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液体疗法在小儿烧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患儿入院后立即观察病情,了解病情后采用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同时采用液体疗法对观察组的31例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中仅有1例并发脑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3.23%,对照组中2例并发高热惊厥,5例并发脑水肿。结论 在治疗烧伤患儿时应用液体疗法可改善临床疗效,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烧伤;液体疗法;应用
烧伤为临床常见身体损伤,在烧伤患者中小儿所占的比例约为50%,引起小儿烧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火焰及开水烧伤等[1]。由于小儿的免疫力较弱,烧伤后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心肌炎、肺炎及休克等,在严重的情况下可导致死亡,因此在临床上要及时进行救治。本文分析了液体疗法在小儿烧伤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2例作为观察对象,男39例,女23例,年龄在2岁至10岁之间,平均(5.3±1.7)岁。烧伤面积(TBSA)在8%至51%之间,平均(24.6±3.5)%;烧伤原因包括火焰烧伤29例,热液烧伤33例。将62例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的烧伤面积、烧伤原因、年龄及性别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立即观察病情,了解病情后采用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如丁胺卡那、青霉素类药物等。同时采用液体疗法对观察组的31例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采用浓度为10%的葡萄糖液及血浆配制胶体液,采用浓度为15%的氯化钠溶液及浓度为10%的葡萄糖液配制晶体液。患儿入院24h之内输注的胶体液、晶体液总量为2.7~3.9ml/kg每1%TBSA,其中胶体液输注总量为0.8~1.5ml/kg每1%TBSA,输入的水分为75ml·kg-1。患儿入院24h后,根据病情对液体输入量进行调整,将输液量降低至原来的1/2~3/4。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情况。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组间差异检验法为X2检验,如P<0.05,则说明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
2.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中仅有1例并发脑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3.23%,对照组中2例并发高热惊厥,5例并发脑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22.58%,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疗效比较情况见表1。
3.讨论
小儿在被烧伤后通常会导致身体丢失大量蛋白质、电解质及液体,因此容易发生休克等严重并发症,为了有效缓解病情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治疗当中必须及时为患儿补充足够的体液、血容量等,从而使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功能维持正常及减少病死率[2]。本文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对62例烧伤患儿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31例的治疗方法为液体疗法,同时应用了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的患儿,结果证实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因此可以认为在治疗烧伤患儿时运用液体疗法能够获得相对理想的疗效。
有研究指出,为烧伤患儿输注胶体液、晶体液能够使患儿体内丢失的血容量得到有效补充,在血容量循环被建立后组织细胞的缺血及缺氧状态就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因此采用液体疗法对烧伤患儿进行治疗后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3]。本研究中,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8%,而观察组仅为3.2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再次证实了以上观点。也有研究指出,在采用液体疗法治疗烧伤患儿时应对液体输入量及输入时间进行有效控制,如在短时间内输注大量液体,则可能产生副作用,如引起心力衰竭、肺水肿及脑水肿等,并对临床治疗与预后造成不利影响[4]。因此采用液体疗法治疗患儿时,应注重根据病情合理补液,采用均匀的输液速度,禁止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大量输入单一液体、过量及超负荷补液的情况,以便有效控制渗透压。为了有效控制输液量,在输入液体的过程中应实时监测患儿的尿量变化,尽量使尿量>1ml/(kg·h),如尿量<1ml/(kg·h),则可以应用适量甘露醇。对于已经出现严重休克症状或烧伤面积>40%的患儿,在临床上可增加胶体液量,并运用小剂量多巴胺进行治疗,多巴胺的应用剂量应控制在2.0ug/(kg·min)~5.0ug/(kg·min)之间。此外,也可以为严重烧伤患儿应用维生素C或维生素E等,以便可以及时清除氧自由基[5]。综上所述,液体疗法可以在小儿烧伤的临床治疗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烧伤患儿的临床治愈率,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液体疗法。
参考文献:
[1]逯新忠,刘国艳.对比喉罩和气管插管在小儿烧伤整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181-182.
[2]赵晓春,陈向军,闫德雄,姚兴伟.小儿烧伤815例后期功能康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54-155.
[3]陈明华,张铨,胡贵,吴祖煌,张西京.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与单纯氯胺酮在患儿烧伤换药镇静中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8(11):1055-1057.
[4]肖玉秋,鄭一双,邢楠.微量泵在小儿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3):489-491.
[5]古丽芳,祁双林.自制中药烧伤油治疗小儿烧伤4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医药导报,2012,18(8):118-119.
关键词:小儿烧伤;液体疗法;应用
烧伤为临床常见身体损伤,在烧伤患者中小儿所占的比例约为50%,引起小儿烧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火焰及开水烧伤等[1]。由于小儿的免疫力较弱,烧伤后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心肌炎、肺炎及休克等,在严重的情况下可导致死亡,因此在临床上要及时进行救治。本文分析了液体疗法在小儿烧伤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2例作为观察对象,男39例,女23例,年龄在2岁至10岁之间,平均(5.3±1.7)岁。烧伤面积(TBSA)在8%至51%之间,平均(24.6±3.5)%;烧伤原因包括火焰烧伤29例,热液烧伤33例。将62例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的烧伤面积、烧伤原因、年龄及性别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立即观察病情,了解病情后采用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如丁胺卡那、青霉素类药物等。同时采用液体疗法对观察组的31例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采用浓度为10%的葡萄糖液及血浆配制胶体液,采用浓度为15%的氯化钠溶液及浓度为10%的葡萄糖液配制晶体液。患儿入院24h之内输注的胶体液、晶体液总量为2.7~3.9ml/kg每1%TBSA,其中胶体液输注总量为0.8~1.5ml/kg每1%TBSA,输入的水分为75ml·kg-1。患儿入院24h后,根据病情对液体输入量进行调整,将输液量降低至原来的1/2~3/4。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情况。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组间差异检验法为X2检验,如P<0.05,则说明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
2.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中仅有1例并发脑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3.23%,对照组中2例并发高热惊厥,5例并发脑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22.58%,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疗效比较情况见表1。
3.讨论
小儿在被烧伤后通常会导致身体丢失大量蛋白质、电解质及液体,因此容易发生休克等严重并发症,为了有效缓解病情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治疗当中必须及时为患儿补充足够的体液、血容量等,从而使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功能维持正常及减少病死率[2]。本文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对62例烧伤患儿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31例的治疗方法为液体疗法,同时应用了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的患儿,结果证实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因此可以认为在治疗烧伤患儿时运用液体疗法能够获得相对理想的疗效。
有研究指出,为烧伤患儿输注胶体液、晶体液能够使患儿体内丢失的血容量得到有效补充,在血容量循环被建立后组织细胞的缺血及缺氧状态就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因此采用液体疗法对烧伤患儿进行治疗后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3]。本研究中,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8%,而观察组仅为3.2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再次证实了以上观点。也有研究指出,在采用液体疗法治疗烧伤患儿时应对液体输入量及输入时间进行有效控制,如在短时间内输注大量液体,则可能产生副作用,如引起心力衰竭、肺水肿及脑水肿等,并对临床治疗与预后造成不利影响[4]。因此采用液体疗法治疗患儿时,应注重根据病情合理补液,采用均匀的输液速度,禁止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大量输入单一液体、过量及超负荷补液的情况,以便有效控制渗透压。为了有效控制输液量,在输入液体的过程中应实时监测患儿的尿量变化,尽量使尿量>1ml/(kg·h),如尿量<1ml/(kg·h),则可以应用适量甘露醇。对于已经出现严重休克症状或烧伤面积>40%的患儿,在临床上可增加胶体液量,并运用小剂量多巴胺进行治疗,多巴胺的应用剂量应控制在2.0ug/(kg·min)~5.0ug/(kg·min)之间。此外,也可以为严重烧伤患儿应用维生素C或维生素E等,以便可以及时清除氧自由基[5]。综上所述,液体疗法可以在小儿烧伤的临床治疗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烧伤患儿的临床治愈率,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液体疗法。
参考文献:
[1]逯新忠,刘国艳.对比喉罩和气管插管在小儿烧伤整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181-182.
[2]赵晓春,陈向军,闫德雄,姚兴伟.小儿烧伤815例后期功能康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54-155.
[3]陈明华,张铨,胡贵,吴祖煌,张西京.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与单纯氯胺酮在患儿烧伤换药镇静中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8(11):1055-1057.
[4]肖玉秋,鄭一双,邢楠.微量泵在小儿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3):489-491.
[5]古丽芳,祁双林.自制中药烧伤油治疗小儿烧伤4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医药导报,2012,18(8):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