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和本科生毕业设计的经验体会,阐述了什么是创新,大学生如何创新,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希望能为培养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提供建议和经验。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
“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是我国为应对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给出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以及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时的经验体会,阐述何为创新以及如何创新。
一、何为创新
创新的定义是什么,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答案。在作者看来,创新既是对固有知识架构的超越,也是在更高层次上对既有模式的再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的本质是对已有认识的一种完全不同的思考。也正因为这样,创新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突破人类头脑中固有的思维方式、陈旧知识和经验对思维的限制。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爱因斯坦也曾因屈服于自己的知识经验而拒绝接受“测不准理论”,就如同他的“相对论”刚刚提出时也不被人们所接受一样。这些都是人类的惯性思维方式抑制了对新生事物的认知和接受所造成的。在知识体系中,习惯和传统是束缚创新的枷锁。因此,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要敢于突破习惯和传统,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这对于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有帮助的。
二、如何创新
由于升学的压力,现在的学生很少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创新意识较为淡漠。他们的思维方式大多停留在模仿上。虽然也有很多学生喜欢通过阅读文献来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但是他们阅读文献的目的不是去探寻某个研究领域来开创新的研究工作,而是从他人的文献中寻找研究思路或研究方法,套用到自己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和毕业设计当中,来完成自己的研究任务。殊不知,创新最大的禁忌就是人云亦云。在大学阶段采用邯郸学步式的学习和研究思路虽然能取得一时的成效,但是对于自身素质的培养以及社会竞争力的提高都是不利的。
如何才能创新呢?作者认为:创新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即想要突破传统和固有模式的束缚,如果缺乏创新意识就谈不上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培养要从创造力的培养开始,创造力的培养又要从想象力和非常规思维培养开始。毋庸置疑,课堂教学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有时候,教师用非常规的思维方式对教学内容的解析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还会把学生的思路引入想象的天堂。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求教师以开放的心态指导和教育学生,摆脱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在学习和研究的内容上要给予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同时,学生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和洞察力,深入地探寻问题的本质。
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调的是考试成绩,基本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正是在应试教育模式的熏陶下,学生的好奇心从小就被负责任的教师束缚了。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除了可以先天获得外,后天的培养也至关重要。事实上,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在先天的基础上培育想象力和创造力了。但是在以考试为核心的教育环境里,学生的想象思维受到抑制。即便现在已经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学业的压力在某种程度上得到释放,但是在家长期望孩子成才的强烈意愿下,学生在课余时间依然奔波于各种才艺培训班和补习班中。这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现在起,学生要勇于向传统思维方式和偏见挑战,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想象力,逐渐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形成并发展富有个性的创新思维。
四、结论
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他们养成创新思维。当今社会,传统产业日渐衰落,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思维、新模式、新技术却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如果现在的学生不能与时俱进,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快就会被不断发展的社会所淘汰。这也是我们在大学阶段努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的责任之所在。
作者简介:刘浩,博士,副教授,从事物理海洋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
“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是我国为应对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给出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以及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时的经验体会,阐述何为创新以及如何创新。
一、何为创新
创新的定义是什么,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答案。在作者看来,创新既是对固有知识架构的超越,也是在更高层次上对既有模式的再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的本质是对已有认识的一种完全不同的思考。也正因为这样,创新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突破人类头脑中固有的思维方式、陈旧知识和经验对思维的限制。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爱因斯坦也曾因屈服于自己的知识经验而拒绝接受“测不准理论”,就如同他的“相对论”刚刚提出时也不被人们所接受一样。这些都是人类的惯性思维方式抑制了对新生事物的认知和接受所造成的。在知识体系中,习惯和传统是束缚创新的枷锁。因此,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要敢于突破习惯和传统,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这对于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有帮助的。
二、如何创新
由于升学的压力,现在的学生很少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创新意识较为淡漠。他们的思维方式大多停留在模仿上。虽然也有很多学生喜欢通过阅读文献来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但是他们阅读文献的目的不是去探寻某个研究领域来开创新的研究工作,而是从他人的文献中寻找研究思路或研究方法,套用到自己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和毕业设计当中,来完成自己的研究任务。殊不知,创新最大的禁忌就是人云亦云。在大学阶段采用邯郸学步式的学习和研究思路虽然能取得一时的成效,但是对于自身素质的培养以及社会竞争力的提高都是不利的。
如何才能创新呢?作者认为:创新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即想要突破传统和固有模式的束缚,如果缺乏创新意识就谈不上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培养要从创造力的培养开始,创造力的培养又要从想象力和非常规思维培养开始。毋庸置疑,课堂教学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有时候,教师用非常规的思维方式对教学内容的解析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还会把学生的思路引入想象的天堂。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求教师以开放的心态指导和教育学生,摆脱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在学习和研究的内容上要给予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同时,学生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和洞察力,深入地探寻问题的本质。
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调的是考试成绩,基本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正是在应试教育模式的熏陶下,学生的好奇心从小就被负责任的教师束缚了。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除了可以先天获得外,后天的培养也至关重要。事实上,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在先天的基础上培育想象力和创造力了。但是在以考试为核心的教育环境里,学生的想象思维受到抑制。即便现在已经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学业的压力在某种程度上得到释放,但是在家长期望孩子成才的强烈意愿下,学生在课余时间依然奔波于各种才艺培训班和补习班中。这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现在起,学生要勇于向传统思维方式和偏见挑战,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想象力,逐渐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形成并发展富有个性的创新思维。
四、结论
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他们养成创新思维。当今社会,传统产业日渐衰落,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思维、新模式、新技术却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如果现在的学生不能与时俱进,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快就会被不断发展的社会所淘汰。这也是我们在大学阶段努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的责任之所在。
作者简介:刘浩,博士,副教授,从事物理海洋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