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线教师都深知备课时必须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但不少教师在放眼课外时,却忽略了教材中看似不起眼的课后补白。如果我们略加留心,就会发现教材的补白(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紧扣相应的文本或专题,主要与课文的作者、内容、主题或文体知识相关;第二,“阅读鉴赏”部分的补白占了所有补白约74%的比例,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具有一定水准的名家解读、点评,为学生提供了深层了解文本的渠道;第三,“表达交流”和“梳理探究”两部分的补白则侧重于学习要求与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学生的专题学习提供相应依托。可见,课后补白的定位就是学生的助读、助学材料。教师在教学中应适时运用,让它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补白的教学辅助价值。
一、新课开篇,引为教学的激趣点
成功的教学导入能够在第一时间聚拢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现行教材的补白中,不乏这种类型的资料。
如《柳永词两首》是必修四宋词单元的起始课,教材后的补白摘引了《词话丛编》中的一段话,其中苏东坡的幕士说:“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个小故事文字浅显有趣,引为这堂课的导入,学生在会心一笑之时,也形象地感受到了柳永词的温婉细腻,东坡词豪的迈奔放。而这个不同点也可以说是宋词婉约派与豪放派最鲜明的区别。这个教学单元分别选入了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的代表作,在随后展开的单元学习中,学生将可以借助作品逐步加深感性一笑之后的理性体会。而这样一种方式的收效将远胜于教师枯燥的概括。
二、主题探究,引起思维的碰撞点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精心筛选与作品题材相同,但带有与学生不同观点的课后补白,适时引入教学,将给我们带来思维碰撞的惊喜。
如必修一《荆轲刺秦王》的课后练习中有一道题要求学生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谈谈对荆轲其人其事的看法。本文的人物刻画历来为人称道,荆轲的忠义、刚直、果敢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学生的评价清一色地围绕这几个特点打转,无法真正地形成一种探讨与交流。此时引入课后补白中陶渊明的《咏荆轲》,要求学生进行诵读、释意,立刻有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诗中的“君子死知己”,“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等句子引发了学生的不同思考,课堂的讨论活跃了起来,真正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思维开拓与碰撞。
三、增大信息量,奠定拓展的出发点
走出文本,拓展探究是高中语文阅读鉴赏教学的重要一环。在吃透文本的前提下,结合文本,由“点”向“面”辐射,选择课后补白中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或其他作家的同题材作品,既可进行比较阅读,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对作品的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的方法。
如必修一《沁园春·长沙》的课后补白附录了毛泽东的三首诗词:《采桑子·重阳》《七律·长征》和《浪淘沙·北戴河》。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三篇作品和《沁园春·长沙》放在一起,研究它们在选材、立意、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异同。学生在这样的品鉴中,不仅加深了对于革命者改天换地的豪情和汪洋浩瀚的气概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活跃思维,提高鉴赏力。
四、课外迁移,提供自主学习的支撑点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仅仅向课内要教学质量,还要帮助学生放眼课外,汲取营养。高中生已经具备了在教师指导下独立阅读材料,进行相应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课后补白,给学生明确的目标、具体的任务,可以避免课外自学的随意性,提高自学效率。如必修四《张衡传》附录摘引了袁行霈在《中国文学史》中对张衡《思玄赋》《归田赋》的创作背景、内容、艺术特色的简介。教师应当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外自学中借助这些资料阅读这两篇作品,进而更深入地了解课内文本中“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的背景,也更全面地了解一个“全面发展”的张衡。
五、积极实践,寻找课堂教学的训练点
有一些课后补白具有较强的课堂操作性,我们不必拘泥于其所在的单元,而应根据教学的需要提前或推后,化补白中的理论为实践。
如必修一“表达交流”中的“朗诵”这个专题附录了赵林森、郭启明的《朗诵的特点》,提出了朗诵的文学性、艺术性和表演性。对学生而言,这只是三个抽象的术语。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在进行本册第一单元现代新诗的教学时就引入这则补白,并在该单元四首诗的朗读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反复揣摩。这样学生既深入体会了文本的思想感情,也在反复的诵读实践中真正了解了什么是朗诵的文学性、艺术性和表演性。
总之,只要我们积极开掘,看似不起眼的“豆腐块”式补白就会在教学中展现它的隐形价值,在教学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第五中学(366100)
一、新课开篇,引为教学的激趣点
成功的教学导入能够在第一时间聚拢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现行教材的补白中,不乏这种类型的资料。
如《柳永词两首》是必修四宋词单元的起始课,教材后的补白摘引了《词话丛编》中的一段话,其中苏东坡的幕士说:“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个小故事文字浅显有趣,引为这堂课的导入,学生在会心一笑之时,也形象地感受到了柳永词的温婉细腻,东坡词豪的迈奔放。而这个不同点也可以说是宋词婉约派与豪放派最鲜明的区别。这个教学单元分别选入了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的代表作,在随后展开的单元学习中,学生将可以借助作品逐步加深感性一笑之后的理性体会。而这样一种方式的收效将远胜于教师枯燥的概括。
二、主题探究,引起思维的碰撞点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精心筛选与作品题材相同,但带有与学生不同观点的课后补白,适时引入教学,将给我们带来思维碰撞的惊喜。
如必修一《荆轲刺秦王》的课后练习中有一道题要求学生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谈谈对荆轲其人其事的看法。本文的人物刻画历来为人称道,荆轲的忠义、刚直、果敢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学生的评价清一色地围绕这几个特点打转,无法真正地形成一种探讨与交流。此时引入课后补白中陶渊明的《咏荆轲》,要求学生进行诵读、释意,立刻有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诗中的“君子死知己”,“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等句子引发了学生的不同思考,课堂的讨论活跃了起来,真正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思维开拓与碰撞。
三、增大信息量,奠定拓展的出发点
走出文本,拓展探究是高中语文阅读鉴赏教学的重要一环。在吃透文本的前提下,结合文本,由“点”向“面”辐射,选择课后补白中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或其他作家的同题材作品,既可进行比较阅读,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对作品的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的方法。
如必修一《沁园春·长沙》的课后补白附录了毛泽东的三首诗词:《采桑子·重阳》《七律·长征》和《浪淘沙·北戴河》。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三篇作品和《沁园春·长沙》放在一起,研究它们在选材、立意、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异同。学生在这样的品鉴中,不仅加深了对于革命者改天换地的豪情和汪洋浩瀚的气概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活跃思维,提高鉴赏力。
四、课外迁移,提供自主学习的支撑点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仅仅向课内要教学质量,还要帮助学生放眼课外,汲取营养。高中生已经具备了在教师指导下独立阅读材料,进行相应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课后补白,给学生明确的目标、具体的任务,可以避免课外自学的随意性,提高自学效率。如必修四《张衡传》附录摘引了袁行霈在《中国文学史》中对张衡《思玄赋》《归田赋》的创作背景、内容、艺术特色的简介。教师应当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外自学中借助这些资料阅读这两篇作品,进而更深入地了解课内文本中“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的背景,也更全面地了解一个“全面发展”的张衡。
五、积极实践,寻找课堂教学的训练点
有一些课后补白具有较强的课堂操作性,我们不必拘泥于其所在的单元,而应根据教学的需要提前或推后,化补白中的理论为实践。
如必修一“表达交流”中的“朗诵”这个专题附录了赵林森、郭启明的《朗诵的特点》,提出了朗诵的文学性、艺术性和表演性。对学生而言,这只是三个抽象的术语。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在进行本册第一单元现代新诗的教学时就引入这则补白,并在该单元四首诗的朗读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反复揣摩。这样学生既深入体会了文本的思想感情,也在反复的诵读实践中真正了解了什么是朗诵的文学性、艺术性和表演性。
总之,只要我们积极开掘,看似不起眼的“豆腐块”式补白就会在教学中展现它的隐形价值,在教学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第五中学(36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