生集中易读错的字词,便是“师生交流”中要补充提醒的。这个时候,生字可以集中呈现(或PPT,或卡片,或小黑板),给学生留下一个整体印象,并在此过程中,订正一些孩子们容易读错的字音,如轻声、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及整体音节与韵母e的生字。
这一环节以学生的合作交流为主,交流的任务有两方面,一是自读识字的成果与方法的交流,二是初读课文的收获。教师此时要做的工作就是组织、引导好学生的合作交流,并通过检查、纠错、引导等教学手段来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做准备。这属于生字的第二次亮相,一部分生字已悄然进入学生的记忆。
三、随文识字——强化字词的认知
随文识字教学实际上就是边学文,边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将识字任务贯穿于课文的学习中,不断提高汉字在学生头脑中出现的频率。
随文识字包括在语言环境中正音、在语言环境中记形、在语言环境中解义。但是课文是有情境的,感受课文的情境,才是有效的阅读。如果在阅读课文时,针对识字的问题扯开去,也会把学生的注意力牵走,离开课文的情境,阅读的“气儿”就断了。所以,在阅读时,教师要根据汉字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做出调整。字形复杂的、容易读错的生字,要重点关注;生僻的汉字,读准字音,大致了解含义即可;高频使用的、意义丰富的汉字,要多让学生结合语境组词、造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当然,组词也好,找近、反义词也好,指导写字也好,辨析形近字也好,都应该把握合适的“度”,选择阅读时必须强化认识的生字,只涉及阅读必需的字音、字义。在教学的时候,我们要对学生的认知有个充分的估计,识字教学要体现出梯度,不能眉毛胡子一起抓。
在“学文”过程中“识字”,方法避免单一。要根据字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组织教学。像字理识字(坪——平平的土地)、谜语识字(一支羽毛——翅)、图画识字、生活识字、游戏识字、情境识字等方法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识字方法,合理、充分利用课件、声音、图像、小卡片等辅助教学,把多种识字方法结合在一起,课堂会更灵动。如《荷叶圆圆》一课中的“透明”“亮晶晶”等词,通过出示“透明的翅膀”“亮晶晶的小眼睛”的图片,了解词语的意思就不难了;对“晶”字字形的巩固,可通过追溯汉字的字源,用汉字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那学生印象定会很深刻;对“摇”“蹲”等字则可联系生活实际,拓展相同偏旁的字,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体验学习并运用。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