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在辽宁举行的全运会上,福建田径队总共获得了女子七项全能、女子跳高以及女子三级跳远3枚金牌,3名巾帼英雄皆非莆田籍,不禁让人们对有着“田径之乡”美称的莆田打上个问号。当地的体育人感叹福建田径在全国已经名落孙山,莆田田径更是对福建无多大贡献。上世纪70年代,莆田田径队以一县之力对抗其他省市的辉煌,早已一去不复返!
在记者的走访过程中,当地的年轻人大多知道莆田是田径之乡,但对于这个称号的来历以及典故,皆不甚了了。在热衷做生意的当地人看来,谈论与生意无关的事根本提不起他们的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也不会集中在这些“无聊”的事情上。
清末兴起的田径大户
福建是南少林所在地,自古便有尚武之风。当地居民热衷习武,除了强身自卫,更希望通过武举考取功名,博得一条不错的出路。习惯于“找出路”的莆田人更是如此,除了田径之乡,当地也有武术之乡的美名。
据《莆田体育志》记载,当地体育初兴于清末,维新变法后的废科举、兴学校,对当地现代体育的兴起产生了很大影响。莆田在那时兴办的中小学堂便设立了体育课,这一举措带来莆田田径的初兴。
民国初期,经过体育课的锤炼,在外地求学的莆田籍学生开始在体育方面崭露头角。民国8年,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宋俊祥入选国家田径队,取得第九次华北运动会个人成绩第一名。民国13年,在福州第一师范大学读书的吴德懋在第三届全运会上,夺得五项全能、十项全能及个人总分第一。民国14年,在马尼拉举行的第七届远东运动会上,他又以2430分的成绩获得五项全能第一名,为中华民族赢得了首个洲际赛事的冠军。民国15年,在厦门集美学校求学的程天泗参加闽南13县联合运动会,获得十项全能第一名……
福建人有爱国爱乡的传统,这些在异地取得辉煌成绩的骄子们利用寒暑假回家期间,积极推行家乡学校的体育运动。他们在操场上练习跨栏、铁饼、标枪的身影,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们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
在这些“明星”的带动下,一批视吴德懋等人为榜样的学子纷纷报考国内的体育专科学校。民国20年之后,这批在外地攻读体育专科的学子学成归来,在莆田各中学担任体育教师,成为奠定莆田田径运动的基石。
此后,莆田县不断涌现出田径人才,在各种赛事中取得佳绩。田径运动开始在莆田县掀起热潮,成为人们最喜爱的体育运动。无论是厂矿还是学校、农村,到处都能看到人们进行田径锻炼的情景,甚至连寺院里的和尚、尼姑也参加了这项运动。每当有田径比赛,操场就会被群众围得水泄不通,连卖菜的阿婆也会挑着担子来看比赛,来晚的人只能爬到树上围观……
练体育曾是好出路
新中国成立后,良好的运动基础让莆田延续了优势,在各项田径赛事中,他们佳绩不断。
1953年3月,莆田黄寿锵、王国忠等5位运动员赴京参加全国田径测验赛。同年8月,莆田有12位田径选手代表福建省参加第一届华东运动会,王国忠、黄寿锵分别取得男子跳高冠亚军,徐凤山的男子三级跳远、箫金英的女子跳高,铁饼、低栏等都名列前茅。
1974年,全国少年田径分区赛在莆田举行。当时,莆田县单独组队,以县队抗衡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广东、广西、湖北、湖南、福建等10个省市、自治区,揭开莆田县田径史新篇章,堪称中国田径史上的佳话。
从1977年起,男子跳远选手刘玉煌征战10年,足迹遍及27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国内外重大比赛96次,夺得金牌56枚,3次夺得亚洲冠军,2次破亚洲纪录,9次刷新全国纪录,3次获全国田径十佳运动员,被誉为亚洲第一飞人。翁康强是中国大陆选手十项全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第一人,先后夺得第四、五两届全国运动会金牌和第九届亚运会金牌,6次打破全国纪录,并创亚洲纪录,参加洛杉矶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后被评为全国田径十佳运动员。
据统计,自1959年全国第一届运动会至1997年第八届全运会,莆田运动员共19人次夺得金牌,两人3次打破世界纪录,1人破亚洲田径纪录,18人38次破13项全国纪录,还培养国际运动健将两人,全国运动健将54人。1999年,他们又夺得国际比赛金牌1枚,银牌5枚,铜牌1枚。当年莆田、仙游两县双双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田径之乡称号。
1985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方毅视察莆田时,欣然题写“田径之乡”四字,至今置于莆田体育场大门口。
从事体育运动曾是莆田人一条不错的出路。当时莆田田径全国知名,如果真有天赋,通过这条渠道进入省队,甚至通天升入国家队未尝不可。即便没有那奇筋异骨,退役后谋得一份工作也不成问题,当地各个机关、厂矿,甚至是银行、学校都喜欢引进体育人才。每当举行体育比赛,就是这些专业、半专业运动员崭露头角的好机会,为企业赢得荣誉,可以让他们得到英雄般的拥戴。
莆田体工大队队长李红阳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一直记得当年老人常说的一句话:“不好好学习,就去练体育吧。”考学和练体育,曾经是一代人的出路。
不通畅的出路
田径是穷人家孩子从事的运动,这似乎是体育圈的共识,“又苦又累,还不容易出成绩,城里孩子吃不了这个苦喽”,李红阳感叹道。随着莆田撤县建市,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李红阳越来越感觉到选才困难。
“当年我们练田径的时候,哪有运动鞋,都是光着脚在土地上跑。后来进入体工队,发了双运动鞋,比赛才舍得拿出来穿”,李红阳回忆当年时颇有些感慨,“现在的条件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学校操场都铺了塑胶跑道,学生们都穿上了名牌运动鞋,却没人跑步了”。
在莆田体工大队中,农村孩子占有不小的比重,但李红阳担心,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这些孩子也变得越来越娇气,吃不了练田径的苦。
在厦门体育局担任田径队总教练的翁康强是莆田名宿,曾荣获过亚运会十项全能冠军。在他看来,出路不畅是人们不愿意从事田径运动的根本原因。竞技体育出成绩的毕竟是凤毛麟角,对于大多数成绩平平的运动员来说,退役时都将面临择业窘境,“目前,退役运动员择业不再有任何优势,反而成为劣势,运动员成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代名词,很多企业都很排斥运动员”。
在翁康强手下训练的小学员,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得到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从而获得大学的免考资格。一旦资格到手,大多会毫不犹豫地去上大学。“很多苗子非常有潜质,就这样浪费了,但我不能挽留,怕毁了人家的前程”,翁康强无奈地说道。
假设没有这条免考的规定,不知道会不会又堵死了一条“出路”。届时还会有多少孩子选择田径这项运动,恐怕又要打上个问号。
目前,莆田的田径成绩在全国已没有优势,即便在福建省,也难做到首屈一指。除了选才难外,田径人才纷纷流失,不再从事体育事业,这也让田径之乡的光环越发黯淡。
在记者的走访过程中,当地的年轻人大多知道莆田是田径之乡,但对于这个称号的来历以及典故,皆不甚了了。在热衷做生意的当地人看来,谈论与生意无关的事根本提不起他们的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也不会集中在这些“无聊”的事情上。
清末兴起的田径大户
福建是南少林所在地,自古便有尚武之风。当地居民热衷习武,除了强身自卫,更希望通过武举考取功名,博得一条不错的出路。习惯于“找出路”的莆田人更是如此,除了田径之乡,当地也有武术之乡的美名。
据《莆田体育志》记载,当地体育初兴于清末,维新变法后的废科举、兴学校,对当地现代体育的兴起产生了很大影响。莆田在那时兴办的中小学堂便设立了体育课,这一举措带来莆田田径的初兴。
民国初期,经过体育课的锤炼,在外地求学的莆田籍学生开始在体育方面崭露头角。民国8年,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宋俊祥入选国家田径队,取得第九次华北运动会个人成绩第一名。民国13年,在福州第一师范大学读书的吴德懋在第三届全运会上,夺得五项全能、十项全能及个人总分第一。民国14年,在马尼拉举行的第七届远东运动会上,他又以2430分的成绩获得五项全能第一名,为中华民族赢得了首个洲际赛事的冠军。民国15年,在厦门集美学校求学的程天泗参加闽南13县联合运动会,获得十项全能第一名……
福建人有爱国爱乡的传统,这些在异地取得辉煌成绩的骄子们利用寒暑假回家期间,积极推行家乡学校的体育运动。他们在操场上练习跨栏、铁饼、标枪的身影,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们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
在这些“明星”的带动下,一批视吴德懋等人为榜样的学子纷纷报考国内的体育专科学校。民国20年之后,这批在外地攻读体育专科的学子学成归来,在莆田各中学担任体育教师,成为奠定莆田田径运动的基石。
此后,莆田县不断涌现出田径人才,在各种赛事中取得佳绩。田径运动开始在莆田县掀起热潮,成为人们最喜爱的体育运动。无论是厂矿还是学校、农村,到处都能看到人们进行田径锻炼的情景,甚至连寺院里的和尚、尼姑也参加了这项运动。每当有田径比赛,操场就会被群众围得水泄不通,连卖菜的阿婆也会挑着担子来看比赛,来晚的人只能爬到树上围观……
练体育曾是好出路
新中国成立后,良好的运动基础让莆田延续了优势,在各项田径赛事中,他们佳绩不断。
1953年3月,莆田黄寿锵、王国忠等5位运动员赴京参加全国田径测验赛。同年8月,莆田有12位田径选手代表福建省参加第一届华东运动会,王国忠、黄寿锵分别取得男子跳高冠亚军,徐凤山的男子三级跳远、箫金英的女子跳高,铁饼、低栏等都名列前茅。
1974年,全国少年田径分区赛在莆田举行。当时,莆田县单独组队,以县队抗衡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广东、广西、湖北、湖南、福建等10个省市、自治区,揭开莆田县田径史新篇章,堪称中国田径史上的佳话。
从1977年起,男子跳远选手刘玉煌征战10年,足迹遍及27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国内外重大比赛96次,夺得金牌56枚,3次夺得亚洲冠军,2次破亚洲纪录,9次刷新全国纪录,3次获全国田径十佳运动员,被誉为亚洲第一飞人。翁康强是中国大陆选手十项全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第一人,先后夺得第四、五两届全国运动会金牌和第九届亚运会金牌,6次打破全国纪录,并创亚洲纪录,参加洛杉矶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后被评为全国田径十佳运动员。
据统计,自1959年全国第一届运动会至1997年第八届全运会,莆田运动员共19人次夺得金牌,两人3次打破世界纪录,1人破亚洲田径纪录,18人38次破13项全国纪录,还培养国际运动健将两人,全国运动健将54人。1999年,他们又夺得国际比赛金牌1枚,银牌5枚,铜牌1枚。当年莆田、仙游两县双双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田径之乡称号。
1985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方毅视察莆田时,欣然题写“田径之乡”四字,至今置于莆田体育场大门口。
从事体育运动曾是莆田人一条不错的出路。当时莆田田径全国知名,如果真有天赋,通过这条渠道进入省队,甚至通天升入国家队未尝不可。即便没有那奇筋异骨,退役后谋得一份工作也不成问题,当地各个机关、厂矿,甚至是银行、学校都喜欢引进体育人才。每当举行体育比赛,就是这些专业、半专业运动员崭露头角的好机会,为企业赢得荣誉,可以让他们得到英雄般的拥戴。
莆田体工大队队长李红阳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一直记得当年老人常说的一句话:“不好好学习,就去练体育吧。”考学和练体育,曾经是一代人的出路。
不通畅的出路
田径是穷人家孩子从事的运动,这似乎是体育圈的共识,“又苦又累,还不容易出成绩,城里孩子吃不了这个苦喽”,李红阳感叹道。随着莆田撤县建市,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李红阳越来越感觉到选才困难。
“当年我们练田径的时候,哪有运动鞋,都是光着脚在土地上跑。后来进入体工队,发了双运动鞋,比赛才舍得拿出来穿”,李红阳回忆当年时颇有些感慨,“现在的条件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学校操场都铺了塑胶跑道,学生们都穿上了名牌运动鞋,却没人跑步了”。
在莆田体工大队中,农村孩子占有不小的比重,但李红阳担心,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这些孩子也变得越来越娇气,吃不了练田径的苦。
在厦门体育局担任田径队总教练的翁康强是莆田名宿,曾荣获过亚运会十项全能冠军。在他看来,出路不畅是人们不愿意从事田径运动的根本原因。竞技体育出成绩的毕竟是凤毛麟角,对于大多数成绩平平的运动员来说,退役时都将面临择业窘境,“目前,退役运动员择业不再有任何优势,反而成为劣势,运动员成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代名词,很多企业都很排斥运动员”。
在翁康强手下训练的小学员,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得到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从而获得大学的免考资格。一旦资格到手,大多会毫不犹豫地去上大学。“很多苗子非常有潜质,就这样浪费了,但我不能挽留,怕毁了人家的前程”,翁康强无奈地说道。
假设没有这条免考的规定,不知道会不会又堵死了一条“出路”。届时还会有多少孩子选择田径这项运动,恐怕又要打上个问号。
目前,莆田的田径成绩在全国已没有优势,即便在福建省,也难做到首屈一指。除了选才难外,田径人才纷纷流失,不再从事体育事业,这也让田径之乡的光环越发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