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你”型师生关系是马丁·布伯提出的“我—你”型人际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有很大的不同,是种全新的师生关系。它倡导师生间平等的、互动的、双赢的“生活关系”。由于大学的环境、学生以及教师的特点决定了大学比中小学更具有实现“我—你”型师生关系的可能性,这将为“我—你”型师生关系在我国由理想变为现实提供了一种路径。
[关键词]大学 “我—你”型师生关系 可能性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056-03
师生关系是学校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它是教师与学生在日常的正式与非正式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教育是人与人的交往领域,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是平等的价值主体。但是,在现实学校生活中,我们的师生关系有些偏失了。教师被尊为知识的拥有者,学生被认为是知识的接受者。这种缺少精神世界、心灵召唤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在教室、课本、活动中找不到他们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学习生活成为了一种工具,一种不关自己情感、精神、思维的枯燥事情。如此的学习让学生普遍感到“想说爱你不容易”。[1]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把马丁·布伯(Martin Buber)的“我—你”型人际关系引申到教育中来,即“我—你”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的提出将为我国大学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提供新的视域。
一、“我—你”型师生关系的内涵
作为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在其著作《我与你》中认为,决定—个人存在的东西在于他自己与世界上各种存在物之间发生关系的方式,即“我—你”与“我—它”这两种方式。在“我—你”关系中,“你”是绝对存在者,是世界,“你”不是“我”的工具、利用物,“我”要以“我”的整个存在方式来接近“你”;而在“我—它”关系中,“它”(客体)只是“我”(主体)的认识、利用的对象。[2]马丁·布伯(Martin Buber)认为, “我—它”不是真正的关系,也不是一种融合,而是一种对立;“我—它”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我”是主动者,“它”是被动者,“我”是经验的“它”、是利用“它”的主人,“它”不过是客体对象而已。再者,“我—它”不是一种直接的关系。[3]“我”对“它”需要借助中介力量。马丁·布伯(Martin Buber)强调,“我—你”才是一种真正的师生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中,师生双方才是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人。双方都不将对方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这样才能真诚地欣赏对方、接纳对方,这才是人与人之间的正常的、健康的关系。在大学“我—你”相遇的场域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我—你”的相遇关系,师生是同等重要的价值主体。[4]
在这种“我—你”型师生关系中,它让学生以“你”的态度而不是以“它”的方式来看待万事万物;“我—你”型师生关系强调双方采用协商而非强制的方式来对待之间的冲突或差异,从而克服各自的片面性和相互的隔阂;它充分体现了“我”对“你”的尊重。师生双方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交流、理解、融合的过程中,尊重、肯定对方的独特性。这使得教育活动成为了一种互动共享,任何信息都可以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交换和流动,它让师生双方都成为集体性思维中一个和谐的符号,是感情的共鸣,是视域的融合,是“共同的思考”。
二、“我—你”型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
(一)师生是一种双主体的交往关系
在传统“我—它”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相对于学生来说,有着无可辩驳的权威和真理,学生服从教师可以说是天经地义的,这也就是所谓的“师道尊严”。学生虽然相对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师少,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人格方面与教师是平等的。因而在“我—你”型的师生关系中,双方(尤其是教师)并不是把对方看作是一个客体,而是把对方看作是与“我”商讨共同话语的“你”。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双主体的平等交往关系。[5]在这种“我—你”关系的定位下,学生与教师一样拥有充分的参与课堂信息处理的自由与机会,师生作为独立的教育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彼此交流着各自不同的观点和思想,把各自的理性与情感、方式与方法、体会与经验等都时时展示在对方眼前,师生双方在相互理解中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沟通与享受。
(二)师生是一种教学相长的双赢关系
“我—你”型的师生关系特别强调课堂教学中师生是在合作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交流、沟通和对话,使得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双方的一种教学相长、互动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都能够获得收获和满足,都能够有愉快的体验和享受,这也就确保了参与者的“我—你”双赢。具体来说,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整合从学生那里喷发出来的大量信息源,使得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的一种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修养的快乐、幸福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这不仅使得学生在获得信息、知识的同时,重新组织自己的心理取向和能力向更优化的方向发展,也使得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前沿阵地。[6]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能与学生共同讨论的“对话者”,由“独奏者”转变到“伴奏者”的角色,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
(三)师生是一种互动性的合作关系
“我—你”型师生关系体现了师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你”双方是思维和情感都在不断活动交流的两方。“我—你”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就是要把教师和学生的双方活动当作不可分离、相互衔接的有机整体;就是要把课堂教学看做是师生双方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的过程。“我—你”型师生关系使得课堂教学活动成为了可以通过对话、交流、合作而产生交互影响的过程。教学活动成为了交互式的,师生双方可以在相互理解中达成协议并共同商议教学的内容和进程,教学是一种“我—你”的新型关系,就好像宇宙天体中的“双星”互动关系一样。[7]
(四)师生是一种具有独特性的人格关系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中介被抽象为一个传授知识的属性,或者是戴着知识传授者的面具与学生接触,而学生也被抽象为知识的学习者”。[8]而“我—你”型的师生关系则是学生的人格与教师人格的相互碰撞,是师生间知识的交流、情感的沟通和思想的融合。在这种新型关系中,教师将自己真实、完整的一面展示给学生,真诚地与学生合作,给予他们以知识和心灵上的帮助,并且指导学生们了解世界、理解生活。同时,教师也在与学生沟通、交往中了解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并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关心和支持。
三、在大学里构建“我一你”新型师生关系的可能性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学校构建“我一你”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具备多种条件基础。同时,笔者也觉得,正是由于这些条件的限制才导致到目前为止“我—你”型师生关系在我国的高校几乎没能真正的实现。从学校的环境、学生的特点、教师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特定时期的发展任务等方面考虑,笔者认为,相比之下,在大学里构建“我一你”型师生关系的条件是比较可行的。
(一)大学生在心智上已经成熟
在中小学里,由于学生是未成年人,教师是成人,双方的心智发展水平不在同一层次,教师无形之中容易充当指导者或是命令包办者的身份。大学生考虑问题的能力已经成熟,而且,大学生关注的问题已经相对宽泛化,他们不仅关心自己的学习、学校,也关注自身的将来,更关注到国家的发展等。这就拓宽了其与教师的交流的范围,增加了双方交流的可能性,也使双方关注的事物的交集增多。在多数情况下,心智水平是决定双方交流话题范围和交流水平、深度的一个前提条件。双方对待事物的看法几乎是同一层次的,相同的心智水平才能刺激彼此交流的欲望,这也是实现师生关系的平等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二)大学生有较大的知识储备量
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信息传媒工具的高度发达,各种教育资源也变得丰富与快捷。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大学生们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同时,学生的视野也越来越开阔。相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大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在某些方面已经可以和教师匹敌,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也正在逐渐发生变化。“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和便捷使得大学生在与教师交往和相处的过程中已经具备了和教师平等交流的知识量这一基础。只有双方的知识量具有了可比性,才会有产生教学相长的双赢效果的基础。
(三)大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方面更注重精神上的交流
交往的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在精神上的相遇。大学师生之间的交往不单单是以科学知识的授受为主要内容,更多的是一种师生间的“人与人”的人格感悟、甚至是一种生命的相互碰撞。从根本上来说,高校师生之间的交往活动是一种多维的、立体的、内涵丰富的“文化立交桥”,是生命间的全方位互动与关联。现在的大学教育不再是过去简单的“上所施,下所效”活动,而是一种人与人的人格相遇的精神关系、共同分享的文化关系,并在分享人类文明中创生着自己的教育价值,享受着诗意般的文化生活,并在这种精神上的交流中更能体现出师生之间的平等的关系。
(四)大学的环境方面更有利于“我—你”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大学是一个“我—你”精神相遇的场所,师生之间是一种相遇式的文化关系、是一种“我—你”的关系。 “我—你”相遇关系,在教育形态上表现为“我—你”交往关系。“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也,而谓有大师也”,相对于中小学的学习氛围来讲,大学有比较浓厚的文化氛围,是一个比较民主、开放的环境,各种学术思想争鸣,百花齐放。师生受到的约束相对较少,几乎不存在升学的压力,这样,大学师生之间就有了比较轻松民主的交流氛围,而且交流的话题也更广泛,更有利于相互学习、教学相长。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大学里构建这种“我—你”型师生关系是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的。笔者之所以提倡在大学里构建“我—你”型师生关系,还因为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我—你”是一体的,没有任何中介的,不掺杂任何目的性,大学教育是“我—你”共同构筑的一种精神相遇的场域,师生双方进入了无限遐想的相遇关系中。在这种关系中,本真的师生关系得以生成,真实的人生得以显现,我与你享受诗意的学校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大学生活。
[ 参 考 文 献 ]
[1] 谭文旗,刘玉容.对话的特征及其教育意义[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25-26.
[2] 马丁·布伯著,张建译.人与人[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
[3] 黄聘.“我与你”、“之间”、“对话”——马丁·布伯道德教育思想的三重向度及启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64.
[4] 胡金木.“我”与“你”相遇在学校——马丁·布伯视野中的师生关系[J].教育学术月刊,2010(7):15-16.
[5] 高耀丽.浅谈“我—你”新型师生关系[J].江西教育科研,2001(4):8-9.
[6] 刘铁芳.“我—你”师生关系的可能[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1):54.
[7] 周金中,宓奇.课堂教学中“我—你”关系的建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9):48-49.
[8]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陈 明]
[关键词]大学 “我—你”型师生关系 可能性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056-03
师生关系是学校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它是教师与学生在日常的正式与非正式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教育是人与人的交往领域,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是平等的价值主体。但是,在现实学校生活中,我们的师生关系有些偏失了。教师被尊为知识的拥有者,学生被认为是知识的接受者。这种缺少精神世界、心灵召唤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在教室、课本、活动中找不到他们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学习生活成为了一种工具,一种不关自己情感、精神、思维的枯燥事情。如此的学习让学生普遍感到“想说爱你不容易”。[1]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把马丁·布伯(Martin Buber)的“我—你”型人际关系引申到教育中来,即“我—你”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的提出将为我国大学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提供新的视域。
一、“我—你”型师生关系的内涵
作为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在其著作《我与你》中认为,决定—个人存在的东西在于他自己与世界上各种存在物之间发生关系的方式,即“我—你”与“我—它”这两种方式。在“我—你”关系中,“你”是绝对存在者,是世界,“你”不是“我”的工具、利用物,“我”要以“我”的整个存在方式来接近“你”;而在“我—它”关系中,“它”(客体)只是“我”(主体)的认识、利用的对象。[2]马丁·布伯(Martin Buber)认为, “我—它”不是真正的关系,也不是一种融合,而是一种对立;“我—它”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我”是主动者,“它”是被动者,“我”是经验的“它”、是利用“它”的主人,“它”不过是客体对象而已。再者,“我—它”不是一种直接的关系。[3]“我”对“它”需要借助中介力量。马丁·布伯(Martin Buber)强调,“我—你”才是一种真正的师生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中,师生双方才是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人。双方都不将对方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这样才能真诚地欣赏对方、接纳对方,这才是人与人之间的正常的、健康的关系。在大学“我—你”相遇的场域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我—你”的相遇关系,师生是同等重要的价值主体。[4]
在这种“我—你”型师生关系中,它让学生以“你”的态度而不是以“它”的方式来看待万事万物;“我—你”型师生关系强调双方采用协商而非强制的方式来对待之间的冲突或差异,从而克服各自的片面性和相互的隔阂;它充分体现了“我”对“你”的尊重。师生双方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交流、理解、融合的过程中,尊重、肯定对方的独特性。这使得教育活动成为了一种互动共享,任何信息都可以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交换和流动,它让师生双方都成为集体性思维中一个和谐的符号,是感情的共鸣,是视域的融合,是“共同的思考”。
二、“我—你”型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
(一)师生是一种双主体的交往关系
在传统“我—它”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相对于学生来说,有着无可辩驳的权威和真理,学生服从教师可以说是天经地义的,这也就是所谓的“师道尊严”。学生虽然相对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师少,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人格方面与教师是平等的。因而在“我—你”型的师生关系中,双方(尤其是教师)并不是把对方看作是一个客体,而是把对方看作是与“我”商讨共同话语的“你”。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双主体的平等交往关系。[5]在这种“我—你”关系的定位下,学生与教师一样拥有充分的参与课堂信息处理的自由与机会,师生作为独立的教育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彼此交流着各自不同的观点和思想,把各自的理性与情感、方式与方法、体会与经验等都时时展示在对方眼前,师生双方在相互理解中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沟通与享受。
(二)师生是一种教学相长的双赢关系
“我—你”型的师生关系特别强调课堂教学中师生是在合作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交流、沟通和对话,使得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双方的一种教学相长、互动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都能够获得收获和满足,都能够有愉快的体验和享受,这也就确保了参与者的“我—你”双赢。具体来说,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整合从学生那里喷发出来的大量信息源,使得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的一种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修养的快乐、幸福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这不仅使得学生在获得信息、知识的同时,重新组织自己的心理取向和能力向更优化的方向发展,也使得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前沿阵地。[6]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能与学生共同讨论的“对话者”,由“独奏者”转变到“伴奏者”的角色,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
(三)师生是一种互动性的合作关系
“我—你”型师生关系体现了师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你”双方是思维和情感都在不断活动交流的两方。“我—你”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就是要把教师和学生的双方活动当作不可分离、相互衔接的有机整体;就是要把课堂教学看做是师生双方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的过程。“我—你”型师生关系使得课堂教学活动成为了可以通过对话、交流、合作而产生交互影响的过程。教学活动成为了交互式的,师生双方可以在相互理解中达成协议并共同商议教学的内容和进程,教学是一种“我—你”的新型关系,就好像宇宙天体中的“双星”互动关系一样。[7]
(四)师生是一种具有独特性的人格关系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中介被抽象为一个传授知识的属性,或者是戴着知识传授者的面具与学生接触,而学生也被抽象为知识的学习者”。[8]而“我—你”型的师生关系则是学生的人格与教师人格的相互碰撞,是师生间知识的交流、情感的沟通和思想的融合。在这种新型关系中,教师将自己真实、完整的一面展示给学生,真诚地与学生合作,给予他们以知识和心灵上的帮助,并且指导学生们了解世界、理解生活。同时,教师也在与学生沟通、交往中了解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并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关心和支持。
三、在大学里构建“我一你”新型师生关系的可能性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学校构建“我一你”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具备多种条件基础。同时,笔者也觉得,正是由于这些条件的限制才导致到目前为止“我—你”型师生关系在我国的高校几乎没能真正的实现。从学校的环境、学生的特点、教师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特定时期的发展任务等方面考虑,笔者认为,相比之下,在大学里构建“我一你”型师生关系的条件是比较可行的。
(一)大学生在心智上已经成熟
在中小学里,由于学生是未成年人,教师是成人,双方的心智发展水平不在同一层次,教师无形之中容易充当指导者或是命令包办者的身份。大学生考虑问题的能力已经成熟,而且,大学生关注的问题已经相对宽泛化,他们不仅关心自己的学习、学校,也关注自身的将来,更关注到国家的发展等。这就拓宽了其与教师的交流的范围,增加了双方交流的可能性,也使双方关注的事物的交集增多。在多数情况下,心智水平是决定双方交流话题范围和交流水平、深度的一个前提条件。双方对待事物的看法几乎是同一层次的,相同的心智水平才能刺激彼此交流的欲望,这也是实现师生关系的平等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二)大学生有较大的知识储备量
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信息传媒工具的高度发达,各种教育资源也变得丰富与快捷。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大学生们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同时,学生的视野也越来越开阔。相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大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在某些方面已经可以和教师匹敌,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也正在逐渐发生变化。“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和便捷使得大学生在与教师交往和相处的过程中已经具备了和教师平等交流的知识量这一基础。只有双方的知识量具有了可比性,才会有产生教学相长的双赢效果的基础。
(三)大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方面更注重精神上的交流
交往的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在精神上的相遇。大学师生之间的交往不单单是以科学知识的授受为主要内容,更多的是一种师生间的“人与人”的人格感悟、甚至是一种生命的相互碰撞。从根本上来说,高校师生之间的交往活动是一种多维的、立体的、内涵丰富的“文化立交桥”,是生命间的全方位互动与关联。现在的大学教育不再是过去简单的“上所施,下所效”活动,而是一种人与人的人格相遇的精神关系、共同分享的文化关系,并在分享人类文明中创生着自己的教育价值,享受着诗意般的文化生活,并在这种精神上的交流中更能体现出师生之间的平等的关系。
(四)大学的环境方面更有利于“我—你”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大学是一个“我—你”精神相遇的场所,师生之间是一种相遇式的文化关系、是一种“我—你”的关系。 “我—你”相遇关系,在教育形态上表现为“我—你”交往关系。“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也,而谓有大师也”,相对于中小学的学习氛围来讲,大学有比较浓厚的文化氛围,是一个比较民主、开放的环境,各种学术思想争鸣,百花齐放。师生受到的约束相对较少,几乎不存在升学的压力,这样,大学师生之间就有了比较轻松民主的交流氛围,而且交流的话题也更广泛,更有利于相互学习、教学相长。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大学里构建这种“我—你”型师生关系是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的。笔者之所以提倡在大学里构建“我—你”型师生关系,还因为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我—你”是一体的,没有任何中介的,不掺杂任何目的性,大学教育是“我—你”共同构筑的一种精神相遇的场域,师生双方进入了无限遐想的相遇关系中。在这种关系中,本真的师生关系得以生成,真实的人生得以显现,我与你享受诗意的学校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大学生活。
[ 参 考 文 献 ]
[1] 谭文旗,刘玉容.对话的特征及其教育意义[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25-26.
[2] 马丁·布伯著,张建译.人与人[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
[3] 黄聘.“我与你”、“之间”、“对话”——马丁·布伯道德教育思想的三重向度及启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64.
[4] 胡金木.“我”与“你”相遇在学校——马丁·布伯视野中的师生关系[J].教育学术月刊,2010(7):15-16.
[5] 高耀丽.浅谈“我—你”新型师生关系[J].江西教育科研,2001(4):8-9.
[6] 刘铁芳.“我—你”师生关系的可能[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1):54.
[7] 周金中,宓奇.课堂教学中“我—你”关系的建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9):48-49.
[8]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