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发第五期稿子的时候正值阳春三月,江南的春天,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百鸟和鸣,所有的生命都在苏醒和萌动,显出勃勃生机,这真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而此时我也如期收到了藏族作家次仁罗布的小说稿《红尘慈悲》。
说起这篇小说,我认为是有些机缘巧合。去年夏天,我到四川甘孜藏区理塘参加一个文学活动,在那里不期而遇一起参加活动的藏族作家次仁罗布。他言语不多,常常面带微笑,颇有谦谦君子之风。此前我读过他获得鲁奖的小说《放生羊》,以及他的一些短篇和长篇,印象颇深。他的作品悲悯而温情,优雅而感伤,有一种藏民族特有的信仰的力量,作品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机会难得,于是我就抓紧向他约稿,我们的刊物一向欢迎具有各种风格特色的异质性的作品。他爽快地答应了我的稿约。
此刻,当我一口气读完了次仁罗布的小说《红尘慈悲》,再次抬头望向窗外阳光明媚的三月天,竟然恍如隔世,半天缓不过神来,因为小说里黯淡的生活和我眼前的世界反差太大了。我想,这三月明媚的春光,此刻是否也温暖着那些生活在青藏高原偏僻角落里的同胞?我得承认,我好久没有因为一篇作品引起如此心痛的感觉了。《红尘慈悲》短短的篇幅,从容淡定的文字,却以一种强大的悲悯力量抓住了我。
“悲悯”这个词在当下有滥用的嫌疑,但是我还是愿意用它来形容次仁罗布的作品,因为没有比它更恰切的词来表达次仁罗布小说的精神品质。没有到过藏区的人,可能对“悲悯”难以有深刻的理解。在我看来,悲悯就是对生命深深的敬畏和珍重。以我在藏区短短几天的经历,便真切体会到那里每一个生命的不易:空气稀薄缺氧导致的高原反应,头痛、心慌、气短、恶心、脚步绵软带来的窒息感,使生命每时每刻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湛蓝的天空,洁白的雪山,苍凉的冰川,辽阔的大草原,慢悠悠啃草的牦牛,这些在异乡人看来充满诗意的风物,对于世代生活在本地的原住民却意味着荒凉、贫穷、闭塞、艰辛。在这离天很近的地方,人的欲望自然会降得很低,心思会变得单纯、澄明。这块土地上的苍生包括人、草木、动物、牛羊,得有足够顽强的生命力才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存活下来。只要活着,便是神赐的恩典,便要敬畏和感恩一切。所以,一个人到了这样空旷和人烟稀少之地,自然就理解了藏区的众多标志性符号的意义所在:比如众多的寺庙、虔诚的僧人和信众、路边随处可见的玛尼石堆、庄严的神山及其周围猎猎飞舞的彩色经幡。我在理塘县城的白塔寺亲眼目睹众多磕等身长头的藏族同胞,还有一大早去转经筒转经的信众。磕头、转经俨然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信仰已经融入到了他们的血脉里,如生命一样宝贵。
作为一名藏族作家,次仁罗布自然受到自己生长的地域环境影响和民族文化的浸润,所以他的作品里面天然地流露出一种大悲悯的情怀和温暖的情意,从《放生羊》、《祭语风中》到《红尘慈悲》都体现着这一鲜明的特征。《红尘慈悲》中首先是作家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小说中以藏族贫困村庄一个普通家庭里的次子觉如·云丹的视角讲述他和家人的经历。故事的主线是父母按藏族婚俗为哥哥贡贡和云丹娶了同一个老婆阿姆,使云丹与阿姆和贡贡的关系变得有些微妙复杂,也引起了后面的变故。因为阿姆的到来,云丹受到同学的嘲笑而与同学发生冲突且被老师暴打,导致云丹离家出走。而阿姆带着对云丹的好感嫁过来不仅从未得到云丹的亲近,并且与贡贡生下了几个孩子,最后阿姆意外摔伤流产死亡。云丹得知阿姆当初答应嫁过来的真实原因后,不由悔恨交加,在老师的帮助下决定为她塑一个观音菩萨像用以赎罪和超度阿姆的灵魂。阿姆这个人物无疑是悲剧性的,她吃苦耐劳、隐忍善良,集女性的美德于一身,可是在短暂的生命里始终未能得到自己渴望的爱情,这是人生莫大的悲苦和遗憾。而同样身为女性的母亲德西以及妹妹的命運也被悲苦笼罩着,她们一代代麻木地承受着不公平的命运,却很少去反抗和改变。次仁罗布以人道主义的立场对她们悲苦的命运寄寓深切的同情和人性关照,小说的结尾云丹因愧疚而生出为阿姆塑像的心灵救赎行为,却苦于找不到感觉,是梦中阿姆的点化给了他灵感。阿姆的出现既是对云丹的心灵抚慰,也是阿姆形象的升华。“她抹去我眼里流下的泪,将我的头抱进她的胸口。仰头,看到了我一直寻找的那种眼神,她柔缓、雌性、淡定、深远……”阿姆的温柔善良,已经超越了两性之爱,闪烁着神性的光芒。其次,作家对几位男性人物如父亲朗加诺布、哥哥贡贡的描写也饱含同情,对他们固守贫瘠土地的藏族传统农耕生活方式进行反思。父亲善良、虔诚,一生贫穷,儿女早夭,但他坚守信仰,从不抱怨,他有着朴素的善恶观,并以此规训儿女:“每当念经祈祷时神就会住进你心里”、“坏事做多了,哪天就会遭受神的惩罚”。哥哥贡贡像骡子一样沉默和辛劳,但是他们始终未能摆脱贫穷的命运。觉如·云丹是这个家庭的觉悟者,他受过教育,又逃离了贫穷的家乡来到拉萨,在老师桑珠亚培的启蒙下成为一个唐卡画师,因而改变了命运。这个形象寄托着作家对美好未来的期冀。
《红尘慈悲》不是以故事情节取胜,它的人物关系也不复杂,更没有博取眼球的传奇桥段,但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这要归功于次仁罗布的叙事和语言。他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故事,体现了藏族传统口传文学的特点,也使得叙事自然亲切,感情真挚。“夜晚满天的星星在头顶的天际窃窃私语,风从隔窗的木板上叫唤我的名字;雪水融化的溪流从山脚滑过,溅出朵朵美丽的浪花;四月的桃花粉嘟嘟地缀满枝头,笨笨鸟麻雀布谷鸟的叫声震碎村子的寂静。”这样诗意充盈的文字就好像从那片神奇的土地上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朴素、温暖、闪亮,如清水洗尘,干净清新。次仁罗布用笔简练准确,简单的一个细节,一句对话,一个眼神,寥寥几笔即勾画出人物个性。小说中当云丹要带父母到拉萨去的时候,父亲舍不得离开土地,他说“这块土地真慈悲,它给了我们粮食,才使我们能一代一代地繁衍下去。”这样的语言朴实而深情,生动地塑造了父亲慈悲感恩的形象。作品中还有对于病老的骡子的描写,也充满着悲悯的感情,它仿佛就是父亲的象征。
藏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神奇的文化,也因此诞生了以《格萨尔王》为代表的传奇和神话故事。藏族作家的作品天然地具有一种魔幻的气质。上世纪80年代出道的藏族作家扎西达娃和阿来的作品都以其先锋性和魔幻现实主义的特征而产生广泛影响。而同为藏族作家的次仁罗布似乎更钟情于现实主义的表达。他的作品有一种去神秘化的特点,大多以藏民族日常生活和普通生命为书写对象,书写他们真实的生活和心灵世界,表现藏民族普通人的善和美以及坚韧执着的品性。所以他更注重人性而非神秘性,注重对人的内在精神的开掘,表达人与人、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处,他的小说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次仁罗布说:“写作就是要表现人的生存状况,以及在这种状况中人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让人们看到希望,看到活着的意义。这就是文学创作的意义,也是它的终极目标。”我愿意把这段话看做是次仁罗布的文学初心。
说起这篇小说,我认为是有些机缘巧合。去年夏天,我到四川甘孜藏区理塘参加一个文学活动,在那里不期而遇一起参加活动的藏族作家次仁罗布。他言语不多,常常面带微笑,颇有谦谦君子之风。此前我读过他获得鲁奖的小说《放生羊》,以及他的一些短篇和长篇,印象颇深。他的作品悲悯而温情,优雅而感伤,有一种藏民族特有的信仰的力量,作品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机会难得,于是我就抓紧向他约稿,我们的刊物一向欢迎具有各种风格特色的异质性的作品。他爽快地答应了我的稿约。
此刻,当我一口气读完了次仁罗布的小说《红尘慈悲》,再次抬头望向窗外阳光明媚的三月天,竟然恍如隔世,半天缓不过神来,因为小说里黯淡的生活和我眼前的世界反差太大了。我想,这三月明媚的春光,此刻是否也温暖着那些生活在青藏高原偏僻角落里的同胞?我得承认,我好久没有因为一篇作品引起如此心痛的感觉了。《红尘慈悲》短短的篇幅,从容淡定的文字,却以一种强大的悲悯力量抓住了我。
“悲悯”这个词在当下有滥用的嫌疑,但是我还是愿意用它来形容次仁罗布的作品,因为没有比它更恰切的词来表达次仁罗布小说的精神品质。没有到过藏区的人,可能对“悲悯”难以有深刻的理解。在我看来,悲悯就是对生命深深的敬畏和珍重。以我在藏区短短几天的经历,便真切体会到那里每一个生命的不易:空气稀薄缺氧导致的高原反应,头痛、心慌、气短、恶心、脚步绵软带来的窒息感,使生命每时每刻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湛蓝的天空,洁白的雪山,苍凉的冰川,辽阔的大草原,慢悠悠啃草的牦牛,这些在异乡人看来充满诗意的风物,对于世代生活在本地的原住民却意味着荒凉、贫穷、闭塞、艰辛。在这离天很近的地方,人的欲望自然会降得很低,心思会变得单纯、澄明。这块土地上的苍生包括人、草木、动物、牛羊,得有足够顽强的生命力才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存活下来。只要活着,便是神赐的恩典,便要敬畏和感恩一切。所以,一个人到了这样空旷和人烟稀少之地,自然就理解了藏区的众多标志性符号的意义所在:比如众多的寺庙、虔诚的僧人和信众、路边随处可见的玛尼石堆、庄严的神山及其周围猎猎飞舞的彩色经幡。我在理塘县城的白塔寺亲眼目睹众多磕等身长头的藏族同胞,还有一大早去转经筒转经的信众。磕头、转经俨然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信仰已经融入到了他们的血脉里,如生命一样宝贵。
作为一名藏族作家,次仁罗布自然受到自己生长的地域环境影响和民族文化的浸润,所以他的作品里面天然地流露出一种大悲悯的情怀和温暖的情意,从《放生羊》、《祭语风中》到《红尘慈悲》都体现着这一鲜明的特征。《红尘慈悲》中首先是作家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小说中以藏族贫困村庄一个普通家庭里的次子觉如·云丹的视角讲述他和家人的经历。故事的主线是父母按藏族婚俗为哥哥贡贡和云丹娶了同一个老婆阿姆,使云丹与阿姆和贡贡的关系变得有些微妙复杂,也引起了后面的变故。因为阿姆的到来,云丹受到同学的嘲笑而与同学发生冲突且被老师暴打,导致云丹离家出走。而阿姆带着对云丹的好感嫁过来不仅从未得到云丹的亲近,并且与贡贡生下了几个孩子,最后阿姆意外摔伤流产死亡。云丹得知阿姆当初答应嫁过来的真实原因后,不由悔恨交加,在老师的帮助下决定为她塑一个观音菩萨像用以赎罪和超度阿姆的灵魂。阿姆这个人物无疑是悲剧性的,她吃苦耐劳、隐忍善良,集女性的美德于一身,可是在短暂的生命里始终未能得到自己渴望的爱情,这是人生莫大的悲苦和遗憾。而同样身为女性的母亲德西以及妹妹的命運也被悲苦笼罩着,她们一代代麻木地承受着不公平的命运,却很少去反抗和改变。次仁罗布以人道主义的立场对她们悲苦的命运寄寓深切的同情和人性关照,小说的结尾云丹因愧疚而生出为阿姆塑像的心灵救赎行为,却苦于找不到感觉,是梦中阿姆的点化给了他灵感。阿姆的出现既是对云丹的心灵抚慰,也是阿姆形象的升华。“她抹去我眼里流下的泪,将我的头抱进她的胸口。仰头,看到了我一直寻找的那种眼神,她柔缓、雌性、淡定、深远……”阿姆的温柔善良,已经超越了两性之爱,闪烁着神性的光芒。其次,作家对几位男性人物如父亲朗加诺布、哥哥贡贡的描写也饱含同情,对他们固守贫瘠土地的藏族传统农耕生活方式进行反思。父亲善良、虔诚,一生贫穷,儿女早夭,但他坚守信仰,从不抱怨,他有着朴素的善恶观,并以此规训儿女:“每当念经祈祷时神就会住进你心里”、“坏事做多了,哪天就会遭受神的惩罚”。哥哥贡贡像骡子一样沉默和辛劳,但是他们始终未能摆脱贫穷的命运。觉如·云丹是这个家庭的觉悟者,他受过教育,又逃离了贫穷的家乡来到拉萨,在老师桑珠亚培的启蒙下成为一个唐卡画师,因而改变了命运。这个形象寄托着作家对美好未来的期冀。
《红尘慈悲》不是以故事情节取胜,它的人物关系也不复杂,更没有博取眼球的传奇桥段,但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这要归功于次仁罗布的叙事和语言。他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故事,体现了藏族传统口传文学的特点,也使得叙事自然亲切,感情真挚。“夜晚满天的星星在头顶的天际窃窃私语,风从隔窗的木板上叫唤我的名字;雪水融化的溪流从山脚滑过,溅出朵朵美丽的浪花;四月的桃花粉嘟嘟地缀满枝头,笨笨鸟麻雀布谷鸟的叫声震碎村子的寂静。”这样诗意充盈的文字就好像从那片神奇的土地上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朴素、温暖、闪亮,如清水洗尘,干净清新。次仁罗布用笔简练准确,简单的一个细节,一句对话,一个眼神,寥寥几笔即勾画出人物个性。小说中当云丹要带父母到拉萨去的时候,父亲舍不得离开土地,他说“这块土地真慈悲,它给了我们粮食,才使我们能一代一代地繁衍下去。”这样的语言朴实而深情,生动地塑造了父亲慈悲感恩的形象。作品中还有对于病老的骡子的描写,也充满着悲悯的感情,它仿佛就是父亲的象征。
藏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神奇的文化,也因此诞生了以《格萨尔王》为代表的传奇和神话故事。藏族作家的作品天然地具有一种魔幻的气质。上世纪80年代出道的藏族作家扎西达娃和阿来的作品都以其先锋性和魔幻现实主义的特征而产生广泛影响。而同为藏族作家的次仁罗布似乎更钟情于现实主义的表达。他的作品有一种去神秘化的特点,大多以藏民族日常生活和普通生命为书写对象,书写他们真实的生活和心灵世界,表现藏民族普通人的善和美以及坚韧执着的品性。所以他更注重人性而非神秘性,注重对人的内在精神的开掘,表达人与人、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处,他的小说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次仁罗布说:“写作就是要表现人的生存状况,以及在这种状况中人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让人们看到希望,看到活着的意义。这就是文学创作的意义,也是它的终极目标。”我愿意把这段话看做是次仁罗布的文学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