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主题图 促儿童生命成长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ubo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主题图往往是寓知识、思想、情感于一体的图画,贴近生活,有人物、有情节,色彩鲜艳,主题鲜明,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可借鉴的课程资源,已经成为了数学课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数学教学中,主题图作为数学教学资源的一个主要载体,不仅承载着知识,更渗透着数学思想方法。我们在主题图的使用过程中只有用心领会,灵活应用,创造开发,有利于促进儿童生命成长。
  【关键词】主题图 现状表现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36-02
  所谓主题图是指能反映数学课中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带着浓浓的生活情境的图画。它是小学数学新教材的一大特色,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主题图往往是寓知识、思想、情感于一体的图画,贴近生活,有人物、有情节,色彩鲜艳,主题鲜明,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设计、吸引了孩子的目光,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可借鉴的课程资源,已经成为了数学课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但是在教学中也感受到,主题图仅仅用作新授时的情景创设,似乎很难真正融入课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很难扎根于课堂,有一种浮于课堂表面之感。在使用的过程中,我发现理想和现实总有一段距离。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对主题图的利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利用形式单一。在课堂中我们可以发现,情境图只是起到导课的作用,也就是在课的开始呈现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要求发现图中所蕴涵的新知识进入新课的学习,而对于本节课后续的学习似乎作用不大,仅仅在一开始出现几分钟。如果一个主题情境展开后,学生感觉到这一生动有趣的情景即将结束时,同样会感到没劲,甚至还沉醉于其中。时间一长,学生对情景图已不再感到新鲜有趣了,情境图对他们来说就好像是“故事里的事,是也不是,不是也是”。
  第二,呈现方式单一。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确实给我们的老师带来了很多方便。于是上课时我们总习惯于把教科书在实物投影仪上一摆,或做在课件PPT上,然后就开始提问: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
  实践证明,教材中的主题图多是结论式的呈现,相当一部分主题图缺少动态过程。图意是学生直接阅读文字信息获得的,丢失了必要的观察、理解过程,即便是老师问题设计中有所体现,如:通过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似乎教师体现了过程性教学、问题意识等观念。但是从学生的反馈中明显看出,学生只盯在图中的文字部分,学生的观察、发现,变成了寻找“题”中的“已知条件”;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变成了寻找“所求问题”,为学生的学习无形中增加了困难,由过去传统教学的分析文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演变成分板图画中的数量关系,又一次形成了新课程下的程式化。久而久之,学生已经对这种单一的呈现方式变得麻木,对他们而言主题图不过是看图说话,也与作业本上的一道道数学题目没什么区别。原本活泼生动的场景也变得枯燥乏味。
  第三,选择途径单一。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正因为如此,多数教师认为主题图形式新颖,适合儿童年龄特点,没必要再处理,还是在教教材,不是在用教材教。其实我们都知道即使是同一学段的不同学生,他们的生活与数学知识背景、数学活动经验、所处的文化环境、自身思维方式都会有所不同,而有些主题图所呈现的场景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比如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教材呈现的是游乐园的一角。可对于有些农村的孩子根本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如果教师也不加选择地运用,怎么能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生活价值。
  基于以上几点,结合平时的教学工作,对于如何让主题图真正融入课堂,促进儿童生命成长,从而有效利用主题图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改进:
  一、挖掘主题图的丰富内涵
  主题图的内容以鲜艳的画面配合简洁的文字出现,我们要透过这层美丽挖掘它具有的实质内涵,而不仅仅只是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由此导入新课的材料。
  1.挖掘主题图中隐含的数学信息
  例如“6、7的认识”这一课题的主题图。这是一幅十分生动的画面。首先可供学生数数的资源非常丰富:就数人數而言,就可以各个不同角度去数:可以先数出教室里面有几个人在打扫卫生,门口又走进一个打水的小朋友,从6数到7一共是7人;二是先数出6名学生,再增加一个老师,也是7人。还可以数出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出小朋友搬来的一把椅子,一共是7把椅子。也可以先数出5张学生用的椅子,再数出老师用的讲台。这样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让学生体会到:7是在6的基础上加1,7比6大。
  2.挖掘主题图中隐含的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结合有关知识的学习、向小学生渗透集合、函数、统计等数学思想。教材大量采用直观形象的集合图、对应图等向学生渗透现代数学思想。在渗透这些思想方法时,不能出现抽象的定义、名称,而只能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图形的观察,感受到这些现代数学的思想方法。
  3.挖掘主题图中渗透的德育思想
  主题图除了其数学知识教育功能外,编者还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利用图的形式,渗透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利用插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插图教育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如“8、9的认识”这一课题中的主题图给学生呈现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黑板上的字等。画面除了供数数外,还明显地反映了环保的主题。数学课不再是枯燥的数字,而是与人的生命成长息息相关。
  二、主题图贯穿整个数学课堂
  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数学学习中,联系得越密切,越是记得牢,学得快。也就是说:数学联系要注重内部联系,也要注重外部联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把主题图和本节课后续的学习贯穿起来,不仅使课堂更加连贯,也能使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给主题图编个故事。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童话故事无疑是他们的最爱,以童话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喜悦、参与的学习心态。   如教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有位老师编了个“小猴过生日”的童话故事:(第1幅组图)今天是小猴的生日,猴妈妈要送给小猴子一件礼物,你们猜这件礼物是什么?(展示盘里有2个桃)出题:盘里有几个桃?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演示小猴吃桃)现在盘里还有几个桃子?又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继续演示小猴吃桃)小猴子可喜欢吃桃子了,一下子就吃完了。现在盘里有几个桃子?还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第2幅图)猴宝宝吃完桃子,蹦蹦跳跳地去树林里找妈妈,结果惊动了树上的一窝小鸟(出示“鸟窝图”,演示小鸟飞起来的过程)。现在鸟窝里还有几只小鸟?可用什么来表示?算式你会列吗?(第3幅图)小猴子又来到了河边,见到了小青蛙(演示青蛙跳上荷叶的过程)。一共有多少只青蛙?你是怎么知道的?我让学生对“0”有理论的认识,这样把课本的3幅“主题图”串成一体,“主题图”就有了血肉,师生的对话也因此富有了生命的活力。
  三、主题图呈现方式多样化
  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孩子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因此我们应该采取适合于他们的表现形式,使学生对于主题图没有枯燥感和恐惧感,而产生一种愿意甚至喜爱数学的积极感情。
  1.变静为动,使主题图“活”起来
  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是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之一,教材中的主题图,有很多时候再现的是思维的结果,是静止的结论式的画面,缺少必要的思维过程,呈现静止的主题图直接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提出问题。无形中使学生产生了思维障碍,不能清楚图的含义。因此我们可以变静止的画面,为动态过程性的出示,輔以情境式的说明。
  比如“加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我们可以先动态出示一个小朋友,手里拿着一只千纸鹤,再跑来两个小朋友分别手上也有一只千纸鹤,然后小朋友走到一起把纸鹤也放在一起,这时可以提问:你知道了什么?小朋友会给大家提出个什么问题呢?你愿意帮他们解决吗?……通过这样处理,使原本静态的主题图变成了动态过程式的演示,在紧紧把握学生思维的前提下,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帮助解决了问题,使数学知识的过程得以彰显。
  2.结合主题图让学生“动”起来
  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主题图呈现的是与学生联系十分密切的生活场景,那么如果我们结合主题图,使学生参与进来,成为主题图中的一员,既可以使学生提高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也可以让他们在“动”的过程中领悟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如“位置”一课呈现的是一幅教室的情境图,要求学生根据图中两个小朋友的话来确定其他几位小朋友的位置。于是我就把这一场景运用到课堂中,先是让他们描述自己的位置,在描述的过程中我又不断加以引导使学生初步了解位置的编排特点,然后和他们玩“遥控机器人”的游戏:当我报一个位置时就请这个小朋友站起来和我打招呼。在玩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身体动起来,脑子也动起来了。
  富有情趣的主题图是数学教材的一大亮点,应让主题图在数学课堂中生根,让它带动我们的课堂,带动我们的学生,才会让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迸发。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主题图作为数学教学资源的一个主要载体,不仅承载着知识,更渗透着数学思想方法。我们在主题图的使用过程中只有用心领会,灵活应用,创造开发,有利于促进儿童生命的成长。
其他文献
<正>一个人的写作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作文"起步"阶段,作文"入门"阶段和写作"成熟"阶段。九年制义务教育学生的作文正处于"起步"和"入门"阶段。即逐渐掌握作文之道,打
【摘要】本人所写这篇论文主要根据我校初三英语的教学特点及初三英语面临着升学考试和检阅初一、二知识的时候。如何在短而有限的时间里发挥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特点和因地制宜培养出一批因喜欢英语而自觉地去学英语,从而提高优秀率,促进中等生,降低后进率。  【关键词】熟悉教纲考纲 了解学情 因材施教 改进教法 建立信息反馈渠道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青春的旋律似乎永远是欢快的,与骆驼似乎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但是当你细细品味却能感到,那“叮当”“叮当”的驼铃声,不正如青春的旋律中最优美动听的那一段吗?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26-02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个人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以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归根结底要落实在学生对教学的有效参与上。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求知状态。本文从三个方面就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谈谈我们的认识。  一、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使学
【摘要】本篇论文就当今中学生面临的写作记叙文危机来谈如何才能写好记叙文的问题,主张将平时所学到的知识简单化。具体从明确文章的主题、处理好选材内容及应该如何进行表达三个方面加强训练,最终达到轻松写好记叙文的目的。  【关键词】记叙文主题内容表达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131-02  学生普遍觉得写记叙文难,尤其是越高年级的学
【摘要】從2013年的新疆高考英语试题反思新课标下到底该如何开展高中英语的教育教学工作。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角度启发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制定三年长期的英语教学规划,着力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水平和能力。  【关键词】培养兴趣 英语教学规划 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
能源和用水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投入要素,在估算全要素生产率时不仅需要考虑资本和劳动力,也需要考虑能源和用水。将劳动力、资本、能源和用水作为投入指标,将地区生产总值作
公元前2世纪,繁荣的希腊,由于不明的原因使统治集团体弱力衰,被强盛的罗马帝国征服,并于公元前146年并入罗马版图。随着希腊先进酿酒及烹任技术的引入,一种新奇的金属制品也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当前民营企业在海外经营状况来进行分析,对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释,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
【摘要】实施新课改之后,在学校教育领域更加注重了对学生的主观认知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小学教育阶段,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其学习各个学科知识的兴趣更是新的形式之下,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语言文字是每一个华夏子孙都理应热爱的字符,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小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热爱的途径之一就是激发其认知文字的兴趣,进而达到流畅阅读的目的。作为一名深爱着教育事业的教师,笔者在文段当中将浅谈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