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最让学生“头疼”的内容。想象作文是多种作文类型之一,它是学生基于生活用自己的语言构建出新的形象和内容,从而表现自己内心世界的作文。当前的想象作文教学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尽管小学生的思维活跃,但天马行空的想象却没法出色地表现出来,语言生硬,文章缺少个性。当然,教材和考试中想象作文的题目也比较少,一般多关注童话故事的想象,千篇一律的作文题目让学生出现“审美疲劳”,学生的写作兴趣降低了,习作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有效地训练学生想象作文的表达需要围绕主题,让学生能写出连续性的文本,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也能降低写作难度。学生写上手之后,对写作的抵触情绪自然就降低了,具体方法如下:
儿童对未知和不熟悉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作文内容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儿童这种特别的需求。常见的写景、写人作文很难引发儿童的兴趣,要想让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写作,就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样学生才乐于把这些内容写下来。学生借阅班级图书角的课外读物都会登记,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翻阅借书记录,了解不同阶段学生最感兴趣的阅读文本。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学生对自然探索和未来世界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些内容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差距很大,学生自然就产生了好奇心。为了帮助学生解除阅读中的一些困惑,我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到习作上,由此引发了“探险”和“未来”为主题的一系列习作,没有给学生规定具体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写作。
因为想象作文需要学生事先搜集和阅读相关的资料、书籍,和学生商量后,为了保证习作的质量,定为每两周进行一次写作练习,具体内容由学生自己定。围绕“未来”这个主题,一学期训练的想象作文题目为“折叠式房屋”“未来的机器人”“多功能汽车”“神奇的美食”“太空旅游”“万能的服装”,从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对未来生活进行想象,学生对现在生活的局限进行改进,创造出新颖而又独特的未来。围绕“探险”这个主题,一学期训练的想象作文题目为“沙漠探险”“丛林探险”“孤岛探险”“古墓探险”“荒野探险”“极地探险”。“探险”主题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为了使内容更符合主题,在写作前,他们认真研读相关资料,很多学生还将探险故事写成探险队的系列故事,周记变成了学生的想象类小说。因为没有任何的限定,开头、经过、结尾,学生都写出了自己的特色。以《沙漠探险》为例,两篇习作用不同的开头,片段1以沙漠艰苦的生存环境开头,暗示探险队接下来的日子危机四伏,片段2则是以写信的形式开头,很有新意。
片段1:
沙漠,名副其实的死亡之地,只有一望无际的沙子和飘渺虚幻的海市蜃楼。此时,在撒哈拉大沙漠,一个小队伍正在悄悄前进。他们带了充足的食物和两头骆驼,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
片段2:
森林之旅刚结束,队员们就都回校上学了,几天后,每位队员都收到了一封这样的信:
队员们:
你们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向导大金。你们在森林中的表现很棒,这次又有新任务啦,撒哈拉大沙漠里的秘密等着我们去探索呢,你们准备好了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后,如何让学生将作文写好也是一大难题,学生对感兴趣却不熟悉的内容想写可是没话写。很多教师都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最终没有很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平时阅读的书籍和写作的内容联系不大,一些表达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迁移的难度比较大,阅读反而没有成功地为写作铺路。这时候,需要教师根据写作题目在自己先阅读的基础上为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学生在充分阅读后,内化阅读材料,熟悉阅读内容,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自然就有话说,有话写了。
例如写“探险”系列的习作时,学生对这个题材不熟悉,让他们写如何在丛林和孤岛中生存,很多学生抓耳挠腮,无从下笔。为了帮助学生了解野外生存,我推荐学生阅读《手斧男孩》和《鲁滨逊漂流记》。为避免学生囫囵吞枣或偷懒式地阅读,每日规定阅读的页数,第二天晨会进行交流反馈,每个孩子都要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分享自己的感受。一开始有的孩子羞于表达或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在集体火花的碰撞下,学生的表达大胆了,也有自己的想法了。有时对于某个小情节,学生有不同的理解,还能就此展开一场小辩论。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能将专门为习作推荐的书目阅读得很透彻。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丛林、孤岛等多种生态环境的差异,虽然只有三年级,可是写出来的作文却真实生动。以《沙漠探险》为例,队员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学生在阅读和沙漠有关的课外读物后,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一波三折,可读性很强。
片段1:
这天晚上,虽然看上去很平静,可是,他们不知道,死神正慢慢向他们逼近。沙暴到来得异常迅猛,队员们刚听到一点动静,还没来得及疑惑,仅几秒的时间,风沙就铺天盖地地扑过来,猛烈的风沙卷走一切能抓走的东西。帐篷被卷走了,转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队员们挣扎着,被风卷着在沙坡上快速地滑行。眼看就要被风沙冲散,队长一声令下,顶着狂风,队员们拉起了身上的链扣,所有人都连在了一起,打在人身上的沙子就像砂纸一样打磨着每一寸皮肤,但是他们知道,只要扣在一起,至少能活着,皮肤的伤痛一下子就被忽略了……
片段2:
无边无际的大沙漠,没有水的日子,他们寸步难行。超高的温度锻炼着他们的意志,队员们满身是汗,可是不敢脱衣服,在沙漠中,没有衣物的遮挡,强烈的阳光不仅会晒伤皮肤,还会快速蒸发体内的水分,这对于三天没有喝水的队员们来说,是致命的威胁。他们在沙漠中摇摇晃晃,每一步都走得十分艰难,脚被沙子吸住,不坚持,可能下一步就再没力气拔出来。对水的渴望支撑着他们,嘴唇没有唾液的滋润,干裂得可怕……
《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阶段目标是要求学生“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写作阶段目标中,《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读者意识的培养,但在实际的作教学中,这是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视的内容。学生缺乏了读者意识,只为自己表达,写出来的内容很难引起他人的共鸣,就会失去习作表达的意义。“教师重视读者意识培养,作文教学过程就会成为教师与学生人格对等、心灵相遇的过程;学生有了明确的读者对象,就能抒发真情实感,借助于写作这条途径敞开心扉与他人交流和分享。”
为了鼓励学生主动写作,有意识地写作,教师可以在班级一角建立信箱,统一稿纸。学生自由取纸写作,随时写好就可以投稿,将写好的习作投放到班级信箱中。信箱开箱时间为每周一,将投稿的习作展示在图书角,其他学生可以利用周一到周四课余时间阅读评价。这样学生会觉得自己的作文有人读,是有读者的,写得好还能在班级内引起反响,他们的写作积极性也就提高了。此外,还可以让学生给喜欢的习作投票,写下理由,教师在周四放学收集整理这些习作,并在周五总結反馈,选出每周的人气作品。学生投稿的习作可以统一装订,制定班级月报,习作小报的装订和美化让学生自己动手,学生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中,主动性和热情会更加高涨。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书面评价,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口头评价、网络评价等 。教师也可以创办微信公众号或者微博这样的公众平台来展示学生的习作,通过各类网友的留言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评价,当然对于网络评价,教师应注意对网友的留言进行筛选。
围绕主题进行想象作文的训练能吸引学生写作兴趣,教师科学的想象作文教学会成为学生写作道路上的一座灯塔,指引、帮助着他们提高写作的质量,让学生通过这一种类型作文的训练,不再对写作有畏难情绪。相信通过各位教师的努力,学生将不再有“写作难,写作难,难于上青天”的苦闷。
有效地训练学生想象作文的表达需要围绕主题,让学生能写出连续性的文本,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也能降低写作难度。学生写上手之后,对写作的抵触情绪自然就降低了,具体方法如下:
一、从“新”出发,探寻兴趣源头
儿童对未知和不熟悉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作文内容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儿童这种特别的需求。常见的写景、写人作文很难引发儿童的兴趣,要想让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写作,就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样学生才乐于把这些内容写下来。学生借阅班级图书角的课外读物都会登记,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翻阅借书记录,了解不同阶段学生最感兴趣的阅读文本。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学生对自然探索和未来世界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些内容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差距很大,学生自然就产生了好奇心。为了帮助学生解除阅读中的一些困惑,我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到习作上,由此引发了“探险”和“未来”为主题的一系列习作,没有给学生规定具体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写作。
因为想象作文需要学生事先搜集和阅读相关的资料、书籍,和学生商量后,为了保证习作的质量,定为每两周进行一次写作练习,具体内容由学生自己定。围绕“未来”这个主题,一学期训练的想象作文题目为“折叠式房屋”“未来的机器人”“多功能汽车”“神奇的美食”“太空旅游”“万能的服装”,从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对未来生活进行想象,学生对现在生活的局限进行改进,创造出新颖而又独特的未来。围绕“探险”这个主题,一学期训练的想象作文题目为“沙漠探险”“丛林探险”“孤岛探险”“古墓探险”“荒野探险”“极地探险”。“探险”主题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为了使内容更符合主题,在写作前,他们认真研读相关资料,很多学生还将探险故事写成探险队的系列故事,周记变成了学生的想象类小说。因为没有任何的限定,开头、经过、结尾,学生都写出了自己的特色。以《沙漠探险》为例,两篇习作用不同的开头,片段1以沙漠艰苦的生存环境开头,暗示探险队接下来的日子危机四伏,片段2则是以写信的形式开头,很有新意。
片段1:
沙漠,名副其实的死亡之地,只有一望无际的沙子和飘渺虚幻的海市蜃楼。此时,在撒哈拉大沙漠,一个小队伍正在悄悄前进。他们带了充足的食物和两头骆驼,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
片段2:
森林之旅刚结束,队员们就都回校上学了,几天后,每位队员都收到了一封这样的信:
队员们:
你们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向导大金。你们在森林中的表现很棒,这次又有新任务啦,撒哈拉大沙漠里的秘密等着我们去探索呢,你们准备好了吗?
二、读写结合,提高表达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后,如何让学生将作文写好也是一大难题,学生对感兴趣却不熟悉的内容想写可是没话写。很多教师都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最终没有很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平时阅读的书籍和写作的内容联系不大,一些表达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迁移的难度比较大,阅读反而没有成功地为写作铺路。这时候,需要教师根据写作题目在自己先阅读的基础上为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学生在充分阅读后,内化阅读材料,熟悉阅读内容,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自然就有话说,有话写了。
例如写“探险”系列的习作时,学生对这个题材不熟悉,让他们写如何在丛林和孤岛中生存,很多学生抓耳挠腮,无从下笔。为了帮助学生了解野外生存,我推荐学生阅读《手斧男孩》和《鲁滨逊漂流记》。为避免学生囫囵吞枣或偷懒式地阅读,每日规定阅读的页数,第二天晨会进行交流反馈,每个孩子都要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分享自己的感受。一开始有的孩子羞于表达或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在集体火花的碰撞下,学生的表达大胆了,也有自己的想法了。有时对于某个小情节,学生有不同的理解,还能就此展开一场小辩论。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能将专门为习作推荐的书目阅读得很透彻。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丛林、孤岛等多种生态环境的差异,虽然只有三年级,可是写出来的作文却真实生动。以《沙漠探险》为例,队员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学生在阅读和沙漠有关的课外读物后,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一波三折,可读性很强。
片段1:
这天晚上,虽然看上去很平静,可是,他们不知道,死神正慢慢向他们逼近。沙暴到来得异常迅猛,队员们刚听到一点动静,还没来得及疑惑,仅几秒的时间,风沙就铺天盖地地扑过来,猛烈的风沙卷走一切能抓走的东西。帐篷被卷走了,转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队员们挣扎着,被风卷着在沙坡上快速地滑行。眼看就要被风沙冲散,队长一声令下,顶着狂风,队员们拉起了身上的链扣,所有人都连在了一起,打在人身上的沙子就像砂纸一样打磨着每一寸皮肤,但是他们知道,只要扣在一起,至少能活着,皮肤的伤痛一下子就被忽略了……
片段2:
无边无际的大沙漠,没有水的日子,他们寸步难行。超高的温度锻炼着他们的意志,队员们满身是汗,可是不敢脱衣服,在沙漠中,没有衣物的遮挡,强烈的阳光不仅会晒伤皮肤,还会快速蒸发体内的水分,这对于三天没有喝水的队员们来说,是致命的威胁。他们在沙漠中摇摇晃晃,每一步都走得十分艰难,脚被沙子吸住,不坚持,可能下一步就再没力气拔出来。对水的渴望支撑着他们,嘴唇没有唾液的滋润,干裂得可怕……
三、多元激励,增强读者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阶段目标是要求学生“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写作阶段目标中,《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读者意识的培养,但在实际的作教学中,这是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视的内容。学生缺乏了读者意识,只为自己表达,写出来的内容很难引起他人的共鸣,就会失去习作表达的意义。“教师重视读者意识培养,作文教学过程就会成为教师与学生人格对等、心灵相遇的过程;学生有了明确的读者对象,就能抒发真情实感,借助于写作这条途径敞开心扉与他人交流和分享。”
为了鼓励学生主动写作,有意识地写作,教师可以在班级一角建立信箱,统一稿纸。学生自由取纸写作,随时写好就可以投稿,将写好的习作投放到班级信箱中。信箱开箱时间为每周一,将投稿的习作展示在图书角,其他学生可以利用周一到周四课余时间阅读评价。这样学生会觉得自己的作文有人读,是有读者的,写得好还能在班级内引起反响,他们的写作积极性也就提高了。此外,还可以让学生给喜欢的习作投票,写下理由,教师在周四放学收集整理这些习作,并在周五总結反馈,选出每周的人气作品。学生投稿的习作可以统一装订,制定班级月报,习作小报的装订和美化让学生自己动手,学生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中,主动性和热情会更加高涨。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书面评价,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口头评价、网络评价等 。教师也可以创办微信公众号或者微博这样的公众平台来展示学生的习作,通过各类网友的留言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评价,当然对于网络评价,教师应注意对网友的留言进行筛选。
围绕主题进行想象作文的训练能吸引学生写作兴趣,教师科学的想象作文教学会成为学生写作道路上的一座灯塔,指引、帮助着他们提高写作的质量,让学生通过这一种类型作文的训练,不再对写作有畏难情绪。相信通过各位教师的努力,学生将不再有“写作难,写作难,难于上青天”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