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关键在于教师做好引领工作。那么,教师如何引领以达到学生主动学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一、从时空上为学生提供学习条件,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工具
一切教育活动都离不开学生主动的发挥,学生具有主动应答、选择、发现、思考、策划、行动、反思等需要,具有关注和要求自己向上的主动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应适时为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学习工具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例如教学《挑山工》一文时,首先利用“远程电脑”或幻灯向学生提供图片——挑山工登山图。让学生对挑山工产生感性认识,弄清楚挑山工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的。接下来可以问学生: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并从三个方面(山道、穿着、动作)进行提示,要求学生叙述挑山工挑重物在陡峭的山道上攀登的情景。然后提出问题:这幅画是当代作家——冯骥才在登完泰山后画的,并一直把它挂在自己的书桌前。原因是他需要这幅画。作者需要的仅仅是这幅画吗?(不)自读完课文,说说你认为作者需要的是什么?学完课文后,你们会明白的。最后,引领学生:1,带着问题默读全文,画出有关挑山工攀登的语句;2,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像挑山工朝着一个目标艰难地不断地奋力攀登的画面,使学生更形象更真切地感知挑山工的艰辛、执著;3,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大胆说出有创意的见解。
二、增加学生同桌学习、小组学习、情景表演等多种形式
有兴趣的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桌学习、小组学习、情景表演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领学生同桌学习、小组学习和情景表演呢?如教学《成尼斯的小艇》一文时,就第二段而言,这一段是课文的一个重点,段文不长,可知识点不少,关于小艇的特点作者抓住了三个“比喻”,在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动,观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方法,讨论三个比喻写出了小艇的什么特点,并且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然后,通过合作交流,发挥想像,画出威尼斯小艇的样子。小艇画好之后,让学生交流着看一看,相互指点。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乐趣。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又如教第四自然段时,因为这一段是驾艇时的动态的描写。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通过“动态”的描写来完成“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的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互动,作情景表演:同桌轮流做船夫,以手代艇。以桌面代河,以文具盒、书本代替河中的其他船只,一边演示,一边配音或同桌之间相互配合(一人读课文,一人动手操作)。这样一来,学生对“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就感悟得更深了。
三、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的探究精神
此举即在教师的引领下,帮助学生独立从事某项课题研究,包括自己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独立探究课题,最后提交探究报告。
我们在教学《大瀑布葬礼》一文时,可以唤醒学生的积极探究精神。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独立探究。全文教学思路可设计为:首先教师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然后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和表达方法,提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学生主动思考,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1,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什么要为一个瀑布主持葬礼?2,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景象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3,这一文明世界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4,巴西总统在主持葬礼时那饱含深情的话语说明了什么?在学习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采用“读——画——议——说”的自读方式先快速阅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最后让学生提交学习报告并全班交流。学生通过积极研讨,得出的结论可能为:“伊泰普水电站的拦河大坝截住大量的河水。”“工厂毫无节制用水,浪费大量水资源。”“沿河两岸森林被破坏。水土大量流失。”“举行葬礼是为了哀悼将要消失的大瀑布,是为了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葬礼特别隆重,我们读了也深受感动,受到了环保教育,决心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生态平衡。”“据我搜集信息得知,葬礼举行了两次,一次是在1986年8月下旬,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名生态学、环境学专家教授和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自发举行的仪式。第二次是在第一次的震动下,由巴西总统在同年9月下旬组织的葬礼。”学生通过积极反馈交流后,对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了一定的理解与掌握,他们的情感观与价值观也得到了熏陶。
“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一、从时空上为学生提供学习条件,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工具
一切教育活动都离不开学生主动的发挥,学生具有主动应答、选择、发现、思考、策划、行动、反思等需要,具有关注和要求自己向上的主动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应适时为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学习工具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例如教学《挑山工》一文时,首先利用“远程电脑”或幻灯向学生提供图片——挑山工登山图。让学生对挑山工产生感性认识,弄清楚挑山工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的。接下来可以问学生: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并从三个方面(山道、穿着、动作)进行提示,要求学生叙述挑山工挑重物在陡峭的山道上攀登的情景。然后提出问题:这幅画是当代作家——冯骥才在登完泰山后画的,并一直把它挂在自己的书桌前。原因是他需要这幅画。作者需要的仅仅是这幅画吗?(不)自读完课文,说说你认为作者需要的是什么?学完课文后,你们会明白的。最后,引领学生:1,带着问题默读全文,画出有关挑山工攀登的语句;2,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像挑山工朝着一个目标艰难地不断地奋力攀登的画面,使学生更形象更真切地感知挑山工的艰辛、执著;3,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大胆说出有创意的见解。
二、增加学生同桌学习、小组学习、情景表演等多种形式
有兴趣的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桌学习、小组学习、情景表演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领学生同桌学习、小组学习和情景表演呢?如教学《成尼斯的小艇》一文时,就第二段而言,这一段是课文的一个重点,段文不长,可知识点不少,关于小艇的特点作者抓住了三个“比喻”,在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动,观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方法,讨论三个比喻写出了小艇的什么特点,并且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然后,通过合作交流,发挥想像,画出威尼斯小艇的样子。小艇画好之后,让学生交流着看一看,相互指点。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乐趣。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又如教第四自然段时,因为这一段是驾艇时的动态的描写。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通过“动态”的描写来完成“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的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互动,作情景表演:同桌轮流做船夫,以手代艇。以桌面代河,以文具盒、书本代替河中的其他船只,一边演示,一边配音或同桌之间相互配合(一人读课文,一人动手操作)。这样一来,学生对“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就感悟得更深了。
三、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的探究精神
此举即在教师的引领下,帮助学生独立从事某项课题研究,包括自己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独立探究课题,最后提交探究报告。
我们在教学《大瀑布葬礼》一文时,可以唤醒学生的积极探究精神。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独立探究。全文教学思路可设计为:首先教师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然后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和表达方法,提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学生主动思考,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1,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什么要为一个瀑布主持葬礼?2,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景象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3,这一文明世界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4,巴西总统在主持葬礼时那饱含深情的话语说明了什么?在学习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采用“读——画——议——说”的自读方式先快速阅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最后让学生提交学习报告并全班交流。学生通过积极研讨,得出的结论可能为:“伊泰普水电站的拦河大坝截住大量的河水。”“工厂毫无节制用水,浪费大量水资源。”“沿河两岸森林被破坏。水土大量流失。”“举行葬礼是为了哀悼将要消失的大瀑布,是为了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葬礼特别隆重,我们读了也深受感动,受到了环保教育,决心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生态平衡。”“据我搜集信息得知,葬礼举行了两次,一次是在1986年8月下旬,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名生态学、环境学专家教授和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自发举行的仪式。第二次是在第一次的震动下,由巴西总统在同年9月下旬组织的葬礼。”学生通过积极反馈交流后,对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了一定的理解与掌握,他们的情感观与价值观也得到了熏陶。
“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