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典化时代要件事实研习教学研究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件事实研习教学是以当事人诉讼攻击防御为特征的法学实务教育。该教学具有统合实体法与程序法和多种法律技能的整体性训练、案例分析的多元视角和法律职业素养同质化训练的价值。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从教学内容的编排、授课组织形式以及学生参与方面入手,培养学生诉讼思维、法律伦理观念和法律职业规范意识。
其他文献
中国写意油画是中西绘画融合后的产物,其不仅体现了我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精神与审美意识,还浸染了西方油画的华丽绚烂的色彩,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写意表现手法。作为一种超越外在形态的审美表达,意境表现是中国写意油画的内核,也是作品独特审美特征的来源。众多画家从造境、造型、用笔、用色、构图五个方面出发,立足传统审美视角关注思考中西绘画艺术的互渗交融,探寻中国写意油画的典型特征及创新发展路径。
达斡尔族是世居我国北方地区的古老渔猎民族之一,人口虽少却拥有十分丰富的口头文学资源。达斡尔“乌钦”产生于初民时代,具有鲜活的文化魅力、完整的结构体系,因此能够映射出达斡尔族传统的文化道德思想,同时保持了代际教化功能。然而在当前新时代多元文化相互冲击碰撞的现实面前,达斡尔族“乌钦”传承发展面临着诸多难题。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传承对策措施,以适应“乌钦”和达斡尔族文化传承的现实需要。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构,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提升课程政治站位高度、目标定位高度和任课教师境界高度,能够有效强化研究生思政课的建构高度;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深度、教育对象的认同深度和教学研究的内涵深度是研究生思政课建构深度的有力抓手;促进教育主体的广泛协同、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和评价体系的广泛融合,有助于拓展研究生思政课的建构广度;增强教学话语的亲和力、教学建构的生活化和教学过程的互动性,能够增强研究生思政课的建构温度。
国家图书馆所藏一部《大清律集解附例》抄本可确认为康熙四十六年修律进呈本.该本的发现为研究清代康熙、雍正两朝修律活动提供了新的材料.梳理进呈本条文并与顺治律对比,可知康熙修律深入、系统,为雍正律的制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将之与雍正律对比,可发现除新增条例外,雍正律对进呈本原定内容亦有不少修改和发展.进呈本与雍正律一脉相承而各有特色,二者共同反映了清律从承袭明律到因时制宜的演变历程.
万载方言的“等”有动词、介词两种词性,还有“等待、等候”、“使役、让”、“给、给予”、“等于”以及“趁”、“被动”六种用法。“等”有两条语法化路径:一条是普通动词“等待”虚化为介词“趁”的语法化过程,另一条是由“等待”变为“使役”再变为“被动”的过程。
以韩国国立国语院的韩语学习者语料库为资料,以母语为中国语的韩国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对时间关系连接语尾()的使用错误类型及其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其错误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即形态错误和替代错误.形态错误主要体现在主语制约,时态制约和异形态的选择等方面.替代错误主要体现为和“-(卫)”的替代,和“-()”/“-()”的替代,和“-()”/“-()”的替代,和“-()”的替代等方面.错误原因分为3种:语言间转移(Interlingual Transfer);语言内转移(Intealinguistic Transfe
近代基督宗教如何传入边疆地区,特别是对当地族群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仍然需要探究.其中天主教是在蒙古地区传播最广,影响最深远的西方宗教.天主教传教士利用不平等条约所赋予的特权,冲破清代蒙古地区传统法律和制度限制,成功地将教务活动推广到内蒙古东西部各地.但它并没有达成当初专向蒙古人传教,建立独立的蒙古信徒社群的目标,因而将传教重点转向了进入蒙地的汉族移民.外藩蒙古特殊制度、游牧经济以及普遍崇信藏传佛教的文化生态等,都与西方基督宗教难以相容,因而教会与蒙旗之间出现长期对峙,蒙古人入教者甚少.
顺康时期,清廷在京畿五百里实行大规模圈地,设立八旗庄园,同时把其他州县的土地作为补偿拨给被圈的民人,即"拨补".拨补地虽然不属于旗地,但其产生与旗地政策直接相关,拨补时间、拨补区域均随八旗圈地的进展而定.拨补地位于旗地外围,以北京城为基点逐层向直隶南部地区推进,分布于直隶8府、2直隶州所属67个州县境内,以及包括宣府镇在内的卫所系统诸地.直隶南部州县虽然没有旗圈地,却依然通过拨补地的实行间接受到八旗制度影响.文章围绕拨补地形成、分布与八旗圈占旗地的紧密联系,思考八旗制度对直隶的非八旗人群、非八旗区域的辐射
多隆阿是清朝咸同年间的军事将领,先后征战在楚皖鄂陕之间,与太平军、捻军及回民军交战,是清后期为数不多的满洲骁将。同治三年多隆阿中枪,死于盩厔大营。关于其族属、旗籍与死亡时间说法较多,该文利用朱批奏折、清代官书和部分满文档案,通过分析清代奏章属性、多隆阿及其下属的人物关系,认定多隆阿为蒙古族,满洲正白旗人,死亡时间为同治三年四月十三日。
"三藩汉人"是清内务府包衣之一种.康熙帝平定三藩,将"罪藩"处死,家产籍没,其眷属、子弟、亲信、家人编入内务府,称"三藩汉人".在这些人中间,女性约占半数.文章利用内务府满文档案,就三藩汉人女子的配婚现象作一初步考察.她们身份复杂,而作为其配婚对象的,既有内三旗侍卫、旗员,也有包衣佐领、管领下穷丁,其中又以后者为主.此种配婚方式,完全无视女方意愿,集中体现了满洲领主制下皇权对包衣(家奴)的支配.康乾之际,随着满洲领主制瓦解,对包衣的婚姻限制逐渐放开,强制性婚配亦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