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体育教学创新,就是指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创新教育理论和学校体育教学特点的指导下,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何处理好体育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关系?创新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 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是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
关键词:新课标;创新教育;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266-01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它不仅与学校的其它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那么,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就成了体育教学的目标。近年来,教学改革已经渗透到各学科的各环节中,体育课也在探索组织教法的创新。一节体育课,从准备、实施到课后反思等环节都可以体现创新改革。根据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学校教育模式下,学生只是在教育过程中被教师塑造和完善的对象,在体育课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练习以掌握某种运动技能。由于不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缺少创新精神,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甚至反感,对学习更谈不上兴趣了,忽视了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描述21世纪的教育有这样一句话:"扩大了的教育新概念应该使每一个人都能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
2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体验创新
纵观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几经起落,步履蹒跚,历经了太长的封建社会,受太多重文轻武的思潮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才真正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初创阶段,由于未能结合自己的国情而照搬前苏联的体育理论,造成了学校体育实践发展的单一模式,再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停滞甚至倒退,给体育教育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体育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深入,体育教育迅速发展,体育改革方兴未艾,但体育理论和实践还不尽如人意。
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外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步被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和乐趣为主的新方法所代替,表现在教材由原来的六项运动改为"基本运动"和"比赛"两大类,使教师有更多的主动权去选择教材教法。近些年来随着"音乐舞蹈进课堂","激发兴趣教学"、"能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为我们体育教育开拓了新的天地。随着新思想的不断涌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新生事物所代替。
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正视自己,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突破,既尊重传统,也不要被传统所束缚。既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创造适合本校实际的方法,使每节课都做到教法新颖,措施有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我们面向跨世纪的青少年,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每节课都体现自身的价值与特点,在教育改革中走出适合自己的路。
3发展自主性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尽量少讲,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掌握创新的方法。教师不仅能提出有多种解答方案的发散性问题,启发学生独立地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包含着各种要素,如教师、学生、教材、组织教法、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场地器材等等。这些要素之间,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每一种要素的变化又都影响着其他要素的变化,影响着整个体育教学质量的变化。
总之, 新《课标》下创新教育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重点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教育最为根本的目标和任务。因此,教师要依靠创新,发展自己、充实自己、拓宽自己、延伸自己、超越自己,要有高度的工作、要有强烈的创造意识热情、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顽强的意志力。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
[2]《体育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中国教育学刊.
[4]《素质教育要突出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江西教育科研.
[5]《创新教育与教师观念更新》探索与求是.
[6]《关于创新素质教育的研究与思考》吉林教育科学.
关键词:新课标;创新教育;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266-01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它不仅与学校的其它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那么,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就成了体育教学的目标。近年来,教学改革已经渗透到各学科的各环节中,体育课也在探索组织教法的创新。一节体育课,从准备、实施到课后反思等环节都可以体现创新改革。根据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学校教育模式下,学生只是在教育过程中被教师塑造和完善的对象,在体育课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练习以掌握某种运动技能。由于不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缺少创新精神,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甚至反感,对学习更谈不上兴趣了,忽视了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描述21世纪的教育有这样一句话:"扩大了的教育新概念应该使每一个人都能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
2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体验创新
纵观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几经起落,步履蹒跚,历经了太长的封建社会,受太多重文轻武的思潮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才真正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初创阶段,由于未能结合自己的国情而照搬前苏联的体育理论,造成了学校体育实践发展的单一模式,再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停滞甚至倒退,给体育教育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体育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深入,体育教育迅速发展,体育改革方兴未艾,但体育理论和实践还不尽如人意。
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外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步被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和乐趣为主的新方法所代替,表现在教材由原来的六项运动改为"基本运动"和"比赛"两大类,使教师有更多的主动权去选择教材教法。近些年来随着"音乐舞蹈进课堂","激发兴趣教学"、"能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为我们体育教育开拓了新的天地。随着新思想的不断涌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新生事物所代替。
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正视自己,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突破,既尊重传统,也不要被传统所束缚。既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创造适合本校实际的方法,使每节课都做到教法新颖,措施有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我们面向跨世纪的青少年,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每节课都体现自身的价值与特点,在教育改革中走出适合自己的路。
3发展自主性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尽量少讲,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掌握创新的方法。教师不仅能提出有多种解答方案的发散性问题,启发学生独立地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包含着各种要素,如教师、学生、教材、组织教法、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场地器材等等。这些要素之间,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每一种要素的变化又都影响着其他要素的变化,影响着整个体育教学质量的变化。
总之, 新《课标》下创新教育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重点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教育最为根本的目标和任务。因此,教师要依靠创新,发展自己、充实自己、拓宽自己、延伸自己、超越自己,要有高度的工作、要有强烈的创造意识热情、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顽强的意志力。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
[2]《体育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中国教育学刊.
[4]《素质教育要突出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江西教育科研.
[5]《创新教育与教师观念更新》探索与求是.
[6]《关于创新素质教育的研究与思考》吉林教育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