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x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活动课。在一些中学,语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异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
  一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语文能力有限,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当前各地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语文课外活动常常缺乏系统的目标、内容,常常难以有序进行,许多学校仅仅把它当做课堂教学的补充,甚至作为学校教育的点缀,因而往往难以落实,难以坚持。只有把语文活动列入语文课程,规定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保证时间和空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们在调查研究和初步尝试的基础上,提出了两周开设1节活动课的方案,设计了每个学期8个课例的具体要求和内容。
  二
  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语文活动课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它能够弥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新闻发布会”“语言的艺术——广告”“错别字普查”“编手抄报比赛”等专题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了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又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实实在在。
  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以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着重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会、理解。这样,学生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了切实的培养和提高。比如“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课,自始至终都以学生的口头表达为主,几节课下来,学生的口才就会有所提高。许多学生说,语文活动课给自己提供了不少锻炼的机会,现在自己对学好语文很有信心。
  三
  语文活动课之所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其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依据的。
  心理学表明,学龄儿童的智力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处在学龄中期的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获得的。因此,在开展学科教学时,就不能抽象地传授学科有关的知识、法规、原则,而必须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感受、体会、发现。初中语文活动课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使教学成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而且是比较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实有用的。
  从教育学看,学科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主体实践。当代教学论研究表明,技能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多种实际问题和选择活动方式的过程,是一种知识转化为行动的结果。学生学到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没有在一定实际活动中反复练习和运用,是不可能实现的。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就像木匠手中的工具一样,要熟练地掌握它,就必须进行反复的训练,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把握要领,形成技能,进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语文活动课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我设计、自我活动和自我感受、体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活动课可以说是可行性强、操作过程具体的实践应用课,它将有力地促进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能力。
  四
  当然,语文活动课要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取得实效,还有赖于活动过程中周密的安排和合理的调控。在语文活动课的试验和研究中,我们认为必须切实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
  1.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课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喧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相机行事,灵活应变。
  2.必须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语文活动课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质,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积极参加语文活动。因此,设计语文活动方案时,应注意使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精神。在组织活动时,应按照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的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分工,适当轮换,从而既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又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3.必须使语文活动既生动活泼,又切实有效。语文活动课无疑应该做到内容和形式具体形象,活泼有趣,让形式喜闻乐见,学得轻松愉快,但绝不能因此片面追求活动形式的趣味性、生动性,而忽略切实有效地指导形式进行扎实的语文学习,热闹有余,实效不足。活动课必须根据教学目的、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特别要考虑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适宜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怎样的活动过程对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认真检查学习效果,使活动课既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每个学生既乐意参加,又都各有收获。
其他文献
一、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的快速發展要求教育培养出与其相适应的高素质的人才。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公民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全面的综合能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初中阶段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其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初中美术教育必须以抓“新
在高考大军中很多学生学习乐理的时候往往感觉很难,教师感觉有些困惑,本文从三方面对乐理教学作出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 Many students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史上,儒家思想与政治的联系十分紧密。无论是研究、了解中国儒学,还是研究、了解中国政治,都应把儒家思想与政治的关系联系起来加以考量,并从中发现其规律性的东西及其特点,以此为当前进一步深入开展的政治领域中机制体制的建设和改革提供借鉴。  1.以德王天下,以道治国的主张  儒家思想崇尚内在道德的价值,将其运用与政治,便是由内圣而外王,以德王天下,着眼伦理本位,以道义的原则作为治理国家的基
新城疫(Newcastle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diseasevirus,N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曾屡次形成世界范围的大流行,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鹅肥肝(fatty liver)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传和环境等方面因素,对其形成分子机理的研究还很缺乏。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是体内胆固醇代谢的重要途径,通常情况下由胆固醇7α
摘 要: 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似乎陷入一个怪圈,说它怪是因为它没有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没有培养学生应有的文学素养。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书本知识,关键是教学生如何应用所学知识适应社会,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此,作者就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作出了探索。  关键词: 中职学生 语文素养 综合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