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学是我国的经典,让小学生学习国学将我国传统文化精神发扬光大。同时小学生自身通过国学的学习也能促进智力发展,同步提升语言能力。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国学;小学生;学习策略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过上千年文化沉淀形成国学。将其应用到小学教学中对学生有重要教育意义。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传承古典文化荟萃既是责任又是义务。但是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让小学生学好国学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热爱国学,沉浸在国学的古韵中,从中汲取营养,伴学生健康成长。
一、学习国学的意义
国学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小学生学习国学有助于提高其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首先,可培养小学生“真、善、美”的人生价值观。诵读国学可以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修身养性,增添智慧,进一步树立远大志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有助于提高记忆力。经过实践表明,通过诵读经典可提高学生记忆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对经典反复诵读,培养学生集中主力的能力。在学僧发展记忆力的时候加强训练,促进记忆力显著提高,同时也提高了理解能力;最后,通过阅读国学扩展学生的识字量,为阅读和写作奠定基础。小学生通过经典阅读可以积累知识,提高语言能力,为后期协作奠定基础,提高语文素养。
二、小学生学好国学的策略
(一)构建良好的国学学习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受环境影响,而校园是其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校园氛围如何对其思想、行为有直接影响。为强化小学生对国学的认知,就需构建良好的国学人文校园氛围。教育小学生学习国学,不单是让其死记硬背记住其中的优美词句,重点在于让学生从中品味经典,提高道德修养和人文品质。因此让小学生学习国学应以“育人”为目的,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为人处世。小学生对世界的认知正处于完善时期,思想有较强的可塑性,其所处环境对其思想认知有重要影响作用。首先应建立浓厚的国学文化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譬如,我们学校在校园内打造了国学文化墙,将传统文化和名人史事刻画在墙壁上,让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就能感受到国学文化的存在,不经意间加深了国学文化的理解;在教室、楼梯、走廊上都悬挂了一些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或画像,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古典文化的洗礼;充分利用教室的学习园地,展示学生学习国学的手抄报、读书卡等,让学生有个展示的平台,以激发其学习国学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室的图书角,也放上至少人手两本的国学经典书籍,便于学生随时翻阅;每学期都进行图书漂流活动,让学生将自己拥有的国学书籍拿回来跟同学分享,共同学习、共同探讨。通过这种国学学习氛围的构建,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加大校本教材的开发力度
不同区域和学校的教育水平存在差异性,同时小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均为国家规定的教材版本,为普适性教材。但是在进行国学经典教学时,如只依靠国家规定教材还是远远不够的,需重视与本校所处地方文化特色以及学生特点相结合,加大当地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对国学学习来说,更应重视地方文化课程的挖掘,因经传统经典文化本身就是经典诵读的主要内容,而通过融入地方本土文化,将会增加学习内容的质朴性,由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加学习动力。
(三)注重国学经典学习的多元化
处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学习的热情忽高忽低,无论对何种学习都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国学经典相比其他内容学习又增加了难度,有丰富的内涵和寓意,小学生的理解难度更大,因此容易失去学习的信心和耐心。如果单纯采用死记硬背的记忆方式,那么收获的也只是表面效果,并未取得实际作用。为提高学生对国学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应注重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如我们学校就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每天利用早、午读和课前五分钟等时间,去大声诵读中华传统文化:如《三字经》《孝经》《弟子规》《笠翁对韵》《论语》《大学》等。刚开始时,孩子们对于这些国学精粹,心生不屑,很难亲近,后来,我们通过亲子共读、师生共读,慢慢地进入了良性循环,大人只走了一小步,没想到孩子们却走了一大步;同时还进行举行经典舞台剧,让学生揣摩经典中角色所表达的情感,感悟国学经典文化内涵;让小学生以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每学期都进行“国学小达人”、“书香班级”、“小作家”等评审比赛,给予表现好的同学和班级奖励,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强化对国学文化的深刻理解。
(四)教会学生正确经典诵读方式
国学诵读并非简单的朗读,同时还应注重朗诵的情感,了解文章意境,使得朗读充满感情色彩。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想完全理解国学经典蕴含的情感有一定难度,因此家长和教师还应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引。对此,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教师应保證自己诵读的规范性,也可通过诵读录音将国学经典播放给学生听,帮助学生掌握诵读技巧;第二,教师引导家长与学生交流尽量使用普通话,提高学生的普通话能力,由此提高国学诵读的质量。除此以外,还可以开展各种比赛诵读,比如同桌赛读、男女赛读、小组赛读等朗读、背诵方式,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如此一来,学生逐渐掌握了古诗词的背诵方式,感受到国学学习的乐趣,从而爱上诵读,领悟人生哲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学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语文学习的精髓,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诵读习惯就应从小抓起。为提高国学学习效果,教师应加强教学方式的创新,了解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创设良好的国学学习氛围,通过国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得国学达到育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田玲.书香墨香满校园——包头市昆都仑区团结大街第一小学书法教育侧记[J].教育家,2017(33):92-92.
[2]闫彩虹,詹晓玲.传承文化,做有“根”的中国人——湖南大学子弟小学国学课程小记[J].新课程(上),2017(1):216-216.
关键词:国学;小学生;学习策略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过上千年文化沉淀形成国学。将其应用到小学教学中对学生有重要教育意义。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传承古典文化荟萃既是责任又是义务。但是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让小学生学好国学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热爱国学,沉浸在国学的古韵中,从中汲取营养,伴学生健康成长。
一、学习国学的意义
国学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小学生学习国学有助于提高其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首先,可培养小学生“真、善、美”的人生价值观。诵读国学可以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修身养性,增添智慧,进一步树立远大志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有助于提高记忆力。经过实践表明,通过诵读经典可提高学生记忆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对经典反复诵读,培养学生集中主力的能力。在学僧发展记忆力的时候加强训练,促进记忆力显著提高,同时也提高了理解能力;最后,通过阅读国学扩展学生的识字量,为阅读和写作奠定基础。小学生通过经典阅读可以积累知识,提高语言能力,为后期协作奠定基础,提高语文素养。
二、小学生学好国学的策略
(一)构建良好的国学学习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受环境影响,而校园是其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校园氛围如何对其思想、行为有直接影响。为强化小学生对国学的认知,就需构建良好的国学人文校园氛围。教育小学生学习国学,不单是让其死记硬背记住其中的优美词句,重点在于让学生从中品味经典,提高道德修养和人文品质。因此让小学生学习国学应以“育人”为目的,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为人处世。小学生对世界的认知正处于完善时期,思想有较强的可塑性,其所处环境对其思想认知有重要影响作用。首先应建立浓厚的国学文化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譬如,我们学校在校园内打造了国学文化墙,将传统文化和名人史事刻画在墙壁上,让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就能感受到国学文化的存在,不经意间加深了国学文化的理解;在教室、楼梯、走廊上都悬挂了一些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或画像,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古典文化的洗礼;充分利用教室的学习园地,展示学生学习国学的手抄报、读书卡等,让学生有个展示的平台,以激发其学习国学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室的图书角,也放上至少人手两本的国学经典书籍,便于学生随时翻阅;每学期都进行图书漂流活动,让学生将自己拥有的国学书籍拿回来跟同学分享,共同学习、共同探讨。通过这种国学学习氛围的构建,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加大校本教材的开发力度
不同区域和学校的教育水平存在差异性,同时小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均为国家规定的教材版本,为普适性教材。但是在进行国学经典教学时,如只依靠国家规定教材还是远远不够的,需重视与本校所处地方文化特色以及学生特点相结合,加大当地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对国学学习来说,更应重视地方文化课程的挖掘,因经传统经典文化本身就是经典诵读的主要内容,而通过融入地方本土文化,将会增加学习内容的质朴性,由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加学习动力。
(三)注重国学经典学习的多元化
处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学习的热情忽高忽低,无论对何种学习都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国学经典相比其他内容学习又增加了难度,有丰富的内涵和寓意,小学生的理解难度更大,因此容易失去学习的信心和耐心。如果单纯采用死记硬背的记忆方式,那么收获的也只是表面效果,并未取得实际作用。为提高学生对国学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应注重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如我们学校就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每天利用早、午读和课前五分钟等时间,去大声诵读中华传统文化:如《三字经》《孝经》《弟子规》《笠翁对韵》《论语》《大学》等。刚开始时,孩子们对于这些国学精粹,心生不屑,很难亲近,后来,我们通过亲子共读、师生共读,慢慢地进入了良性循环,大人只走了一小步,没想到孩子们却走了一大步;同时还进行举行经典舞台剧,让学生揣摩经典中角色所表达的情感,感悟国学经典文化内涵;让小学生以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每学期都进行“国学小达人”、“书香班级”、“小作家”等评审比赛,给予表现好的同学和班级奖励,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强化对国学文化的深刻理解。
(四)教会学生正确经典诵读方式
国学诵读并非简单的朗读,同时还应注重朗诵的情感,了解文章意境,使得朗读充满感情色彩。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想完全理解国学经典蕴含的情感有一定难度,因此家长和教师还应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引。对此,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教师应保證自己诵读的规范性,也可通过诵读录音将国学经典播放给学生听,帮助学生掌握诵读技巧;第二,教师引导家长与学生交流尽量使用普通话,提高学生的普通话能力,由此提高国学诵读的质量。除此以外,还可以开展各种比赛诵读,比如同桌赛读、男女赛读、小组赛读等朗读、背诵方式,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如此一来,学生逐渐掌握了古诗词的背诵方式,感受到国学学习的乐趣,从而爱上诵读,领悟人生哲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学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语文学习的精髓,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诵读习惯就应从小抓起。为提高国学学习效果,教师应加强教学方式的创新,了解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创设良好的国学学习氛围,通过国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得国学达到育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田玲.书香墨香满校园——包头市昆都仑区团结大街第一小学书法教育侧记[J].教育家,2017(33):92-92.
[2]闫彩虹,詹晓玲.传承文化,做有“根”的中国人——湖南大学子弟小学国学课程小记[J].新课程(上),2017(1):21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