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对策探究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old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知识来源于生活,地理教师深入贯彻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将初中地理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将枯燥的地理知识转变为生动形象的生活知识,为地理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本文以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为主题,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有效策略,旨在构建高效率的地理课堂,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初中地理 生活化教学 对策探究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地理课堂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观念,为学生注入地理课堂生活化气息,这是地理教师按照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方向,丰富地理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生活对课堂的影响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挖掘地理知识,应用地理知识,进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热情,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1 教学目标与生活化相结合
  教学目标是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灵魂,当教学目标确立得十分正确时,教学目标便对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有着导向和调控的作用,地理教师将教学目标和生活化相结合,培养初中生地理知识和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确保教学目标生活化[1]。学生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增强自身对自然界中的地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领悟到地理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在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对中国的地形、气候以及河流进行深入地学习,教师将教学目标和生活化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地势和地形,学习中国的气候特征、河流和湖泊,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体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价值。教师将知识和技能目标设置为了解中国地形和气候,情感目标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促使学生在本章的学习过程中,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地理观念,以使学生学业水平和思想品格协同提高。
  2 设置生活化教学情境
  美国的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即生活”,说明生活对学生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地理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求知欲,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生地理知识,领悟地理知识,掌握地理知识,进而促进学生的联想能力,加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和发展。
  例如,在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这一课中,地理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地理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在区分领土面积大小、人口多少、政治体制差异等多个方面分析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师可以利用自身学生所处的城市区域与其他地区和城市进行多方面的对比,进一步让学生感受经济发展的差异。与此同时,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学生观看当地生活的发展水平,播放中国五星红旗冉冉上升的视频,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埃塞俄比亚战争中的场景,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国家之间的差距,真正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地理知识,加强自身的认知水平。
  3 知识重点和难点生活化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重难点知识的讲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地理课堂的中重难点的知识时,将地理知识和生活化相结合。或者是对地理知识进行举例,使地理课堂知识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不仅方便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2]。
  例如,在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和气候”这一课中,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气温变化曲线,难点是气温的分布规律和成因,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南北半球等温线弯曲程度的差异性之后,组织学生观看当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同时为学生播放当地的天气预报,引导学生对当地的气温和天气进行识图。随后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和介绍当地的天气特点,并组织学生对积极讨论天气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人们又是如何影响天气的?教师将地理教材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贴近学生生活,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熟悉性,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地理知识,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理解能力。
  4 地理作业生活化
  由于地理知识较为抽象,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包含的知识领域较多,地理教师引导学生在进行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挖掘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引导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真正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进一步加强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确保学生对知识的践行能力,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的文化素养,真正让学生将地理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在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联系与差異”,这一课主要以长江三角洲区域为例,引导学生学习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和内在联系以及该地区的辐射作用。在课后作业中,教师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将当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特征等资料进行整合,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思维框架。学生利用地理作业,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这样不仅使学生将地理知识举一反三地进行运用,同时加强对知识的记忆程度,进而提升教育效果。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理念,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建立学好地理的信心,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将生活实际和地理知识进行衔接,不仅提升了地理知识的应用性,同时完善的地理课堂的教学模式,构建高效率的地理生活化课堂。
  参考文献:
  [1] 蔡令芳.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1(13):177-178.
  [2] 郑志强.浅谈生活化情境创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学教学参考,2021(13):91-92.
其他文献
社区养老是公共服务供给和基层治理的重要领域。技术变革与治理转型的叠加催化了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化和数字化,显现出市场驱动、社会驱动、政府驱动等多维驱动逻辑特征。新技术情景下的社区养老在外生驱动中追求资源配置网络的“帕累托最优”,体现出供需主体多元化,资源配置立体化,服务关系市场化的特性;以内生驱动为导向的数字化社区养老服务平台探求养老服务的“整体性治理”,显现出集体行动统一,资金流、服务流、数据流统一,服务规范统一的新诉求。面向社区养老服务改革未来,政府主导的社区养老服务平台需以民为本、统一标准、价值共创,跨
在中西部农村推进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是进一步缩减与东部发展差距的必由之路。当前,中西部农村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面临数字化转型愿景与战略缺乏、数字化服务能力不足、数字化服务流程与模式尚未形成、数字化服务资源有效供给不足、居民数字素养较低、数字化转型伙伴缺乏、数字化转型所需文化缺失等挑战。未来需要在服务需求端整合社区教育与家庭反哺式教育助力村民数字素养提升和开放心态形成;在服务供给端要以政策引导促进数字化转型愿景与战略的生成,以公民需求为中心创建整体性服务流程和服务组织,并以“服务共创”增强数字化服务应用的亲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