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介绍“2 1”人才培养模式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资源营造出真实的职业环境,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2 1”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为适应21世纪社会对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坚持“重德、精业、求实、创新”的办学理念,强化教学质量是生命线的意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积极探索既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又具有自身特色的“2 1”人才培养模式(“2”即2年在校理论学习,“1”即1年企业顶岗实训),取得了良好效果。
学校从企业用户的需求出发,把满足企业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内部管理模式、学校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队伍建设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创新,实现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与服务产业的贯通融合,锻炼出一支新型的教师队伍,职业培训深受欢迎,毕业生供不应求,校企实现了双赢。学院积累了高职高专院校面向企业办学的成功经验,践行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拓展了职业院校在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组织建设中的作用。
产学合作“2 1”人才
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95年10月~1998年10月),进行调查研究,开展产学合作。这一阶段的标志是产学研联合办学董事会的成立。第二阶段(1998年10月~2000年10月),提出并尝试产学合作教育。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学院首届旅游专业(中专99级)学生在绵阳金龙宾馆毕业前的顶岗实习。第三阶段(2000年10月~2002年12月),提出“2 1”人才培养模式,制定“2 1”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和方案。这一阶段的标志是2002年5月,学院在绵阳仙海会议中心召开的制定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大会上,管理工程系提出了“2 1”产学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引起大会的高度重视;2003年学院按照“2 1”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申报旅游管理为省级试点专业并获得了批准。第四阶段(2002年12月至今),是“2 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阶段。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学院已有两个专业进行了“1”阶段的顶岗实习,按“2 1”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四届毕业生。这些毕业生的质量明显较高,就业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
产学合作“2 1”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
(一)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将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在“满足企业用人要求,符合岗位素质标准”上,通过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政策激励,典型引路等举措,推动管理工程系各专业实现专业设置与调整、培养目标定位、课程开发设计、教学与考试模式、就业服务与指导等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系列改革与创新。
在专业設置方面,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结合管理工程系的实际情况,增设了饭店管理等几个新专业,实现了专业设置和企业需要的协调一致。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学院与杭州城市花园酒店、深圳富临国际大酒店、北京凤山温泉度假村、珠海港中旅温泉公司、广东惠州康帝大酒店等企业合作实施“定单式”培养,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方面的教育资源,实行产学合作的“2 1”培养模式,实现了培养目标和企业用人标准相协调,技能训练和企业岗位要求相协调,受到了学生与企业的普遍欢迎。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实施了两个突出:一是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按照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设计并落实培养方案。(1)培育“三个能力”。以能力为中心,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培育上悉心策划,认真贯彻国家职业标准,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技能标准,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特殊工种技能标准的设计,加强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培养与考核,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2)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教学过程,通过运用任务目标设立、媒体演示、计算机辅助、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是突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院把培养企业优秀人才的目标与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紧密结合。(1)倡导“优秀人才”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远大理想,按计划参加熟悉企业和进入企业实习实践的活动,实践“进入学校门,要做职业人,学习为创业,入企当先锋”的人生目标。(2)培育做人能力,把德育课的效果评价定位在是否帮助学生建立了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参照企业职业岗位的素质要求,在教学计划中融入了成功心理、团队建设、沟通技巧、时间管理、职业礼仪等十门关键能力课程。(3)培养创造意识,课内充分调动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意识,课外大量组织学生融入社会实践,如国际会议志愿者,国际性赛事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收到了社会、学校、学生三满意的效果。
(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创新
新的工作模式要求教师面向高职学生是讲师,面向企业生产经营是职业经理人。第一,坚持学习制度,要求教师、管理骨干勤奋上进,聘请著名学者讲学,使员工、实习生队伍及时把握最新成功理念。第二,建立教师跟踪前沿,进厂实践制度;教师主动利用周末和假期深入到企业考察学习或挂职锻炼。第三,建立与企业经营和管理专家结合的老、中、青传帮带制度,带出了一批既能授课,又能帮助解决生产现场问题的“特种教师部队”。第四,建立优秀专兼职培训师、专业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评审、激励等制度。
(三)通过产学合作,提升服务产业能力
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在实践中,学院通过调动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引入企业资源,实现校企资源共享等办法,解决实训基地建设中的困难,提高实训基地质量,改善学院办学条件。(1)引入企业资源,在校内建立校企共用的实训基地。例如,学院的“雅苑”餐厅作为旅游专业学生的院内实训基地,在满足学生实训的前提下,同时又对外承担餐饮接待任务。(2)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拓展学生能力培养的空间。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职业能力提高的有效保障。目前,学院已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建立了10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3)依托企业,着力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也是提高学院教学质量的关键。学院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创新师资队伍建设途径,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实验实训兼职师资队伍。首先由专业教师带队,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由企业负责学生的技术指导和相关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同时在相关岗位挂职锻炼。其次,学院聘请企业领导、技术人员担任学院的兼职教师。目前,来自各行各业的兼职教师已达数十人,他们中既有学养深厚的教授、管理经验丰富的企业老总,又有来自生产第一线,经营管理能力强的部门经理。他们通过讲座、课程教授、实践指导等方式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学校资源企业化,提高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1)学院的图书资料向区域内所有企业开放,实行信息资源的区域共享。(2)积极为企业培训各类员工。(3)积极参与企业的产品设计、技术研发,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能力。
(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增强,毕业生供不应求
产学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随着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合作教育的不断深入,企业参与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程度的日益加深,学院的教学空间和学生的学习空间由学校延伸到了企业。学生通过“真刀真枪”的企业顶岗训练,提高了技术应用能力;学生在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熏陶下,明确了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自律能力、服务意识、工作责任感等大大提高,养成了守时、快节奏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毕业生供不应求由于我院培养的学生职业技能水平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不断提高,学院连续两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7%以上,企业对学生评价的满意率在95%以上。旅游管理、饭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更是供不应求,已全部被企业“抢购”,甚至二年级的大部分学生也已被企业“订购”,形成了“出口畅、入口旺”的良好局面。毕业生就业优势不断显现。学生毕业后两年的平均月工资在1500元以上。
产学合作“2 1”人才培养模式工作的开展
产学合作教育已形成我院专业发展的特色,“2 1”中的“2”和“1”不仅是时间概念(2年和1年),而且是两个育人环境(校内和校外)的诠释,其实质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来造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使学校教育紧贴社会需求,使学生毕业后能成为急需之才。学生在企业不仅从师傅身上学到了技能也学到了他们敬业爱岗、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当然,模式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方面:“2 1”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框架有待完善;两个育人主体、育人环境的建设,产学合作教育中校内师资及校外兼职师资两支队伍的建设,顶岗实习教学规律及实现途径的研究,“2 1”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等方面都有待在下一步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深入开展。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产学合作“2 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该专业已有的两届毕业生(大专旅游02级和03级),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每届都供不应求。“2 1”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突破口,培养高技能的“银领”人才,已经初见成效,成为了系办专业的特色。下阶段将在适合实施该模式的院内其他专业推广,认真实践、深入研究,使产学合作教育和“2 1”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完善。(本文责任编辑:谢良才)
关键词:高职;“2 1”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为适应21世纪社会对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坚持“重德、精业、求实、创新”的办学理念,强化教学质量是生命线的意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积极探索既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又具有自身特色的“2 1”人才培养模式(“2”即2年在校理论学习,“1”即1年企业顶岗实训),取得了良好效果。
学校从企业用户的需求出发,把满足企业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内部管理模式、学校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队伍建设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创新,实现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与服务产业的贯通融合,锻炼出一支新型的教师队伍,职业培训深受欢迎,毕业生供不应求,校企实现了双赢。学院积累了高职高专院校面向企业办学的成功经验,践行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拓展了职业院校在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组织建设中的作用。
产学合作“2 1”人才
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95年10月~1998年10月),进行调查研究,开展产学合作。这一阶段的标志是产学研联合办学董事会的成立。第二阶段(1998年10月~2000年10月),提出并尝试产学合作教育。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学院首届旅游专业(中专99级)学生在绵阳金龙宾馆毕业前的顶岗实习。第三阶段(2000年10月~2002年12月),提出“2 1”人才培养模式,制定“2 1”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和方案。这一阶段的标志是2002年5月,学院在绵阳仙海会议中心召开的制定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大会上,管理工程系提出了“2 1”产学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引起大会的高度重视;2003年学院按照“2 1”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申报旅游管理为省级试点专业并获得了批准。第四阶段(2002年12月至今),是“2 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阶段。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学院已有两个专业进行了“1”阶段的顶岗实习,按“2 1”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四届毕业生。这些毕业生的质量明显较高,就业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
产学合作“2 1”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
(一)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将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在“满足企业用人要求,符合岗位素质标准”上,通过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政策激励,典型引路等举措,推动管理工程系各专业实现专业设置与调整、培养目标定位、课程开发设计、教学与考试模式、就业服务与指导等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系列改革与创新。
在专业設置方面,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结合管理工程系的实际情况,增设了饭店管理等几个新专业,实现了专业设置和企业需要的协调一致。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学院与杭州城市花园酒店、深圳富临国际大酒店、北京凤山温泉度假村、珠海港中旅温泉公司、广东惠州康帝大酒店等企业合作实施“定单式”培养,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方面的教育资源,实行产学合作的“2 1”培养模式,实现了培养目标和企业用人标准相协调,技能训练和企业岗位要求相协调,受到了学生与企业的普遍欢迎。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实施了两个突出:一是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按照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设计并落实培养方案。(1)培育“三个能力”。以能力为中心,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培育上悉心策划,认真贯彻国家职业标准,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技能标准,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特殊工种技能标准的设计,加强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培养与考核,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2)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教学过程,通过运用任务目标设立、媒体演示、计算机辅助、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是突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院把培养企业优秀人才的目标与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紧密结合。(1)倡导“优秀人才”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远大理想,按计划参加熟悉企业和进入企业实习实践的活动,实践“进入学校门,要做职业人,学习为创业,入企当先锋”的人生目标。(2)培育做人能力,把德育课的效果评价定位在是否帮助学生建立了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参照企业职业岗位的素质要求,在教学计划中融入了成功心理、团队建设、沟通技巧、时间管理、职业礼仪等十门关键能力课程。(3)培养创造意识,课内充分调动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意识,课外大量组织学生融入社会实践,如国际会议志愿者,国际性赛事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收到了社会、学校、学生三满意的效果。
(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创新
新的工作模式要求教师面向高职学生是讲师,面向企业生产经营是职业经理人。第一,坚持学习制度,要求教师、管理骨干勤奋上进,聘请著名学者讲学,使员工、实习生队伍及时把握最新成功理念。第二,建立教师跟踪前沿,进厂实践制度;教师主动利用周末和假期深入到企业考察学习或挂职锻炼。第三,建立与企业经营和管理专家结合的老、中、青传帮带制度,带出了一批既能授课,又能帮助解决生产现场问题的“特种教师部队”。第四,建立优秀专兼职培训师、专业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评审、激励等制度。
(三)通过产学合作,提升服务产业能力
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在实践中,学院通过调动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引入企业资源,实现校企资源共享等办法,解决实训基地建设中的困难,提高实训基地质量,改善学院办学条件。(1)引入企业资源,在校内建立校企共用的实训基地。例如,学院的“雅苑”餐厅作为旅游专业学生的院内实训基地,在满足学生实训的前提下,同时又对外承担餐饮接待任务。(2)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拓展学生能力培养的空间。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职业能力提高的有效保障。目前,学院已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建立了10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3)依托企业,着力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也是提高学院教学质量的关键。学院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创新师资队伍建设途径,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实验实训兼职师资队伍。首先由专业教师带队,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由企业负责学生的技术指导和相关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同时在相关岗位挂职锻炼。其次,学院聘请企业领导、技术人员担任学院的兼职教师。目前,来自各行各业的兼职教师已达数十人,他们中既有学养深厚的教授、管理经验丰富的企业老总,又有来自生产第一线,经营管理能力强的部门经理。他们通过讲座、课程教授、实践指导等方式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学校资源企业化,提高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1)学院的图书资料向区域内所有企业开放,实行信息资源的区域共享。(2)积极为企业培训各类员工。(3)积极参与企业的产品设计、技术研发,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能力。
(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增强,毕业生供不应求
产学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随着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合作教育的不断深入,企业参与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程度的日益加深,学院的教学空间和学生的学习空间由学校延伸到了企业。学生通过“真刀真枪”的企业顶岗训练,提高了技术应用能力;学生在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熏陶下,明确了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自律能力、服务意识、工作责任感等大大提高,养成了守时、快节奏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毕业生供不应求由于我院培养的学生职业技能水平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不断提高,学院连续两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7%以上,企业对学生评价的满意率在95%以上。旅游管理、饭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更是供不应求,已全部被企业“抢购”,甚至二年级的大部分学生也已被企业“订购”,形成了“出口畅、入口旺”的良好局面。毕业生就业优势不断显现。学生毕业后两年的平均月工资在1500元以上。
产学合作“2 1”人才培养模式工作的开展
产学合作教育已形成我院专业发展的特色,“2 1”中的“2”和“1”不仅是时间概念(2年和1年),而且是两个育人环境(校内和校外)的诠释,其实质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来造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使学校教育紧贴社会需求,使学生毕业后能成为急需之才。学生在企业不仅从师傅身上学到了技能也学到了他们敬业爱岗、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当然,模式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方面:“2 1”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框架有待完善;两个育人主体、育人环境的建设,产学合作教育中校内师资及校外兼职师资两支队伍的建设,顶岗实习教学规律及实现途径的研究,“2 1”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等方面都有待在下一步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深入开展。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产学合作“2 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该专业已有的两届毕业生(大专旅游02级和03级),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每届都供不应求。“2 1”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突破口,培养高技能的“银领”人才,已经初见成效,成为了系办专业的特色。下阶段将在适合实施该模式的院内其他专业推广,认真实践、深入研究,使产学合作教育和“2 1”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完善。(本文责任编辑:谢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